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宿命通!
作者:江城老龔      更新:2021-10-06 21:57      字數:2263
  隊伍轉向一路西北行。

  但見,青山高聳,綠竹斑斑,一棟棟院落整齊排列,最顯眼的是山腳下的大宅,粉泥牆壁,壯麗堂皇,隱隱有祥雲環繞。

  那半空中慶雲籠罩,瑞雲縹緲,情知定是佛仙點化,胖子頓時明白,他們終究沒逃過“四聖試禪心”的宿命,繞路半天,依舊逃不出他們的手掌心。

  “咦,那莊園炊煙繚繞,好香啊.........這般祥和之氣,哪裏會有妖怪,胖子,你又在框為師,快些借宿去。”唐僧有吃便開懷,催馬快行。

  “師父小心慢行,免得跌下馬來。”猴子假孝順道。

  進了莊園門樓,沙和尚撂下扁擔,猴子扶著唐僧下馬,唐僧整理袈裟,手拿紫金缽,一副丐幫淨衣派長老的架勢,嘖嘖稱讚:“好一個大富大貴之家!”

  胖子饒有興味的看著唐僧,不知他是裝傻,還是真傻。

  猴子性子急,牽馬就要撞進大門,唐僧一把將他攔住:“猴子,稍安勿躁,我等都是出家人,哪有沒有通傳就擅自亂撞的道理,等有人出來,以禮詢問,我等再入。”

  猴子瞧他謙謙君子,溫潤如玉的模樣,心中罵罵咧:“慣出來的臭毛病!”

  胖子倒是好奇,從石牆縫隙往裏瞧看,原來朝南的有三間大廳,氣派非常,正廳正中間,設一張退光黑漆的香幾,幾上放一個古銅獸爐。上有六張交椅。屏門上掛著一副掛一軸壽山福海的橫披畫,兩邊金漆柱上,貼著一幅大紅紙的春聯,上寫著:

  “絲飄弱柳平橋晚,雪點香梅小院春。”

  這詩胖子倒是從唐詩三百首中讀過,是唐朝大詩人溫庭筠寫的,可怪異的是:溫庭筠是唐太宗時宰相溫彥博之孫,唐太宗是649年死的,而溫庭筠是830年開始寫詩成名,大約差了200年,難不成觀音他們也穿越的?

  不對,不對,胖子很快否定了這個推論,他能穿越跟神魂丹和玉帝的那道天雷有關,是巧合中的奇遇,難有複製。

  “宿命通!肯定是佛家六神通之一的宿命通,此神通能知自身及三界六道眾生之百千萬世宿命及所作之事,預知二百年的半聖來說應該也不是什麽來事。”

  說來諸佛也壓力山大,未來的詩文佛法也要熟讀背誦,別人是談古論今,他們連未來經典詩文也不放過。

  這詩其實很不應景,描繪了初春生機蓬勃的景象,現在景色可是深秋,但沒有寫上的四句卻通過畫境點出:一切皆是虛幻,風流陳後主和絕色李夫人,現在都隻能出現在屏上鏡中,感慨人生短暫、韶華易逝、榮華難留的同時,是不是也在提醒唐僧等人,榮華美色都隻是水中花鏡中月?

  胖子不由感慨:神仙不可怕,就怕神仙有文化,讀書少了,連人家點播自己都看不懂。

  “金蟬子也會宿命通!”

  一個激靈,冷汗直冒,胖子陡然想到,此詩針對的不是別人,正是唐僧。

  在觀音院也是背後的虛影,已經讓諸佛懷疑金蟬子神魂未消,如果唐僧不經意點評詩句,證明他也能預見未來,做實了他執念依舊在,即便到了西天,也落不得好下場!

  “好深的心機啊........”

  胖子不由聯想:“這是不是一首唐詩,引發的西遊悲劇?”

  他正想著要不要提醒唐僧一聲。

  忽聽,環佩叮當,大門應聲而開,從裏走出一位三十左右的婦人,穿著綠絲襖,結彩鵝黃錦繡裙,下映著高底花鞋,發髻盤龍,耳戴雙墜寶珠。不施半點脂粉,自顯風流韻味。

  “將夜,是何人擅闖寡婦門?”婦人嬌嗬道。

  胖子見她模樣生的極好,詩興大發,心中默念:“白天橫掃觀音院,夜裏突襲寡婦門..........”

  唐僧淡定的雙手合十:“小僧來自東土大唐,奉法旨求取真經,一行四人,路過寶地,天色漸晚,請老菩薩,隨意找個偏僻角落,告借一宵。”

  “老菩薩,難道他看出我是驪山老母?”

  驪山老母暗暗心驚,卻是笑語相迎:“原來是大唐聖僧啊,長安自有佛寺百座,何必要去西天那麽遠?”

  “世上凡人皆知:三清隻需泥土身,佛祖卻要黃金鍍。亂世菩薩不問世,老道背劍救蒼生。貧僧隻求西天能有救苦救難的真經。”唐僧意味深長道。

  驪山老母聽了更是眉頭緊鎖,她修的是道,又和菩薩親近異常,唐僧如此說,難不成是羞辱本老母?

  塵歸塵,土歸土。罵人不能帶老母。

  她忍住怒火說:“聖僧句句禪機,請進,後麵你養的猴啊,豬啊,河豚啊,也請進來。”

  當麵打臉,打的還是有頭有臉,有靠山的三位昔日大仙的臉。

  令人詫異的事情發生了。

  猴子恭敬給婦人行禮作揖,跟猴孫似的。

  沙和尚更是不敢直視驪山老母,謙恭點頭,跟小雞啄米似的。

  胖子要稍稍好些,行禮後,直接問:“婦人貴庚,咋眼角沒有魚尾紋,用什麽牌子護膚品,推薦一下唄。”

  驪山老母直接無視,一個豬妖,居然敢調侃老母,等一下讓你見識一下,天為什麽是藍色的,因為老母要它變藍!

  經過屏門,驪山老母指著那副對聯問:“此詩為奴家所提,聖僧以為如何?”

  “絲飄弱柳平橋晚,雪點香梅小院春?貧僧不懂風花雪月,春花秋月,隻知炊煙香氣正好。”唐僧露出不易讓人察覺的笑意。

  驪山老母試探了個寂寞,隻好對旁邊童子:“先上茶點。”

  廳房入座,童子拖著黃金盤白玉盞,香茶噴暖氣,異果散幽香。

  眾人有說有笑,吃果飲茶,談笑間,胖子突然伸出手,拉住童子手臂激動喊道:

  “你長得好像我命根子般的小弟弟木吒,木吒是你麽?是你的話,你就應一聲!”

  胖子真沒看錯,童子正是觀音座下大將木吒所變,演個端菜遞水的龍套,沒想到會被人識穿。

  “他的讀心法術果真不凡。”驪山老母心道。

  “豬頭,你認錯人了,我沒有兄弟,人家還是個寶寶呢。”木吒故意裝成奶娃娃音叫道。

  唐僧阻攔道:“欺人莫欺窮,揭人莫揭短,胖子,你跟仙人扯什麽皮?”

  驪山老母坐不住了,質疑道:“你懷疑我們是神仙假扮的,想謀害你們?”

  唐僧搖頭:“不不,女施展誤會了,貧僧小時候就聽方丈主持說過,神仙是不會拿著刀劍四處紮人的,他們雇人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