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陣盤
作者:半個石頭      更新:2022-04-17 02:24      字數:2157
  三郎心想,有些事情能用陣法替代,但有些事情沒有必要,像是運輸大規模的貨物,一般還是商隊來做,儲物袋那種情況很少,都是暗地裏的交易。

  這個農業園還是不算每天的消耗,高科技的東西當然需要更高的價格,產業升級,人貴賤,階級對立,南土城的矛盾,背後的東西且不說,目前山莊還沒有能力弄這套產業。

  “你還沒說種的是什麽東西”,陳青雲不依不饒的問道?

  “對方叫水瑪瑙,我看著像是長毛丹的一個變種”。

  長毛丹像是葡萄,因為分莖很多,而且會包裹裏麵的果實,摘取比較麻煩,所以得了個這樣的名字,據說對神魂的開發有好處,具體的情況大概率是假的,因為這種水果僅僅位列一階下品,和紅泡果,烏魔桐子一起稱之為最容易得到的靈植。

  有人問道,“好吃嗎”?

  “到是還行,甜甜酸酸的,就那麽一顆,我們還沒有嚐出啥味就沒有了”。

  “行啦,還有呢,還買了些什麽東西”,三郎打斷這些人的羨慕。

  “嘿嘿,我們這次可是弄了一件大家夥,是一個法陣,一套包括五個陣盤”,陳世慶歡喜的說道。

  法陣,作為修真幾藝之一,當然不是簡單的一門專業或者學科門類,而是這些分支的東西共同組成這條大道,簡單的分類當然是器陣,符陣,禁陣,一般來說低階的法陣單一的為多,這個單一不是簡單,意思是一個大科目,比如器陣,主體當然是陣器,比如山莊以前得到的幻真珠,實現的功能比較單一,後麵田時宗給加了個底座,算是有一個控製中樞,當然,這東西原來肯定也有相應的陣盤用來控製顯化。

  一般法陣從供能,組成,控製,到實現的作用都會有嚴格的規則,而且每一個環節都會需要龐大的知識儲備,從最開始的供能來說,通用和專用的區別,靈脈和地脈的區別,五行靈石的轉化,地形環境適配性等等會延伸出一係列的套路。

  “幾階的,我是說入庫的時候我怎麽沒有注意”。

  “額,這套陣盤還有點問題,行吧,我從頭開始講解吧”。

  將眾人的興趣再次的吊起來後這才說道:“你們知道南土城的守城大陣是什麽嗎”?

  宗門布置在外的大陣,外人大多一知半解,沒什麽作用,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具體的靈力變化和對敵措施都隱藏著,隻知道厲害,但厲害在哪都是瞎猜,除非有人硬碰過,要不然裏麵具體的內容不會傳出來,就算是敵對勢力知道也不會說出去,沒有任何的意義,隻能引起對方的警覺,當然用專業手段的話,這個另說。

  沒人回答,看起來沒有人知道,陳世慶不爽的砸吧了下嘴,繼續說道,“據說是六合大陣,就是由六個大陣組合起來的”。

  三郎嗤之以鼻,這說法純粹是瞎說,但此時說破也沒什麽意思。

  隻聽對麵繼續說道:“我收購的這個陣盤就是北城上麵的一部分拆出來後得到的”。

  “什麽屬性,有什麽作用,怎麽用”?

  三郎不想聽故事,直接問道。

  “額,三郎,這個解釋起來很麻煩,簡單的來說就是一個布置在固定範圍內的飛石陣”。

  “據說這個完整的陣法是叫做千雷滾石陣,我隻拍下了這麽一套小的陣盤”。

  聽到這裏,後麵的田雲飛首次發聲,“拍的,你去參加拍賣會了,哪個地方舉行的”?

  陳世慶微微斜了一下眼,回應道:“就在南土城的外麵,其中的北城因為要重新鋪設陣法,所以才將以前的這套陣法拆了出來拍賣”。

  三郎問了一句,“有城主府的文書沒有”?

  “什麽”,“拆法陣的文書,或者拍賣法陣的文書”。

  “那自然是沒有的”。

  這明顯是掛羊頭的營銷套路,或者借著城主府的名頭做事,亦或者幹脆就是哪個北城的人趁著內亂發財,這樣子說來三郎有點擔憂這套陣盤的性能。

  看到後麵的田雲飛還要發問,三郎直接擺了擺手,東西已經到手,現在說打擊的話不太合適。

  “你試驗過這套陣盤好用嗎”?

  “我看著拍賣場的人試驗過,一個主陣盤控製,一個副陣盤調整,剩下三個陣盤凝聚飛石,當時兩個人操作,漫天飛石飛舞,威力很不錯的”。

  也是,練氣期的修士能動用的手段還是很單調的,特別是這種陣法類的東西,築基修士都不一定能完美的駕馭,而且這個還是從大陣上拆出來的。

  很多的東西是不能放大或者縮小的,像是金錢和齒輪,傳遞過程中或者中間的把控過程中產生的損耗會越來越多,所以這套陣法真是從大陣上麵拆解下來的,那麽精度就會達到一個非常高的地步,也就是適配性和通用性比較好。

  這便是低階陣法的一個特點,想要往高階上麵匹配,就需要更多的精度,比如最常用的聚靈陣盤,標準的聚靈陣盤肯定不能和田時宗煉製的一樣,僅僅適應於水靈力修士,而是適用於各種情況,當然,裏麵的禁製也會特別的複雜和有序,這裏當然每個流派有每個流派的手法。

  後麵的劉建良此時也說道:“當時我們三人都在現場,拍賣場的人還有很多,應該不是單純的為了騙我們,看到威力確實不錯,而且價格不高,我們三人才決定拍下來的”。

  外出的商隊畢竟是以山莊派出去的三個人做主,雖然三個人各有職責,終歸是一個團隊,所以劉建良此時出聲支持陳世慶,周圍的人看著這個場景,各自想著各自的心事。

  也許是這一次的路途和上一次相比平淡了許多,這才讓三人有點想要在回去的時候做一筆特別的買賣,也許是對方在路上看到了太多的想買又買不起的東西,總之依然是情緒主導的人生,大家誰都無法免俗,衝動消費依然要比必須的消費價值上高得多,回到以前提到過的穩定與變革的論調,短期和長期的對比,或者和超長期的對比都不同,關鍵你看到的真實是什麽。

  “走,去看一下就知道”,“現在”,“當然,盡快看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