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蒙穎:立字據!
作者:曹吉利      更新:2021-10-28 08:23      字數:2145
  秦二世元年臘月十五,皇帝車隊停在鹹陽西的杜亭。

  一路之上,受閱的一萬兩千軍隊除了三千名精於騎射的甲士之外,餘下的已經帶著賞賜回家了。

  萬餘越人勇壯也在酈商的帶領下,脫離大隊抵達渭水之南,在那裏充當勞力,為他們還在路上的女眷修建房屋。

  按照秦律,戶有二丁以上不分者,倍其賦。

  所以新建成的越人定居點,將是一個擁有上萬戶的大型聚落。

  考慮到那裏的陵寢埋葬著扶蘇的親祖奶奶夏太後,扶蘇將之命名為夏陵縣。

  除此之外,他還擔心朝廷任命的縣令,可能會在和越人的溝通上有困難,因此縣令的人選就是跟隨著酈商南下的一個別部司馬。

  而縣中的其他官員,則由內史王賀從府衙中調撥。

  嗯,等雙人大鋸做好了,正好用夏陵附近生長的雜木做實驗……扶蘇看著渾濁的渭水,覺得時間剛剛好,正巧可以利用這一段時間,將桑苗移植過去,等到春天桑樹發芽了,讓人教授越女養蠶。

  隻是當他回過身來,看著頂盔摜甲手按環首刀立守衛他身邊的蒙穎時,好心情頓時蕩然無存。

  據田姬說,始皇帝在時曾有意將嬴陰嫚嫁給這個小黑臉,但他們那時候年齡還小,再加上扶蘇當時和蒙恬全在九原軍中,所以這個想法就擱置了。

  而小黑臉這兩天也隱晦的表明,他和嬴陰嫚之間,似乎真的是郎有情,女有意。

  隻是小黑臉比嬴陰嫚大了幾歲,他娘(一種親緣關係)的,這也是個玩蘿莉養成的吧!

  於是扶蘇覺得不爽,他斜撇一眼小黑臉說道:“蒙穎,人說好男兒誌在四方。”

  “所以你覺得,你是去南海郡建功立業好呢,還是去遼東郡建功立業好呢?或者說想去閩中郡?”

  蒙穎一臉無奈,抱拳行禮道:“陛下,臣再次發誓,臣此生隻娶雲陽一人,絕不納妾!”

  嗬,男人的嘴,騙人的鬼!抬頭三尺未必有神明,但朕卻是天之子……扶蘇看了蒙穎一會,略帶威脅的說道:“這可是你說的,朕記住了。”

  “等到嬴陰嫚十六歲之後,朕再為你們賜婚!”

  其實他本來是想說等自家妹子十八歲之後再說的,但考慮到現在的大環境,於是改成了十六歲。

  蒙穎大喜過望,下跪行禮道:“臣謝陛下!”

  扶蘇冷冷一笑:“先別急著謝,朕是有條件的,如果你做不到,賜婚自然不算數!”

  他的話音一落,不止蒙穎的臉垮了下去,就連身後馬車中也傳出了嬴陰嫚的咆哮聲,但隨即被田姬鎮壓了下去。

  扶蘇見蒙穎正巧跪在地上,於是直接說道:“任命蒙穎為期門校尉,秩比千石,領期門軍,屯駐章台宮!”

  “朕的條件就是,兩年之後,期門軍中的任何一個士兵,都將成為一個合格的騎軍百將!”

  蒙穎抱拳大聲說道:“末將定不辱命!”

  這就是扶蘇為什麽挑選精於騎射的良家子加入期門軍的原因。

  用兩年的時間培養出三到五千名合格的下級軍官,之後就可以很輕鬆的組建起一隻十萬人規模的騎兵軍團。

  扶蘇要做的,就是為他們準備好足夠的武器甲胄,以及戰馬。

  前者好辦,下個月將作少府就能湊齊扶蘇要的工師,到時候在本就有一定冶鐵基礎的宜陽縣開分礦,鋼鐵的產量應該能輕鬆翻倍。

  而戰馬嘛?

  扶蘇看了一眼車隊最後,騎在駱駝上的胡商,覺得戰馬的問題需要由他們解決!

  汗血馬和阿拉伯馬倒是不急,畢竟種馬的繁育工作是以十年計算的。

  扶蘇想要的,是隨著亞曆山大東征而傳到了大宛的苜蓿草!

  這可是一種不可多得的好東西!

  單不說這是一種優質的牧草,富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可以用來喂養馬騾、牛羊等。

  嗯,人也可以吃!

  最重要的,這是一種耐鹽堿植物,而且可以有效改良鹽堿地!

  比如太原郡以北的很多地方,因為年降水量的問題,土壤鹽堿化,糧食產量一直不高。

  而有了苜蓿之後,完全可以蓧麥、苜蓿輪作,既改良了土壤,又可以發展利潤比較高的畜牧業。

  而且牲畜多了,糞便就多,土壤就會肥沃,畝產就會提升,然後又可以飼養更多牲畜!

  就這樣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而其他的郡縣也可以這麽做,利用田間地頭的土地種植苜蓿,不僅可以當菜吃,也可以用來喂牛。

  至於胡商帶來的駱駝,其實扶蘇有心將它們強行買下的,但考慮到帝國的顏麵,於是作罷。

  反正商人逐利,胡商們這一次在秦國獲利了,下一次必然要組建規模更大的駝隊。

  到時候何愁搞不到駱駝!

  畢竟他現在采用的戰略守勢,隻對強大的威脅和足夠的利潤興師。

  駱駝的能力強在可以通過沒有道路的荒漠地區,若是論及沿著修建好的道路,駱駝的運載量充其量和驢車相仿。

  金城郡和關中之間有水路相通,所以並不缺少運力,扶蘇想組建的駝隊,是為了將來探索西域用的。

  他腦海中的地圖,是自駕遊時的公路地圖,雖然和兩千多年的道路大致重合,但沿途生活的是什麽國家,都有哪些風土人情,重要的是可以為大秦提供哪種原材料,以及成為哪種商品的傾銷地,這些扶蘇一無所知。

  一瞬間,扶蘇有了一種玩後世探索類遊戲的樂趣。

  不過這也正常,在他看來,漢武時期張騫鑿空西域的壯舉,可以稱得上是人類曆史上的第一次地理大發現!

  而這一次,主導者是中國人。

  唯一可惜的是,由海洋方向開始的地理大發現,主導者卻並不是中國人。

  從那以後,華夏開始慢慢落後於西方世界,最終有了百年恥辱!

  隻是對於現在的扶蘇而言,海洋方麵的事情可以先放一放。

  他首要解決的,是眼前這條渾濁的渭水。

  傳說商君說過,渭水湯湯,在秦無險,可謂天賜佳水。

  但在扶蘇看來,此時的渭水隻可用於灌溉,卻不再適合通航了。

  無他,泥沙含量太高,於是就有了詩經中‘涇以渭濁,湜湜其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