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道家苗子
作者:未名北      更新:2020-03-24 16:46      字數:2697
  人群攘攘,來去歸兮。

  流水滔滔,暮暮朝朝。

  幾天的時間不過彈指之間便匆匆流去。

  很快,毅力之考的考生便已經到了最後一批。

  可除了範增和玄都的之外,其餘的眾人最高者仍舊保持著第九階的成績。

  “太難了。”

  通天石階之下,秦銳士的列陣之外,有登上過階梯的六國貴族不由得感歎道。

  隻有走上過石階的人才懂得那種痛苦與絕望,所有的痛苦都在石階上麵放大到了極致,所處的感覺似乎紮根在你的靈魂深處。

  躲無可躲,避無可避。

  有何等堅如鐵石的意誌才能扛過去。

  “昨日,我曾認為我真的會死在上麵。”

  有人望著通天石階,眼眸之中滿是複雜的神色。

  “誰不是如此呢?”

  “那些五階之上的人,簡直恐怖。”

  “那又如何?上麵都被玄都壓的死死的。”

  “終究是無人可以比之玄都。”

  眾人的話題不由的偏到了玄都身上,歎息道。

  這幾日之中,在整個鹹陽城之中,聊到話題最多的便是玄都。

  人們總是對這種堪稱“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的故事,帶著崇敬與憧憬。

  通天石階三十階,將第二名甩了一倍,將第三名甩了三倍有餘。

  當真是天縱妖孽。

  “吾等雛鳥如何比之鯤鵬?”

  相比於玄都,眾人隻能道一聲為之奈何。

  差一步還有追逐的念想,差的多了便隻剩下仰望的神態了。

  而玄都此人已經差他們太遠了。

  “不過那範增雖然差於玄都,亦是不凡。”

  有人想起了那位被玄都背下來的範增。

  “龍鳳不與魚蝦戲,鯤鵬不與雀鳥同飛,九萬裏之誌,所交皆是同輩之人。”

  “那範增與玄都熟識,自然不差。”

  人總是熱衷於傳奇的誕生。

  玄都對於眾人來說,現在便是一個傳說。

  太陰學宮的夫子也是傳說,那位仙人更是不敢瞻仰的傳說。

  唯一的差距便是,前者可以觸摸,後者如同縹緲。

  “終歸是要結束了,不知道下一考是勇氣,還是智力。”

  石階之上,再次倒下了一批人。

  他們躺在石階之上抽搐著,最終被李春秋一袖袍全部掃落。

  代表著毅力之考到了最後的黃昏。

  可在最後一組被掃下之後,眾人卻發現,秦銳士開始有序的列隊上前。

  “這是要做什麽?”

  “娃娃們,看好吾等男兒是如何過這毅力之考。”

  一身材魁梧的秦銳士瞥了一眼眾人,大笑的走到了階梯之前。

  論毅力,老秦人不怵任何人,而秦銳士皆是老秦人的精英。

  陣列於通天石階之上的二十秦銳士就像是衝鋒一般,沒有絲毫的試探,用足了自己後一點力氣朝著上麵衝了過去。

  蒙武站在秦銳士捏著馬鞭朝著眾秦兵吼道:

  “記住,全部秦銳士後一千名全部加練。”

  “諾!”

  應者如潮,像是潮水掀動。

  在下麵的六國之人與秦國民眾呆呆的看著眼前的這一幕。

  那些秦銳士就像是決死衝鋒一般,瘋了一般的朝著石階之上衝上。

  一瞬間二十人便全部到了第五階。

  秦銳士之中開始有人倒下,但是還是有人繼續朝著上麵衝去。

  “第八階!”

