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財富的煩惱
作者:楊字母      更新:2021-10-19 13:10      字數:2098
  北糜子部落聯盟政府碰到了大麻煩,華樹、玉石開始頭痛,整個政府高官都在考慮一個問題,怎麽辦?

  聯盟政府通過稅收賺取了海量的玉米板,玉米板代表什麽?主要是玉米,再加上少量的肉食、礦產、皮貨、棉麻。玉米是有儲存年限的,超過三年就沒人願意吃,要拿去喂牛,而北糜子政府的庫存已經達到三年,估計各部落、各家各戶都會有三年的庫存。北糜子的商貿極其興旺,周邊的財富源源不斷地湧進格雷特河穀,這海量的財富該怎麽消化,成了政府最大的煩惱。

  華樹召開了部落聯盟有史以來第一個以消耗財富為目的的會議。參加會議的除了高官,還邀請了不少大學教授,彈弓王夫婦因為年紀大了準備退休,所以沒來參加。

  第一次放出這個話題,大部分人都沒有概念,都在懷疑這個問題的存在,玉米板多了還是麻煩?怎麽想都想不通,所以與會者的言論都是海闊天空,遠離主題,沒有實際性的見解。會議最終成了經濟教育會議,讓大家明白基本的經濟規律,玉米板的前世今生。華樹有些失望,看來這次會議不會有答案,想要得到解決辦法隻能等下次會議;華樹宣布會議結束,讓大家回去好好考慮,等時機成熟了再開會討論。

  會議結束之後,話題傳到了大學,引起了教授、學生的普遍興趣,一些教授領著學生花費了大量精力研究政府、商業運作的一般規律,通過模型推演明白了財富過剩的危機。

  在這個過程中,華樹、玉石也經常與教授、學生互動,探討經濟學原理。有了一定的理論基礎後,華樹召開第二次財富會議。

  這次的會議不像第一次那麽無序,每個人都了解了不少商業貿易知識,不再是言之無物,而是有針對性地提出一些見解。獨到見解說的多了,話題就逐漸集中到幾種可能的解決辦法。第一,提高北糜子的整體生活水平;第二,既然財富來自於外部部落,將財富消耗到外部就能消除這個麻煩,北糜子應該向外發展;第三,將玉米板借給外族,或者鼓勵北糜子人向外發展。第二點與第三點雖然都是向外發展,但發展的方式不同,一個是以聯盟政府為主體向外發展,一個是以私人部門為主體。說的簡單點就是有興趣的北糜子人帶著大批玉米到外麵去過日子,或者在政府帶領下到外麵過日子。

  經過討論,第一點被否決,因為這隻是一廂情願,沒可能實現。如果將玉米板發給族人會有什麽結果?東部大草原的皮貨、肉食產出是有限的,短時間不可能有增量。族人有了額外的玉米板隻可能購買這些貨物,除了提高貨物的價格沒有任何的用處。

  其它貨物也一樣,沙漠龍舌蘭、水果龍舌蘭成為富人的珍藏,都認為這東西比玉米、玉米板好使。作為政府是不可能儲存這種東西的,事實上,大作坊已經用超過三年的玉米釀製玉米酒,提純成高度酒儲存在高山的溶洞裏,那裏的溫度低,可以避免火災。這些都是小打小鬧的方法,不解決本質問題。

  既然不能提高北糜子的生活水準,那就剩下對外發展一條路走。爭論的焦點落在是以北糜子聯盟為主體還是以私人為主體。如果以私人為主體,首要的問題就是安全,商人必須建立起強大的武裝力量,才能保證發展的安全,這會導致怎樣的結局?在有心人隱晦的提點下,參加會議的都醒悟過來,但沒人開口說明白。大家心照不宣地忽略了這個選項,直接選擇以聯盟為主體的方式。

  這又引出新的話題,以什麽樣的規模發展?這種發展不能小打小鬧,走一步看一步,要有長遠的打算才能順利實施。經過討論,問題歸結為格雷特河穀的人口接近或者超過兩百萬以後怎麽發展。這可能是幾十年以後才會出現的人口危機,既然現在有條件,提前發展是最好的方法,避免再次出現食物危機。

  問題的問題,向那個方向發展。格雷特河穀南方、西南、東南都是大沙漠,難以發展,即便短時間可以發展,但長周期看,氣候再次變化後,那裏仍舊會變成難以生存的地方。

  西部是紅土高原,植被稀疏,沒可能發展;而越過高原、沙漠到西方大海邊緣發展,距離太遠沒有現實價值。向北越過崇山峻嶺,是寒冷的北方,以北糜子現有的能力也難以發展。最後隻剩下東方可以發展,尤其是村裏人城這個伸進大平原的城市已經相當繁華,有了發展的前進基地。

  連續不斷的討論會上,出現了幾個明星人物。大獅子、黑杉、莫桑石等提出了以聯盟為實體向外擴展的方略,狼牙、鬆果、石英等提出了東擴的方略。這幾個明星人物對經濟與商貿有著非同一般的理解,在辯論中得到眾人的認可。會議結束後,眾人能夠記住的內容基本上是六個人講述的道理。

  發展的第一步是勘測地形,繪製輿圖,提出方案。這個任務是神靈、教育係統的職責,玉石親自帶隊勘察,而孫虎頭、殷虎爪、鱷魚尾沒有驚動玉石,偷偷藏在隊伍中。事實上,玉石並不知道這幾個老人還活在世上。

  東部確實是好地方,大片的平原,大片的森林,缺點是沒有大山作為屏障保護領地的安全。另外一個缺點是沒有屏障阻擋南、北來的大風,經常出現極端天氣,否則也不會出現母親河流域的部落周期性興旺、衰敗的情況。

  這是一個嚴重的問題,不解決就不能發展,最後還是陳虎頭提出以森林作為防護屏障的概念,這是沒辦法的辦法。

  陳虎頭提出,以風河為中心,以南北兩條母親河的支流為南、北邊界,以風河從北向南流動的河段為東部邊界。這個不規則區域內可以養育四百萬人口,以北糜子現在的實力,在沒有強大外敵的情況下,勉強可以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