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狹路相逢
作者:棱角刺刀      更新:2020-03-25 00:33      字數:3384
  紫禁城,宣化門。

  夏天洋溢的季節,藍色蒼穹不但特別遼闊,而且天亮特別早,紅彤彤的陽光瞬間蹦出,那熱光照在大地,顯得特別毒辣一般,任熱意肆意奔放,任炎浪拂麵滾滾。

  自多爾袞要求順治遷都北京以來,朝中大小事務幾乎有多爾袞一手包辦,由於多爾袞位高權重,加上南征北戰數不勝數,他心自然如夏日豔陽一般火爆,殺戮連連,而明軍成為多爾袞不可消去的仇恨,自然想以武力征服中原。

  而順治皇帝尚且年幼,朝廷許多事務順治皇帝也顯得有心而力不足加上身體,不過,順治皇帝麵對這一切並不甘心,他心以匡扶社稷,以天下人為重。

  要對付多爾袞及滿朝文武,順治想到,自然要找一位遠在塞外又手握兵權之人,這時的順治想到了莽古,因為莽古手中握有正白旗軍與常備軍指揮兵權,加上莽古武藝出自少林,武功之高強,南征北戰勝多負少,手下精兵強將更是能人輩出,就連多爾袞也得善讓莽古三分,自然而然,順治將啟用漢官的想法寄托在莽古身上。

  事來蹊蹺,多爾袞對莽古功績不屑一顧,認定抓住明皇之人是愛新覺羅.多鐸,這其中包括了莽古對明軍出師不利,自然將莽古罪加一等,這讓莽古對多爾袞漸行漸遠,雙方為了皇帝之位更是明爭暗鬥,莽古心裏清楚,當初皇太極之死,定與多爾袞有直接關係,眼下,擺在年幼的順治皇帝麵前有一件事情必須急於處理,這件事情就是是否啟用漢官?由於這件事情可大可小,華夏明清內戰尚未結束,各小國也對華夏虎視眈眈,那些歐亞無恥的小國,妄圖占領分割占領華夏土地,所以用漢官以穩定華夏居民之事已迫在眉睫。

  正在速建的皇城之道,滿盛新葉的樹枝,搖曳起那段戰亂割破歲月傷痕的記憶,似曾經發生過的故事,就在那棵新種植的樹下,它就像紫禁城的新生力量。

  一個孤零零的身影傻不愣登的站在宣化門,望著正在建設中的紫禁城,莽古心緒不寧,畢竟,那皇帝之位離自己很近,幾乎垂手可得,可一點點距離,卻是遙遠再天邊,相差萬裏,論戰績,莽古也算曆經過南征北戰,自認為自己算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以為捉住明皇就能立下頭功,加上莽古手握兵權,加官進爵隻是垂手可得一般,從而以增加自己對皇位之爭的砝碼,可事事豈能進入人意,回到北京,莽古才知道,許多事情隻是自己一廂情願。

  莽古怡良運籌帷幄,既然京城沒有自己的容身之地,那麽,華夏大地總有希望打下一片天,他悄悄將矛頭指向福建。

  常言道,所為一山不容二虎,一國盛於興,皇帝之位當然隻有一人可享坐,麵對近在咫尺的皇位,莽古真感覺自己有一天終究會坐上去,成為九五至尊,可那一天究竟是那一天?是那樣的了了無期。

  然而。

  華夏曆經多少年以來,坐上皇位之人不計其數,手足相殘,不擇手段,好不誇張的說,那孤寡的皇位是用無數枯骨堆上去而去成就,這一點,莽古心知肚明。

  天亮已大亮,卻是晨曦剛臨。

  那是一位孤寂的年幼皇帝,他正在宮殿等候秘密召見莽古。

  順治皇帝雖然年幼,但他天資聰穎,讀書勤奮,他並不想當一個傀儡皇帝,他深知啟用漢官,安定華夏,結束戰亂的重要性。

  不過,多爾袞性格如狼,加上文武大臣極力反對,所以最近年幼的順治皇帝寢食難安,麵對滿朝文武反對啟用漢官而壓力倍增。

  悶熱的天,一大早就猶如在蒸籠裏一般;莽古大步走進宮殿,獨自一人在皇位下等候帝王親見。

  莽古雙眸盯著皇位,真有如狼似虎的架勢,那夢寐以求的皇位,近在眼前,卻是那樣的遠在天邊。

  當朝太監:“皇上駕到!”

  莽古冰冷轉臉,單足跪地:“愛新覺羅.莽古參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順治:“皇叔快快免禮平身。”

  莽古起身,低頭疑言:“不知皇上一大早找我來所為何事?”

  順治一言難盡,似年幼背負滿身壓力:“皇叔!我找你來特意想與你商量一件事情……。”

  莽古眉頭一皺,心中的感覺猶如眼中忍沙:“謝皇上信任,請皇上吩咐,就算皇上要我赴湯蹈火,我也萬死不辭。”

  順治壯誌豪語:“皇叔!我有很多問題想問你,可我們單獨相處的機會太少,再說我也有許多不足之處想向你學習,但現在有一件事情非常棘手,自我族人終於如願入住中原,可現在天下百廢待興,我想……盡快結束戰亂,讓黎民百姓過上安居樂業的日子,所以我想啟用漢官,安定民心……。”順治皇帝見到莽古麵色猙獰冰酷,將語氣降低:“請問皇叔這可有錯?”

