第19章 祝壽
作者:須涵之兵      更新:2021-10-11 22:47      字數:3502
  時如逝水,轉眼便是十六年過去,自從十五年前血刀老祖被梅念笙以一己之力逼得走不出青海一步,這中原武林的可謂過了好長一段的舒心日子。

  江南安武城臨水鎮,一處僻靜的院落中,一個相貌俊郎身材挺拔的貌若青年的男子正在院練劍,一套連城劍法使完,張紀緩緩收功,目光向外一瞥,嗬了一聲,這些人還真是陰魂不散,足足在外盯了自己十多年,也難為他們了。

  “之前隻是一些教訓,讓你們知難而退,如此不識抬舉,不管你是什麽人,今天一個也別想走。”

  張紀轉身回了房間,一直到黃昏再沒有出來,這讓暗中監視他的一幹人等頓時有些摸不著頭腦,按照他們之前的發現,這時候張紀該是吃飯了,但是那院子裏並無炊煙升起。

  “你們先在這守著,我去看看。”

  那人終歸還是不放心,還是決定兵行險著,對著身邊幾人吩咐一聲後,帶著幾個心腹悄悄的打算近距離查看,但是就在他們剛剛躍上牆頭之時,突然身體一頓,隨即撲通撲通幾聲載到在門外,看到正在監視的那幾人臉色大變。

  “不好,咱們被發現,快走。”

  看著院落之中,朝著自己這邊看來的張紀,監視的人頓時心生驚駭,連忙要帶著眾人離去,但是他們剛剛奔出門外,隻覺眼前劍光一閃,隨即便沒了直覺。

  “青城,峨眉,還是死性不改,既然最近有空閑,那就看看你們能不能擋住這血刀門的殺戮。”

  張紀還劍歸鞘,識別出幾人身份後,冷哼一聲,轉身走了出去,回到院落之後,拿起早就準備好的行囊,鎖上院門,翻身上馬出了城鎮,直奔荊州而去。

  湘西沅陵麻溪鄉下,戚長發與狄雲戚芳將萬震山的五弟子卜垣送到村口,在他上馬離開後,戚長發麵色陰沉的帶著狄雲和戚芳回了住處。

  “師哥,爹這是怎麽了?”

  戚芳還是第一次見到爹這個樣子,平時都是樂嗬嗬的。

  “我也不知道,不過這萬師伯的壽宴咱們還是要去的,隻是要是去城裏,就得準備體麵衣裳還有壽禮,咱們家隻能把大黃給賣了。”

  狄雲說的大黃是一頭黃牛,是兩年前戚長發花了大價錢買回來的,幹活可是一把好手,平時被照顧的很好,皮毛鮮亮,體格健壯,要是放到集市上賣,至少也要二十兩銀子。

  “咱們好端端的幹嘛去城裏,待在鄉下不好麽,爹也真是的,這個萬師伯這麽些年也沒聯係,這時候突然想起咱們了,還要準備壽禮,又得花不少銀子。”

  戚芳嘀咕一聲,不料被戚長發聽到,轉過身來看了二人一眼,嚇得二人不敢吭聲。

  “阿芳,收拾收拾,咱們過幾日便去荊州,雲兒,你去將家裏的那些牲畜全都拉到集市上賣了,盡快出手,咱們這一趟去荊州一來是為你們師伯祝壽,二來也是在荊州安定下來,做些小買賣,以後你們成婚了,兒孫也好上好的書院讀書,不再幹著麵朝黃土背朝天的苦力活。”

  狄雲與戚芳聽著前麵那句話還沒什麽,聽到後麵成婚的事,狄雲臉色漲紅,不知所措,而戚芳則是害羞的捂著臉,直接跑進了房裏,看的戚長發連連搖頭。

  “是禍躲不過,大師兄,你還真是鍥而不舍,左右我也無法參透連城訣,就看你能不能參悟了。”

  因為梅念笙毀去了唐詩選輯上的口訣,戚長發及時得到了此書,但是這十五年下來卻是毫無進展,不免有些灰心喪氣。

  萬震山以祝壽之名來邀請戚長發,戚長發便來了一個順水推舟。

  四日後,三人打點好行囊,此去荊州路程說遠不遠說近不近,擔心師妹和師父受累,狄雲狠心花二兩銀子租了一輛馬車,載著三人直奔荊州而來。

  與此同時,荊州城內,一處高牆大院中,正廳之中,萬震山聽著卜垣的回稟,臉色微微凝重,沉聲道:“確定是連城劍法?”

  “弟子不敢撒謊,師弟師妹二人使得正是連城劍法中的‘天花落不盡,處處鳥銜飛’,弟子絕對沒有看錯,而且這兩位師弟妹的劍招也是頗有火候。”

  卜垣頓了頓又繼續道:“按照師父吩咐,弟子也是說了師父練成連城劍法,果然師叔臉色陡變,但是又很快鎮定下來。”

  “嗬,你們這個三師叔最是爭強好勝,一輩子都不服輸,隻要他來便好,且不說他了,圭兒,你們三人去河朔,雲貴和江南可曾打探到你們二師叔的蹤跡?”

  萬震山看向左手邊的一位麵相俊郎,身著錦服的公子哥。

  “爹,我和孫師弟,吳師弟分別按照您之前給的地點去找,但是都沒有找到,想來是二師叔另居住他處了吧。”

  “也罷,你們這二師叔外號陸地神龍,倒真是沒有錯,真是神龍見首不見尾,一別十多年,也不來看看,好了,你們都下去吧。”

  魯坤等八大弟子皆是執禮退出正廳,到了外間,魯坤與二師弟周圻忙著布置院落,師父的五十大壽可是馬虎不得,不說有各路武林人士前來,就連荊州知府也會派人前來送禮,可不能出現任何紕漏,到時候出了意外,萬震山固然麵上不好看,魯坤等人背後的家族也是跟著被人鄙夷。

  “戚老三呐戚老三,躲了這麽久,我看你還能往哪躲,這十五年的時間我倒要看看你能參悟多少,哼!”

