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初生之土 第六十九章、奔跑吧,野豬
作者:賞一杯茶      更新:2020-04-17 17:32      字數:4256
  戰爭首領繆言過來請相思,說道:“相思,帝子讓我來請你。”

  相思對帝子鶯歌很是戒備,畢竟他可是文典的親孫子,當日見到他身騎野豬來去如風的模樣,簡直讓他在相思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這幾日相處下來到覺得帝子鶯歌是個不錯的人。

  帝子鶯歌正和一群年紀與相思相仿的小青年擠在豬圈旁,相思昨日和黃帝來過這裏,所以知曉豬圈裏除了馴化的家豬還有新捕獲的野豬,相思隱隱有個不安的念頭。

  這一群小青年都身著絺衣,相思也勉強認得一兩個,都是些貴族子弟。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所以便是婚假也講究個門當戶對,所以貴族與貴族的子女也是貴族,平民和平民的子女還是平民,想要打破階級桎梏,隻能靠實力擠進去。能擠進去的又有幾人?沒多少,貴族子女自小把巫石當飯吃,便是頭豬也能吃出一身巫力來。

  “相思,你可算來了,”帝子鶯歌一把揪住想要離開的相思,大聲嚷道,“整日也沒趣,不如來比賽。”

  一個個小青年躍躍欲試,相思已經猜到了這位放浪的帝子的企圖,他連忙推辭,帝子鶯歌伏在他耳畔細語幾句,相思翻了翻白眼,苦笑著答應。

  “兄弟們,各自挑選一頭野豬,以衍媒神木那裏為終點,子印大人當裁判。”帝子鶯歌率先挑選了一頭獠牙森寒的肥碩野豬,一臉興奮。

  七八個小青年各自挑選了心儀的野豬,相思咬牙也走到一頭野豬身邊。這些野豬再是桀驁不馴的野物也隻是尋常野獸,在這群黃帝部落的青年翹楚麵前也隻能淪為坐騎。

  小巫子印駕馭白鶴,宣布道:“奔跑吧,野豬。”

  戰爭首領繆言打開柵欄,眾人駕馭野豬衝出豬圈,帝子鶯歌駕馭野豬的技藝高超,當仁不讓跑在最前,相思落在最後。

  “相思,別磨磨蹭蹭了,”帝子鶯歌還有閑心回頭大聲喊道,“輸了可是有懲罰的。”

  相思現在是騎豬難下,隻好雙腿夾緊野豬肚皮,兩手揪著野豬的毛奮力追趕。

  一群野豬騎士從黃帝部落的豬圈一路橫衝直撞、招搖過市,引得黃帝部落的子民側目連連。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大巫文典不由分說來個賽飛,帝子鶯歌青出於藍來個奔跑吧,野豬。

  子印駕馭著白鶴盤旋在一眾野豬騎士的頭頂,倒不是為了當個稱職的裁判,隻是為了防備帝子鶯歌悄悄溜走,畢竟帝子鶯歌做這種事也不是一回兩回了。

  野豬騎士們從文典的私宅前奔襲而過時文典正好出門,他眼睛一亮,急匆匆跑去豬圈。

  蘭心招手喊道:“相思快跑。”

  帝子鶯歌笑道:“妹妹,還沒過門呢,都不給哥哥助威了?”

  相思恨不得把頭埋進地底下去,這兄妹倆一唱一和,恐怕不用隔日就能傳遍整個姬水平原了。

  “大巫,你來得正好,我找你有事。”黃帝見到大巫文典過來,準備和他商議一下陶澤的事情。此陶澤非彼陶澤,當年人間並未蒙難,軒轅少陽也隻是個帝子時曾誤入陶澤,追逐白澤又誤入了岐水平原;十一年後軒轅少陽平定軒轅嚴嶽之亂,率領上萬戰士征討炎帝部落最終隻走到陶澤,夫諸弄水,軒轅少陽摶土塑碗,庇護了萬人戰士;如今陶澤在姬水平原和軒轅山之間,因為生產陶土,又有一片湖澤,所以起名為陶澤。

  大巫文典頭也不回說道:“黃帝,稍後再說,我有事。”

  黃帝正好奇大巫文典有何要緊事時文典駕馭野豬衝出豬圈,奮力追趕。

  繆言跑過來解釋道:“黃帝,帝子正帶著不少人騎野豬到處跑,還要跑到陶澤。”

  “大熊,走。”黃帝跨上圖騰戰熊背,繆言也跳上熊背,緊隨文典而去。

  繆言詢問道:“黃帝,陶澤怎麽了?”

