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蜀中狼煙,大俠最後一次出征
作者:劍出隴上      更新:2021-09-29 02:03      字數:6609
  秋日的江南淫雨霏霏,秦淮兩岸的樟樹沉靜在肅穆的雨中,與河裏來來往往的舟舫交相輝映,幾縷清麗的江南琵琶夾雜期間,也是一片盛世小調。

  又一年重陽年,金風送爽,月桂飄香,路上的行人卻一點也不少,三三兩兩向城外走去。

  巍峨的皇宮矗立在風雨中莊嚴肅穆,皇宮中宮女們來來往往也在為這重陽忙碌著,她們在皇宮四處擺放上今天采買使剛剛運進宮的菊花,給這森嚴的皇宮一絲節日的氣氛。

  今年的重陽節,相王十分的重視,他準備大宴群臣,緩解近日與群臣之間的緊張氣氛。

  一群人緩緩走進了禦花園,司隸太監王維用佝僂著身軀,熱情洋溢的給身後一位身穿絳紫色蟒袍的男子說著什麽,一群大臣和太近跟在身後從禦花園的廊道拐過一道回廊朝著一座亭子走去,蟒袍男子的臉上也終於有了一抹喜色。

  “趙大人,你看今年這句話色彩多亮啊,過幾天咱們就在這裏舉行重陽晚宴怎們樣啊,過完這個節沒幾天你就要出征草原了,這也算是朝廷提早為你踐行了!”蟒袍男子忽然停下腳步轉頭衝著身邊紫色官服的一名高大官員說道,這一停便與那關於站在了一起顯得格外親近。

  那趙大人聽到蟒袍男子衝他說話,趕緊低身點了點頭,麵帶笑容的答道:“王爺所言極是,今年雨水很足,菊花得到了充足的水分,光照也不差,自然今年的話也比往年更鮮亮。王爺為國事操勞,今年的重陽又恰逢皇上的壽宴,宮中這些辦差大人的也能體諒王爺的辛苦,他們置辦的時候自然也是用了十分的心思,故而我也在這裏替群臣多謝王爺的辛苦,也感激王爺對我的信任,臣下自當為國盡力!”

  蟒袍男子拉住紫衣官員的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微笑著說:“國家有將軍真是朝廷大幸,我也隻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之事,之事過幾天的壽宴上還得勞煩大人多多勸勸各位大臣,這國家這麽大,許多事還是要慢慢來。”

  那趙大人滿臉點頭答應著:“哦,各位臣工也是著急了些,不過他們也是為國事,多謝王爺能體諒他們的心意。哦,之事將來北伐草原的話,這糧草可是大事,我聽戶部張大人說這運送糧草的官員還沒選定,不知道王爺是否可以盡快落實,這個職位可關係到戰事的勝敗啊!”說著臉色逐漸凝重了起來。

  蟒袍男子聽了也沉思了片刻才轉頭微笑道:“丞相大人所言極是,不知道大人可有合適人選,目前朝廷舉薦的人很對,我想還是問問將軍的意思,前幾日實在是太忙了,今兒總算得空了!”

  “哦,我看還是讓蕭大人去吧,我倆配合也熟悉,而且他那個人也比較謹慎,對沿途情況也十分了解,我也可以免去後顧之憂呢!不知道王爺有沒有別的人選?”趙大人聽了之後沉思片刻才說道。

  “前幾天也有人給我提起了他,我是覺著蕭大俠最近身體不好,所以沒有租出決定,既然趙大人如此說,那就讓蕭大人去吧,他確實也用心。”

  皇宮後院最北端有一座偏僻的院落,這裏很少有人來,大門口和外邊隻有一條幽暗的狹窄通道,院子裏已落滿了樹葉,院落的那張紅色木門落滿了灰塵還上了鎖,給人一種陰森的感覺。

  忽然幽暗的通道內出現了一位身穿破舊衣服的婦人,手裏提著一個黑色的食盒緩緩來到大門前,掏出一把隨身攜帶的鑰匙打開了那道木門,將食盒放在了地上,又拿走了另一個黑色食盒,朝裏麵望了望,院子裏一個頭發散亂的少婦看了她一眼,又繼續咿咿呀呀的唱著江南歌曲,老婦人搖了搖頭退了出來重現鎖上大門消失在通道裏。

