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三零章 決策(四)
作者:木林森444      更新:2020-03-24 23:59      字數:3247
  .,

  第二類歸化民則是原來清廷的官吏人員,當然主要是像主簿、典史、巡檢、師爺、差役等這樣的低層官吏,當然知縣也有不少,連知府、知州也有幾個。

  華東**成立的時間雖然不長,但行事作風,**的風貌氣像畢竟和清廷不同,隻要是有一些見識眼光的人都應該看得出大清藥丸的跡像,改朝換代也是早晚的事情,因些想投靠華東**的清廷官員,由其是基層的官員、吏員也確實不在少數,都想著做個從龍功勳。

  雖然華東**並不信任清廷的官員,而且清廷的官員在思路理念上和華東**也是大相徑亭,但也不是一刀切的全部棄用,而是采用有選擇,有保留的使用,一方麵向他們慣輸華東**的執政理念和行政管理規;一方麵對這些人也重點監督。也淘汰了相當一部份人,現在留用的原來清廷官吏大約有1600餘人。

  這一批人的特點是優點都很明顯突出,優點是年齡較大、社會經驗豐富,文化知識也不錯,而且對基層的情況都比較了解,並熟悉業務,上手很快,辦事的能力也很強;缺點是舊式的官僚習俗作風比較重,而且欠缺自然科學知識,對華東**的行事方式很不習慣,在工作中遇到問題時,就會在不自覺間就會回舊式的處理方式。

  第三類則是外來的投靠人員,基本是是接受過新式教育的學生,其中有相當部份有過在海外留學的經曆,也有少部份是開明的商人、士紳、學者等等。人數大約在1500人左右,而且超過千人都是在1906年內投靠華東**的,這主要是因為華東**加入遠東戰爭之後,取得了相當輝煌的戰果,並且又是以保衛國土的名議參戰,因此自然聲威大振,和清廷采取中立,並劃定交戰區的行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也吸引了許多有誌愛國之士的加入,當然也有少部份人是看出大清藥丸,改朝換代,搶先選邊站隊,將來也好得個擁立之功。

  雖然這批人都是外來人員,可靠性並不高,並且極有可能混入奸細,但華東**還是對其采用兼並吸收接納,因為這批人大多都接受過新式教育,在知識水平上和華東**自己培養的學生相差不遠,而且有相當部份人有海外留學的經曆,開擴了見識,對世界有一定的認知,因此他們在理念上也和華東**較為接近,同時都對清廷有強烈的不滿情緒,並有救國、強國的熱枕。

  但這些人最大的缺點是熱情有餘,而實幹不足,口號喊得驚天動地,但到了具體行動時,要麽是脫離實際,紙上談兵,要麽是無所是從,不知該從那裏做起。而且由於這些人大多受過新式教育,並且出國留學,因此都自詡喝過洋墨水,自視甚高,不僅看不起接受傳統教育的人,而且自認高人一等,來到華東**雖然都是有一腔熱枕,想幹一番大事,實現救國存亡的理想,但卻不願從基層做起,不願從小事做起;還有人由於長年再國外留學,對國內情況所知不多,結果隻會盲目照搬國外的模式,而且還隻是學到了一點皮毛,而絲毫不理中國的國情。

  另外還有少部份人由其在國外看到近代社會的高度發達,因此在心裏己經形成了外國優越的想法,對歐美發達國家的文化、製度盲目的推崇倍致,滿口就是國外如何如何發達,中國如何如何落後,主張中國應該完全放棄傳統一切模式,全盤西化。在華東**內部產生了不小的消極影響。

  總計,現在華東**的基層歸化民管理人員,大約在9000-10000人之間。當然如果是在遠東戰爭之前,華東**隻有山東一省,加上天津、上海新區也足夠了,但現在華東**不僅占領了東北三省,還將河南省也全部都被納入到掌控中,還有周邊的山西、河北、江蘇、安徽、湖北等部份地區,那麽現在的管理人員就遠遠不夠了,不僅僅是東北地區差人,而且河南也同樣是缺少基層管理人員,而且這還是沒有計算從荷蘭、英國手裏獲得的婆羅洲。

  當然,從長遠來看,基層管理人員不足的困境也不是不能解決,因為在第一個5年計劃裏,華東**共計成立了4所大學,加上希望學校,每年至少可以獲得4000-5000名畢業生,同時在戰爭結束之後,也會有一批退伍軍人,而且隨著華東**的聲望提高,投奔華東**的人也會越來越多,因此未來華東**的可用之人也會越來越多了。

