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三章 造艦競賽(六)
作者:木林森444      更新:2021-08-22 23:13      字數:3173
  黃哲道:“所以我們在這個造艦計劃裏,還有4艘特種潛艇的建造任務,使用現代設備,就是為了應對這種極端情況出現。”

  王海龍道:“我不否認這4艘特種潛艇的作用,但4艘特種潛艇隻能夠確保我們海軍的下限,而無法提高我們海軍的上限,海軍的上限還是靠水麵艦隻,而在下一個五年計劃之後,就是1916年,我們再大量建造軍艦,至少要等到1926年才能形成海軍的規模,達到世界一流海軍的水平。”

  尚晉峰道:“都說百年海軍,我們能用26年時間,使我們的海軍達到世界一流的水平,這己經是很快了,不能再急了。”

  王海龍道:“但我認為有辦法讓這個進度可以在快一點,將時間點提前到1920年左右,並在1915年左右,也就是這份造艦計劃的結束時,我們至少可以確保依然壓倒日本海軍的優勢,並且能夠威攝美國。”

  尚晉峰道:“哦! 老王,你有什麽好建議嗎!”

  王海龍道:“當然是有的,那就是彎道超車,無畏艦的出現,終結了以前建造的所有戰列艦,那麽是什麽終結了戰列艦呢!”

  尚晉峰怔了一怔,道:“你的意思是,我們應該建造航空母艦!”

  王海龍點了點頭,道:“對,這就是我的建議,即然海軍發展的趨勢是航空母艦終結戰列艦,那麽我們就應該提前著手進行研發航空母艦,實現彎道超車,在這個造艦計劃中,應該加入2艘航空母艦。而且從舊時空的曆史看,各國也很快就會著手進行航空母艦的研發工作,第一艘航空母艦百眼巨人號是在1918年建成,其實也差不了多少了,我們沒能跟上無畏艦的發展速度,但決不能再錯過航空母艦的發展。”

  尚晉峰沉呤了一會,轉頭問黃哲道:“黃主任,現在建造航空母艦,在技術上可行嗎!”

  黃哲想了一想,道:“如果隻是航空母艦本身,在技術上是沒有問題的,因為在這個時代,航空母艦的技術水平實際比戰列艦要低得多,如果我們順利完成18000噸的戰列艦建造,那麽建造一型20000-25000噸的航空母艦,在技術上是完全可行的。但大家都知道,航空母艦本身是並無戰鬥力的,航空母艦的戰鬥力是體現在艦載戰鬥機上,這就不是造船廠能夠解決的問題了,必須去谘詢飛機研發組才行。”

  尚晉峰又轉向王海龍道:“老王,你清楚空軍的情況嗎!”

  王海龍道:“這個我並不清楚,不過據我的了解,我們的飛機研發製造水平在這個時代是領先的,而且根據舊時空的記載,現在己經就有飛機上艦的試驗了,即然第一艘航空母艦百眼巨人號是在1918年建成,那麽在此之前,艦載機的問題就應該是解決了,因此我認為建造航空母艦,在艦載機方麵,是沒有技術難題的。”

  尚晉峰道:“這樣吧,老王的建議,我認為是有意義的,如果技術條件允許,建造兩艘航空母艦也是完全應該的,但艦載機的問題不是我們在這裏討論能夠解決的,還需要詢問飛機研發組才行,我看今天的討論就到這裏,黃主任明天去一下飛機研發組,詢問一下這方麵的問題,再來討論。”

  散會之後,黃哲回到自己的辦公室裏,先讓自己的秘書和飛機研發組進行預約,因為元老都很忙,這個時代又沒有手機,因此有事必須先預約。

  交待了秘書之後,黃哲打開資料櫃,找了半天之後,從裏麵抽出幾本圖紙。這是幾種航空母艦的設計圖紙,是黃哲利用設計軍艦的空閑時間繪製的,雖然在舊時空裏,黃哲是一名重艦巨炮的愛好者,但對航空母艦這一在他們穿越之前,依然是海戰的終極武器也並不陌生,畢竟重艦巨炮的輝煌期其實並不長,前後不到50年就讓位給了航空母航,因此作為一名軍事愛好者,黃哲對航空母航也有相當的研究。

  其實人類想在海上放飛飛機的想發很早,1909年,法國人克雷曼?阿德就提出了飛機與軍艦結合的夢想,在他當年出版的《軍事飛行》一書中,首次提出了在軍艦上起飛飛機的初步設想。隻是他的設想沒有引起法國重視,法軍方當時感興趣的是研製水上飛機。

