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九章 軍隊整編(下)
作者:木林森444      更新:2020-03-24 23:56      字數:3287
  橫掃晚清的無敵艦隊最新章節

  而李壯勇則不同,雖然他也是在山東鬧團起家,但後來去了北京,正趕上了義和團運動的期,而那一段時間,也是李壯勇一生中最風光的日子,不僅可以在北京的大街小巷橫著走,而且所有的店鋪門市可以隨便進,要什麽東西可以隨便拿,還去過兩趟著名的八大胡同。什麽王爺、貝勒見了他都畢恭畢恭,還在瑞親王載猗府裏住了幾天,甚致還和載猗稱兄道弟。

  在那一段時間裏,李壯勇一度還真的以為自己有神功護體,可以把洋人打得落花流水,並且永遠享受這種風光無限的好日子。雖然好景不長,八國聯軍的槍炮徹底打破了李壯勇的美好夢想,但這一段時間,卻成為李壯勇一生中最美好的回憶,因此李壯勇才對義和團一直都念念不忘。

  而李壯勇參加人民軍,除了想殺洋人,為過去義和團的師兄弟報仇之外,從內心深處來說,也未償不是對洋人打破了自己美好夢想的怨念。

  雖然人民軍是按照現代軍隊的模式組建,摒棄了許多封建軍隊的不良習氣和作風,軍人的待遇和社會地位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但這和李壯勇在北京的那段美好日子相比,自然是天地之別,而且人民軍的軍紀嚴格,訓練艱苦,這也讓李壯勇非常不滿。不過為了多殺洋人,李壯勇還是忍了下來。

  另外還有一點讓李壯勇對人民軍沒有認同感的事情是,李壯勇是帶著20幾個原來義和團的弟兄參加人民軍的,在他們加入人民軍時,李壯勇就提出,最好是自己這些人單獨組成一個小組,起碼也應該把自己所有弟兄分在一支部隊。但馬上就被告之這是不可能的,進了人民軍就必須服從人民軍的安排調派,這一點絕沒有商量的餘地。

  盡管當時李壯勇手下有弟兄就主張,“如果要把咱們分開,那就不在人民軍幹了,到別的地方鬧去”,但李壯勇思考再三,還是答應了這個條件,畢竟李壯勇見過一些世麵,知道現在這世道那裏都不好鬧,而且李壯勇心裏還有些小心思,就算自己這些弟兄不被分在一起,平時多來往就行了。

  結果一進人民軍,他們20幾個弟兄就被拆開,分到一營的隻有5個人,而且駐守在膠州灣西岸,和其他弟兄跟本就見不到,過了一個多月李壯勇又跟著一營被調到天津,而這一次整編,又有兩個弟兄被調走,留在一營的隻有3個人,而且現在連李壯勇都不知道,其他的弟兄們被分派到那裏去。

  穿越者當然不可能這樣的小團體在人民軍中存在下去,一定要被打散,分到各個部隊中然後被人民軍同化,這是人民軍的原則之一,到也並不是針對李壯勇這一夥人,薑海東他們參加人民軍時也有四個人,結果被分到一營來的隻有兩個人,當然,薑海東參加人民軍的動機要比李壯勇簡單得多,因此並沒有太在意。

  不過有一點李壯勇到也明白,薑海東說得並沒有錯,人民軍的戰鬥力確實要比義和團勝強百倍,雖然李壯勇在人民軍裏並沒有和八國聯軍打過仗,但去打過土匪,人民軍的戰鬥力在打擊土匪的戰鬥中體現的淋漓盡致,盡管每一次戰鬥土匪的人數都要多於人民軍,但雙方無論是火力、訓練素質、甚致是近戰,土匪跟本就不是人民軍的隊手,往往一個排的人民軍就可以擊敗一、二百土匪。以前的義和團是肯定做不到這一點的,有時候李壯勇甚致想,如果當初義和團有這樣的戰鬥力,恐怕早就將八國聯軍打得落花流水了。

  這也是李壯勇能夠忍下種種不滿,依然留在人民軍裏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想學學人民軍到底是怎樣練兵打仗的,老是依附別人沒什麽意思,要幹就自己一個人單幹,誰也管不著,北京的這段經曆不僅開闊了李壯勇的眼界,而且也助長了李壯勇的野心,盡管現在李壯勇並沒有獨占一方、裂土封王的想法,但在懵懵懂懂之中,去有了一定要獨立作主,不再受人管治的意識。

  這時薑海東道:“所以別再多想了,趕緊準備去吧,下午就要進行野外拉練了,這可是咱們當上班長以後的第一次野外拉練,可別出了摟子。”

  李壯勇點了點頭,道:“放心吧,我分得輕重的。”

  新成立的二個團的訓練,主要是由陸軍指揮官諸亞平負責,由二個團的團部俱體指揮,而肖建軍並不作多過問,因為現在肖建軍手上還有一大攤子事,最主要的就是製定進攻北京的俱體計劃,以及後勤物資供應計劃。因此在授旗之後,肖建軍就立刻趕回天津。