  院裏的婦人大約二十多歲,雖然頭發有點淩亂,可依然不能掩蓋自身的美貌,不知道是不是餓的,臉色有些憔悴,她仔細聽著外邊的腳步聲逐漸遠去,忽然停了下來,眼神中瞬間爆發出冷冷的光芒。

  拿起地上的食盒,他目光凝重的額打開了食盒,裏麵隻有一些素菜和一小碗白飯,奇怪的是食盒底部卻放了一雙粗長的筷子。

  她小心地取出食盒中的飯菜轉身放在了院子中央的石桌上,這才拿起那雙奇怪的筷子。隻見她輕輕一扭往上一提,筷子竟然是空心的,她用長長的指甲取出一個白紙條來,這還是她當年為了進宮,找到的特殊渠道,沒想到現在又用到了這個渠道,心中不由的心中大恨。

  紙條在他指尖緩緩展開露出了九個黑體小字:“一個月之內,做好準備!”,也不知道是什麽意思。

  婦人謹慎的看著那幾個字半晌之後忽然冷冷的笑了起來,過了一會兒她將那紙條吃進了嘴裏,臉上狠狠的說道:“南宮禕,你隻虎狼之輩,你以為你能笑到最後,你的報應馬上就到了!”一腳踢開地上的碎石短期桌上的飯菜向屋裏走去。

  暮秋時分,去往蜀中的道路上行人也特別的少,一個高大的書生挑著一捆柴火,緩緩來到蜀王府邸四周轉悠,四處查看沒人注意他便又消失在了街巷中。

  正午時分,蜀中郡城西的一座山道上,一隊人馬押著剛剛收上來的糧草向著城內方向緩緩行進。領隊的自然是蜀王府的禁軍首領華雲,最近蜀中到處劫匪作亂,他的眼睛緩緩看了看兩邊的山崖揮手示意後方的隊伍迅速通過這裏。

  隻不過怕什麽偏偏來什麽,山上突然滾下許多巨大的石頭將他們前後的去路都堵住了,官兵們紛紛四處躲避,可是還有幾個躲避不及被砸中了腦袋當場死亡。最為糟糕的是他們身後卻殺出了一標人馬來。

  華雲看到這些知道糧草是保不住了,當機立斷說了一個衝子便帶領隊伍向著城內方向衝去,就是這樣還是損失了一般官兵才拜托了伏擊,華雲一臉惱怒的逃出了包圍帶著不剩幾十人的隊伍倉皇逃亡了城中。

  突然殺出的這堆人很奇怪也並不追擊,看著那官兵倉皇的模樣哈哈大笑了起來,忽然一個穿著將軍衣服的年輕男子騎著白馬緩緩來到伏擊的地方,拍了拍車上的糧草衝著隊伍中一個麻臉漢子說道:“抓緊把糧食運回去,這裏不是久留之地!”說完又看了一眼遠方的郡城這才匆匆向著山中而去。

  蜀王府內南宮穎最近很頭疼,朝廷要北上征討蠻子,想要多出些銀子,可是最近蜀州境內鬧了蝗災,自給自足都有問題,現在還加上天吳亂黨又趁機騎兵作亂,接連已經那些了三個郡縣。

  前幾天剛剛出動了軍武將這些亂匪趕緊山裏去了,沒想到剛才又傳來消息又一隊押糧的隊伍被搶了,還死傷了幾百名士兵,真是損兵折將亂糟糟的。朝廷還想要征調蜀中軍武去北方征戰,可是明眼人一看就這道這是相王的調虎離山之計,再說聽說涼州魏老兒暗中已經做大,這時候去恐怕也有讓蜀中和涼州相互消耗的意思,朝廷這一石二鳥之計真是好手段,蜀王不得不佩服自己的王兄打了一手好算盤,可是自己像傻子嗎?