  荊州城,淩府

  淩退思褪下官服,換上便衣,出了房間直往庭院一處裝潢精致的小院而來,外間擺滿了各種顏色的菊花,散發著令人沉醉的香氣。

  “老爺。”

  淩退思走進院落,隻見不遠處的覺秋亭內,一雙身影正在品茶賞菊,淩退思伸手止住仆人話頭,悄悄的朝著覺秋亭走來。

  “夫君,你看這綠菊,濃鬱如翠,花團錦簇,實在是不可多得的上品,恐怕這荊州城中再難找到這樣一盆。”

  麵容昳麗的女子伸手指著院中一盆盛開的綠菊,一雙秀愛戀的看著旁邊豐神俊逸的男子。

  “我也是第一次見到這樣的菊花,如此珍品,非是銀錢所能衡量,嶽父大人必是費了不少心思,倒是讓我有些慚愧。”

  丁典讚歎一聲,麵上有少許失落,妻子不過是隨口提了這一句,嶽父大人便放在心上,自己奔走許久最終還是一無所獲。

  “夫君……”

  淩霜華見狀神色一緊,欲要言語之時,突聞一聲冷哼傳來,二人急忙起身回看,淩霜華麵色一喜,而丁典則是麵容發緊,隱隱有些頭痛。

  “爹,您來了,快坐,小菊,將我親釀的菊花茶,還有剛做好的菊花糕拿來。”

  丫鬟小菊聞言當即道一聲是,對著淩退思屈身一禮,急忙下去。

  淩退思聽著女兒話,麵上稍霽,被淩霜華扶著來到亭內坐下,看著站在一旁的丁典道:“你現在已是舉人,有功名在身,也該好好為將來謀劃,整日醉心這些花花草草,實在是不成體統,我已是為你打點好,下月初八,你便去蘇州淮安縣上任,等攢夠了資曆,我再為你打算。”

  淩霜華不懂這官道上的門路,但是丁典卻知道這蘇州淮安可是繁榮富庶之地,尋常舉人可沒有這麽大的本事到那上任,想來嶽父大人這其中使了不少氣力。

  丁典也不是不知好歹之人,當下對著淩退思躬身一拜。

  “多謝嶽父。”

  淩退思嗯了一聲,看著女兒一顆心全都掛在丁典身上,不由歎息一聲。

  “丁典去淮安上任,霜華你也要跟著去,到了那地方每月都要按時寫信回來,省的為父掛念。”

  “爹,女兒……”

  淩霜華心知父親自母親去世後,一直沒有續弦,隻有兩個姨娘照顧,且膝下除了自己之外再無子嗣,自己隨丈夫遠赴江南,今後必是照應不及,想到這裏,淩霜華不由悲從中來。

  “好了,不用這麽傷心,丁典若是上任期間品評上等,加上為父打點,用不了三年便可直入都京,到的那時,為父也該卸任歸田,跟著你們一起去都京,別到時候嫌棄為父老了就好。”

  “爹,不會的。”

  “嶽父大恩,小婿沒齒難忘,當竭心服侍,奉養天年!”

  淩退思滿意的看著丁典,終歸這人沒有看錯,霜華得此歸屬,自己今後也再沒什麽牽掛了。

  “爹,嚐一嚐女兒做的菊花糕。”

  小菊端著托盤回來,將一盤五顏六色的精致糕點擺在桌上,淩霜華拎起盛滿菊花釀的酒壺,給淩退思倒了一杯,霎時一股香甜之味彌散開來,丁典喉嚨不由動了動。

  “香甜軟糯,入口即化,唇齒留香,嗯,不錯,這酒釀也是甘醇味厚,卻不失菊花之香,霜華,這壺酒可是費了不少功夫吧。”

  淩退思讚歎一聲,再是飲了一杯,淩霜華見到父親喜歡,便道:“左右不過兩三個月的功夫,女兒那裏還有幾壺,一會便讓人送到父親哪裏去,疲憊之時喝上一杯,也可緩解疲勞。”

  “嗯,好。”

  淩退思喝完兩杯之後,便對著丁典考問起來,半個時辰後,淩退思滿意離去,丁典則是緩緩吐出一口濁氣。

  “在爹麵前,夫君你可是不如往日那般從容。”

  淩霜華見狀對著丁典捂嘴輕笑,明眸笑容讓丁典心生搖曳。

  七日後,戚長發三人終於到了荊州城,看著人煙阜盛,車馬如龍的繁華城鎮,狄雲與戚芳皆是目瞪口呆,一臉不知所措,戚長發見狀則是一派從容得朝著前麵走去,狄雲與戚芳急忙跟上。

  狄雲生怕別人弄髒了師父的新衣,一直在左右護持。

  “哦,萬老爺子府,誰人不知,前麵直走,朱牆高門,掛紅披彩的便是了。”

  戚長發謝過攤主,帶著狄雲與戚芳往前走去,而在三人後麵,一身乞丐打扮的言達平看著戚長發的背影,冷哼一聲。

  “三師弟,躲了這麽些年,你終極還是露麵了,萬師兄,你也是不簡單呐。”

  言達平哼了一聲,悄悄的跟在戚長發三人身後,而距離他不遠處的一處茶攤上,張紀丟下幾枚銅錢,朝著萬府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