  黃帝說道:“前些日子我去雲夢澤降服蛟龍龍蠡時偶然經過陶澤,見到

  有人漁獵,看樣子不是我們部落的人。”

  黃帝部落取陶土不去陶澤,一是陶澤路途遙遠,若是步行最少要半日,要是再拉上人拖或是牛拖更吃力了;二是路途危險,姬水平原和陶澤之間是莽山莽林,少不了妖獸肆虐,尋常子民可能喪命,又抽不出人手去護送;三是姬水平原本就有陶土,去陶澤取陶土實在是舍近求遠,得不償失了。

  帝子鶯歌駕馭野豬跑過軒轅溫恒的私宅時,軒轅西子一臉擔憂,帝子鶯歌假裝沒看見,疾馳而過,他身後跟著七八位野豬騎士,再後麵是相思,相思後麵是文典。

  一群野豬騎士浩浩蕩蕩衝出姬水平原,黃帝部落的子民該采集野菜果實的不采了,該漁獵的也不放下魚竿和弓箭,該種地的也放下石鋤,紛紛駐足圍觀,呐喊助威。

  在並不富足的日子裏,這些生活在最底層的子民也需要精神食糧。

  一群野豬騎士衝出姬水平原後沿著姬水一路往上,帝子鶯歌駕馭野豬的本事分外嫻熟,遙遙領先,在一個拐角處險些衝進了姬水。

  帝子鶯歌隻是險些衝進了姬水,後麵的一個野豬騎士就沒那麽好運了,一個野豬騎士落水引起了後麵的野豬騎士的警覺,速度也放慢了些,畢竟這條路他們不常走,對路況也不熟。

  相思隻是礙於帝子鶯歌的威脅不好拒絕,隻好本著重在參與的心思玩一玩,見到有野豬騎士落水倒覺得有趣了。

  所謂穩健,就是絕不沾染過分危險的東西,相思也想穩健,隻是白澤在後麵拿蹄子踹自己。

  所謂苟活,就是不出風頭,不惹是非,盡量活得舒服一點,這騎野豬就很舒服嘛。

  至於重擔,實在看不見,摸不著,相思暫且不去管那麽多。

  文典駕馭野豬追上了相思,如風馳,如電掣,他超越相思時得意喊道:“小子,你還嫩了點。”

  相思忽然喜歡上騎野豬了,他生出和文典一較高下的念頭,駕馭野豬緊隨文典。

  花溪是姬水的一條支流,帝子鶯歌仗著熟悉路況豬越花溪,後麵兩個野豬騎士很倒黴地掉進花溪。

  帝子鶯歌得意地吹口哨,不忘朝身後的野豬騎士擺出挑釁的手勢。

  一群野豬騎士豬越花溪,繼續往前,文典和相思前程落後許多,依舊吊在尾巴。

  “相思,前麵兩個選手是不是很礙眼?”文典笑道。

  沒等相思回答,文典手心凝聚巫力,細如絲線,擊打在兩個野豬後腿。兩頭野豬摔翻在地,兩個可憐的野豬騎士慘遭淘汰。

  “大巫,使手段可不太光彩。”相思誹謗道,他暗暗提高了警惕,不打算上文典前了,前車之鑒,後車之師,相思不敢不防。

  “又沒規定不能互相攻擊,”文典笑道,“毒蛇尚且懂得躲在暗處給人致命一擊,何況是人?”

  帝子鶯歌一豬當先,身後跟著兩個野豬騎士,再後麵是文典和相思,最後麵跟著黃帝部落的圖騰戰熊。

  子印駕馭白鶴飛在莽山莽林之上,他自然瞧見了文典使詐弄翻兩名野豬騎士,隻能裝作沒看見,他還瞧見了黃帝駕馭圖騰戰熊疾馳而來,心裏盤算著帝子鶯歌又少不了挨一頓訓。

  作為黃帝部落年青一代的翹楚人物,帝子鶯歌的天賦實在是高的可怕,總是懈怠修煉,喜歡在山林中當個野人,部落裏那些用巫石喂如喂豬的貴族子弟和他比起來實在是相形見絀。

  帝子鶯歌忽然緊緊抱著野豬脖子,盡量低下身子,莽山莽林一片藤蔓錯雜生長,一個可憐的野豬騎士被絆倒,他還沒爬起來文典和相思又從他身上碾壓過去,他好不容易爬起來時巨大的戰熊又衝刺到眼前。