  但這個創意在英國和美國得到實施,1910年11月14日,美國試驗小組在伯明翰號輕巡洋艦的前甲板上,鋪設了一條長25.3米、寬7.3米的飛行跑道,飛行員尤金?伊利駕駛一架單人雙翼飛機在這條特製跑道上迎風起飛成功。1911年1月18日,尤金?伊利又駕機在賓夕法尼亞號重巡洋艦上成功降落,這兩次起飛與降落試驗,奠定了航空母艦作為一種新艦種的技術基礎。

  1917年3月,英國海軍將正在建造中的巡洋艦暴怒號改建為飛機母艦,雖然這次改造並不成功,因為艦體中部的艦橋、桅杆和煙囪等建築,將甲板分成了兩段,前部甲板用於飛機起飛,後部甲板用於飛機降落,由於前後甲板不能相通,使飛機著艦仍然十分困難。

  在吸收暴怒號的技術和教訓的基礎上,英國決定將一艘商船改造為航空母艦,1918年5月改造完成,以希臘神話中的百眼巨人的名字命名。這是舊時空裏第一艘真正意義的航空母艦,擁貫通前後的全通式甲板,並將甲板上層建築的位置從中間線移到右舷上去,從使起飛甲板和降落甲板就能連為一體,極大地方便了艦載機的起降作業,這兩項設計,也成為後世航空母艦的最主要特征。

  當然華東政*府早己清楚航空母艦的設計特點,因此可以減少前期的探索試錯時間,在舊時空裏,航空母航的噸位己經超過了10萬噸,是人類建造的最大的海上武器,不過華東政*府建造的第一艘航空母艦當然不可能達到這樣的規模,20000噸級是正合式的,黃哲早就有這方麵的構想,做過幾個設計方案,不過俱體采用那個方案,還更等明天去了飛機研發組了解情況之後才能確定。不過現在要將這些圖紙好好看看,明天去了才好談。

  到了下班的時間,黃哲帶著這幾份圖紙回家,打算晚上在家裏再認真看看。到家之後,剛一進門就立刻有一個年輕的女人過來,伸手來接黃哲的東西,道:“老爺回來了。”

  黃哲搖了搖頭,道:“都說了多少次了,不要叫老爺,還是改不過來。”

  那女人吐了吐舌頭,接過了黃哲的東西,轉頭進房,又有一個年輕的女人過來,道:“彩綃是叫順嘴了,再說在家裏叫幾句老爺怕什麽!”

  黃哲歎了一口氣,道:“清鈺?回來沒有!”

  那女人道:“夫人己經回來了,在房裏看著少爺做功課呢!”

  這時彩綃從房裏出來,道:“首長,晚飯己經準備好了,先吃飯吧。”

  黃哲的妻子叫江清鈺,是膠縣人,出身書香門弟,父親江乾還當過二任知縣,後來離任回鄉,當了一名鄉紳。由於家境尚好,而且江乾為人也比較開通,又隻有這麽一個女兒,因此在江清鈺幼年時請了個先生教她讀書識字,寫詩填詞。

  華東政*府成立的時候,江清鈺才17歲,江乾雖然鄉紳,但在當然頗有些善名,而且在土地改革時,主動將家裏的地產交出去,因此也沒有被華東政*府為難。相反覺得這個人頗為開明,雇他當縣政*府的顧問。而江清鈺的年齡雖然不大,但讀書認字,還寫詩填詞,有一定的文化知識,於是被華東政*府聘請當了一名教師,一邊教授學生,一邊也學習一些現代知識。江乾也沒有反對,畢竟現在歸華東政*府管了,女兒能和華東政*府扯上關係,以後家裏的日子也好過一些。

  黃哲當時也在希望學校代過課,就這樣認識了江清鈺,一來二去兩人也就熟了,於是校長方桂枝從中牽線,兩人就這樣結婚了。江乾自然是樂觀其成,抱上這條大腿,以後的日子就不用愁了。

  雖然江清鈺讀書識字,又學了一些現代知識,但骨子裏還是傳統女性,何況黃哲是元老身份,江家算是高攀,因此對黃哲百依百順,家務事情也不用黃哲操心,而且性格溫柔淑賢,容貌雖然不算美若天仙,但也有幾分小家碧玉,黃哲也十分滿意。

  後來江清鈺懷孕了,於是讓自己的兩個陪嫁過來的丫環錦紋、彩綃給黃哲待寢,黃哲才知道原來當初結婚還是送一搭二,不過即然是老婆安排的,黃哲自然樂得笑納,等江清鈺給他生下一個兒子之後,一妻二妾,一起侍候黃哲。後來江清鈺又懷了二胎,給黃哲生下一個女兒。

  雖然這時不少元老都收養了小孩,但黃哲並沒有去湊這個熱鬧,就這麽一家六口人生活,黃哲本身是元老,收入自然相當可觀,而江清鈺的工作收入也頗豐,錦紋、彩綃在家裏操持家務,小日子過得當然非常美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