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7章 川禾汽車
作者:夜十三      更新:2020-08-21 10:03      字數:6248
  京車研究所有367人,研究員級正高職高級工程師13人,研究員級副高職高級工程師25人,工程師、助理工程師共189人,剩下的就是車工鉗工銑工各工種技工和普通工人。

  在這個數據中就能看出,京車研究所的實力還是相當牛逼的,要是能保證持續投入研發資金,肯定能做出一番亮眼的成績。不幸的是他們遇到了一群目光短淺的蠢貨,要不是沈川的出現,他們的下半生就隻能蹉跎。

  張德友坐在破舊的沙發上,吧嗒吧嗒抽著剛卷的一袋旱煙。因為是筒子樓,又是一樓,采光不太好,而且客廳不大,還放著不少雜物,給人一種非常壓抑逼仄感。

  “嘎吱……嘎吱……”

  旁邊自製電風扇在嘎吱嘎吱的轉動著,可就是這樣,也吹不散張德友緊皺的眉頭。他是研究所唯一一名八級工,前幾天,巴農這個他非常尊重的所長找到他,並告訴他已經辭職,而且邀請他去一家私人車企,他當時沒說去也沒說不去,隻是說考慮考慮。

  可讓他做夢都沒想到的是,昨天早上一覺醒來,研究所被賣了,一時間讓他很難接受這個事實。緊接著巴農又找到他,跟他聊了很多,他這才知道,研究所就是被那家私人車企買下來了,巴農找他就是希望他繼續留在研究所。中午的時候,副廠長彭萬喜也親自過來找他,要調他回總廠,並承諾一切待遇不變,但他也沒有立刻答應。

  當初京車毫不猶豫的放棄了巴農他們,但對張德友這樣的八級工卻不願放棄。這說明,八級工對一個廠子是多麽重要。

  在這個年代,五級工、六級工,在企業和社會都有很高的地位。就像武俠小說,六級工是小說裏的大俠,八級工基本上就是掃地僧的存在。八級工是技藝精湛、精工細作的頂尖工匠代名詞,是極其稀缺的人才。整個京車,隻有三名八級工,這還包括張德友。

  嘩啦,有人拿鑰匙開門的聲音傳來,緊接著老舊的鐵門嘎吱一聲被拉開,張德友的老伴,劉慧琴走了進來,手裏還拎著一個菜筐。

  一進屋,劉慧琴聞到滿屋子煙味,連門都沒關,急忙把菜筐放下,來到窗前把窗戶推開“老東西,你又作什麽妖,這大熱天的不開窗戶也就算了,抽煙還不把窗戶開開,想把人熏死啊。”

  “姥姥,姥爺!”一個歲,胖乎乎的小女孩蹦跳著跑進來。

  “哎呦,我的大外孫女來了。”劉慧琴見到孩子,眉開眼笑的把孩子抱起來,“謔,這才幾天沒見,好像又重了,要是再這樣去下,姥姥都抱不動了。”

  這時,張德友的女兒張雲走了進來“優優,姥姥都多大年紀了,腰還不好,快點下來。”

  張德友把煙掐滅“你怎麽來了?”

  “我聽說研究所賣了,所以過來看看。”張雲也是京車職工,今天是周日,孩子也放假,正好有時間就過來了,打聽打聽情況。

  張德友沒有說話,張雲看了一圈“張元呢?”

  劉慧琴說道“不知道,大早上就跑出去了,中午也沒回來。”說完問優優,“優優,晚上吃啥,姥姥給你做。”

  “包子!”了一句。

  劉慧琴瞪了自己女兒一眼“吃包子怎麽了?又不用你包。”說著揉揉優優小腦袋,“姥姥這就去和麵,晚上就吃包子。”

  “爸,爸!”張德友的兒子,張元跑了進來,氣喘籲籲的說道“那個川禾實業董事長來了。”

  張德友沒好氣的說道“什麽川禾實業董事長,他來不來跟我有啥關係。”

  張元抓起張德友麵前的茶杯,咕嚕咕嚕的把杯裏涼茶喝個精光“怎麽沒關係啊,研究所就是被他買去了。你可是八級工,他肯定會來見你。”

  張德友剛剛舒展開的眉頭又皺了一下“人家那麽大的人物,怎麽可能來見我。”

  張元看著自己老子說道“爸,你不會真想調回廠裏吧。”

  張德友沒有說話,張元頓時就急了“爸,你是不是老糊塗了……”

  “張元!”張雲沒好氣的說道“你怎麽跟爸說話呢?”