  “這張大人走了,怎麽境內的治安越來越差了啊!你們說說這是出了什麽問題,是人的問題還是將帥的問題?”南宮穎端坐在上堂的太師椅中,看著剛剛遞上來的奏報,火從心起,將那折子甩在了在了地上,一臉憤懣的看著堂下站著的幾人。

  “這股亂民可不是一般的土匪,他們是天吳政權的殘餘黨羽,經過幾次交手現在他們狡猾的像狐狸似的,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趁我們不注意就偷襲搶奪糧食,我們剛剛殺到他們的隱身之所,他們就像預知到我們要來似的,早都跑的無影無蹤!”華雲看委實推不過責任隻能站起來苦著臉說道,內心早已把襲擊他的亂匪罵了個千遍萬遍。

  他可是聽說王爺這幾天沒少撒氣,王府的管家都被他責打了一頓,聽說還有幾個小官更因為辦事不力被砍掉了腦袋,他可不想觸這眉頭,想想也挺倒黴的,怎麽有好事的是後輪不找自己,這出力不討好的事情回回都能遇到。

  其他人見華雲開了口,也都紛紛點頭響應,什麽天氣冷了又鬧了蝗災,或可等到過年春節的時候再行剿匪之事,還有的說這夥盜匪實在太狡猾戰力又強不若上報朝廷,讓朝廷派兵平叛,也可事半功倍聽得南宮穎是一波剛平,怒火又起,臉色是越來越難看,最後卻隻是沉默了半晌歎了口氣:“好吧,既然你們都一致認為此事蜀州解決不了,那也知道勞煩朝廷派兵了,可是你們這些人也不用待在位置上了,都自己回去寫一份奏陳,降一級錄用,既然你們沒有能力解決問題,那也隻能騰出位子給有能力的人來做!”其他人都走了,華雲走在最後快要走出去的時候,忽然聽到王爺讓他留下了有事相商。

  華雲眉頭頓時一陣抽搐,可視麵上還是笑嗬嗬的說道:“王爺,屬下辦事不力,請王爺責罰!”說著撲通一聲跪在了地上。

  “你最近加緊訓練,我想以防萬一,還是不能等著朝廷,這幾個月還是要防患於未然,我想天吳殘匪不會坐等我們調兵的,還要防止它們偷襲!你我還是比較看重的,以後行事多加小心就是!”蜀王讓華雲站起來,賜給他一杯茶算是安慰這個跟隨自己多年的將領了。

  “王爺所言極是,屬下這幾日也覺得他們或許會有大動作,我們還是要加緊訓練!另外給朝廷也說明情況吧,隻是明麵上他們不會在想咱們這裏要人要錢了!”華雲一臉凝重的說道,給南宮穎的茶杯裏蓄滿了茶水,在這裏他也就不敢再拿架子了,自己的前途可就在眼前的男子一念之間。

  “嗯,這件事我心裏有數了,你去吧,多多注意山裏的動向,隨時向我匯報!”南宮穎呷了口茶,長歎了口氣,看著自己最信任的將領出了院子又想到了跟隨漢王的白衣男子,自己怎麽就沒有這樣的人才呢,看來是時候招攬一批人才了,不然遲早得吃大虧,眼下也隻能上奏朝廷發兵了,還不知道那位王兄會不會發兵呢,真是頭疼啊!

  大雍蜀州城外二十裏之地的神仙山,是一座荒涼的石頭山,上麵稀稀疏疏的生長著一些樹木,大多是一些耐寒的低矮草木。

  一名白衣書生模樣的男子緩緩行進在山間的小路上,身下的白馬倒是一匹良駒,馱著它的主任向著山上的盤旋之路向著山上走去,天空盤選址兩隻蒼鷹,忽然一個俯衝抓住了山路上奔跑的一隻瘦弱的野兔郵費響了懸崖峭壁中去了。

  神仙山隻是蜀中一座不知名的荒丘,這裏人跡罕至,隻有偶爾會有附近的獵戶山上打獵,山上到處的都是亂石灘唯一要說值得說道的也就是山頂那一座早已廢棄的山神廟。這山神廟也不知道是什麽時候何人所修建,隻是很早的時候便有了,有的人說是大奉朝蜀中魚生大王所修,為了溝通天地神仙與人的聯係,也有人說是大淵王朝第三任皇帝為了祭天而修建的,更有人說是遠古神仙的遺跡,總之沒有人都說清楚它的來曆,以前這裏的香火挺旺盛的,隻是現在日漸荒廢了。

  最早的山神廟已經沒了,現在看到的隻是一座荒廢的古觀,相傳大雍開過年間這裏來了一位雲遊的道士,到了這山上便住了下來,修建了這座廟,後來在這裏成仙了,因此這座山也被叫做神仙山,不過看著這滿目荒涼的所在估計風水也不怎麽好,當地人也就逐漸來得少了。

