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遷徙準備(中)
作者:楊字母      更新:2021-10-10 21:05      字數:2251
  “格雷特,你是受害者,你說該怎麽處理?”

  格雷特沒有立即回答,站起來繞著大殿走了大半圈,停在玉米粒麵前,像鱷魚尾一樣,彎腰低頭,盯著玉米粒的眼:

  “你給我說實話,為什麽要暗殺我?”

  “因為我與蘆葦部落有聯係,是少有的清楚外麵形勢的人。當時你隻是一個無良貴族,占著最重要的位置卻不能為??子地做出貢獻,殺了你形勢會變的簡單,??子地有更多的機會延續下去。”

  “所以你就挑撥鱷魚尾向我發難?”

  “是的,那天軍事會議前,我們老遠看到你與大祭司從金字塔下來,我就說了一些我至今都不後悔的話,暗殺命令也是我下達的。誰也沒想到你竟然還有一身本事。”

  格雷特又走了幾步,回到位置上坐下,對著陳虎頭說道:

  “虎頭大祭司,玉米粒的話可信嗎?”

  “與我了解的情況差不多。”

  “虎爪大首領,你覺得呢?”

  “我傾向於相信玉米粒的話,但已經不信任這個人。無論理由、手段看起來多麽的高尚,背叛就是背叛。”

  “我有一個想法供你們參考。不是所有的族人都能、也都願意遷徙,總有一部分族人因為種種原因不能離開,給玉米粒一個機會,照顧這些族人。但是,在我們離開之前,玉米粒及相關爪牙必須圈禁起來。”

  陳虎頭看向殷虎爪與鱷魚尾,兩人都點點頭:

  “這個方法可行。”

  “那好,格雷特,讓你的家兵去抓捕,有祭司帶隊。鱷魚尾,你去主持抓捕。”

  格雷特走到殿外,讓狗頭十三犬通知黑刀八鷹帶隊抓捕。人都走了,都去忙自己的事,最大的事就是安排收割莊稼與遷徙準備。??子地的高層都是人精,為了防止混亂,都是在部落裏實行軍管,然後才安排具體的事宜,遷徙令並沒有引起大的波折,雖然人心惶惶,但因為是神的指引,大家都覺得應該這樣。??子地的族人對神的信任根深蒂固。

  抓捕完畢後,陳虎頭特意找到格雷特商議遷徙的路線及相關安排。一個機密的地方,兩個人看著輿圖,查詢可能的路線。兩個人推演了無數線路,結果就是強行突破東北隘口,然後沿著東山的西麓一路向北,這條路線傷亡最低、路程最短,但也是九死一生,能有三、四成族人逃出就是很不錯的戰果。

  顯然兩個人都不滿意這個結果,隻能將這個方案作為備用線路。長時間沉默以後,陳虎頭拍了一下腦袋說道:

  “老了,記性這麽差。災日前,東南山的火山要爆發。”

  陳虎頭對著輿圖比比畫畫,大體確定了影響範圍:

  “有沒有什麽辦法利用這次火山爆發?據老一輩說,上一代人的時候,這座火山年年爆發,後來就沉寂了,我這一生都沒見過這座火山爆發。我親自去勘察過,這一次的爆發規模會很大。”

  格雷特對著輿圖又看了很久。東南防線在火山的東南,不受火山爆發影響。火山爆發後,??子地通向東南隘口與西南隘口的所有通道都會堵死,影響時間起碼超過十三天。格雷特有了主意:

  “大祭司,東南防線東側有一條峽穀通向東部沿海。有幾處隘口的阻礙,隻有小股隊伍能夠通過,這也是木陶聯軍沒有進攻這條路的原因。如果我們組織人力打通這幾個隘口,族人的遷徙路線就沒有問題了。”

  陳虎頭若有所思地看著輿圖,長時間沉默後,陳虎頭一掌拍在地上,說道:

  “先這麽定,我派人去探查這條路線,最終還是等待神的啟示。”

  在鱷魚尾的主持下,抓捕玉米粒黨羽的速度很快,也沒有什麽波瀾。旁觀者以為玉米粒得罪了鱷魚尾,這種上級貴族處置下級的方式很常見,最多有人感歎世事無常而已;大部分旁觀者都是看熱鬧,總結一些玉米粒為人處世上的汙點作為警示。陳虎頭將玉米粒及黨羽軟禁在一個與世隔絕的地方,這些人沒有鬧事,安靜地等待著重新自由的那一天。玉米粒與陳虎頭做了交易,部落撤出後,玉米粒收攏不願意離開的族人。

  鱷魚尾帶著禮物到孫家拜見格雷特,覺得玉米粒事件自己有很大責任,手下人在鼻子下麵搞三搞四,自己竟然沒有發現。格雷特運氣好是格雷特的事,雖然大殿裏沒有處置自己,但不能就這麽算了,有什麽章程格雷特說出來,自己絕對承受。

  格雷特自然不會處置鱷魚尾,沒有任何意義。好言好語相勸,讓鱷魚尾看遠點,玉米粒這種事不是壞事,要不大家還要頭痛留下的族人怎麽安排。鱷魚尾再三不肯,一定要受罰,格雷特好不容易才勸住,讓鱷魚尾開開心心地離開了。

  格雷特不會相信玉米粒任何一句鬼話,可能所有的話裏隻有一句話是真話,玉米粒確實與蘆葦部落聯盟的雲蛇大酋長有過接觸,而且接觸有限,不會有什麽實質性承諾。如果有族人留下,玉米粒也一定會與這些族人組成新的部落,相互抱團求生,隻要做到這一點,格雷特覺得也無所謂。

  繼續追問下去沒有任何意義,再有一點,有活路的人絕對不會冒險做出一些格雷特不願意看到的事。

  格雷特繼續做自己的準備工作。獨輪車改進的速度很快,??子地的路都是森林山地,獨輪車用起來很方便,但也有諸多不協調的地方,工匠們經常到現場去了解使用狀況,根據使用狀況改裝一些部位。最終,獨輪車最普通的用法是單人推,也可以用駝羊、人拉,可以像轎子一樣兩個人或四個人抬著走,總之可以適用於山地、森林大部分的路況。當初兩種大結構,最終選擇了輪子在中間的結構,輪子在尾端的結構太費力,沒人喜歡用。

  格雷特聽取工匠的意見後,讓工匠們抓緊時間大批量製作,最好短時間內每個家庭配備一輛,人手不夠又從後勤兵中調用。熟能生巧,但是難度還是輪轂與輪軸,那種硬木頭實在太硬。

  為了加快速度,格雷特做了分工,這些專業的工匠隻加工輪轂、輪軸,車輪都交給非專業工匠製作,至於車身,誰用誰自己做。這樣分工後,加工速度提了上來,但車身就好玩、好看了,有些人家圖方便,直接將合適的小樹按照尺寸砍成幾節,像紮水排一樣製作車身,於是這車身就變的五花八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