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楊無端去世
作者:佐佑商夏      更新:2021-09-16 13:42      字數:2397
  “這就難辦了,若隻是因為衛小娘之死,我還能勸說下父親,但是和天象聯係起來,以父親的性格,必定是深信不疑的。”

  自家人了解自家事,盛長柏並不像大娘子那樣,以為盛紘是那種滿嘴子不語怪力亂神的讀書人,別看父親平時不怎麽求神拜佛,那是因為身份的原因,但是在心裏,對神鬼之事還是將信將疑的,盛長柏不止一次見過父親偷偷的拜自家母親供奉的那些神像,都是在麵臨仕途或者盛家關口的時候,有一次被盛長柏撞見了,還謊稱是拜至聖先師,畢竟母親的幾個神像,是供奉在一起的,這也說的過去,但至聖先師畫像在左側,盛紘左右都拜,這哪裏能糊弄過盛長柏,也就是不說破罷了。

  盛長槐有些不解,日食他知道,但掃把星又是怎麽一回事,昨夜未曾聽聞有彗星啊。

  “祖母院子裏麵昨天多了明蘭和小弟弟,槐弟你們估計都在房裏照顧,沒有出去,昨夜子時,不僅天上有彗星天象,甚至還有流星隕落,時間雖然不怎麽長,但估計沒睡的人都看到了。”

  聽完盛長柏描述,盛長槐哪裏不知道出了什麽事情,定是昨天剖腹取子事情太過驚駭,加上中午日食,盛家的仆役肯定議論紛紛,別說盛長楊,就是全旭當初出生的時候不也一樣,被傳說成克母,其父多年都不曾親近。更何況,盛長楊這出生,在大宋從未有之。

  即使是《史記》中有這樣的記載,但人家母子具活,加上中午的日食和晚間的彗星流星,盛紘當然深信不疑,將剛剛出生的盛長楊看做是災星,再不濟也是命硬之人,克母克父。

  所以,直到現在,盛紘還未來看望盛長楊一眼,想到如此,盛長槐拗脾氣上來,就要去和父親申辯理論,被盛長柏用盡全力攔了下來,怕他就這樣跑去,再和盛紘產生衝突就更難辦了。

  正當兩人糾纏的時候,李媽媽又匆匆從外邊跑了進來。

  “不好了,槐哥兒,楊家派人來報信,說是哥兒的老師昨日沒了。”

  盛長槐一聽此言,如晴天霹靂一般,再也顧不上和盛長柏糾纏,後退了幾步,一屁股做到椅子上,喃喃的說道。

  “怎會如此之快,昨日不說還能撐個十幾天嗎?”

  昨日在楊家的時候,楊無端可能是看到女兒出嫁,夫妻恩愛。從外邊收來的宋詞又有了著落,再無其他心願,吃完飯的時候,身體就不舒服了。

  郎中檢查之後,告訴楊詩音幾人,楊無端心願已了,最多十幾日的功夫,讓楊家盡快準備後事,所以楊詩音夫妻才會決定多住幾天,盛長槐也因為此事,心情有些不暢快,在碰到家裏這攤子爛事之後更顯得戾氣十足。

  緊跟著李媽媽進來還有一人,正是楊詩音送給盛長槐的書童宋詞,一臉的哀傷。

  “少爺,還是快點走吧,先生他無子,小姐的意思是,讓您去給先生整理衣物遺容。”

  楊無端不比衛小娘,遺容衣物整理等一幹事宜小蝶一手處理。按照習俗,這種事情,由去世之人外祖家派人整理,但楊無端外祖一支絕嗣,剩下旁支不怎麽來往,而且並非揚州人,在這種情況下,由楊無端親近的人,比如侄子代勞也是可以。

  當然,楊詩音這種提議,也很常見,由最得意的弟子代勞,楊無端的侄子也不會有意見,這其實也是讓整理遺容的人多瞻仰先輩音容,並沒有什麽利益牽扯,楊無端的侄子這段時間一直在楊家照顧楊無端,所以這種機會讓給盛長槐也在情理之中。

  “槐弟,你趕緊去吧,別擔心明蘭和長楊,有我呢,再說,父親已經派人給祖母送信了,相信祖母明日便能回來。無端先生就你一個正式弟子,去晚了不合適。”

  “是啊少爺,先生的族人已經快到了。”

  盛長槐想了想也對,自己現在去找父親,至多就是吵一架,起不了什麽作用,老師那邊不需要等人,喪禮很快的,衛小娘這邊還需要衛家人到來,時間上不衝突。

  -------------------------------------

  宋詞來的時候坐的是楊家的馬車,盛長槐嫌太慢,自己去馬棚裏將昨日那匹馬牽了出來,城裏人多稍微慢了點,一等出城,便縱馬疾馳,平時一個時辰路程,今日隻花了半個時辰。

  正如唐詩說的那樣,楊家的族人們都到了,楊家是大族,除了楊無端占了祖宅之外,楊無端還有兩個弟弟,一個在外地做官回不來,另外一個考中秀才之後從了商,這也是大家族慣有的手段,其餘楊姓族人,大多依附這兩支。

  門口的白燈籠看樣子昨晚就掛上了,隻要有錢,這種事情很快的。

  今日楊家難得有些喧鬧,之前楊家就十幾個老仆,今日三房自然帶了家中下人前來幫忙,所以在外邊守候的下人不認識盛長槐,一聽是楊無端的弟子,雖然沒讓進門,但也不敢怠慢,匆匆去家裏請示主人。

  不一會,從楊家出來一個二十出頭的青年人,乃是楊無端的侄子楊和名,這段時間一直在照料楊無端,所以認識盛長槐。

  “盛公子你可算來了,族親們到了好一會了。”

  盛長槐是楊無端親傳弟子,戴孝也算合理,接過楊和明遞過來的白布,纏著腰上便跟著他匆匆進入楊家,來到一處偏廳上,靈堂這時候早已經布置好了。

  楊家的族親都在這裏,看到盛長槐到來,自有認識的人給介紹。

  “這是老族長弟子,揚州通判之子,有名的神童。”

  顧不得和其他人寒暄,盛長槐趕緊走到靈堂後麵,楊詩音和海文信都在,一個手上拿著毛巾,一個端著銅盆。

  楊詩音麵帶悲戚,將毛巾遞給盛長槐。

  “爹爹就你一個弟子,你來給他整理下遺容吧,好好在看一看他。”

  說是整理遺容,其實不過是用毛巾擦下臉,整理下衣服。更換壽衣,擦拭身體這種事情,自然有專門的人負責,從古到今都是如此,不同的是,前世的人去世後停靈,並非安置在棺木裏麵,這時候的人去世,大多是在棺木中停靈。

  盛長槐接過毛巾,細細的給楊無端擦拭了下臉龐,將花白的頭發稍微整理了下,在將胳膊腿上的衣服往裏邊塞了塞,事情就算完成了,仔細在大量了下老師的遺容,一臉的安詳,看來是帶著笑容走的。

  等盛長槐將毛巾遞給楊詩音之後,一個五十多,長相和楊無端相似的老人,拿著一麵白巾,蓋在了楊無端臉上,楊詩音放聲痛哭,從現在開始,便再也看不到楊無端的相貌了。不同於現代還有個遺體告別儀式,這個年代,蓋上遮臉布之後,便不會在揭開,一直到出殯之前蓋上棺材蓋,家屬們實際上的最後一次見麵,便是在此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