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返老還童的外婆
作者:我是你的真善美呀      更新:2021-10-10 05:05      字數:2199
  到達深圳的第二天,朝露隨大姨和媽媽起了個大早,一齊去看住在養老院裏的外婆。表姐司雪賴床起不來,借口晚些時候還得去高鐵站前往河南,讓她們先走。

  其實司雪是覺得外婆已然記不得自己,何必巴巴跑過去,白白浪費時間,一點意義也沒有。

  她的想法不是沒有道理,不過意義這件事,當真是見仁見智。

  朝露認為不管外婆有沒有清晰的意識,能夠盡到自己的一份心意,那便是有意義的。

  為了讓外婆頤養天年,大姨特意找了一間風評優良的養老院,位於西麗和留仙洞地鐵站之間。從她大學城附近的家裏出發騎個自行車十分鍾就到了,方便她每天過去探望外婆。

  因為距離不遠,她們三人沒選擇騎車,靠兩條腿走路過去也隻需二十多分鍾,就當清晨漫步了。

  深圳的冬天不冷,隻是有些濕。保暖內衣外頭穿件薄薄的外套就可以禦寒,與裹成一顆繭的北京不可同日而語。北京的冬天對於畏寒的朝露來說,是最難熬的季節,每天出門前渾身上下都得貼滿暖寶寶,把自己武裝到牙齒。如果可能的話,她不介意宅幾個月直到春回大地,隻可惜客戶爸爸和吸血鬼老板不許她如此逍遙在外,所以必須認命地通勤和外出開會。

  見到外婆,她似乎還是老樣子,笑眯眯的很和善,然而不認得朝露,也不大認得住在香港的小女兒。她記得大姨,因為後者天天過來陪她聊天吃水果,也記得二姨,因為二姨跟大姨長得十分相似。至於一年來不了幾次的朝露,早就被她忘到腦後去了。

  經過大姨一番提醒之後,外婆似乎想起了朝露媽媽是誰。不過沒一會兒,又忘了,她開始把兩人當客人,站起來一個勁兒地給她們讓座,讓小女兒和外孫女哭笑不得。

  還是大姨用一番方言對話岔開了外婆的注意力,她才沒有執意將讓座進行下去。

  朝露媽媽驚歎道,“你竟然還記得武漢話?”

  “沒辦法,咱媽返老還童,最近跟她對話都得用武漢話。”大姨無奈解釋道,“我還得假裝是她大姐,命令她做這做那,否則她什麽也聽不進去。”

  啥,朝露愣住,女兒變大姐,這能行得通?

  “所以外婆現在以為你是大姨婆?”

  “差不多吧,偶爾她會突然醒悟,說不對你不是姐姐,你是我大女兒。這個時候就麻煩了,她會倚老賣老,變得特別不講道理。”大姨歎道,順手剝了個甜甜的小橘子,掰成幾瓣一片一片地依次喂給外婆吃。

  外婆吃了兩口,就搖搖頭示意不要了。

  “好酸,”她眉頭緊皺,一臉嫌棄。

  朝露覺得有些神奇,人的記憶力到底為何會衰退呢?甚至像外婆這樣,完全失去了時間概念,一會兒以為她自己是戰亂時期隨家人四處遷徙的小孩,一會兒以為她是解放後年輕力壯的勞動人民,一會兒以為她眼前的朝露剛剛成年不久。

  她好奇地上下打量著朝露,“你為什麽要來我上班的地方?我在這邊工作呢,不能陪你聊天。”

  “您現在下班回到家裏來了。”朝露盡量釋放善意,擺出最親切的表情,“我來看望您啊,想知道您過得好不好。”

  “我過得蠻好蠻好,”外婆的普通話已經退化成了武漢話,不過朝露勉勉強強還能跟得上。她接著問道,“你恰飯了嗎?”

  “我恰了。”

  “你做什麽工作的?”

  “我是律師。”

  “律師好啊,收入高,還受人尊敬。”

  其實這番關於朝露做什麽職業的對話,她們之間每隔幾十秒就進行一次,每次外婆都表現得讚歎不已。問完了她的工作之後,外婆照例要關心下她的終生大事。

  果不其然,下一句話就是—“你結婚了嗎?”

  “還沒呢。”

  “不急不急,你才二十歲呢吧,我三十歲結的婚。”她說罷,得意地比出三根指頭,那神情,頗有些頑童的狡黠。

  朝露忍住笑,之前的幾次循環她都老老實實地糾正說自己已經三十二歲了,然而這一次她想試試不同的回答。

  “哇,你結婚可真晚!”她故作驚歎狀,“不怕找不到好男人嘛?”

  “不怕不怕,年輕人要多談戀愛,才知道自己適合什麽樣的伴侶。”外婆的觀念真得有點超越年代的時髦,還是說,那個年代的人其實比我們刻板印象中思想開放的多?

  朝露總覺得老一輩的人守舊閉塞,然而仔細想想,完全不是那回事。民國時期,為了革命和理想而離家出走的年輕人不在少數,改名換姓更是常態,似乎有過同居或離婚經驗才是先進青年的標誌性配備。

  “你交男朋友了沒?”外婆問道。

  “唔,有。”朝露趁著大姨和媽媽去打開水和與看護人員聊天,偷偷告訴外婆,“我交了一個比我小九歲的男朋友。”

  “比你小才好。”聽聞如此巨大的年齡差,外婆居然一點驚訝的神色也沒有,直接了當地表示讚同。

  “怎麽說?”

  “女人比男人活得長。你看我,我的丈夫死了三十幾年了,曾經的未婚夫也過世近二十年了。”說到這裏,外婆似乎突然清醒了,連朝露外公和王守仁幾時離世都算得一清二楚。“要我說,差九歲還不夠,你得找個小十幾歲的,這樣才不至於老了以後過單身女郎的日子。”

  外婆的建議著實凶猛,以至於見多識廣的朝露差點絕倒。小十幾歲的,是要去大學校園裏頭物色嗎?想想辦公室裏那些乳臭未幹的實習生,她實在下不了手啊!

  正在想怎麽接她的話,朝露的大姨和媽媽逛了一圈回來了,還帶回來隔壁鄰居送的拜年禮—從那位老人山東家鄉捎來的冬棗。

  兩姐妹正在商量該拿什麽做回禮,朝露遲疑該不該當著她們的麵繼續與外婆的探討。而這一瞬間的耽擱,外婆便忘了方才的對話,又開始重複最初的問題。

  “我要去工作了,不然待會趕不上放飯的點。你做什麽的?”

  “我是律師......”朝露不厭其煩地做人工智能驅動的複讀機。

  等到吃過午飯,外婆有午睡的習慣,大姨留在房間裏陪她一起,朝露則跟媽媽在養老院的院子裏散步。

  母女倆終於有時間和場地談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