  其實進攻北京的作戰計劃,肖建軍己經擬定出一個大體的方案,因為穿越者第一階段的作戰目標是攻占通州,對北京造成壓力,同時也是保護人民軍的後勤線。

  而在這一段時間,人民軍也派人並出動無人機對通州一帶地區進行過偵察,結果是八國聯軍對通州的守備並不嚴密,僅僅隻像征性駐守了500餘名日軍,也沒有修築什麽防禦工事,其實仔細想想,這樣的情況也並不意外,現在北京地區的八國聯軍一共才隻有1萬3、4000人,就這麽一點兵力,守住北京都嫌不夠,那裏還有足夠的兵力去駐守通州。

  另外從天津到北京原來是有一條鐵路的,在義和團運動期間,為了阻止八國聯軍的進軍,對鐵路進行過破壞,後來八國聯軍攻占北京之後,修複了這條鐵路,以保障後勤物資的供應。

  穿越者攻占天津之後,八國聯軍反攻天津,也利用這條鐵路來運送兵力物資,不過在天津保衛戰之後,八國聯軍退回北京,卻並沒有破壞這條鐵路,而穿越者在攻占天津、奪取了開平煤礦以後,還得到了幾輛火車頭和30多節火車車廂,因此完全可以利用這條鐵路進軍。

  因此按肖建軍的計劃,進攻通州的戰鬥由一團負責主攻,一營和野戰炮營、榴彈炮營乘座火車進軍,二營、三營則分別沿鐵路兩側進軍掩護,甚致可以派出兩架直升機,從空中偵察保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直撲通州,在八國聯軍尚未反應過來的時候,一舉拿下通州,形成對北京的近距離壓力。

  而未來進攻北京,肖建軍也有一個大體的思路,就是由特種部隊搭乘直升機直接空降到北京城裏,內外夾擊,一舉突破八國聯軍的防守,攻占北京。

  可以說就純軍事而言,這一次作戰的難度其實並不大,而對穿越者真正的考驗,是在後勤供應方麵。

  從某種程度上說,打仗就是拚後勤,由其是近現代戰爭,對後勤供應猶為依賴,當然現在穿越集團缺的到並不是物資,自從穿越者占領天津以後,就一直在屯積糧食、藥品、布匹、食鹽等物資,而在擊敗了德國遠東艦隊、占領了青島以後,又在獲得了大量的德式裝備和彈藥,在武器方麵的供應也是足夠的,關建在於物資的運送和調配,因為交戰的雙方不僅是拚後勤的供應能力,同時還是比拚後勤的效率和準確,在舊時空的曆史上,不乏出現夏天送棉襖,冬天送單衣的後勤烏龍事件。

  從天津到北京的距離隻有不到200公裏,無論在那個時代,都不算是一個遠距離,盡管在以前穿越者有過進攻威海、青島的戰鬥,距離都要遠遠大於天津到北京,不過這些作戰穿越者都有海路為依托,並且牢牢的控製了製海權,因為在這個時代的物資運輸方麵,海路要遠遠優於陸路,不僅運輸量大,而且簡單,士兵還可以在船上休息、飲食,不用攜帶大量的帳蓬、飲具等物資,因此後勤方麵的困難到並不算大。

  而這次北京戰役,穿越者是第一次在沒有海軍支援的情況下,離開自己控製的地區作戰,盡管有鐵路和海河可以依托,雖然可以為人民軍的後勤補濟提供相當的便利,但還是不能和海路相比,需要有大量的人力車輛進行補充,這就造成了勤補濟供應的多樣性,複雜性,需要製定一個詳細的後勤供應安排計劃。

  現在主要負責人民軍後勤計劃的是原太湖艦的艦長謝騰,他也是現在軍委的後勤部長,因為太湖艦本來就是後勤補濟艦,因此謝騰在這方麵多少還是有些經驗和理論知識,而且太湖艦基本己停止使用,太湖艦上的主要軍官都在後勤部任職,這段時間裏,謝騰和原太湖艦都在商量討論後勤供應的計劃安排,而肖建軍現在的重點也是在後勤供應方麵,另一方麵也是將各種後勤物資在天津集中存儲,並且征集木船、車輛等等。

  當然在執委會議上也有人提出過,這樣大張旗鼓的準備各種物資,是肯定會讓天津的各國領事館知道,他們一定會通知北京的八國聯軍,加強防禦,但執委會討論之後認為讓各國領事館知道也關係不大,畢竟守衛北京的八國聯軍隻有那麽多人,就算知道也改變不了什麽,而且天津的各國領事館不僅會通知北京的八國聯軍,也會通知上海的各國領事館,這可以給各國施加壓力,並給穿越者的談判團增加籌碼,畢竟如果能夠在談判桌上解決,穿越者也不想采用戰爭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