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去喝臘八粥嘍!
作者:曹吉利      更新:2021-10-28 08:23      字數:2143
  秦二世元年臘月二日,皇帝法架自鹹陽向西而行,整個鹹陽的官署除留下一兩名屬官之外,餘者全數隨行。

  前導開路的,依然是靜室令公子昶,他親率三千鐵騎以及數十輛鼓車、樂車行進在隊列之前。

  再然後則是此次受閱的,從內史、上郡、北地郡、隴西郡挑出的良家子,身高均在八尺左右,共計一萬兩千人。

  因為扶蘇曾透露過,要在他們中挑選出三千人編入期門軍,隨侍皇帝架前。

  所以這些良家子們各個踴躍,行走間昂首挺胸,龍驤虎步。

  秦軍之後,則是灌嬰從上郡帶回來的五千名胡騎。

  經過了鹽池一役,他們中有很多人也立下了軍功,不過考慮到他們不善種田,且家眷多數已經送到了官方牧馬場,所以扶蘇將他們的土地收入折算成五銖錢發了下去。

  所以這些胡騎們頭戴爵弁,身上穿著花花綠綠的絲織物,騎在矮馬上喜氣洋洋。

  扶蘇簡直愛死了這個草原人沒有民族主義的年代。

  當他駕幸胡騎營的時候,迎接他的是山呼海嘯般的呼喊,數千人跪倒在地,大力捶打著胸膛向他宣誓效忠。

  盡管扶蘇並沒有聽懂他們說什麽……

  但他知道,在當時的氛圍之下,他馬鞭所指的方向,即便是刀山火海,這些胡人也敢衝過去!

  淳樸,太淳樸了!

  扶蘇感動了一會後,留下了幾個魯地來的儒生,教授胡人們忠君報國的思想。

  他有些期待,也許在不久的將來,這些胡人中能出幾個金日磾、哥舒翰……

  胡騎之後,則是三公九卿的車駕,每車之後有騎吏四人,各帶一百名甲士,手持棨戟,背負強弩。

  按照禮製,皇帝大駕出行的時候,公卿們需要在皇帝架前引導。

  隊伍中段,則是郎中令蒙毅親自帶隊的一千兩百名宮門衛士。

  這些人最低也有上造爵位,是真真正正的老秦人,其中有些人的血脈可以追溯到秦襄公時期。

  在秦國的體係中,這些才是堪比禦林軍的存在。

  宮門衛士之後,則是被數百名郎騎簇擁著的金根車,隻是此時的金根車,已經和當初始皇帝坐過的完全不同了。

  這是公輸軌親自帶隊,數百名工匠齊齊上陣的結果,終於趕在出行之前將四輪馬車打造成功。

  車廂下方上圓,按照禮法這就做‘輿方法地,蓋圓象天’。

  兩個碩大的後輪各有輪輻三十,以代表一月有三十天;

  因為是封閉式的車廂,沒有傘蓋,所以車廂頂部就用金粉畫了二十八星宿。

  馬車之後插了兩麵太常旗,十有二斿,九仞曳地,以代表這是皇帝禦車。

  此刻為扶蘇駕車的,依然是車府令楊喜,本來該駕車的太仆蒙恬,則和太尉羌瘣一樣坐在禦車中,享受參乘的榮耀。

  禦車之外,隨行的還有幾架副車,以及安車、立車、耕車、戎車、獵車、輕車等一百零八輛車。

  每車各有數十名甲士隨扈。

  這些車輛全部是皇帝個人的車駕,裏麵坐著的有甲士,不過更多的是隨侍的宮女和內侍。

  在之後,如果按照禮法的話,應該是太皇太後、皇太後的法架,兩者加起來大約還要有一百多輛隨行的車駕。

  隻是扶蘇的母親和祖母早已去世,所以這些車輛就隻能封存在鹹陽的府庫之中。

  所以此刻跟隨在皇帝法架之後的,是嫁給李斯的,扶蘇名義上的長姊,始皇帝的長公主櫟陽公主。

  再之後則是被扶蘇調整了位置的雲陽公主嬴陰嫚,這是他的親妹妹,所以嬴陰嫚和櫟陽公主的馬車並行。

  二人乘坐的,全是三匹純白色駑馬拉著的赤罽(jì)軿(píng)車,也就是裝飾著毛氈的馬車。

  按照規製,她們各有屬車十二輛,上麵坐著的是一千五百石官員以及宗室中爵位在第十級左庶長以上的未嫁人的嫡女。

  她們之後的,則是田姬和趙姬並列的兩輛油畫軿車,之後各自的三十六輛屬車中,陪坐著的,則是兩千石以上官員、十六級大上造以上宗室的正妻。

  行進在後的,則是戚蕊兒的油畫軿車,共有屬車十二輛,陪坐的則是一千五百石官員、以及左庶長以上宗室的正妻。

  再往後,才是除公卿之外的官員們乘坐的馬車,以及其餘隨扈的軍隊。

  所以後世從鹹陽到雍城,開車半天時間打個來回的路程,扶蘇為了趕上臘月初八的祭祀,提前五天出發……

  此時的皇帝禦車上,氣氛和田姬、趙姬、戚蕊兒那裏的局促不同,禦車中的氣氛格外熱烈,以至於扶蘇的臉上都貼著好幾張紙條。

  扶蘇和羌瘣、蒙恬坐在馬車中厚實的沙發上,在玩著他魔改出的‘鬥犬戎’。

  按理來說,他這個皇帝應該沒人敢贏,但在場的蒙恬可以算作是他的老師,而另一個,則是以年七十而無矩為由,敢當著他的麵偷牌的羌瘣。

  “哈哈,風箏!老夫贏了!”羌瘣甩出幾張牌,哈哈大笑。

  按照之前的賭約,他和蒙恬誰先勝出七次,誰就可以得到一副明光甲,於是老將軍頓時臉都不要了,近乎明著耍賴。

  蒙恬放下牌,目視著扶蘇,意思是你是皇帝,你管他啊!

  扶蘇則假裝沒看見,雖然他下一步準備剝奪羌瘣的兵權,但他希望雙方能夠和平交接,這些對秦國有功的重臣,隻要做事不過分,一切就由著他們吧。

  “好了,今天就到這裏吧,老將軍的明光甲,等回了鹹陽,朕就讓人為老將軍量體定做!”

  扶蘇將紙牌收好,旋即看向怒視羌瘣的蒙恬:“太仆可否為朕及太尉講述一下北地見聞?”

  “不知道陛下想聽哪些部分?”蒙恬收回目光,正色問道。

  一旁的羌瘣也將上身微微前傾,臉上的戲謔之色頓時消失的無影無蹤。

  “說下你對於冒頓的看法,以及對於在九原郡開啟榷場的想法。”

  扶蘇問出了他最關心的兩個問題,前者是作為一名穿越者對於曆史留名的大佬的警覺,後一個則關係著他掌控草原的國策。

  相比於漁獵定居的東胡人,遊牧為生的匈奴人更窮,南下劫掠的欲望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