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生產大隊很支持(求收藏,求票,求打賞!)
作者:我吃魚鰍巴      更新:2021-10-10 08:17      字數:2121
  劉立民回到家,已經是三點多了。

  很多農民都已經開始下地幹活了,不過劉立民倒還沒有著急,因為他計劃今年要把家裏大部分的土都種上中藥材。

  當然還有一件事情,就是發動更多的農民來種藥材,隻是這也需要得到大隊和公社的支持才行。

  從青雲山挖到的那支野山參,劉立民就把它種在了自家壩子邊上,雖然說這東西也不怕有人惦記,也怕有麻雀啊什麽的破壞了,種在家門口是最安全的。

  等到今年秋天,這株野山參開花結籽,那就是收獲的時候了,有了種籽,劉立民就有辦法讓這些種籽,長出更多的山參來,當然那就是人工種植的林下參了。

  藥效肯定是不如野生的,但隻要不施化肥農藥,也差不了太多,藥用價值很高,要是賣的話,也是能賣不少錢的,隻是林下參的生長周期也很長,得十年以上。

  十年後,那就是九十年代了。

  不過那時候山參就更值錢了,因為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有了錢,特別是出現了很多富人,那時候不管是人參也好,還是靈芝也好,各種大補的中藥材都會很值錢的。

  在全國範圍內,川省和皖省是最早開始包產到戶的,不過在一九八零年前後,那都是偷偷的幹,處於探索階段,所以現在名義上,還隻是承包到生產隊這裏呢。

  如果沒有生產隊到生產大隊以及公社的支持,劉立民要搞藥材種植,也是不行滴。

  大年初五,劉立民就來到了生產隊長張板池家裏麵。

  張板池見劉立民來了,連忙出來迎接,一邊笑道:“小劉,真是稀客啊!”

  劉立民笑道:“隊長,我這可是來給你拜年了!”

  張板池笑道:“行了,我知道你是無事不登三寶殿的,一定是為了藥材種植的事兒吧?”

  劉立民點了點頭道:“的確如此,不知道去年你和上麵反映後,上麵有沒有什麽情況?”

  張板池笑道:“其實大隊還是很支持你的,因為你可是咱們盤龍壩生產大隊的名人了,不過這還是需要公社領導的支持,這樣吧,我和你一起去找大隊支書和隊長,看看他們怎麽說!”

  劉立民道:“那行,這事兒不宜遲了!”

  兩人來到了大隊部,找到了大隊支書萬金山和大隊長徐吉才、

  劉立民的大名,他們可是早就知道了的,在鼎新公社,可以不知道盤龍壩支書是誰,但不會不知道劉立民是誰。

  萬金山笑嗬嗬地道:“劉立民同誌,你提的建議非常好,雖然說咱們上麵的政策是發展糧食生產為主,但也說了,可以根據本地的條件,積極發展其他經濟作物的生產,充分利用本地自然資源。當然了,種植藥材呢,比較特殊,需要經過咱們生產大隊社員大會討論通過才可以,同時公社那裏也需要領導的支持。”

  劉立民點頭道:“多謝萬支書,我是有充分把握的,而且我今年選好的幾種中藥材,不需要很肥沃的土,完全可以利用荒山,還有竹林下邊,這些比較陰的地來種,即使是出現一些問題,也不會影響咱們整個生產大隊的總體生產計劃。”

  要知道在這個時代,每個生產隊都是要交公糧的,所以糧食生產計劃,絕對是不能受到影響的。

  劉立民也沒有說一上來就要大幹,而是逐步的推進,因為現在社員們雖然都很相信他這個小神醫,但是糧食生產是根本,誰都動不得的。

  這時候可不像後世,要是幾十年後,劉立民隻要有錢,就是把整個生產大隊的土地都承包下來種藥材,也是完全沒有問題的,而且這樣的事情,政府還巴不得呢。

  因為那時候已經有很多農民都不怎麽種地了,除了大量的年輕人出去打工,農村沒有多少勞動力以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種糧食根本不值錢,所以到後來就有很多的農村土地流轉,有很多農業公司來承包大量的土地,種植經濟作物。

  接下來劉立民又向大隊領導介紹了自己的計劃,要知道這個中藥材種植,要是搞得好,那可是大隊領導的政績,同樣也會成為公社領導的政績。

  所以說劉立民這一番曉之以利,就讓大隊領導們動心不已。

  劉立民就給他們算了一筆賬,比如說一畝土地,如果種小麥的話,畝產大約三百公斤左右,一斤小麥才一毛多錢,算下來這一畝地的小麥也就賣個四十塊錢左右。如果刨去化肥成本,那就更少了。

  而要是種中藥材呢,比如說種川芎或者大黃之類的根莖類中藥材,加工之後產量在二百公斤左右的話,賣一元到兩元錢一斤,可以賣二百塊到三百塊,要知道八十年代初,這種藥材的供銷是比較平衡的,價格相對穩定。

  要是到了九十年代末,那川芎的人生就到了最高峰,一斤要賣四十元。

  所以這筆賬,劉立民是算得很清楚的,他挑選出來的幾種中藥材,比種糧食要高三倍以上,有的能高到五倍。

  所以說這還是讓支書和大隊長很心動的。

  試一試又沒有什麽問題,種植麵積先不搞那麽大,比如說搞個二三十畝,對整個大隊的糧食生產計劃,完全沒有一點影響。

  劉立民現在已經開始做準備工作了,要知道發展中藥材種植,首先就得有種子呢,有些種子可以到省城買回來,有些呢還可以從青雲山找。

  新的一年開始了,整個中國大地,都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

  特別是農村,從皖省發展起來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在川省也搞起來了,並且在向全國各地蔓延。

  劉立民記得很清楚,龍都市是今年就下戶的,而全國範圍的全麵下戶則要到一九八二年了。

  中藥材種植,其實從古代就有,新中國成立後,也有不少地方搞起了中藥材種植,比如說都江堰那邊,就是最主要的川芎產地,不過現在它還叫灌縣,川芎的種子,可以到那邊去買的。

  隻要公社和生產大隊決定搞中藥材種植,劉立民就準備帶人去采購一些種子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