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協議】與【宣言】
作者:木林森444      更新:2020-03-24 23:59      字數:3180
  .,

  而雙方交換殖民地的協議,雖然華東**和德國都有這個意向,但俱體的操作卻是相當的麻煩。因為雙方首先都要對對方的殖民地進行考查,確定自己希望得到對方的那一塊殖民地土地,同時雙方希望交換的土地還必須有對等的價值才行,如果不具備對等價值,則還需要再進行補償的談判,因此現在華東**和德國隻能夠達成一個初步的意向協我,而俱體的操作,隻能夠等這次訪問結束之後,再另行安排人員來協商談判。

  德國使團在青島一共留行了22天的時間,而雙方共計進行了10餘次會談,會談的範圍含蓋了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諸多方麵,而且大部份的會談都基本達成了一致協議或是意向協議。最約簽定了華東**-德國青島友好協議,並且共同發表了華東**-德國青島宣言。雙方的絕大部份會談的內容都體現在協議與宣言中,並明確的確定了雙方的關係為全麵合作夥伴關係,為華東**和德國的政治關係確定了基調。

  不過也有少數會談,如軍事合作,交換殖民地,這都是兩國之間私下進行的事情,不能擺在台麵上說的,因此也就不會體現在協議與宣言中。

  當然,這次德國使團訪問華東**,也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因為這是華東**取得了遠東戰爭的勝利之後,第一次重要的外事活動,並且又是在英法日俄四國正在逐漸走近,並且大有結成同盟的敏感時期。畢竟這次訪問的雙方,德國和華東**和英法日俄四國的關係都不怎麽好,華東**當然不用說了,剛剛和這四個國家都打過仗,而且把四國都給打得大敗,賠款的賠款,割地的割地;而德國和英法俄三國也差不多是處於敵對關係,隻有和日本的關係尚可,因此德國在這個時候派出使團訪問華東**,很難讓人不產生雙方會不會在這個時候結成同盟,以對抗英法日俄四國的聯合。

  而英法日俄四國自然也對這次訪問十分緊張,因此一但德國和華東**締結了同盟,必然會給四國造成巨大的壓力。德國是世界第一工業強國和第二經濟大國,並且擁有強大的軍事力量,同時還有奧匈帝國這樣的鐵杆盟友,英法兩國這10餘年來,可以說是費盡了心機,並且各自進行妥協,才在歐洲構建了旨在壓製德國的三國協約,形成對德國的戰略優勢,也將化為烏有。

  俄國是在遠東戰爭中輸得最慘的國家,不僅向華東**支付了大量的賠款,並失去了遠東地區的大量戰略要地,可以說是元氣大傷,因此才不得不和英國妥協,一方麵是無力再和英國競,另一方麵也是找個朋友,畢竟在遠東失利之後,俄國隻能又回到歐洲方向,雖然俄國和德國沒有利益衝突,但和奧匈帝國一直都在巴爾幹半島上有激烈的利益競爭,而奧匈帝國的背後就是德國。

  俄國最終退出三皇同盟,而選擇和法國結盟,也就是因為德國在奧匈帝國和俄國之間,基本都會選擇支持奧匈帝國。但如果華東**和德國結盟,再加上奧匈帝國,俄國就將陷入到東西兩方的夾擊中,這樣的局麵自然是對俄國極為不利的。

  雖然日本在遠東戰爭中的損失比俄國要好一點,但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而且由於日本的國力弱小,因此其實也是元氣大傷,而且英法俄三國畢競都是在歐洲,互相之間好歹還能有個照應,隻有日本孤懸在遠東,獨自麵對華東**的壓力,如果華東**再和德國結盟,盡管德國不大可能到亞洲來作戰,但卻可以做為華東**的一個強大的外援,日本恐怕就永無翻身之日了。

  於是在德國使團訪問華東**期間,英法日俄四國一方麵嚴密的關注著這場訪問,一麵也不斷的互相協商對策。不過四國顯然都沒有能力影響華東**和德國,因此協商雖多,但卻拿不出什麽有用的辦法。

  不過華東**和德國簽定後協議與宣言發布之後,英法兩國也都稍稍的鬆了一口氣,因為兩國都十分認真的研究了協議與宣言的內容,盡管華東**和德國確定了雙方的關係為全麵合作夥伴關係,但卻並沒有找到有關於軍事協議、戰略同盟的內容,這也說明華東**和德國簽定的協議與宣言也好,全麵合作夥伴關係也好,都不是軍事同盟的關係。

