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二章 日本的訪問(五)
作者:木林森444      更新:2020-06-22 01:32      字數:3115
  漢密爾頓將自己和伊藤博文會談的報告發回英國國內之後,立刻在英國裏引起了軒然大波,因為日本的行為實際也等同於是對四國同盟的背叛了,因此英國的官員,還有參眾兩院的議員們都紛紛主張,一定要向日本施加更大的壓力,迫使日本放棄和華東達成的共識,有一部份激進的議員甚致主張,應該立刻將日本踢出四國同盟去。

  不過這時英國的首腦的頭腦還是十分淸醒的,知道一但將日本踢出四國同盟,隻會將日本推到華東的懷抱,結果隻能導致四國同盟名存實亡,英國在遠東地區徹底失去一個牽製華東的重要節點,從而在遠東地區再沒有抗衡華東的力量,不僅英國在東南亞的殖民地難以保全,就連印度都將會麵臨極大的威脅,這是英國決承受不起的巨大損失,因此四國同盟是絕對不能缺少日本的。而英國對待日本的策略還是打拉齊下,一方麵要打壓日本改善和華東的關係;另一方麵還要拉住日本,不讓日本退出四國同盟。

  當然在英國中,也有人清楚日本改善和華東關係的根本原因,就是像英國施壓,好收回關稅權,畢竟做為一個主權國家,關稅權不由自己控製,也實在有些說不過去,因此有人主張不如將關稅權還給日本,來平息日本的情緒,日本也就不會和華東走近了。

  但這個主張也遭到了眾多人的反對意見,一來是將關稅權還給日本,會使英國對日本的控製力下降,對英國來說,這當然是不願意的;二來這是英國受到日本的脅迫,才不得不將關稅權歸還給日本,這讓英國的麵子往那裏放,而且這個例子一開,以後日本、或者是其他國家也都可以用類似的方式來脅迫英國,那麽英國豈不是永無寧日了嗎?

  而且現在英國手裏也不是沒有牌打,因為日本也不會輕易的倒向華東,畢竟日本和華東剛剛大戰一場,日本不僅被華東打得相當慘,更為重要的是徹底打斷了日本上升的勢頭,在華東參戰之前,日本己在戰場上取得了絕對的優勢,對俄作戰的勝利也是指日可待,而日本一但對俄作戰獲勝,將會在經濟、外交、地緣戰略格局等方麵都將取得極大的利益,日本的國力、國際地位,區域影響力都將獲得極大的提升。

  但華東的參戰,使日本的一切努力全部白費,不僅什麽好處都沒有撈到,而且華東借這一戰的勝利實現崛起,徹底打斷了日本上升的國運,在這種情況下,日本要和華東改善關係,雖然從務實上說並沒有錯,但在感情上是讓人很難接受的。

  雖然是同盟的關糸,但英國在日本也派駐了大量的情報人員,這段時間以來日本社會的輿情變化當然也都報回英國,因此日本想要真的和華東改善關係,也確實沒有那麽容易的。有人就主張到不如采取冷處理的辦法,就是暫時不采取行動,看日本下一步的動作再做決定。也許日本見英國不為所動,拆騰一陣之後,自己也覺得沒趣,就消停下來。

  不過這個建議則被指為對日本太軟弱了,因為日本的行為明擺是損害了英國及四國同盟的利益,英國還不聞不問,也未免太說不過去了,既使是不能將日本踢出四國同盟,但也應該從其他方麵給日本施壓,讓日本知道違反英國的意願,會有什麽後果,畢竟除了將日本踢出四國同盟之外,英國還有其他足夠的手段,另外還可以聯合法國、俄國,足可以讓日本償到苦頭。

  於是英國也立刻行動起來,和法國、俄國進行協商。而法國、俄國也同樣對日本的決議十分滿,隻不過四國同盟是由過去的法俄同盟、英日同盟合並組成,日本一般都被認為是英國的小弟,因此要約束日本,自然應是由英國出麵,現在由英國出麵,協商對日本的懲罰,法俄二國相當也十分積極。

  經過了幾輪的協商之後,英法俄三國聯名向日本發出一份外交公文,稱如果日本國會批準和華東簽定對四國同盟不利的協議,三國將暫時停止與日本在政治、軍事、經濟等各方麵的合作與協議,並且還將根據事態的發展,采取進一步的行動。

