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傳承
作者:半個石頭      更新:2021-10-18 06:20      字數:2092
  “對了,我這次回來還是想要做點東西的”,兩人走在路上三郎又反悔說道,田父也沒有奇怪,隨口問道:“早就知道你沒事不回來,又要做什麽東西”,轉頭又說道:“對了,你的陣盤給你弄好了,這幾個月你也沒來拿,我就放在庫房裏麵”,“嗯,知道,大郎和我說過了,回去的時候我就帶走”。

  然後說起來正事,“我那邊人來人往的結算不怎麽好弄,特別是以後的人越來越多,到時候一些低級別的交易,資金流通的速度會非常緩慢”,轉化語言,“就是靈石的價值有點大,每個月周轉一次的速度太低了”,這下子田父大體上知道是個什麽意思,但關我何事。

  “我也是看你用泥範才想起來,我需要一點硬幣”,想了下後繼續,“可以找個人雕點花之類的東西,然後弄個圓形的翻模,幾套翻模對應不同的價格,凝固搗碎後打磨,這樣出來就可以使用”。

  說的簡單,其實做銅錢本身就比較簡單,錢模翻出後打磨母錢,泥範刻印澆築出子錢,主要是後期的人工打磨比較麻煩,但這裏三郎想象中鋼幣的材料是關鍵,熔鑄的狀態很重要,錳,錫,鉛,其實金屬熔鑄合金已經有了點成熟的東西,但如何調動起來是關鍵,沒有形成統一的標準,大家都是各有各的渠道,後麵想要形成規模化就比較難辦。

  到是在中央皇朝有著比較完善的代幣係統,不知道具體的東西,但有傳過來,一塊,十塊,百塊靈石這樣的兌換比例,而且有一定的信用基礎,也有整體的完全信用化的票據係統,這方麵就見的比較少,接觸不到,普通人拿支票夾也沒啥用,更不用說具有效力的背書轉讓的商票。

  邊境地方信用的問題不能保證,如同戰亂地帶用黃金交易一樣,這個世界就是用同黃金一樣的靈石來確定價值,所以大部分的人還是僅僅以物易物,或者僅僅是形成類似於期貨這種交易方式,當然,應該是沒有資本遊戲的玩法。

  不管這些,三郎還是將自己構思的代幣想法交給了田父仔細的思考,至於成不成,大不了粗糙一點,先解決有無問題,將消費這架經濟馬車先弄出來再說,更快的流通就會造成更好的經濟效益,僅僅是在山莊內部使用的話還是能夠憑借著武力強製防偽,但一旦擴大的話,一套精良的防偽體係就不可或缺。

  等到晚上的時候,幾人已經再次的聚到了曾經的家裏,都是一陣恍惚,恍若隔世的感觸有時候真會讓人不自然的沉浸其中,“娘,還記得這桌子飯菜嗎”,“不要哭啦,每個人都有過一段刻骨銘心的悲傷,但生活還在繼續不是嗎”,文藝得看時候,簡單的提過後一眾人沒再說什麽,低頭吃飯。

  天色還沒有多麽的晚,三郎也睡不著,就在院子裏麵看著深處的天空,想著外麵是個什麽情況,虛無,還是星球,然後田時宗披著大褂跟了過來,“看什麽呢”,“有人說過天空之外,就是一直往上麵走是什麽嗎”,田時宗抬頭瞟了一眼,“罡風唄,還能有什麽”,“我是說罡風的盡頭,再往外邊,深空的盡頭”,偏頭歎氣,“算了,這麽晚爹出來閑聊嗎”。

  田父微一遲疑,吸了口氣才說道:“本來想著這幾天就到山莊那邊通知你回來一趟的,現在正好,你大哥過幾天就要訂婚,等到完事了你們再回去吧”,這一下可是將三郎的心思都弄沒了,“這麽快,不,我是說這是什麽時候決定的”,田父瞧了三郎一眼後說道:“也沒多長時間,看著老大也不小了,該是時候談一門親事了”,這一眼看得三郎害怕轉移到自己的頭上,急忙問道:“兩人已經見過了嗎,哪家的,大哥中意不”?

  田父眨眨眼似乎有點不太明白三郎這是什麽問題,和自己想象中的反應有點不同,“自然是見過的,就是南麵黃嶺村的人,我看著也挺好,女娃子有一把力氣,看著像是個能生養的”,三郎想象了一下後,為大郎默哀,“哦哦,既然這樣,那就挺好,行吧,到時候見一麵,初次見麵送點什麽東西呢”,三郎一個人自語到。

  黃嶺村的人不怎麽富裕,這是自然的,要說富裕,這地方就沒有出挑的地方,其實說起來以前的劉家村算是這十裏八鄉過的最好的地方,但那是因為做的暗地裏的走私生意,結果被人盯上,整個村子都遭了殃,說不上是人禍還是什麽磨難,如果弄不好,玉秀山莊可能就是下一個劉家村。

  總的來說黃嶺村民裏麵采藥人為多,到處都是四處進山搜尋草藥的藥農,虎洞澗內喇叭山和黃嶺村的人是最多的,最近這一段時間,可能是其它的地方不太好找,進出山崖下的人前幾天就開始多了起來,每天都有個十幾人來來往往,等到了冬天估計還要有一波的人流高峰,當然,這樣下麵的防衛壓力也在增大,這是沒辦法的事情。

  結婚的問題,其實這又是一個認知之外的事情,男婚女嫁本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但在生活物資不足的情況下,這便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男耕女織,吃飯穿衣,力氣與技巧的結合,後麵的天地脈絡不說,隻說能夠解決最重要的基本生活問題,而且關於傳承,糾紛,種群,自然,這條線後麵涉及的就是整個世界的認知。

  所以隻是從單純的本能上來說,眾人就有這個需求,田父這麽說是怕三郎受委屈,貧窮地方是人口販子的主要交易地,田父以為三郎這個年紀有些少年維特的煩惱,這才鄭重其事的商量,但三郎經過各種催婚以後對這種事情那是相當抗拒,躲還來不及,哪能往上湊,“三郎你的事情需要往後麵拖拖”,“我不急”,脫口而出的話讓田父鬱悶不已,心情複雜之下不知道再說些什麽,歸根到底還是眼界認知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