  隻要不是軍事同盟的關係,就意味著華東**和德國並沒有真正攜起手來對付英法日俄四國,當然英國其實也沒有和法國、俄國簽定同盟條約,簽定的隻是友好協議,但過去英國和法國、俄國都有諸多的戰略利益衝突,而在友好協議中,雙方都作出了妥協與退讓及利益交換,將各自之間的戰略利益衝突化解或是緩和下來,因此在友好協議簽定之後,實際也可以意味著英國和法國、俄國放下了過去的矛盾,而將主要的矛頭對向了德國。

  華東**和德國並沒有什麽利益衝突,而且過去的關係也還不錯,因此即使是簽定友好協議的實際意義要比英國和法國、俄國簽定友好協議要差得多。

  不過英法兩國也不能因此而掉以輕心,首先華東**和德國確實有締結軍事同盟的述求和基礎,隻是締結軍事同盟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需要雙方進行多次的溝通協商才行,因此簽定友好協議,也可以稱為是締結軍事同盟的第一步。而如果英法日俄四國不采取措施,任由華東**和德國這樣發展下去,那麽華東**和德國的友好協議就有很大命概率發展成為締結軍事同盟。

  其實處理這種事情,英法兩國都是有豐富的經驗,締結軍事同盟的前提條件是締結的雙方都要有強烈的不安全感,由其是像華東**和德國這樣兩個相距甚遠的國家,因此隻要消除了其中一方的不安全感,那麽軍事同盟也就是締結不了的。

  當然,這裏的所謂消除不安全感,就是對其做出讓步,讓其不感覺到受到了威脅,而在華東**和德國之間,顯然是隻能夠選擇華東**為突破口,因為英法兩國都不可能對德國做出讓步。

  於是英法兩國立刻做出決定,暫時對華東**采取隱忍,並示好的策略,而非對抗和施壓,當然華東**雖然取得了遠東戰爭的勝利,但本身還有一大堆事情,首先要處理的就是清廷,這也不算是什麽秘密,因為華東**己經公開宣布,要推翻清廷,統一中國,因此一但英法日俄向華東**表示示好,華東**是肯定會接受的。

  而現在英法兩國能夠采用最好的示好方式,就是和華東**加強經貿來往,擴大互相之間的經濟規模,一來華東**自從成立以來,就一直重視發展經濟,和各國都發展經貿關係,這一點也是華東**和清廷最大的不同。而兩國之間的經濟規模擴大,就意味著產生大量的利益,而這些利益是可以消除華東**的不安全感;二來這對英法兩國也是有利的,畢竟華東**己經成勢,在未來肯定是遠東地區一個舉足輕重的經濟體,英法兩國都是以商業立國的國家,不可能忽視這樣一個地區性的巨大經濟體。於是英法兩國決定,馬上和華東**舉行商貿談判,擴大互相之間的經貿來往和經濟規模。同時又要求俄國和日本在這個時候不要和華東**發生衝突,甚致做出一些讓步,以和華東**保持一定的良好關係。

  俄國和日本當然沒有異議,畢竟現在兩國都沒有能力和華東**直接對抗,而且也需要時間和較為和平的環境恢複國力,因此暫時的退讓也是可以考慮的。

  當然英法兩國也不是隻會示好、隻會讓步的,否則兩國也不可能稱霸世界百餘年,向華東**示好、讓步都是必要的,但同樣也要對華東**進行必要的限製,不能讓華東**亳無顧忌的在亞洲地區擴張,而且英法兩國也認為要限製華東**並不是什麽難事,因為清廷是最好的抓手,即可以采取支助清廷,給華東**製造麻煩的方式;也可以支持華東**推翻清廷,統一中國,隻看用那種方式對英法兩國更為有利。

  不過英法兩國也知道,清廷隻能對華東**起到一定的牽製作用,而不可能真的限製華東**的發展,畢竟和朝氣蓬勃的華東**相比,清廷實在太過腐朽了。而真正能更好牽製華東**的方式,是製定規則。也就是舉行一次國際會議,在會議上製定出一些國際規則,利用這些國際規則來限製華東**。這也是英法兩國屢試不爽的一招,而最近的一次,就是在西班牙舉行的阿爾赫西拉斯會議,成功的解除了第一次摩洛哥危機。當然要舉行國際會議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需要多方麵的溝通、協調、才能讓國際會議按照自己的計劃進行,但對英法兩國來說,這是最有效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