  白衣書生沿著山間的崎嶇山路一路緩緩向上,看到的大多都是巨石嶙峋草木稀疏哪有一絲仙氣,白衣男子眼神漠然竟然無絲毫欣賞之意,很快也變到了山頂,鬆開了馬兒的韁繩,任它自去了。

  山頂稀疏的幾棵白楊地上確是滿眼的荒草,秋風吹過儼然一片荒塚,在幾棵樹的後邊坐落著一座土坯砌成的道觀,匾額處書寫著“神功”二字,看起來倒是有一些古意,不過似乎歲月風霜的侵蝕,也已經破舊的不成樣子了。

  男子並未進入觀中,而是沿著古觀的邊緣的小路繞了過去,赫然是一片空地,這片空地卻一片蒼綠,而空地邊緣卻矗立著一塊石碑,也長滿了蒿草,再往前走確實不見底部的垂直懸崖。男子看到石碑臉色終於變了,他輕輕撫摸著石碑上“李牧之妻劉氏”幾個字瞬間淚流滿麵,他跌坐在石碑旁邊哭成了淚人。

  不知道過了多久,男子才緩緩的站了起來,衝著石碑拜了三拜輕聲說道:“雲娘,此仇不報誓不為人!那些難為你的人夫君替你將他們一一殺死,你安息吧!”說完便頭也不回的下山去了。

  男子走後一天之後,山上突然來了一群陌生人,他們將那破舊的宮觀重新修葺一新,從此之後來這裏的人也便多了起來,當敵人都很奇怪,不知水傳出的童謠,魚王重新降臨人間,就降落在這山神廟,蜀中的蝗災就是對當地人的懲罰,還說會有一位英雄帶領大家平定蝗災,大家自然是不信了,隻是有些東西猶如螳螂他是消滅不幹淨的,很快這個童謠變傳遍了蜀中的大街小巷。

  大雍嘉和四年,小皇帝南宮曄五歲了,今天是重陽,他端坐在龍椅上,看了看堂下的眾位大臣吃著宮女手中端著的水果,手裏卻在逗著蛐蛐,又看了看禦前離他最近的哪位蟒袍男子,又看了看旁邊的大太監王維用,這些人都挺奇怪的,這些人也實在無趣衝著身後的宮女笑了笑。

  台下端坐椅子中的蟒袍男子看了看那龍椅中的小孩兒,這才攏了攏袖子,給大太監王維用遞了個眼色。

  王維用自然回憶,立刻上的前來大聲呼道:“眾臣有事早奏,無事退朝!”說完又退了原來的位置瞪了一眼哪位和小皇帝開玩笑的宮女這才如老僧入定般眯上了眼睛。

  堂上為首一位身穿絳紫朝服的高大官員緩緩走上前來躬身行禮後這才朗聲奏道:“啟稟皇上,近日蜀王上奏,蜀中近來遭遇蝗災,百姓苦不堪言,又有天吳殘匪趁機作亂,已經攻占了幾座郡城,蜀王懇請朝廷能發兵平叛,同時劃撥一些糧食給當地的百姓過冬,以免造成民變!懇請皇上、王爺定奪!”

  說話的自然是丞相大人趙溫了,這位當朝紅得發紫的人物開口了,自然不能不議,因為它既是丞相又是即將出征的大將軍,此刻誰讓他不痛快,那說就去北地打仗去,那可不是鬧著玩而的。

  身後的黃太極和溫知道彼此對視了一眼眼眸中閃過一絲笑意,這可是相王的肉啊,這不是讓他吐出來還要自己墊一塊兒麽,可是眼下蜀中確實如此,要是及其民兵西南肯定又要丟掉了,到時候這個亂子可不少收拾啊。

  隱藏在群臣中間的一位五十多歲的漢子眼皮子一顫,這又是一筆開銷啊,唉巧婦也怕無米之炊啊,不由得把頭埋的更低了,打擊都沉默著瞪著那紅衣蟒袍男子的怎麽說,一時間殿內靜若寒蟬。

