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祭祀
作者:曹吉利      更新:2021-10-28 08:23      字數:2147
  季冬之月,日在婺女;昏婁中;旦氐中;其日壬癸;其帝顓頊,其神玄冥;其蟲介;其音羽;律中大呂;其數六;其味鹹;其臭朽;其祀行;祭先腎。

  這一日清晨,天還尚未大亮,扶蘇坐在金根車上,在滿朝公卿及千乘萬騎的簇擁下,自溫湯宮起駕,迤邐到達還未結冰的渭水邊。

  扶蘇身穿玄衣纁裳自馬車走下,因為寒冷而哆嗦了一下,隨即就看到在渭水邊上,數百名赤著上身,頭戴猙獰麵具的壯漢在寒風中起舞。

  盡管在寒風中瑟瑟發抖,但扶蘇卻並沒有讓人將大氅之類的衣物拿來,這是因為他接下來還有體力活要做。

  俄頃,壯漢們一曲舞畢,扶蘇在幾名太常禮官的引領下,踱著方步走到渭水邊上,伸手彎腰抓起一根繩索,隨後雙手交替用力,拉動著繩索,將沉在水中的一張漁網拉了上來。

  嗯,比我想象的要輕巧不少嘛……扶蘇幾乎沒費什麽力氣就將一條十多斤的河鯉從水中撈了上來。

  片刻後,扶蘇雙手高高舉起象征性甩了幾下尾巴的大魚,轉向遠處按品級排列的一眾公卿。

  “天子獲魚,天下太平!”

  十多名臚傳齊聲高喊,呼聲逐漸傳遞到遠處列陣的軍隊中,上萬人開始呼喊著天下太平。

  山呼之後,太樂令高聲喊道:

  “奏樂!”

  刹那間,鍾鼓齊鳴,黃鍾大呂之聲甚至壓過了遠處軍隊發出的喊聲。

  上千名身穿舞服的伶人開始在樂曲中唱、跳。

  “南有嘉魚,烝然罩罩。君子有酒,嘉賓式燕以樂。”

  “南有嘉魚,烝然汕汕。君子有酒,嘉賓式燕以衎。”

  “南有樛木,甘瓠累之。君子有酒,嘉賓式燕綏之。”

  “翩翩者鵻,烝然來思。君子有酒,嘉賓式燕又思。”

  歌舞接近尾聲的時候,扶蘇高舉的雙手放下,將手中的大魚放到兩個禮官手中捧著的托盤上。

  國之大事,在祀在戎。

  現在的秦國,不再是春秋時期的小國,扶蘇基本沒可能禦駕親征,所以他能做的,就是在禮法的指導下,按時祭祀先祖、神祇、名山大川。

  比如剛剛那條黃河大鯉魚,就是太常的禮官從大河裏捕撈上來,之後讓扶蘇再從渭水裏撈出來,獻祭與宗廟。

  見到大魚被抬走,謁者仆射高呼一聲:

  “賜酒!”

  一大群早就準備好的侍者端著托盤,依次為千石以上的官員呈上美酒,至於千石以下的官員,他們和遠處的士兵一樣,隻是用來充當背景板的。

  謁者仆射再次高呼:“飲!”

  於是所有大臣手捧依各自爵位而形態各異的酒器,一飲而盡。

  緊接著,人群中傳出被烈酒嗆到了的聲音,但也夾雜著稱讚好酒的聲音。

  扶蘇滿意的看著這一幕,喝掉了鳥型爵中溫熱的薑汁米酒。

  至於那些大臣們喝的,則是蒸餾過的甘蔗酒,相比於此時秦國用穀物釀的酒,酒精的含量要高出不少。

  雖然不和禮製,但……你要是不想喝,可以把酒讓給別人。

  一輪酒過後,謁者仆射高呼:“罷酒!”

  於是酒具撤去,大臣們在謁者的指引下各自離去,整場祭禮結束。

  扶蘇重新坐回金根車上,將冰涼的雙手放在田姬懷中取暖,後者用水汪汪的桃花眼哀怨的看著他,隻是當他將手抽出的時候,又被田姬抓了回去。

  今天不止是參與祭祀,更是返回蘭池宮的日子。

  經過了幾個月的時間,前後動用接近上萬人次,蘭池宮的一期改造工程終於趕在第一場大雪降臨之前完成。

  雖然扶蘇私帑中的錢財如流水一般流了出去,但這正是扶蘇所樂於見到的。

  以往的徭役,是政府無償使用民間勞動力,不僅如此,在上工期間,服勞役者往往還需要自備幹糧……

  所以馳道、長城、皇陵、宮殿這些大型基建同時上馬,天下人皆是反賊!

  正是針對這一點,扶蘇改造蘭池宮的時候,並不是征發徭役,而是花錢雇傭‘農民工’。

  《傜律》中規定,功必令司空與匠度之……而以其實為徭徒計。

  也就是說在估算工程量時,必須有主管官員司空與匠人一起計算,再按工程量算出所需民工徒眾的數量。

  扶蘇按照後世的標準,為泥瓦匠、木工等不同工種開出了不同的工錢,雖然惹的朝議紛紛,但鹹陽周邊的黔首們卻紛紛響應。

  反正已經進入農閑期,田地裏的工作可以有老人婦孺完成,壯勞力們正好來賺點外快,改善家中的條件。

  隻不過民間並沒有什麽歌功頌德之聲,這是因為秦律規定,黔首們不僅不允許批評朝政,連表揚也不可以!

  商君稱這些歌功頌德者為‘亂化之民’,將他們一律遷移到了邊疆苦寒之地。

  而在秦昭襄王時期,昭襄王患病,百姓自發為他祈禱,但昭襄王卻下令對這些百姓罰二甲!

  理由是未經法律允許而擅自祈禱,雖然是愛戴他,但他如果按照同樣的心去愛他們,甚至為此改變法令,這樣法就立不起來了,就成了亂國亡身之道。

  歸其原因,在於秦國的法家,講究‘法自然’三字。

  不過和老子的‘道法自然’略有不同,法家的‘法自然’三字含有兩層意思。

  第一層意思的‘法自然’,是因為自然是冷酷的,沒有絲毫感情,所以就像上麵說的,法家最戒釋法而認情;

  第二層意思的‘法自然’,則是必然的,沒有忒差(誤差)的,所以要信賞必罰。

  然而在扶蘇看來,這就是秦國的滅亡之道。

  儒至必腐,法至必亡。

  始皇帝所奉行的法,便是不知道國家和社會的區別。

  國家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因此國家和社會的利益,隻是在一定程度上是一致的,超過了一定的界限,就會產生衝突。

  但這不是始皇帝個人的問題,而是秦國所奉行的法,走到了今天這個地步,已經不合時宜了。

  當年商君說過,治世不一道,變國不法古。

  所以扶蘇覺得,自西周以來的沿用了數百年的封建製度可以丟了……

  而他現在手中掌握的,是這顆星球有史以來最大的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