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聲聲慢
作者:金烏東至      更新:2022-03-30 10:54      字數:2172
  蘇浩並沒有管那麽多,他拿著筆在趕緊的黑板上開始寫了起來。

  而此時,剛剛被換下來的黑板放在了第一排的前麵的桌子旁。

  不少人都認真的看著黑板上的字跡。

  原本他們看到蘇浩在講台上寫的時候,就覺得蘇浩的字非常漂亮,而此時放的近一些,仔細一看,才發現這些字已經不單單是寫的漂亮了,字裏行間已經透著大家之風了,而那字跡中又蘊含著他字跡的獨特風格。

  王季同,張冕,孫濤,白鶴生,宋書青等前幾排的人此時都認真的看著那黑板上的字跡。

  尤其是白鶴生眼中更是異彩連連,他能感受到那字跡的每一筆每一畫中都透著蒼勁。

  孫濤此時也轉頭朝白鶴生說道:

  “不愧是是白老師你看重的字,果然非同凡響。”

  宋書青亦說道:

  “很有大家之風。”

  白鶴生點了點頭,

  “是啊,我仿佛在蘇浩的字裏看到了書法的一個全新領域。”

  眾人聽了白鶴生的話,都沉默了。

  雖然他們並不怎麽研究書法,但是聽了白鶴生的話,他們自然知道這些字對書法領域的重要性。

  同樣,他們也從白鶴生的言辭之中感受到了白鶴生內心的激動和熱愛。

  這也證明了。

  蘇浩的書法絕對不簡單。

  不少愛好書法的人,聽了白鶴生的話,此時都紛紛朝那黑板上看去。

  而此時。

  講台上的蘇浩正在寫著。

  當前排的一些人都沉浸在蘇浩的書法之強的時候,突然聽到一聲驚呼,

  “好詞!”

  一眾人都紛紛朝講台上的黑板看去。

  這才發現,蘇浩這次寫的不是一首詩,而是一首古詞。

  而現場,一些後排的學生早已議論了起來,整個大廳都是一陣熱鬧的議論之聲。

  “蘇教授這也太秀了吧,我以為蘇教授隻是在古詩和現代詩上有很高的造詣,沒想到他在古詞方麵也有如此高的成就啊!”

  “這首詞我覺得比我們以前課本上學過的詞還要好。”

  “這是以女性視角來寫的吧?蘇教授他怎麽可以將人物的心緒和感情把握的這麽好啊,這首詞真的寫的太妙了。”

  “蘇教授yyds!”

  “今天這堂課真是值了,剛剛看到蘇教授在楹聯方麵有那麽高的成就,一副對聯都讓他玩出花來了。現在又看到了這樣精妙絕倫的詞,這可真是我聽過的最有深遠意義的一堂課啊!”

  “這首詞寫的真的太棒了。”

  “……”

  大家的討論非常熱烈。

  前排原本關注字的人此時也都看著黑板上蘇浩寫好的詞。

  宋書青跟是不自覺的跟著黑板上的字讀了起來,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宋書青讀著讀著,整個人便默默的覺得震撼了起來。

  而周圍,也有人在讀著這首詞。

  大家都文學圈子裏的人,他們對於詩詞文章還是非常敏感的,讀了兩遍之後,便已經將這首詩的內容理解的差不多了。

  更是知道了蘇浩在始終想要表達的意思。

  宋書青對這首詞的喜歡更是溢於言表,此時一臉興奮的說道:

  “好詞,這首詞寫得太妙了,讀過太多詩詞,這一首絕對是上乘之作。蘇浩今天真是給我們帶來了太多的驚喜。”

  白鶴生也有些激動的說道:

  “蘇浩在古詩詞方麵的造詣很高,我覺得完全可以算得上是現今文學領域中的佼佼者了,如今估計整個文學領域都沒有幾個人能在古詩詞方麵和蘇浩相提並論了。剛上課是的那首古詩已經算是經典。

  而現在這首古詞,更是奠定了他在古詩詞方麵的地位。相信如今文壇沒有人能在古詩詞上超過他。這首詞完全可以和課本上那些經典流傳的古詩詞相比。”

  不僅宋書青和白鶴生等人在討論著蘇浩的這首詞。

  前麵的王季同看到這首詞的時候,眼睛都閃著光,整個人如同石雕般在位置上愣了好一會兒,才從內心的震撼中清醒了過來。

  他上次和蘇浩切磋的時候,就已經切身體會到了蘇浩在詩詞方麵的才華。

  所以他本人在詩詞方麵還是非常佩服蘇浩的。

  但是他完全沒有想到蘇浩今天會做出這樣一首更加優秀的詩詞,他原本以為今天蘇浩來,很大的可能是講講之前的詩詞。

  沒想到,蘇浩一來就給出了這樣兩首讓人震撼的詩詞。

  王季同更是激動的說道:

  “蘇浩太強了,這幾首詩完全奠定了蘇浩在文壇的地位,如果蘇浩再繼續創作一些作品的話,恐怕蘇浩將要成為文壇第一人。”

  張冕排了排王季同的肩膀,沒有說什麽,而是對王季同微微示意。

  王季同隨著張冕的示意,便看到旁邊一些文壇的人,神色微微發生了一些變化。

  周圍的幾個人聽了王季同的話,心情確實有些複雜,而他們的神色變化後,片刻便恢複了平靜。

  雖然蘇浩在詩詞方麵確實有些能力,不過,想要讓他們這些圈內的前輩像王季同那樣特別推崇一個年輕人,有些不太可能。

  畢竟,文學領域中,是很推崇論資排輩的,即便你再有才華,即便你作品很多,但是如果你很年輕,在文學圈子的資曆不足,那麽在整個文學領域的地位就不會太高。

  而一些在文學圈子裏很久,年齡很大的文壇老者,即便沒有太多的作品,沒有太多的成就,但是因為他在文學領域的閱曆和資曆,反而會被大家認為是圈內很有資曆的人,這就是資曆的重要性。

  至於那些有能力的年輕人,即便圈內人對他們評價,也隻會稱為什麽青年作家等。那些老前輩們對他們的評論仿佛是分層次的一樣。

  而那些年輕的後輩們,即便再有才華,仿佛也不是那些有資曆有閱曆的老年圈子裏的人,即便是評價,也得是那些文學領域的老者對年輕人評價,而非最有才華的人對才華普通的人來進行評價。

  所以。

  即便他們認同王季同的話,但是他們並沒有表態。

  而此時,王季同倒是沒有太多的想法,全部心思都放在了那首詞上。

  品評一番後,王季同便率先開始給蘇浩鼓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