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三章 宣傳(二)
作者:木林森444      更新:2021-10-21 11:32      字數:3152
  3個月後,新的分鏡腳本終於畫好,於是重新開機,但沒拍一個月,新的問題又來了。因為新的分鏡腳本依然不理想,在拍攝的過程中才發現,還要增加許多分鏡。

  原來這幾個人在舊時空裏都沒有係統的學習過導演或剪輯的知識和理論,雖然也做過一些剪輯的事情,但也都是在相應的素材都拍攝完畢之後,在電腦上將這些素材按一定的秩序連接起來,當然也會進行一些取舍或重新拚接,並加入一些特效。但剪輯的多半是廣告或宣傳片,和影視劇還是有明顯的不同。

  而且要求他們在拍攝之前,將所有的鏡頭切換,特寫、遠近、移動等分鏡全部想好,確實是超出了這些人的能力範圍了,甚致舊時空裏的導演或剪輯師也做不到這一步,畢竟在舊時空裏,影視製做己經全部數字化,因此導演也習慣了先拍攝出遠超過影視放映時長的素材,至致是多機位拍攝,然後在後期剪輯時看效果進行刪減拚接。

  這時藝術二組麵臨著兩個選擇,如果照這樣拍下去,成片肯定達不到眾人預期的效果,但如果要追求完美,就意味著要再次將前麵所做的工作全部清零,又要重頭開始,但重做之後的效果如何,誰都不敢保障,因為沒有人能夠保證新畫的分鏡腳本可以做到完美。

  而眾人商議之後,最終決定就按照現在確定分鏡腳本進行拍攝,隻在拍攝過程中進行調整,而前麵拍成什麽樣就是什麽樣了,先把這部影片拍完,就算達不到預期的效果,但也總算是把整個拍攝的流程走了一遍,等全部拍完之後,再來總結經驗。

  就這樣又經過了3個多月的拍攝之後,總算是將全片拍攝完成,總時長為23分15秒。其實這部影片雖然沒有達到眾人預期的效果,但在這個時代,卻己經是超前之作了,分鏡的運用己超過這個時代拍攝的所有電影,甚至在若幹年後,被評為電影曆史上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無聲電影。而且在當年正式上映後,也取得了極好的票房收入,畢竟在這個娛樂匱乏的時代,能有電影看就己經很不錯了,誰還在意其中的內容。

  不過對藝術二組來說,這是一部失敗的作品,畢竟眾人對標的是【摩登時代】,因此在拍攝完畢之後,藝術二組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對這部電影進行總結,首先得出的結論是,這個時代的電影設備技術不完善,當初製定的標準過高,應該降低標準,盡可能在電影中少用分鏡,簡化電影的內容;其次是組織技術攻關,製造出實用的膠片剪輯機來,在舊時空裏,專業的膠片剪輯機在1917年出現,並在1924年成熟並且能夠和聲音同步,實現有聲電影的剪輯,因此現在進行技術攻關,製造出實用的膠片剪輯機在技術上是可行的;再次,在沒有製造出實用的膠片剪輯機之前,則償試練習用手工進行剪輯的技術,也就是將衝洗好的電影膠片用剪刀剪斷,再用透明膠帶進行粘貼,在電影技術早期,確實用過這種方法進行剪輯,隻是這種方法過於繁鎖,而且專業的膠片剪輯機也很快出現,因此並沒有大規模應用,但在這個時候,還是可以先頂一陣用的。

  但技術攻關尚需時日,對電影的探索還是要同步進行,而根據總結的經驗,新拍攝的影片盡量簡單,因此眾人協商之後,決定將舊時空的經典小品【胡椒麵】改成無聲電影,這部小品原本語言較少,主要是靠肢體來表現內容,十分適合改編成無聲電影,本來另一部經典小品【吃雞】也是候選之一,但【吃雞】原本是一部單人表演的啞劇小品,改編成電影不大適合,於是放棄了。

  而在拍攝時,采用多機位拍攝的方法,由一部攝相機拍攝全景,機位基本不動,隻是根據角色的行動移動鏡頭,隻有少數的鏡頭切換,另一部則采用近距特寫拍攝,還有一部則是采用軌道移動拍攝。等拍攝完成之後,先在不動機位拍攝和軌道移動機位拍攝的影片中選擇效果較好的作為正式影片。

  另外再用手工剪輯方式,對三部攝相機拍攝的素材進行剪輯,再搞出一部剪輯版的【胡椒麵】,一方麵是以此來練習手工剪輯的技術,另一方麵也是看看能夠剪輯出什麽效果來。

  降低了預期之後,【胡椒麵】的拍攝要比上一部順利的多,隻用了2個多月就拍攝完成,而在放映之後,取得了轟動效果,因為這部電影的情節簡單,又與無聲電影十分契合,內容又是輕鬆搞笑的,自然是受到民眾的喜歡。