  “啪!”張元扇了自己一下,“我不是著急嘛?姐,你還不知道吧,隻要留在研究所,普通研究員技術員工資就給2000,像我這樣沒文化沒技術的職工,每個月工資都給七八百,而且還不算獎金。我可聽說了,要是加上獎金,每個月能拿到小一千呢。咱爸是八級工,你想想他每個月工資得是多少。”

  “多少?”張雲也很心動的問道。

  張元說道“我也不知道,但普通研究員都給兩千,咱爸的工資怎麽也得給3000多吧。”

  張雲看向張德友“爸,你不是說,巴叔叔在辭職的時候,就找你談過,要帶你走嗎?他沒跟你工資待遇的事兒?”

  張德友搖頭“隻是說工資待遇很,我要是留下會分房,而且還是別墅。”

  “別墅?”張雲和張元都瞪大了眼睛。

  張元激動的一拍大腿“看看,看看,爸,能給你分配別墅,工資待遇能少的了嗎?”

  張雲也來了精神了“爸,這事兒你可真的好好考慮考慮,別腦子一熱,調回廠裏,到時候後悔都來不及。”

  看著自己兒子和閨女,張德友不耐煩的揮揮手“我自己心裏有數兒,不用你們操心。”

  “你有什麽數兒!”張元說道“不就是想抱著鐵飯碗退休嗎?爸,這都什麽年代了,人家川禾實業可是外企,研究所被收購之後,也屬於外企。你出去看看,誰不是彎門盜洞,削尖了腦袋往外企鑽,你可倒好,還抱著你那個鐵飯碗不放。”

  “爸!”張雲也勸道“小元兒說的不是沒有道理,現在鐵飯碗也不是那麽牢固了,你知道這兩年有多少人下崗嗎?你能保證咱廠能一直紅火下去?其實,這次真的是很不錯的機會。”

  說到這,張雲打量了一下房間,“張元都多大了,25了,搞了兩個對象,最後都黃了,為啥?還不是因為房子,結婚了還得住客廳,誰願意嫁過來?”

  張德友哼了一聲“老薛家有啥,你結婚的時候,還是跟薛家老大住一起呢,中間就拉個簾子,你不還是嫁過去了嗎?”

  張雲說道“我那是什麽時候啊,,那時我願意嫁給薛老二,但沒有姑娘願意嫁給你兒子。如果有,我什麽都不說了。”

  張德友一瞪眼,張雲說道“你別跟我瞪眼,我說的是事實。你也不要存著幻想,以為調回總廠,就能給你分套大一點的房子。廠領導都是什麽玩意,你不知道嗎?他們確實希望你能回去,但希望你回去,不見得有多重視你。房子肯定是會給你安排的,但肯定也是職工宿舍樓,跟這裏是一樣的。”

  “你知道啥!”張德友說道“彭萬喜中午找我談了,答應我,隻要回去,現有的待遇不變,現在蓋的廠委樓也會分給我一套。”

  張雲一翻白眼“彭萬喜的話你也信?那是廠委樓,廠領導都不夠分的,他能給你?你信不信,等你回去之後,樓蓋完了,他絕對不會承認今天說的話。再說,黃前進和候昌跟你一樣都是八級工,他們可依然在筒子樓呢,要是給你在廠委樓分一套房子,你說他們兩個能幹嗎?”

  張元趁機說道“爸,我可聽說了,隻要留下來,普通研究員和技術員,都會分一套不小於90平的小三居或者大兩居。像我們普通職工,雖然沒有聽說會不會分房,但肯定也會有個說法的。就算我沒資格分,你的別墅也沒指望,但一套小三居或者大兩居肯定是能分的,到時候我們就夠住了,我結婚也不用愁了。”

  張德友不說話了,用粗糙布滿老繭的手拿起裝著旱煙的塑料袋,因為他是鉗工,雙手五指異常粗壯,指節處都有些變了形,但卻非常靈活,短短的幾秒鍾,就卷好了煙。

  “讓我想想,讓我再想想!”

  張元還想說什麽,被張雲一個眼神阻止了“行,那你就好好考慮考慮吧,反正這樣的機會就一次,錯過了以後肯定是沒有了。”

  這個還真不急,畢竟研究所剛賣。一些人事上的調動和安排,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一個月兩個月都不見得能完成。

  張雲又看向張元,眼神殷切的問道“小元兒,你沒問問,研究所還要人嗎?”

