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修煉難
作者:鐵打的棋盤      更新:2021-09-20 23:28      字數:1940
  周明急道:“師尊何必如此輕言,修仙本來就是以天地爭造化,以命運爭壽數。不到最後一刻又豈可輕易言棄!”

  老道聽完周明的話語大是詫異,足足半響才道:“你說得對,罔顧為師修煉百載還不如你看得透徹,隻是為師已厭倦修仙界的爾虞我詐,臨死能得你一佳徒足矣!”

  周明躬身行了一禮,開口道:“師尊過獎了,徒兒還尚未徒兒報答師尊成全之恩,教導之徳,師尊應該好好活著,看著徒兒是否可以以五行之資打破修仙界的鐵律。”

  老道聽完周明言語,心裏甚是欣慰,不過老道也不是矯情之人,嘴上並沒多說什麽!而是從儲物袋裏拿出了一本古書遞給周明道:“這是白雲居士傳下的修煉功法,名曰《土靈決》,你拿去修煉吧,眼下隻有到築基期功法,之後功法就要你自己尋找了。”說罷老道士有從儲物袋李拿出幾枚白色石頭遞給周明道:“此物叫靈石,是修仙者的一種修煉物資,體內蘊含靈氣,也是修仙者常用的貨幣。這幾枚靈石你握在手裏有助於你感氣階修煉,爭取早日邁入練氣期。”

  “是,師尊!”說罷周明接過了玉簡和靈石。

  老道士點的頭道:“行了,你下去修煉吧!”

  “徒兒告退!”說罷周明便轉身出了大殿,朝自己住的地方走去。不一會周明來到了住的地方便開始研讀起功法。

  功法通篇用古語寫成,即便周明自幼讀書,還是感覺通篇艱澀難懂。周明就這樣反複研讀著,他相信讀書百遍其義自現。

  通讀幾遍之後周明,終於勉強看懂。土靈決共分我兩篇,第一篇是練氣篇,第二篇是築基篇。周明暫時沒管築基篇功法,而是反複研讀煉氣篇,裏麵包含如何感氣,如何引導周圍天地靈氣進入體內經脈裏運轉,又如何收納於丹田。

  周明又仔細研讀了一個時辰,才把古書放下。按照書中所述的姿勢,盤膝坐到蒲團之上,閉上眼睛仔細感受著周圍天地靈氣。按照老道所說,有靈根資質者可以很容易便感覺到天地中的五行靈氣,而靈根資質越好,對於與靈根屬性相匹配的靈氣越親和,越容易引氣如體。

  果然,周明閉眼沒一會,便感覺到天地中的漂浮絲絲白線,隻是當周明嚐試著去溝通這些靈氣時這些靈氣仿佛仿佛無視周明一樣,隻在天地中繼續飄蕩。

  周明知道自己是五行資質,所以也不著急,隻是一遍又一遍的嚐試去意念引導。

  不知道過了多久,一陣困頓襲來,周明才睜開眼睛。眼見已是深夜,便不在打坐,站起來收拾了一下便上床睡覺了。

  畢竟周明還不是還不是練氣期修士,據老道所說一旦進入練氣期就可以靈氣洗經伐髓,滋養神魂,便可不用再睡覺了。

  一夜無話,第二天周明起來後又接著打坐,直到巳時末才停止去廚房做飯。按照師尊的吩咐做熟了靈米然後叫師尊吃飯。飯後又回去打坐,直到第三天周明才勉強能做到意念溝通靈氣。

  接下來就是引氣階段,引氣比感氣更難,感氣隻需要感受天地靈氣引導天地靈氣入體即可,而引氣則是要引導靈氣在體內固定的經脈運轉,之後再歸於丹田,直到丹田處形成一朵靈氣靈雲,便正式踏入練氣一層,成為一名正式修仙者。

  周明開始引氣,總感覺靈氣在某條經脈裏運行著就莫名其妙的消失,或者是到了那個穴位便不再前進,無論怎麽引導都不起作用。

  好在有老道士給的靈石,畢竟白雲觀天地靈氣並不濃鬱,周明在天地靈氣中引導靈氣花費時間較多,而靈石中蘊含的靈氣充足,直接引導靈石中的靈氣入體,可以節約了周明許多時間,不過周明看來還是緩慢異常。

  一轉眼一年過去了,周明便在每天打坐修煉,到點了就給師傅做飯,之後在接著修煉中度過。對於前世地球來說,十二歲知天明,意思是十二歲少年已經可以開始明事理。但對周明來說,帶著前世記憶穿越不存在知天明一說,不過此時周明丹田內的靈氣已經聚集了很多,不過是呈散亂分布的。

  周明也不著急,按照功法上介紹靈氣聚集到一定程度便會自動匯聚成一朵靈雲,他相信不用幾天就能完成從凡人到修士的蛻變,正式成為一名修煉者。

  這晚,周明做好飯後便叫來老道吃飯,此時老道士已經老了許多,臉上長出了深深地皺紋,臉色也暗淡了許多,要知道周明才見老道時老道雖然也是一頭鶴發,但是臉色卻紅潤有光。大概是一年之前傷了元氣,又或許是一切皆已放下心死的緣故。

  周明看了心酸不已,畢竟周明極為重感情,在他看來,老道就是一個慈眉善目的長者。雖然這一年來老道和周明所說的話不多,但周明能感受到老道對他的關心。

  不過自己連練氣修士都不是,又怎麽可能幫上忙,隻能提醒自己努力提高修為。

  周明招呼老道坐下吃飯,當然還是簡單的靈米和幾個普通小菜。妖狼肉早已吃完,不過凡人菜食內含雜質,所以周明隻是隨便弄了兩個下飯小菜。

  吃過飯後,周明簡單的收拾了一下就回到房間又開始了日常修煉,隻見周明取出兩顆不知道用了多久的靈石握在手中,引導靈氣進入丹田,丹田內的靈氣也開始慢慢旋轉起來,周明知道這是要進階的征兆,當下不敢大意,加大了從靈石中攝取靈力的力度,引導靈氣匯入到丹田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