  所幸巨熊停下了,否則一腳踏上來骨頭都得碎裂成九十九塊。

  越過一片藤蔓,再往前就是陶澤了,文典笑道:“相思,你對付伏白,我對付鶯歌,咱倆爭第一第二。”

  “好。”相思答應下來,駕馭

  野豬與伏白並肩而行,露出一個人畜無害的笑容,然後一把把伏白掀翻在地。

  伏白是小巫子印之孫,相思和他有過一麵之緣,算得上是黃帝部落數二數三的青年翹楚了。子印氣得險些從白鶴背上跌落下來,他和文典年紀相仿,雖說不想文典一樣喜歡爭強好勝,總還是有一點的,見到自家孫兒被掀翻在地,他很想斥責相思一番,礙於黃帝已經跟上來了,他隻能壓抑下這點心思。

  “幹得漂亮,看我的。”文典衝刺上前。

  相思期待著文典弄翻帝子鶯歌,然後自己再使點小手段,他有些心虛,這個道理還是文典教的,自己用在文典身上實在不太合適。

  相思還在猶豫時文典一掌朝帝子鶯歌拍去,可惜一棵樹擋住了這一擊,文典搖頭直道可惜。

  帝子鶯歌距離陶澤近在咫尺,相思好不懊惱,催促著文典繼續組織他,文典笑道:“不急。”

  “不急?”相思一臉疑惑,這會兒還不急可就沒機會了。

  “相思啊,你水性如何?”不等相思回答,文典一腳把相思踹進了姬水。

  相思從姬水爬起來,渾身濕漉漉,狼狽不堪質問道:“文典大人,你不是承諾我了?”

  帝子鶯歌已經抵達陶澤,文典索性不爭了,輕笑道:“相思啊,你還是太年輕,口頭承諾能算數?青銅曆元年四大部落還在四方台會晤定下了十年之約,炎帝薑執和九黎王黎戈不是照樣大動幹戈?”

  相思若有所思,文典溫笑道:“相思啊,永遠不要把後背交給別人,就是骨肉至親也不行,這點你可以問黃帝。”

  巨熊停下,黃帝解釋道:“我祖父、軒轅嚴嶽、軒轅妍他們是親兄妹。”

  “就比如今日這騎野豬,隻是玩玩,所以誰第一第二倒是無所謂,否則你以為我會失手?”文典溫笑如老狐,他說道,“假如這是一場生死之戰呢?你,我,還有鶯歌三人隻能活一個,你覺得誰會活下來?”

  相思明知故問道:“這得看大巫的選擇。”

  “我沒有選擇。”文典笑道。

  沒有選擇,也是選擇。

  文典溫笑道:“利害是平衡的兩端,趨利避害是人之常情,利害如晝夜、如陰陽、如男女、如生死相互對立。與利害相關的還有情理,當利害平衡時,人們追求合情合理;當利害失衡時,情這一端和理比起來實在微不足道了。”

  “受教了,一時還是難以接受。”相思很佩服文典的智慧,這並不代表文典徹底折服了他,情理兩端、利害兩端,和陰陽師何其相似。

  文典繼續說道:“當著你義父的麵,我和你說說軒轅嚴嶽的事情。”

  相思擺出一副洗耳恭聽的模樣,文典說道:“你知曉為何我會選擇站在你義父這邊嗎?”

  相思搖搖頭,文典說道:“這是一場權力和地位的博弈,需要實力,還有勢力。你義父和軒轅嚴嶽比起來,無論是勢力還是實力都實在微不足道。”

  相思忍不住發問道:“大巫,你不是說了趨利避害嗎?那你為什麽選擇站在我義父這邊?”

  “貴族和貴族生下的孩子也是貴族,我的父母都是低賤之人,我僥幸領悟巫力,當時的大巫賜我嘉名為文典。我也是僥幸,幾位小巫死了之後我混了個小巫位置,可我知曉終其一生也隻能如此了,我是個有野心的,”文典瞥了黃帝一眼,直言不諱道,“我隻能選擇博一搏,蒼天有眼,我賭贏了。”

  相思有些心驚,盡管文典說得輕描淡寫,也省去了大多數細節,但從一個卑賤之人爬到如今黃帝部落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步談何容易?

  文典笑道:“我的野心可不止如此,我能當大巫,我的兒子無能早死,倒是給我留了一對好孫兒,我的孫兒可是要當黃帝的人。”

  黃帝溫和笑道:“文典大人,這些話要是讓伯郎聽見還不得告你的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