  張元搖頭“這我哪知道啊,我也沒地兒問。怎麽,你不會也想辭職,到研究所來吧。”

  張雲點頭“我現在工資加上獎金,一個月才500來塊,而來研究所,工資就翻了一倍,我為什麽不能來啊。最重要是,職工可能也會分房啊。”

  “你趁早給我打消這個念頭!”張德友不滿的說道。

  “我的事兒你少管。”張雲可不怕她這個老爹,“小元兒,你這兩天幫姐打聽打聽,要是這裏要人,我就先辭職過來,你姐夫還留在廠裏,也算留個後路。要是這邊可以,到時候他再過來。”

  張德友想說什麽,可想想,自己說了也沒用,最後隻是歎口氣。愛怎麽樣就怎麽樣吧,小時候都管不住閨女,現在都三十多歲了,更管不了了。

  “啪啪啪……”

  外麵有人敲門,張元喊了一聲“誰呀!”

  “趙峰,半個小時後,去小廣場開會,都要過去。”

  張元想開門,但人已經走了,很快又隱約聽到隔壁房門被敲響。

  “川禾實業董事長來,現在又讓我們去開會,肯定有事情要宣布。”張元越說越興奮。

  張雲對著廚房喊道“媽,麵和好了嗎?”

  劉慧琴拿著毛巾,擦著手在廚房走出來“和好了,要醒一個小時。”

  張雲說道“正好,所裏讓去開會,我也去看看,一起去吧。”

  “走吧!”劉慧珍說道“我也想聽聽他們能說什麽。”

  老太太對研究所被賣,心裏很有怨氣,隻是不管她怎麽有怨氣,這事她也說得不算。而且,除了她們這些老職工對廠子對研究所有感情,那些小年輕可都希望川禾實業盡快接手研究所,自己就成為外企職工了,最重要的是,工資也會漲很多。當然,他們最熱切的還是房子,雖然這還隻是傳言,但川禾實業是地產公司,他們還是知道的,所以這個消息他們認為最可能是真的。

  張德友不想去,但被劉慧琴一頓數落,最後老老實實跟著去了。等他們到小廣場的時候,已經來不少人了。見到張德友,都紛紛打招呼。畢竟在研究所工作幾十年了,低頭不見抬頭見的,大家都熟悉。

  而此時沈川正站在研究所後麵那條小河邊,看著滿是荒草還有東一堆西一堆,堆著垃圾的300多畝土地,對陪在一邊的巴農和宋啟德說道。

  “巴老,這塊地就建家屬樓用,這條小河擴大,然後在河邊建20套獨棟別墅,35套聯排別墅。等把新的家屬樓建完,職工和家屬搬進新樓後,就把那些老筒子樓拆了,建設新的研究所辦公樓還有實驗室。然後把老辦公樓和實驗室拆了,在那裏再建個公園,職工也能有個休閑娛樂的地方。”

  陪在沈川身邊的除了巴農和宋啟德,還有幾名已經確定留下來的研究所領導,高級工程師。聽到沈川的話,臉上沒有表現出什麽,但心裏還是很激動的。

  他們都是真正的知識分子,但知識分子不代表清心寡欲,尤其是改革開放,世界完的變了,他們也許是無所謂,但誰又不想給自己子女後代一個好的生活條件?

  當然了,這裏最興奮的還是死皮賴臉,跟過來的巴繼偉。這個家夥趕都趕不走,要不是沈川攔著,這小子非得被他老子打斷腿不可。

  沈川對何佳麗說道“你明天就把這個提上日程,讓設計部過來勘察一下,先把建築圖紙和景觀圖紙弄出來,別忘了讓我看一下。最好在年底之前,先把槽開了。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建地下停車場,這個你要跟設計部溝通好。”

  “明白!”何佳麗用筆記本記了下來。

  沈川看向巴繼偉“巴兄弟!”

  巴繼偉一愣,他沒想到沈川會跟他說話,緊接著回過神來“董事長,有什麽事兒您說。”

  這小子平時吊兒郎當的,但說話辦事一點都含糊,也很會來事兒。

  沈川問道“你是喜歡高層住宅還是多層?”

  巴繼偉又愣了一下,說道“當然是高層,越高越好,還有電梯。”

  沈川也知道,這個年代的電梯房,高層住宅還是高檔的代名詞“何助理,你跟設計部交代一下,家屬樓就蓋高層,18到22層。”

  何佳麗又在筆記本上記下來“多少戶?”

  沈川問道;“巴老,咱研究所一共有多少職工?”

