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九章 日本的訪問(二)
作者:木林森444      更新:2020-06-16 10:40      字數:3063
  隨後是由秦錚和伊藤博文的會談,主要是協商華東和日本未來的關係確定、互相之間的來往交流、經濟商貿等事項。這次的會談也進行得十分順利,經過了三天的協商,秦錚和伊藤博文在新聞發布會上共同發布了雙方協商達成的共識。

  華東與日本經平等自由協議,達成簽定和平條約,建立友好合作、互信互利關係,並逐步增進互相之間的了解溝通,加強之間的互信、深化雙方在政治、軍事、文化等全方麵領域內的交流、合作,最終達到和平、友好、互信、互利、互動、合作、共贏的新型國家關係之共識;俱體包括以下各方麵:

  第一、華東將在今年在日本成立領事館,派駐外交人員,雙方正式建立對等的外交關係,以更於日後層麵的交流溝通;

  第二、雙方立刻啟動經貿談易,本著友好互惠原則,達成經貿協議,並加強雙方的經貿來往,逐步建立緊密的經貿合作關係;

  第三、華東將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的時候,安排要員訪問日本,進一步加深雙方的政治溝通及了解,努力建立政治互信;

  第四、加強互相之間的軍事交流,明年將安排雙方互相派遣艦隊訪問,並推進雙方舉行聯合軍演;

  第五、加強文化交流,安排兩國學者交流學術,並設置同共的曆史、文化等學術議題進行合作,同時也積極促進雙方學校之間的互訪活動,互相派遣留學生,並鼓曆民間自費留學。

  在新聞發布會上公布的,隻是共識的框架部份,在每一條內容之下,都還有詳細的說明和計劃,單從聲明的內容來看,當然是沒有一點問題的,相反這簡直就是一個國與國之間友好關係的典範,隻是華東和日本在1年之前還打得你死我活,就在不到兩個月前,也還是一付劍拔弩張,幾乎要重燃戰火的樣子,現在突然來了一個180度大轉彎,任誰看了都會大惑不解。

  不過伊藤博文對這份共識的內容十分滿意,畢竟他這次訪問華東,除了恢複和華東的關係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目地就是借這次訪問向英國施壓,達到收回關稅權的目地,從這份共識的內容來看,第一條和第二條其實在雙方早就己經達成協議了,隻是因為各種原因還沒實施,而且內容也是正常,完全是兩個國家之間應有的正常關係,但3、4、5條就不同,這些政治、經濟、文化上的交流,是隻有關係很好的國家才會有的內容。

  當然也不能說因為華東和日本之間曾經發生過戰爭,就不能建立友好關係,英國、法國打了數百年,現在也照樣和好,甚致還結成了同盟,因此日本和華東和好,甚致是建立友好關係,也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情,而且現在雙方僅僅隻是達成一個共識,連協議都還沒有簽定,這要等華東的元老議院,及日本國會批準之後才能最終簽定成為協議。當然,按照一般的國際慣例,這樣的共識國內通常都是能夠通過的,但這離真正的友好關係,仍然還是差得老遠。

  但現在日本還是四國同盟的成員之一,而四國同盟雖然沒有明說針對的目標,但誰都知道這個目標就是華東,那麽現在日本和華東達成這樣一個明顯是走向友好而非對抗的共識,當然就耐人尋味了,每個人都會有這樣的疑問,日本是不是打算要退出四國同盟呢?

  這自然也就是伊藤博文想要達到的目地,畢競如果不下一點猛藥,是拿不住英國人,伊藤博文也相信,看到這份共識之後,英國人是肯定坐不住的,必然會找日本詢問,甚致有可能要求日本拒絕簽定這份協議,或者是修改協議的內容,那時就是日本掌握談判的主動權了。

  而且就是這樣簽了約,對日本也不虧,首先雙方建立外交關係是必然的,雖然現在華東還不能稱為一個正式國家,但這畢競是大勢己定,日本不可能還自欺欺人的認為華東是清國的反叛,沒有資格代表中國,何兄日本己經在華東設置了領事館,按外交對等原則,華東在日本設立領事館,也是完全合理的。

