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辦法
作者:噠噠泡泡糖      更新:2021-10-02 18:59      字數:2216
  蘇白站在這個中年女人背後,聽著她哭著訓斥孩子的聲音,暗暗攥緊了拳頭。

  “都忘了嗎?”

  “是不是都忘了?”

  “如果你們都忘了,那老師一直呆在這地方是為了什麽?”

  “為了什麽?”

  所有孩子早已泣不成聲,紛紛湧到了李芸麵前,跪在了地上。

  “我們念……老師……嗚嗚嗚嗚,你放心,我們絕對可以考出去。”

  “老師別哭了,我們在這裏上學。”

  “再也不亂說了。”

  聽著孩子的保證,李芸閉眼深吸了口氣,緊緊抱著眼前的孩子。

  “先進去吧,有困難我們解決問難,無論如何也不會讓孩子沒學可上的。”

  蘇白同村長幾個老人,將李芸同孩子全部扶了起來。

  大家一起走進了學校。

  當看見學校內新修建出來的設施之後,李芸暗自點了點頭。

  雖然看著仍舊很簡陋。

  但是比她們上課的學校,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也隻有在這裏,這些孩子才能心無旁騖的學習。

  “瘦子……先帶孩子們去吃東西,多打點……”

  將孩子全部交給瘦子之後,蘇白端了一碗飯,來到了李芸麵前。

  與此同時。

  譚老師同村長也走了過來。

  “先吃吧,吃飽了,我們再商量。”

  李芸看著熱騰騰用蔬菜同肉丁熬成的稀飯,內心還是很震動的。

  這裏真的改變了。

  而且,改變的很徹底。

  僅僅是學生的早餐,就已經這麽好。

  別的方麵,已經沒有任何需要她擔心的了。

  如今最大的難題,就是涼村學校能否接受她的學生。

  “先吃……吃完了再談,一會涼了!”

  蘇白再次說了一句。

  李芸抬頭看了眾人一眼,苦笑著搖了搖頭。

  “實不相瞞啊,帶肉的飯,我是真的很久都沒嚐過了。”

  “在山區呆習慣了,也沒啥形象了。”

  說完後,當著眾人的麵,開始狼吞虎咽起來。

  許久之後。

  待眼前的李芸吃完之後,蘇白將碗送了回去。

  一群人這才坐在了操場乒乓球案旁邊。

  “我先說吧!”

  李芸看著眼前的眾人,開始講述她們學校的狀況。

  “我們這個學校其實不算是個正規學校,當初來這裏支教的時候,上麵是保證會為孩子蓋學校的。”

  “隻是,最後因為材料運輸不出來,也就不了了之了,不得已我們用的是村民屋子在上課。”

  “沒有大黑板,就用小黑板我用手扶著教。”

  “這裏的孩子實在是太苦了,很多東西都沒有,我每個月領的那點工資全部補貼進去,也僅僅能保證孩子使用的課本跟文具。”

  “現在屋子塌了,我聽說你們這裏在改造學校,所以……”

  眾人望著眼前這個中年婦女,內心震撼不已。

  一個女人啊。

  獨自在這個地方,教育30幾個孩子。

  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山區的日子都多苦,在場的人可是都體驗過了的。

  毫不誇張地說。

  就連上個廁所,或許都沒有衛生紙。

  這怎麽堅持下來的啊!

  “涼村學校可以接收這些孩子,但是……”

  蘇白說出了自己的考慮。

  “孩子在這裏上學沒有問題,就是衣食,我們都可以解決,可是……孩子上學的路程怎麽辦啊?”

  “你們走了整整一夜的路程,也就是說……這些孩子每天上學,得走10個小時左右的路程才行,這根本不現實。”

  “隻有解決了這個問題才行啊!”

  李芸心裏其實也明白,山區之所以窮,之所以落後,是因為什麽?

  就是因為路不通,無法同外界聯絡。

  就算是有很多人想要援助,政府想要改變。

  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每個人都陷入了沉默。

  而遠處吃完飯的孩子,同樣也在靜靜望著他們。

  “能不能讓孩子住在我們這個村子?地方是能騰出來……”

  村長大爺想了想,說出了自己的辦法。

  “不行吧……這些孩子的家人能同意嗎?”

  旁邊的譚老師搖了搖頭。

  “整個山區裏麵的情況都差不多,很多孩子都是跟老人一起生活的,有時候還需要幫忙照顧老人,所以……除非將老人也帶來,否則……”

  “再想想……”

  蘇白回頭看了一眼那30幾個學生,深吸了口氣心裏下了決定。

  曾經多少年前的一句話說得很透徹。

  再苦,不能苦孩子!

  再窮,不能窮教育!

  一個國家的發展,永遠離不開教育。

  特別是山區的孩子,他們比一般孩子更有韌性,從小生活在這種環境下。

  他們也更有擔當。

  毫不客氣地說,曾經那些挺身而出,默默為了國家事業付出一生的人,很多都是窮苦家庭的孩子。

  他們更懂得好日子來之不易。

  這也是為什麽,曾經生活沒有那麽好的時候,那些危險職業,那些需要奉獻精神的職業,會有那麽多的人選擇。

  如今日子過好了,反而選擇的人越來越少了。

  願意承擔責任的人也少了。

  “其實我們可以統計一下,在涼村周邊,還有多少個像李芸老師這樣的學校。”

  “隻有幾十個學生,我們沒必要再大費周章修建學校了。”

  “不如……將他們全部遷移到這裏來,至於房屋問題,我們可以再蓋。”

  “這樣,以後所有孩子都能在涼村學校上學,也不用再走那麽遠的路。”

  “土地的問題,山裏缺土地嗎?應該不缺吧?”

  “這個問題,我試著跟上麵溝通一下。”

  說到這裏,蘇白從地上站起來,表情凝重的望著大家。

  “這僅僅是最初的設想,具體能否試試,還需要完善。”

  “不過。”

  “大家夥想想,如果所有人都能生活在涼村的話。”

  “是不是國家修建公路也會容易一些,畢竟隻需要通到涼村就行了。”

  “萬一真的能通路,那孩子的父母是不是就可以回來了?”

  “這……才是根本上解決問題了啊!”

  隨著蘇白說完。

  在場的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

  這已經不是簡單的學校問題了。

  一旦成功。

  改善的可就是整個貧困山區的發展麵貌。

  如果真的能成功。

  很多偏遠山區政府是可以效仿的。

  “先試著跟村裏老人談一談,如果他們願意……我再向上麵報告。”

  蘇白越想越覺得這個方案最合適。

  人口聚集,其實這也是從古至今不變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