  而在另一方麵,剪輯版的【胡椒麵】卻足足花了6個多月才完成,這一方麵是由於眾人對手工剪輯的技術還不熟悉,為此還剪壞了兩個拷貝,時間自然就慢;另一方麵手工剪輯的工作確實繁瑣,【胡椒麵】也就是10多分鍾的內容,但換成拍攝畫麵有15000多張,而3個機位拍攝的畫麵更是多達近50000張,將這些素材全部用手工進行重新剪輯,工作量確實不小,而且關建在於,這些工作隻能有2、3個人來做,人多也沒有意義。因此在剪輯版的【胡椒麵】完成之後,第一條經驗就是,要發展電影工業,還是要有專業的膠片剪輯機才行。

  不過剪輯版的【胡椒麵】上映之後,也同樣取得了極大的成功,由其是在電影曆史上,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在末來20年中,剪輯版的【胡椒麵】的剪輯技術、分鏡運用甚至一直被電影界視為臬極,許多電影院校都將剪輯版的【胡椒麵】當作教材使用。

  兩部【胡椒麵】的成功,雖然還未能達到眾人一直期望的【摩登時代】的高度,但也給藝術二組的眾人打了一針強心劑。在專業的膠片剪輯機還未出現之前,到是可以按照這個思路來拍電影。

  而眾人在討論下一部電影的內容時,又有人突然想到,雖然現在隻能拍無聲電影,但卻可以采用現場配音、配樂的方式,使電影變得有聲,或者將配聲、配樂直接錄到留聲機裏,在現場同時播放電影和留聲機,這樣不就可以將無聲電影變成有聲電影了。

  這確實是一個好建議,在舊時空裏,確實有對無聲電影進行現場配音、配樂的操作,隻是這樣的做法技術難度太大,而且難以普及到多個影院,因此沒有廣泛運用,但使用留聲機給電影配音,使音畫分離操作,卻是一個創新做法,至少在現有的資料中,還沒有見過有這樣的操作,但從理論上來說,這個建議在技術上確實是可行的,至少是可以試一試。

  而就在這時,文教衛委員會要求藝術二組排一部反映華東政*府抗疫防疫的話劇。本來汪軍對藝術二組要搞電影的想法是十分支持的,這幾年來藝術二組也一直都在研究電影技術,雖然有所成果,但顯然沒有藝術二組吹墟的那麽大,而文教衛委員會的文藝宣傳工作基本都是藝術一組在做,不僅組織舉行音樂會、歌舞劇會、編排話劇,而且還引入了不少傳統曲藝,幹得有聲有色,同時也引起藝術一組的不少誹議,認為二組不幹正事,但汪軍都盡力從中勸說,化解雙方的矛盾。

  但反映華東政*府抗疫防疫的話劇是現在文教衛委員會的重點,屬於政治任務,不僅要完成,而且還必須完成得好,因此汪軍決定讓兩個組各排一部話劇,雙方來個競爭,以競爭來激發雙方的創作情緒,到時候能拿出真的精品。

  藝術二組的組長楊森也知道這是推不掉的任務,而且這幾年藝術二組確實也沒拿出多少成果來,而汪軍對藝術二組也多有維護,就是看汪軍的麵子,這個任務也要接下來,而且還要幹好,畢竟借這個機會給藝術二組正名,以後才能獲得更多的資源來發現電影技術。

  而藝術二組的成員們大多也都支持楊森的決定,雖然汪軍努力在化解一組、二組的矛盾,但私下裏見麵,冷嘲熱諷還是少不了的,因此藝術二組的成員們也都憋著一口氣,這次一定要拿出一個好作品來,讓一組看看,二組可不是吃素的。

  這時有人建議,不如借這個機會,試一下用留聲機給影片配音的效果,話劇排好之後,先用固定機位對話劇表演進行拍攝,然後再用留聲機進行錄音,這樣排出的話劇可以在多個電影院同時播放,那麽宣傳效果也可以大大增加。而且不僅是藝術二組編排的話劇可以這樣做,一組的話劇也同樣可以拍攝下來,以電影的形式播放,這樣一來,那怕藝術二組編排的話劇不如一組,但也同樣立下了一件大功。

  楊森聽了之後,也認為這個建議很好,可以一試,不過提出了兩個要求,第一話劇的創作還是要盡最大的力量完成,力爭成為精品,至少不能比一組差;第二是先不要對外透露,等試驗成功之後,來個一鳴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