  圍觀的六國之人已經看出了上麵之人已然沒有了氣力繼續朝著上麵衝去。

  可是他還是硬生生靠著慣性衝上了第九階。

  圍觀之人忍不住吞了口口水。

  二十人沒有第六階之下的,最高者甚至平了眾考生之中除了範增與玄都兩個變態的最高記錄。

  “早先便曾聽聞秦銳士不可擋。”

  “此簡直駭人聽聞。”

  六國貴族忍不住驚道。

  這一刻,他們才真正懂得六國為何畏秦如虎狼。

  秦銳士著實嚇到眾人。

  而高坐山巔的李春秋依舊不波瀾不驚,他大袖一揮,石階之上眾人落下,無數秦兵上前將眾人扛下。

  下一刻,另二十秦銳士便已然備好了隊伍。

  “衝!”

  依舊是沒有絲毫的試探,二十人便是直接拿著百米衝刺的速度朝著上麵超了過去。

  這次更加恐怖,有一人幾乎要衝上第十階。

  看著秦銳士完全是以決死之心來衝刺,東胡、月氏、匈奴三族來打探消息的人看的心驚膽寒。

  強秦,日後還是少招惹好。

  這個實在是有點凶啊。

  目前草原之上已經夠亂了,可不能再招惹了。

  中原,還是燕國好欺負。

  世界上的秦銳士已依舊是前赴後繼朝著通天石階之上衝去。

  滔滔之勢,一往而無前。

  ………………………………

  ………………………………

  太陰學宮,琅嬛宮之內,大氣之中帶著一絲極致學術的氣息。

  其實也沒有什麽錯誤,自從禹皇分以九州之後,諸子百家本就是這裏第一批開始玩弄學術的人。

  批改完最後一卷算經試卷,黃石緩緩舒展了一下身體,然後從銅箱之中取出一部分茶葉,有樣學樣的泡起來了茶水。

  淡淡的清香縈繞著整個琅嬛宮之中,黃石輕輕地從精致的茶壺之中倒出了一杯清水。

  “享受啊!”

  像他這樣的幾乎不在一個地方待太久的人,也幾乎已經沉迷於這裏的生活。

  肴池宮美味絕倫,琅嬛宮書卷如山,招搖宮寢如仙境。

  “當真是享受!”

  “就你閑著,老夫這裏還有一車地理卷,來幫我。”

  一旁的公孫龍忙的手中都放不下來書卷,看到黃石的悠然,氣的吹胡子瞪眼。

  “等著,容我喝口茶。”

  “剛剛判出一奇才,此時再喝口茶,愜意。”

  黃石依靠在做工精良的木椅之上,輕輕端起茶杯,輕輕的抿了一口。

  “奇才?”

  “有多奇?”

  “算經最後一道他差一點就作出了。”

  “莫非是玄都?”

  公孫龍頓了頓猜測道。

  “你知道這名字?”

  “地理卷,目前他是最高,後麵的超過他的希望不大。”

  “那寫出的感覺像是他把所有的名山大川走了一遍一般。”

  公孫龍對於這一試卷的印象很深。

  “玄都?”

  “日前我曾聞太陰學宮之中有人說,仙人於西方一處山脈立通天石階九十九階考量世人,其中便是一名為玄都的人奪得頭籌,莫非也是他?”

  “八九不離十。”

  公孫龍回道。

  黃石來了興趣,他坐直身子,看著一旁的荀況道:

  “荀況,有興趣不?”

  “老夫徒弟都教不過來,沒空!”

  荀況一手端著自己的袖擺,一手筆走如遊龍。

  “況且,他誌不在此。”

  “哦?”

  黃石將手中的茶杯放下,砸吧砸吧嘴。

  這茶當真是一個好東西。

  “看看這個!”

  荀況隨手放在桌角的一卷書卷遞給了黃石。

  黃石站起身來,將書卷接過。

  “誌卷?”

  昔日出卷有三十六卷,然三十六卷有一卷要求眾人必填,便是誌卷。

  人生在世,不言誌者,庸俗如塞外荒草。

  黃石緩緩將手中的試卷打開,重新找了一個愜意的姿勢躺在了椅子上。

  打開試卷,鋪麵而來的是一種像是田野長風一般的文風。

  自然悠閑,逍遙自在。

  “玄都?這是我道家的苗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