  不過當前的用人緊張,也要有一個解決的辦法,畢竟目前的局麵是不能等到新人慢慢補上來。因此行政院在協商之後,做了布置,從山東向河南、東北三省大規模派遣地方官員和基層管理人員。而且這一次采用行政調令的方式,不容拒絕。當然,為了提高穿越者的積極性,采取正職晉升,副職轉正的模式,確保派遣到山東以外地方的官員都能夠晉升一級,畢竟在河南、東北地區,有大量的空餘職位。

  同時也減少各級地方**的管理人數,縣級官員保持在2-3人,市級官員4-6名,省會級城市,及省級官員在10-12名左右,而基層管理人員也照止模式進行分配,地方特殊情況可以適當考慮增加人數,然後在地方上留用一批原清廷的中下層官吏,這樣免強也就足夠了。因為經過了幾年的曆練,在地方上任職的穿越者們、以歸化民也都積累了不少地方的管理經驗,可以減少地方**的管理人員。

  而在山東的地方上留下來的空缺,則可以考慮從歸化民軍選拔一批人來填補,可以讓他們擔任縣一級正職官員,或是進入市級的管理層,但市一級的正職官員仍然由穿越者擔任,畢競到了這一步,穿越者已不可能壟斷所有管理位置的正職,因此提撥歸化民到地方正職的管理崗位上,已是勢在必行的。

  另外就是對在青島的**機構任職的穿越者,也鼓勵他們到地方上去工作,因此青島的**機構中任職的穿越者中,有不少是中底層的官員,而且留在青島的晉升空間有限,因此到地方去工作,反到是發展空間更大一些,而且在地方上積累足夠的資曆和經驗,再回到青島來,可以擔任更高一層的職務。從長久來看,**的高層官員也都應該是從地方基層開始做起,一步一步的積累經驗,晉級升職。

  王雲鵬的發言結束之後,眾人到是沒有太大的異議,張玉明道:“這一次采用行政調令的方式,不容拒絕。是不是有些不妥啊,這種事情最好還是自願,不要搞強製。”

  王雲鵬道:“這也隻是一個說辭,而且也隻強調行政院對這一次命令的認真和重視,如果有人堅持拒絕到外地去任職,我們也不可能把他們綁去,當然拒絕的人,也基本斷絕了自已的進途。”

  秦錚道:“我同意王主任的說法,我們現在占了幾個省?如果就己經開始流行不思進取,安圖享樂,失去了開拓精神,那麽我們還談什麽推翻清廷,重建中國,還談什麽星辰大海?坦白的說,我覺得在我們內部,確實是有些問題,小富則安,從上次向東北地區派年輕人,就有這種苗頭,因此這次的幹部調動,可以看作對我們這個團體的一次測試,看看我們還有沒有進取精神。”

  徐濟超道:“秦政委,我覺得您到不必要擔心,上次的事情有一定的特殊性,因為派去的都是年輕人,家長然舍不得,特別是在這個時代,有親人都是很難得的,才會有抗拒情況。不過這一次,我對結果還是很樂觀的,根據我的了解,不思進取,貪圖安樂的人不能說沒有,但絕對是少數,而大多數人,由其是地方上的人,還有在青島任職的中底層官員,還是有開拓的雄心壯誌,隻是沒有可供他們一展身手的舞台,現在台子已經搭好了,就等著他們上台亮像。”

  夏博海道:“這一點我同意徐主任的意見,還是要對我們這個團體有信心才對。”

  秦錚道:“我這段時間在東北,對山東這邊的情況不是很了解,如果真的是像徐主任所說的,當然是再好也不過了,我也希望我的擔心是多餘的啊,不過王主任堅持的行政調令,不容拒絕,最好是不要改。”

  夏博海道:“這個我也沒有異議,應該保留下來,顯示我們的重視。”

  汪軍道:“我認為行政調令,不容拒絕,當然不要改了,但最好還是讓調任的人自願,那不是更好嗎?我們也不能都指望他們自己的雄心還沒有被磨滅,行政院應該加強引導宣傳工作,把到河南、東北工作的道理、前景講清楚,還是可以讓不少人改變想法的。”

  夏博海道:“這個思路很對,宣傳工作確實不能少,這件事情就由汪委員負責,把宣傳方案拿出來,交給王主任審閱。”

  汪軍道:“好,會議結束以後我就開始製定宣傳方案。”

  夏博海道:“好了,這個議題就到這裏,下麵我們來討論最後一個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