  聽完此話,莽古不在認為順治隻是一位身體抱恙的皇帝,真感覺當今年紀輕輕的皇帝就胸懷大誌,善得善仁,是為真主,雙手秉公:“啟稟皇上,皇上的想法自然沒有錯,天下人應該感到幸福的事是,我朝有一位如此愛民如子的好皇帝,不過嘛……,滿漢現在勢不兩立,而明軍仍然有卷土重來的機會,仔細想想,明朝最初皇帝隻是一個要飯的乞丐,朱元璋最後卻當了皇帝建立明朝,所以世事難預料,還請皇上萬事三思而後行。”

  順治點頭言道:“如果讓華夏大地繼續處於戰亂之中,我就對不起父皇對我的信任,現在滿朝文武都是多爾袞的傀儡,堅決拒絕使用漢官,皇叔,這一點我希望你支持我,你覺得這該如何是好?”

  聽完此話,莽古心中一片繚亂,自然想坐收漁人之利,選擇先退而後進,再取利於不益。

  莽古心想:‘現在朝綱混亂,多爾袞定不會輕易放棄皇位,而南京對於豫親王來說幾乎已是垂手可得,他奪下南京,定會掙我之功,不如……給他們來個一石三鳥之計,我也可以借機用一隻手率先爭奪取福建之功,這一次真是天助我也……。’莽古看了看皇帝之位而更加心盼,愈演愈烈,心不斷澎湃想起:‘這皇位,我一定要坐上去,而且我會比你們做得更好。’

  順治見莽古半天未說話,陷入沉思,立即問道:“皇叔!皇叔!你怎麽了?”

  莽古趕快回答:“沒什麽,我隻是在想應該如何為皇上排憂解難,皇上是天子,我當然站在皇上這邊,是隻多大人位高權重,我們得要一個萬全之策……。”

  “萬全之策?”順治心疑不明。

  莽古眼睛一轉,言道:“不如皇上先讓豫親王坐擁江南省,用江南省城作為示範,下旨先啟用漢官治理一方,一來,可以讓鑲白旗軍安定一方,二來,可以讓多大人無法從中阻撓,這樣他定無話可說,如果漢官密謀造反,發生暴亂鑲白旗軍可立馬控製暴亂,就算江南省發生暴亂,從此以後就不再啟用漢官,如果滿漢居民相安無事,皇上就可下旨擴大使用漢官的區域,這樣以來,我朝就可穩固江山,就算多大人從中阻攔也無從下手。”

  順治皇帝立即眉開眼笑:“皇叔果然好計謀!”

  ……

  江南,岑州。

  熾熱的陽光將大地慢慢烘熱。

  等七名殺手離開,可七名殺手無動於衷,似無所事事,依然抱著八尺長刀靠牆休息。

  冷傾心煩急躁,心想:‘這樣等下去要等多久才是頭?’

  麵對莫名而來的殺手,冷傾不知如何是好,無聲無息的等待下去也不是辦法,冷傾知道,如果此時發出一點點聲響,一定會引起屋內殺手的警覺。

  奇怪。

  那幾名在屋內徘徊的殺手,腰間所持腰牌折射出耀眼的金光。

  冷傾輕輕移動腳步,在暗處透過門縫,細細一看,怎麽感覺那是明朝錦衣衛所持腰牌一般,但七人的穿著絕對不是明朝錦衣衛。

  冷傾嘴裏輕輕念叨:“明朝一去不複,如今明朝的錦衣衛更是銷聲匿跡,怎麽會還會有人像及明軍錦衣衛呢?他們跟莽古貝勒與納蘭承德有何關係呢?”

  不錯。

  這七名殺手就是莽古為了鞏固與掙取自己更高的地位而秘密訓練出來的高效殺手,這隻是其中一部分,莽古所願,希望他們有明朝錦衣衛一般的戰鬥力,麵對權利路上的“礙事與擋路者”利用這些高效殺手對其殺殺殺,從而為權利之路鋪平,自然處於居高臨下之地。

  此次,七名高效殺手接到莽古下達的任務是跨越江南一帶,穿越浙江,進入福建複地,收集明軍水師情報,以備攻占明軍最後領地,從而以取得頭功。

  不過,冷傾成為了他們殺手路上的第一個對手,冷傾即將成為他們無法翻越的障礙。

  冷傾握緊拳頭,準備先打探七人來此是何目的,冷傾將木箱故意一扔在地。

  “嘭咚”一聲。

  七名殺手立即舉刀圍住冷傾所在房間。

  帶頭殺手緊張大吼:“什麽人?快點滾出來。”

  冷傾冷靜走出房間。

  原來。

  七名殺手認識冷傾。

  帶頭殺手大刀遁地,大聲吼道:“原來是遼東第一高手冷傾啊!原來你還沒有死。”

  怪哉。

  居然在如此陌生的地方也有人認識自己,這冷傾一臉茫然,手足無措,疑惑之問:“你們居然認識我,請問你們是……?”

  謝謝點讀!

  (第六十六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