  皇帝自然開心的吃著冰酪,身後的宮女卻很難受,皇帝陛下一臉單純無邪的看著自己,他雖然年齡小,可是也懂得身後的這位姐姐漂亮,不時的摸摸她的手,搞得身後的宮女很狼狽。

  旁邊哪位如老僧入定般的蟒袍男子卻仿佛沒有聽見似的,恍然是睡著了,一身紫衣的丞相大人暗罵了一聲:“老狐狸”卻又不得不假裝輕咳兩聲衝著王維用使了個眼色。

  王維用哪敢得罪他,趕緊緊走幾步來到蟒袍男子身旁輕身喊了幾聲才將他叫醒,王維用看他一臉茫然地樣子趕緊附耳將趙溫的話又重複了一遍,南宮禕這才抬頭衝著眾臣笑了笑喝了口茶清了清嗓子做出一個抱歉的笑容:“丞相大人,不好意思,不知這蜀中之事,你以為該如何處置啊?”他皮笑肉不笑的看著堂下的將軍暗罵了一聲將皮球又踢了回去,看你怎麽辦?

  沒想到趙溫雖然貪權,可他也知道這件事的重大,出了亂子還不是得自己去收拾,那還不把自己累死,趕緊拱手接著話頭說道:“臣下以為糧食可暫時有荊襄之地暫時調撥五十萬斤給她們暫時過冬,一麵激發民變那可就不好收拾了;另一方麵在明年開春可派雍州之勇士入蜀中平叛,上次不也是他們嗎,正好熟門熟路,也都熟識,不知王爺以為可否?”趙溫鏗鏘有力的說完這才抬頭瞥了一眼哪位神遊萬裏的王爺,不知道它會怎麽想自己。

  “哦,丞相所言有理,其他諸位大臣,黃大人,張大人你們呢,你們呢,都說說!”南宮禕實在不想派兵援助蜀地,正好這大好時機讓亂匪和蜀王之間開戰,自己坐山觀虎鬥,等他們都死傷的差不多了在派兵平叛,那時候自己也就少了一份威脅,可是現在這丞相大人既然發話了,也不知道蜀王使了多少好處,可自己偏偏不能不理,也隻能寄希望於朝下的幾位大臣之中能有人反對,自己也好順水推舟回絕了此事。

  可是令他萬萬沒想到的是,他的希望要落空了,隻聽見堂下眾位大臣異口同聲的說道:“丞相大人所言極是,我們附議,一切請王爺定奪!”說完又一起低下了頭,看來都是打算兩不得罪,這時候誰出頭誰是傻子。

  “既然這樣,我想就以丞相所言為準,名漢王明年開春再去平叛,著令戶部撥付五十萬斤糧食,以備蜀中百姓過冬,此事還請丞相大人和各位臣工努力操持啊!過幾天就重陽了,也是陛下的壽辰,我在宮中設宴,咱們好好熱鬧熱鬧!”

  大雍嘉和四年秋,蜀中李牧發動暴民接連攻占五座郡城,蜀中大震,蜀王隻剩下蜀州這座孤城,李牧重新恢複天吳政權,自稱皇帝,先皇李侃重新被冊立為太子,與駐守在蜀郡的大雍三萬多府兵形成對峙,而每天不斷地有百姓災民加入到天吳的隊伍中去,朝廷的糧食這才晃晃悠悠的進了蜀郡,逃亡的百姓才少了許多。

  十月,大將軍趙溫率五萬大軍揮師北上,臥病在床的蕭大俠重新起複披甲上陣做起了運糧官,雖然身體抱恙可是騎在馬上的他還是精神抖擻容光煥發,他看著身後的建康城輕輕吟道:“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複還!”

  他也知道這將是自己最後一次北伐了,他的身體已經不行了,雖然他很不喜歡趙溫,可是這次他卻很感激他,因為他希望自己死在戰爭場馬革裹屍也好,讓他死在出征的路上,他衝著身後的鄉親揮了揮手,消失在江麵的濃霧中。

  同年十月,雍州刺史張華親率雍州三萬騎兵抵達劍門關,隨性的白衣男子已被任命為蜀州太守兼車騎將軍,二人再次攜手出現在此地,麵對著巍峨的蜀道二人相視一笑,這一日蜀州軍民士氣大振,蜀王親自到劍門關擺酒迎接,蜀州又迎來了未知的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