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鬼穀辛密
作者:佐佑商夏      更新:2021-11-02 11:56      字數:2070
  那中年道人苦笑了一下。

  “這便是我鬼穀一脈悲劇的來源,第一人還是在漢朝,當年天下平和,我鬼穀一脈盛世之時,不收取外門弟子,隻有在亂世割據之時,才收取外門弟子,尋找天命之人早日一統天下,所以當年鬼穀一脈隻有兩人,那一代的天下行走,曾經遇到一個奇人,說起這個人,他的麵相倒是和你說的盛長槐一般無二,麵帶早夭之相,卻活了好幾十歲,天變之人麵帶異象,若非我鬼穀一脈相麵絕學,看上去與旁人無異,但是根據我鬼穀秘書測算,此人應當於千年左右之後出生,但不知為何,生於當世,於是當代鬼穀子便和天下行走,對此人多加關注,你可知那人是誰。”

  藍玉搖了搖頭,漢朝的人物,他哪裏得知。

  “此人名叫王莽,曾經開創一朝。”

  藍玉大吃一驚,竟然是他。

  “師兄,難道當年祖師收符聖為徒,便是因為此事。”

  “不錯,當年五代之時,朝代更迭,天下黎民屢遭戰亂,祖師便依據祖訓,於天下尋找有緣人,傳授鬼穀絕學,收為外門弟子,不料卻發現了當年和王莽麵相一樣之人,隻不過少了早夭之相,這種變數,一般都會麵帶雙相,所以師祖並未懷疑。”

  原來,根據鬼穀一脈的典籍中記載,當年的鬼穀子稱這種麵相之人為天變之相,意思是這種麵相之人一定會引起驚天之便,因王莽開創一朝,當年的天下行走認為,這種麵相或許為天命之人。

  當年藍玉的祖師爺認為,鬼穀一脈收取外門弟子,不外乎就是提前終止戰亂,讓天下一統,那符聖資質確實也出眾,若真為天命之人,若能夠得將鬼穀一門絕學精通,豈不是另外一個唐宗漢武,盛世就要來臨,所以便將符聖收為外門弟子。

  但這符聖在鬼穀中僅學藝半年,就被發現是後周皇後失散的弟弟,在符聖回到後周朝堂之後,幾年都沒有回鬼穀,當回來之時,便是逼迫祖師交出鬼穀絕學,當年鬼穀一脈的祖師經過幾年探尋,在華山陳真人的指點下才明白,天變之人並非是天命之人,天命之人另有所屬,就是已經替代後宅,創建大宋的太祖,為了避免符聖得到鬼穀絕學,霍亂天下,祖師憤而拒絕,那符聖惱羞成怒,帶領天地會焚燒鬼穀,雖然有機關之術抵擋,但鬼穀因此付之一炬,祖師更因此覺得對不起曆代祖師,決意使用師門秘術,以求天機,但算出歸算出,但並不能宣之於口,隻留下了一篇似是而非的卦文,又拖著遭受天譴的身體,走出機關密道,勸說符聖回頭,想不到竟然被符聖一劍刺死,就連鬼穀天下行走用於千變麵具,也被符聖得到。

  “所以你說那盛長槐麵帶早夭之相,我才確認你沒有認錯,他的麵相,和王莽一般無二,卻是天變之人無疑。”

  藍玉聽完,若有所思,向師兄詢問道。

  “既然已經確定,何不告知官家,讓官家定奪。”

  “不可,第一代鬼穀子,乃是曆代鬼穀子中最有天賦之人,他臨死的時候曾經算了一卦,我們這一脈,無論是天下行走,還是鬼穀子,切不可以秘術插手世俗之事,泄露天機,更何況,當年陳真人曾經有言,天變之人,雖然有奪天之變的能力,但也在天數之中,我剛才那一卦,雖然不能告訴你到底算出什麽,但是我可以告訴你,最後一個天變之人,雖然會帶來奪天之變,但並非壞事,無論是對於大宋,還是我華夏黎民,乃是天大的好事,就好比當年的王莽,若不是操之過急,走偏的道路,說不好那新朝,便是另外一幅天地,他們二人,皆和符聖不同,當年的符聖,也不能說是壞人,隻不過立場不同,更何況現在,天象穩定,乃是盛世,天變並不一定是指朝代更迭。”

  “師兄的意思是,我們就放著不管。”

  “不不不,雖然我們不能直接插手,但是可以引導,我剛才算出幾件事,會依照祖師一樣,給你留下卦術錦囊,等到年後,那盛長槐就會離京,這幾年他還在蟄伏,等他再次回京,便是真正變局的開始,你不要使用鬼穀秘術,向陳真人學習華山卦術,以華山卦術推算,到時候便依錦囊行事便可,多餘的,我不能多說,免得天機有變。”

  藍玉點了點頭,師兄既然這樣說,一定有他的道理,去華山陳真人那裏學習,即便是他乃當代鬼穀子,也不算辱沒師門,當年師祖的老師,在收取師祖為徒之後,本來還準備收取一個弟子作為天下行走,但在見了陳真人之後,對其的天賦歎為觀止,本欲收為弟子,但不不料陳真人另有師門傳承,因此引以為憾,在去世前,也曾碰見過資質不錯的人選,但比起陳真人,若螢火蟲與皓月相比,差的確實太遠,一直看不上眼,所以在那一代,天下行走缺失,至於老師那一代,是因為祖師去世的太過突然,來不及收取天下行走。

  對於鬼穀一脈而言,或許天下道門他們都覺得高出一等,但是在陳真人麵前,即便是鬼穀還在,典籍傳承有序,也不敢說真正超過了陳真人,別的不說,就說當年陳真人就見了太祖一麵,就認定他是天命之人,以一盤棋局贏下了整個華山,這在當年,還被祖師嘲笑,要知道,當年的太祖,隻不過是一個小兵,哪有權利以華山作為賭注,但是等太祖登基為帝,師祖這才對陳真人佩服的五體投地。

  所以說,去華山陳真人門下學習,藍玉不僅不介意,反而有些期待,上一次見陳真人,他還是個孩子,送老師遺骸到華山安葬,畢竟鬼穀以毀,曆代祖師墳塋也已經遷到華山,不知道陳真人這次,又睡了多久,自己去華山的時候,陳真人是否出關,但看師兄的樣子,自己這一次去華山,一定會有所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