  其次是簽定貿易協商,對日本也有重大的利好,因為日本的國土狹小、資源稀少、人口不足,在經濟上對中國的依賴性極大,不僅需要從中國進口各種礦產資源,還需要中國的龐大市場,確保日本的工業產品銷路,而現在日本對中國進口出口不僅要交納華東製定的最高關稅,而且還要受到種種限製。當然華東對日的貿易也是同樣,但華東對日本的依賴,要遠遠低於日本對中國的依賴,而雙方簽定了貿易協議之後,那怕是最低水平的貿易優惠,日本多少也能夠從中獲得一定的利益。

  至於其他政治、軍事、文化上的交流與合作,就算是簽了協議,但具體的實施,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來進行,該加強推進的時候加強推進,該淡化的淡化,大可以取決於英國的態度而決定。

  就這樣,雙方達成共識之後,伊藤博文也結束了這次對華東訪問,帶著共識回國,同時雙方還約定,共識生效的時間為一個月,也就是在一個月內,雙方都會在國內組織討論共識的內容,以確認是否承認共識,如果在一個月內,雙方都未正式通告對方,拒絕承認共識,則可視為共識生效,華東將派遣使團回訪日本,並在日本完成簽約儀式,同時在日本成立領事館。

  而伊藤博文離開之後,華東就立刻組織對共識的討論,不過首先是在行政會議上討論,其實隻從共識的內容來看,參加行政會議的成員們基本是滿意的,畢竟和日本的關係正常,並且建立一定的良好關係,對華東來說,也是有利的,但眾人對日本的信用度十分懷疑,一來是日本的這個彎實在是轉得太大,所謂事情反常必有妖,何況是在舊時空裏,日本素來以“狡猾多變,反複無常”“當麵稱兄道弟,背後掏刀孑”等等劣行而著稱,因此現日本的突然轉向,向華東示好,不得不讓人有想法,日本人嘴上說得這麽好,背地裏是不是又在策劃什麽陰謀;二來現在日本還是四國同盟的成員之一,這是一個明顯針對華東的國家同盟,隻要日本一天還在這個同盟裏麵,那麽華東就不可能對日本有真正的信任。

  另外,這時日本和英國關於關稅權的談判失敗的消息己反饋回來,因此華東也不難得出結論,日本的突然轉向,並刻向華東示好,很有可能是故意給英國施壓,拿回關稅權。

  不過至少從表麵上看,日本的態度還是相當好的,至少是在主要緩和與華東的關係,如果華東拒絕,無疑在道義就被動了,另外盡管這種可能性並不大,但日本和華東之間也不是完全沒有改善關係的可能性,如果英國依舊強硬拒絕歸還日本的關稅權,另外日本在和華東簽定了貿易協議之後,獲得了大量的經濟利益,並在經濟上和華東有深度捆綁,都有可能促使日本真正和華東改善關係。

  而且華東也可以有意加強這些方麵的引導,如通過貿易協議,加深日本對中國的經濟依賴,借文化交流之際,在日本扶植親華勢力等等,畢竟現在的日本還沒有徹底的軍國化,也還有一部份戰略頭腦清醒的政治家在主持大局,因此華東也不是完全沒有機會。

  當然這也並不表示華東就應該為了拉住日本,而向日本出讓過多的利益,還是應聽其言、觀其行。如果日本真的確實有意向華東靠隴,那麽華東自然會投桃報李,積極回應,在必要的時候,到也可以給日本提供一定的幫助,甚至在對自己沒有損失的情況下,讓出一些利益給日本;但如果日本和華東後緩和,是暫時的,隻是為自己贏得喘息之機的權宜之計,甚致是利用和華東的緩和,向英國施壓,華東當然也沒有必要配合日本。總之就是日本如果不主動做出一些實質性改變,僅僅隻是口惠而實不至,華東也沒有必要顯示出過份的熱情。另外也還要做好日本隨時翻臉的準備。

  於是最終行政會議達成決議,對日本的策略是:以我為主,堅守低線,靜觀其變,因勢力導,積極準備,應對突變。

  第二天,元老議院對雙方達成的共識進行了討論,並進行了投票表決,最終以145票讚同,12票棄權,66票反對,通過了對共識的表決,首先確認了在華東這一邊,率先同意了將共識上升為協議。

  隨後華東將這一結果通告給日本駐青島領事館,現在就等日本一邊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