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他沒有卡爾大師那樣的能力
作者:金烏東至      更新:2022-03-30 10:56      字數:2147
  同樣,也是因為這次人的議論,消息也被那些外籍留學生們再次傳到了非死博客上了。

  而他們之所以將這個消息傳到網上,完全是抱著一種玩味的心態。

  況且之前關於花夏這次會參加維野那春之聲相關的話題在網上也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和熱度,也真是因為如此,所以那些人也都想要蹭一波熱度。

  所以,相關的消息他們自然會發布在網上,以供大家討論。

  一個外籍留學生便是其中一例,他之前也參與到了網上的那些討論中,這次看到竟然還沒有發布相關的消息,他便準備捷足先登,率先吸收一波熱度。

  想到此,他便飛快的編輯了一條信息。

  “吹牛逼隻佩服花夏人,僅僅三天時間,他們竟然說已經創作出來了這次參加春之聲的交響樂,哈哈哈……我的上帝,他們真的瘋了,絕對瘋了!太好笑了!”

  不得不說,這家夥還是挺會蹭熱度的,一句話中,全部都是最近網上大家討論的熱點內容,比如春之聲,比如交響樂……

  也真是因為有了這些詞匯,他的博客內容也很快曝光在了那些網友們的眼前。

  越來越多的網友們也都看到了這條消息。

  “三天?這絕對不可能!我們國家的艾伯特教授都做不到吧!”

  “別說那些音樂院校的教授了,恐怕就算是卡爾大師都不一定能夠在這麽短的時間內創作一首交響樂出來。”

  “是啊,卡爾大師可是國際第一音樂大師,是我們西方國家音樂領域的第一人,就算是他,最快一首樂曲的創作也用了一個月的時間!”

  “他們東方沒有實力和我們比,在音樂領域本來就差我們西方國家太遠了,別說是三天了,恐怕就是三年也不一定能創作出來。”

  “我的上帝,他們確實瘋了!估計是好不容易別邀請,太激動了吧!”

  “我還真沒有想到,我會在網上看到這麽多關於他們東方國家在音樂領域的消息,隻是這些內容也讓人好笑了。”

  “實在不理解!”

  “這次我們就多等著吧,既然他們說創作出來了,等春之聲拿出作品來才知道是不是真是這樣。”

  “……”

  幾乎所有人都覺得這仿佛是一個笑話一樣。

  畢竟,在這些人的眼中,最具有權威性的音樂大師卡爾大師都沒有過在這麽短時間創作出來一首作品的記錄。

  卡爾大師,那可是整個西方音樂領域裏的最有優秀的大師。

  不管是資曆,還是作品,還是在音樂方麵的才華,卡爾大師被所有人認為,是當之無愧的音樂界第一名。

  而他的優秀不僅無人能及,最重要的是,第二名和其他的那些音樂大師,都隻能望其項背,他們之間的差距太遠了。

  雖然他們花夏突然冒出來的蘇浩,創作了兩首鋼琴曲確實不錯。

  但是,這兩首鋼琴曲和卡爾大師的作品相比,那就顯得有些不值一提了。

  當然,不是說這兩首鋼琴曲的質量有什麽問題,質量確實不錯,甚至能和卡爾大師的一些普通一點的作品相提並論。

  但是在曲目的數量問題,那就差的太遠了。

  就算可以理解蘇浩還年輕,卡爾大師已經在音樂領域奮鬥大半生了。

  但是在卡爾大師三十歲的時候,知名古典音樂已經多大二十多首了,而如今更是多大七十八首作品。

  其中有五首是交響樂,其他大部分都是鋼琴曲。

  而卡爾大師創作最快的一首曲子是用時一個月零五天。

  也正是這個原因,所以大家都覺得蘇浩絕對不可能在三天之內創作出來一首樂曲。

  畢竟,他沒有卡爾大師那樣的能力。

  就連卡爾大師都做不到的事情,別人怎麽可能做到。

  也正是大家抱著如此心態,所以沒有一個人想象這次網絡上傳播的言論,他們都絕對這絕對不可能,這完全是假的。

  雖然國外的網絡上議論紛紛,但是蘇浩等人,並沒有看到網絡上的那些言論。

  就算看到,他也不會在意。

  而此時,他們再次聚在了一起,共同探討這首樂曲。

  今天,蘇浩更是占了主導地位,同來的除了之前那些非常有權威性的音樂領域人才之外,還有央第一民樂團。

  因為這次決定,由第一民樂團來演奏這首《春節序曲》。

  蘇浩看到和大家探討了一番,期間曲子的問題倒是沒有,不過大部分都以一種請教的態度,表示對曲中一些地方還不能理解透徹。

  蘇浩見狀,便準備幹脆給大家講解一番。

  畢竟,等民樂團練習曲子的時候,自己也可能還是需要和大家溝通講解的。

  “我之前也說道,這首歌的靈感來自於秦川北部民歌,而和他們的民歌對應的他們地方特色的舞蹈秧歌。

  第一個部分是由長笛和雙簧管奏出第一主題,用到是的弦樂器則用撥奏表現舞蹈節奏,音色的交替和節奏的變化使音樂變得柔美、舒暢,將秧歌表演者優美的身段和富有氣息的舞姿呈現在我們麵前。

  當然,緊隨其後的是連接部分,音樂將引子中的旋律綜合發展,靈動而跳躍,由木管樂器與弦樂器交替演奏;之後的主題變奏,節奏更加密集、鏗鏘有力,氣氛也更加熱烈……”

  “第二部分,采用抒情的中板,旋律舒緩悠揚、柔和親切,將民歌旋律融入其中,充滿著濃鬱的地方色彩,質樸而深情,主題先由雙簧管吹奏,大提琴撥弦。

  而最後,在收尾的時候又回到了第一主題,讓我們再次回到了那種熱烈的場景……”

  這是曲子的幾部分的內容,大家也都能理解。

  不過在蘇浩的講解中,他們也變得更加的明晰。

  接下來,蘇浩又開始從細節入手進行講解,隨著蘇浩的講解,他們仿佛如同聽課一樣,竟然莫名的覺得從這其中學到了不少的知識。

  雖然他們之中也經常會進行學術探討,但是此時站在蘇浩的跟前,他們覺得他們確實就是一個學生,他們在音樂知識方麵,相對於蘇浩的音樂知識,他們還有很多欠缺。

  這種感受,讓他們不由得再次用一種看向未知的眼光,看向蘇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