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提供生意
作者:半個石頭      更新:2021-09-23 22:36      字數:2204
  三郎卻是沒有時間去浪費,這些凡間的東西要盡快的弄出來改善生活環境,接下來召集鎮子上的營造營生的手藝人,或者相關的人員,雖然造房子的大匠人沒有多少,但下麵出力氣的小工還是有不少的,在鐵匠鋪外麵聚集了十幾個人,每人給了一點材料。

  “這是我姑媽傳給我的秘方,石頭燒開,加粘土,其它鐵粉,滑石粉,礦渣,煤球,磚,瓷粉,什麽都可以加,比例要慢慢的往出調試,研磨越細越好,就能得到這種營造材料,用法很簡單,加水攪拌,裏麵加什麽不管,外麵抹平就行,兩三天幹透後就基本不會變形,具體怎麽做大家回去一試便知,這東西需要的石頭很多,所以我需要大家通過鎮上盡快把這個生意做成”,將目瞪口呆的一群人扔下,同樣扔下的還有痛心疾首的田父和不知說什麽的大哥。

  “這個生意要交給鎮子上推進,我需要盡快擴大規模,讓邊境這片地方活起來,也許有其他人要這東西的配方,給他們就是,我以後不在這邊多呆,商隊的事情我會盡快組織,到時候我讓人跟你聯係”,三郎跟大郎田雄如此說道。

  這邊的事情處理完,三郎馬不停蹄的往鎮子上唯一的藥店趕去,藥店不大,前後堂隔開,前麵看病後麵抓藥,中藥來錢的生意一般都是上門看病,窮病和急病一般都不看的,“掌櫃的,有件好事情要跟您商量一下”,小八字胡的田掌櫃斜眼眯著不想搭理三郎,“是真的”,眼看著對方還沒有什麽表示,心內已經涼了半截,“我姑媽田玉秀您知道嗎”,想著先將大皮扯出來,對方搖頭。

  “我姑媽築基這麽大的事情您不知道”,“沒興趣,有事兒說事,沒事走人”,掌櫃不耐煩的說道,“我們在外邊發現了一個峽穀,就虎洞澗那塊,底下的草藥很多,想找個人去挖一些,你看這邊,徒弟有空閑走一趟成不”,“沒興趣,起開”。

  人是一種善忘的動物,百年的安逸讓鎮子裏麵的人忘記了以前的血腥,也忘記了對力量的敬畏,三郎努力的往好的方麵想,也許這老頭有什麽特殊的底牌,千萬不要認為一個人態度不好有什麽問題,也許隻是對自己的態度不好,但這藥店連十全大補湯都配不全,讓三郎深以為恥,以後有機會絕對要坑這藥店一把,采藥的事情沒著落,這急切間也找不到替代的人。

  這醫生這個行業,給窮人看病,付出與得到不劃算,一般是剛到其它地方為了打開名氣才會這麽做,但最終都會往富裕家庭發展客戶,常規操作架不住你要多少人家給多少,一方麵人都是富貴病多,另一方麵藥材的供應鏈一般來說也是固定的,三郎想要撬人家的老關係麵上冷淡點也正常,畢竟鄉裏鄉親的找個活法不容易。

  所以隻能暫時的讓過這個不知道跟隨時代變通的家夥,等到在外麵找到好的藥材商,或者等到名氣出去了,自然會吸引來人的。

  住了一夜連一個毛遂自薦的人都沒有,唉聲歎氣的三郎卻是想多了,出了家幾個人能認得你,事情不能迅速的解決,三郎也沒有在這裏等著,隻剩下失望無比的走在回山莊的路上,一切隻能交給時間慢慢的發酵。

  今天整個世界仿佛都在下著小雨,雖然水靈力靈根不能讓人活在水裏,但這種環境依然讓三郎感受到了舒服的感覺,腰畔掛著長長的劍鞘,精鐵打造的東西實在是有點重,將三郎的小身子骨壓的老向著一邊傾斜,手裏拿著的當然是劍陣盤,在這個環境下三郎的感悟還是比較順利的。

  將小雲雨決用起,周邊仿佛起了一層薄霧,下雨的環境下是挺好使的,尤其是這種小雨潤如酥的環境下,簡單的查看了一下,第一次的實驗也就是幾米的範圍,三郎注入陣盤中的元力也就一點,效果能夠將一個人的麵目遮起來,如果以後霧氣擴大的話,濃烈一點,再加上一個自己營造的場地,弄幾個假人充當靶子,也許可以陰人。

  等到了山野間,運起感靈決,增強神魂感應,細細的感受著天地間的靈力,然後三郎看到了在陣盤中牽扯的絲線,心念一動再次的將吐絲決用出,控製靈力絲線慢慢的牽扯到陣盤上原有的絲線上,神魂微動,元力注入,“噌”,一聲劍響,嚇了三郎一跳,迅速回神,將飛到空中的劍體控製著做著各種動作,速度一快就控製不過來,有種掉落的感覺,而且也不知道是靈氣經過劍體,還是劍體破開雨水,或是單純的是空氣的原因,有一種嗡嗡的響聲。

  向著一邊的山石刺去,幾米內輕鬆進入山體,然後拔出來的時候相當艱難,陣盤控製劍體是一種元磁力嗎,出去可以不斷的加速,回來需要不斷的減速,然後又控製著吐出的靈力絲線斷開陣盤與劍體之間的元磁絲線,頓時感覺劍體沉重不少。

  戰鬥時總不能轉換占用同一條經脈的兩種法決,所以這三種不相幹的法決還是可以起相互促進的作用,真不錯,這樣在陰雨天三郎的實力還有一個不小的提升,想到這裏眼前一亮,還有什麽比峽穀裏麵的野獸更加好的練習靶子呢,等到霧氣濃重到足以掩蓋身影,或者可以弄些傀儡之類的東西,再配合姑媽的飛劍,築基修士也可以鬥一鬥。

  這一實驗實在是欣喜不已,恨不得立馬回去將這件事情和家人分享一下,以後的水靈根修士也許可以打造一個家族係列產品,現在的使用技巧還很粗糙,隻有經過幾年或者幾次的戰鬥後形成的經驗才可以稱得上是一個成熟的產品。

  “三郎回來啦,怎麽樣,找到商隊來拉貨了嗎”,幾個老人在屋簷下看雨,直到三郎來到眼前才看出來這是個誰,這次出去的時候就說是外麵拉讚助去了,這才問出這種話,“咱這地方多好啊,我談了幾個,如果他們不來,咱就自己組織一個商隊外麵跑得了”,三郎隻是簡單的說著以後的規劃,幾個老人沒聽到以後的長久發展,隻聽到現在沒人來,眼中有些失望的眼神,也沒有多說什麽,隻是安慰道:“多跑幾次就好了,我們這邊境地帶總是不好找到商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