  巴農想了想“算上我在內,一共360多人,至於有多少戶,我得問問綜合管理辦公室的杜主任。”

  這時研究所副所長,高級工程師,第五研究室主任郭建釗說道“這個我知道,咱研究室雙職工不是很多,大概有290多戶。”

  沈川點點頭,對何佳麗說道“住宅樓按照套建,我們研究所肯定會慢慢擴大,不停的招攬人才。其中一棟建單身公寓,戶型40平到70平。其他的戶型,不能小於80平,兩室、三室、四室都要有。”

  何佳麗仔細的記在筆記本上“我都記下了,明天就召集設計部開會,盡快提上日程。”

  沈川點頭“巴老,今天我就給你們交個底。正高職高級工程師,各研究室主任,年薪15萬,加上年底獎金,不少於20萬。副高職高級工程師,年薪12萬,加上年底獎金,不少於15萬。而您這個所長,還有鄭老這個副所長,年薪20萬,加上年底獎金不少於25萬。還有中級工程師,月薪不會少於5000千,剩下的助理工程師還有其他技術人員,我之前已經跟你說,月薪2000。還有普通職工,工資我也會提上來,最少不能低於。”

  這一次,巴農他們可真的無法淡定了。之前也猜測過,沈川會給他們開出多少工資來,甚至咬著牙使勁兒想,得出一個數字是5000,這對他們來說已經很高很高了。可現在聽到沈川給他們這麽高的年薪,心都抖了,年薪15萬,加上獎金不少於20萬,這一個月都將近2萬了,是他們以前一年半兩年的工資,現在一個月就能賺到。抬頭看看天上的太陽還是那麽熾熱,這才知道不是做夢,而是真的。

  當然最激動的還是巴繼偉,聽到自己老子一年工資能拿到20多萬,激動的腿都哆嗦了,差點站不穩,一屁股坐在地上。並且開始琢磨,以後自己不上班了,雖然塊錢比以前多了很多,但哪有在家當個紈絝爽。但很快打消了當個紈絝,這樣偉大的人生目標,因為他真要這麽幹了,他老子絕對不會給他一分錢花,甚至還會打斷他的腿。估計,他老婆也饒不了他。

  巴農幾個人好半天才回過神來,然後看了看時間“沈董,差不多,我們回去吧。”

  沈川點頭“到時候,你也別讓我講什麽話了,直接把我剛才說的告訴他們,到時候還是要走,我們也不強留。”

  “對了!”宋啟德說道“沈董,誰走我們都不留,但有一個人,我們必須要留下來。”

  “哦?”沈川來了興趣,“誰?”

  宋啟德說道“張德友,他是八級鉗工,可是我們研究所的寶貝,發動機有些精度高的零件,銑床銑不出來,都是他用手打磨出來的。”

  沈川也知道,在這個年代,八級鉗工意味著什麽“你們沒找他談過嗎?”

  巴農說道“我辭職的時候就找他談過,他隻是說考慮考慮。現在我們把研究所買下了,昨天早上我又去找他談了。我知道他家情況,兒子搞了兩個對象,都是因為房子黃了。所以我就自作主張,隻要他答應留下來,就給他分一套別墅。”

  沈川說道“一個八級工,一套別墅要是能把他留下來,非常值得。”

  巴農還有些擔心,沈川會對他的自作主張不滿,聽到沈川的話才吐了口氣“但他也沒有立刻答應,而且我還聽說,副廠長中午的時候也去找他了,估計是想把他調回總廠。”

  沈川一皺眉“開完會之後,帶我去見見他,我親自跟他談。”

  巴農點點頭“好!”

  沈川邊走邊說“研究所已經買下來了,現在還有研究一下,我們的製造廠放在哪。還有生產線,最先進的買不到,但是舊的肯定沒問題。”

  宋啟德說道“廠子建設在哪都無所謂,隻要交通便利就好。”

  沈川想了想“你們覺得,把廠子放在錦川怎麽樣?遼西走廊,是連接華北和東北兩大區域的交通樞紐,交通發達,尤其是錦川港,90年的時候就已經通航。”

  巴農和宋啟德都知道,沈川是錦川人,就算不合適,他們也不會傻到去反對,何況錦川確實合適。

  宋啟德說道“錦川非常合適,距離京城不遠,而且交通發達。”

  何佳麗突然問道“沈董,我們的汽車公司,也用川禾這個名字嗎?”

  “川禾汽車!”沈川念叨了一下,“行,這兩天你跑一下,要一塊汽車牌照,把公司注冊下來。”

  何佳麗點頭“好!”

  宋啟德說道“上個月,我一個老朋友去歐洲考察,正好去英國福特參觀,得知他們有一條發動機生產線要出售。回來之後,請我吃飯,聊天的時候說的,當時我也沒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