  雖然四國同盟剛剛成立不久,但日本和四國同盟成員國之間的合作相當深,支付給華東的賠款,大部份都是用英法兩國的貸款,同時英法兩國還給日本提供了大量資金恢複國內經濟,而且日本和英法兩國的經濟關係也十分密切,日本從兩國在東南亞、澳大利亞的殖民地進口了大量的資源,並向這些地方出口工業產品,由其是在日本和中國的經貿關係大幅下降的情況下,日本對東南亞、澳大利亞的進出口貿易,就十分重要了。

  另外日本和英國的軍事合作十分近密,在年初時從日本就從英國接收了兩艘戰列艦香取號、鹿島號,雖然現在日本在英國沒有軍艦建造,但日本一直都在和英國談判引入英國的機器設備,以及軍艦建造的相關技術,如艦炮、發動機、火控係統、裝甲等,以實現日本自身的軍艦製造水平提高。

  如果這些合作都停止,對日本來說,確實是相關大的損失。因此英法俄三國也都認為,這樣的壓力也足夠讓日本有所顧慮。

  收到了三國聯署的外交公文之後,伊藤博文也知道這一次日本確實是把英法俄三國都惹急了,因為這次三國給日本的警告也是相當嚴厲的,如果這些警告一但成為現實,日本也必將遭受重大的損失,因此在內閣裏己經有人對伊藤博文的計劃表示了擔憂,認為這個計劃太冒險,過於刺激英法俄三國了,萬一三國真的急了眼,將日本踢出四國同盟,對日本來說是不可接受的損失,還是先退一步,將這個計劃暫時耽置,以穩住英法俄三國,以後再慢慢找機會收回關稅權。

  但宮本直拓堅絕反對向英法俄三國妥協,因為從這次三國聯合提出的警告雖然嚴厲,但卻沒有將日本踢出四國同盟的內容,這也說明三國都很清,沒有日本,四國同盟實際是名存實亡的,而隻要是不將日本踢出四國同盟,其他的內容雖然嚴刻,但也不是日本承受不起。

  首先是貸款問題,因為支付賠款的貸款日本己經拿到手,也支付出去,當初也簽定了還款付息的協議,日本隻用按照協議,按時支付還款和利息就可以了,其他用來恢複經濟的貸款也是一樣,當然從此以後可以從英法二國貸出不款來,但能夠提供貨款的國家也不是隻有英法二國,美國、德國,甚致是意大利、奧匈帝國也都能給日本提供貸款,由其是美德二國,也都有意擴大在亞洲的勢力範圍,肯定有興趣給日本提供貸款,而且利息也不會太高。

  其次是經貿問題,現在日本對東南亞及奧大利亞的資源和市場的依賴很大,但這是因為現在日本和中國的經貿關係大幅下降,一但日本和華東簽訂了經貿協議,雖然不能像以前那樣在像中國大量傾售工業產品,進口價位低廉的礦產資源,但對東南亞及奧大利亞的資源和市場的依賴,也會大量降低,另外美國在亞洲也有殖民地,可以給日本提供一定的資源和市場,因此英法停止了和日本的軍事合作,對日本的影響其實沒有想像中的那麽大。

  最後是軍事合作,英國停止了與日本軍事合作,對日本來說確實是一個重大損失,但現在日本的首要任務的展經濟,恢複國力,至少在2、3年時間內,不可能在軍事上有較大投入,而2、3年之後,日本的關稅權問題也應該基本解了,那時就可以恢複和英國的關係,另外軍事合作也同樣可以找其他國家,其實日本和德國的軍事合作也同樣緊密,在遠東戰爭之前,日本軍隊中就有陸軍學德國,海軍學英國的說法,現在海軍雖然己學不了英國了,但也同樣可以再找德國幫忙,畢竟雖然德國的海軍水平比不上英國,但比日本還是要強得多的。

  基於這些分析,宮本直拓認為,雖然英法俄三國向日本施加了很大的壓力,但也暴露了三國不敢觸及底線,因此日本必須頂住這些壓力,如果這一次日本沒能頂住三國的壓力而妥協,那麽以後再想要收回關稅權,就基本是不可能的事了。

  同時宮本直拓還建議,日本不能隻受壓,而是要反過來給英法俄三國施壓,加快和華東改善關係的進度,就是一個辦法,同美國、德國發展經貿來往、軍事合作也是一個,這些都能給英法俄三國施加壓力,另外日本還可以設法分化英法俄三國,通過私下途徑向法俄二國交底,表示日本這樣做隻是為了收回關稅權,並不是背叛四國同盟,然後讓法俄二國去做英國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