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城郊踏青
作者:佐佑商夏      更新:2021-09-16 13:40      字數:2469
  農曆二月十五,揚州地處南方,春天來的早,暖風吹的人憔悴,說的就是這個時候,再加上現在柳樹還未飄絮,不會吹的滿身都是,正是踏青的好時節。

  揚州城外的一個莊子旁,一群少年並少女在一條小河旁,三三兩兩的玩鬧著,正是出來春遊的盛長槐一行人。不遠處有十幾個仆人遠遠的瞧著,怕自家少爺小姐們出現什麽不測,或者被不長眼的打擾,

  盛長槐本來還想帶上來自己院中玩耍的小明蘭,又讓華蘭喊上如蘭一起,但是小明蘭怕母親為難,早早的拒絕了,如蘭因這兩天和華蘭長槐玩的有些晚,大娘子今天心情不好,就自己照看著如蘭,華蘭也不想到自家母親麵前聽她絮叨,便也拒絕了。

  長柏哥哥在房內苦讀不願出門,盛長槐又因早上聽到林小娘在父親麵前給自己上眼藥,也就沒提長楓墨蘭兄妹,最後隻有華蘭和長槐坐著春生趕得馬車一同前來,因馬車上位置有限,僅華蘭帶了貼身的丫鬟,長槐身邊的翠柳司墨都沒跟來。

  知州家也出了一輛馬車,胡鈺不願意和自家姐姐並小丫頭在一輛馬車上,和盛長槐商量了一下,兩人和胡老太太身邊的一個嬤嬤,加上胡鈺的丫鬟做一輛馬車,盛華蘭和胡家小姐各自帶著貼身丫鬟一輛馬車。

  剛一出城,就看到一輛馬車在城門口候著,卻是辛家的馬車,辛二郎遠遠的就在馬車上掀起簾子瞧著,等近了些,辛二郎也是認識胡家的車夫,遠遠的招呼了一句。

  原來,胡鈺在吃早飯的時候,因和胡老太太說漏了嘴,被前來和胡老太太一起吃飯的姐姐聽到,知悉要去找劉大郎玩,知州一家比通判早到任半年,胡琪與劉家的兩個女兒算是手帕交,曾多次邀請

  胡琪去自家莊子玩耍,聽到自家弟弟今日去找劉雲,便提議一起去劉家莊子郊遊。

  胡鈺雖然不喜歡家裏庶出的哥哥弟弟,但是這庶姐和她關係倒是不錯,胡琪的母親本是胡老太太身邊的丫鬟,待嫡長孫出生後,便做主給知州做了妾,因長相一般,也不得寵,僅生了個女兒便被撂在一邊不怎麽理會,幸好這小娘性子好,加上有胡老太太做後盾,便心安理得的在府裏獨自撫養的女兒,胡鈺雖然琴棋書畫沒有一樣精通,相貌也是平平,但是性子像及了自己母親,因而和揚州各家小姐關係均不錯,與胡鈺感情也挺好。

  等到說動了胡鈺,便早早打發下人去辛府報信,胡鈺也派了貼身小廝去劉家,說是在他家莊子上會麵。

  辛家小姐和胡鈺的嫡長兄雖然已經定親,但還未過門,所以胡鈺的兄長胡家大朗也不便跟來,加上年紀大些,又有其他女眷,胡鈺也就沒請。

  辛二郎被自家姐姐壓在馬車裏作伴,打了個招呼便讓自家車夫跟,走了半個時辰,才到劉家的莊子上,劉大郎早早知會了莊頭,安排好了地方,並囑咐莊戶切勿衝撞,早早在莊子外邊候著,接到了盛長槐一行人,便又讓小廝通知自家姐姐,安排三輛馬車直接往劉家別院。

  待休息片刻,喝足了茶水,一幫人才浩浩蕩蕩的去往河邊玩耍,女孩子自有女孩子的玩法,放風箏,抓魚,聊天,打葉子牌等等。

  劉雲早就和盛長槐約好了一起比試射箭,這個莊子原就是劉雲父親安置劉老太爺的一幫老兄弟所置辦,這些人早年是山賊,詔安之後成了官軍,莊子上箭靶,乃是教導莊上後生所用,劉雲父親的親兵,大多出於此莊。

  在河邊不遠處,劉雲早早就讓人把場地安排好,弓箭等物一應俱全,待走到近前,劉雲便迫不及待的向盛長槐提出挑戰。

  盛長槐前世學習射箭十年,要不是因為車禍,早就進了省成年隊,雖然聽上去不咋地,但是當年的全國冠軍全都出自於此,盛長槐更是教練看中有希望代表國家爭金奪銀的天才,至少在國家青年射運動會上,也是得過全國冠軍的人物,對弓箭自然熟悉。穿越之後,在宥陽老家和大房的盛長梧關係好,盛長梧喜歡武事,平日裏也請了師傅教授射箭,因而,對於古代的弓箭,盛長槐也接觸過幾次,雖然和現代技法有所區別,但是原理上都不差,最多就是現代弓箭大多有省力裝置,古代的弓箭全憑個人臂力。

  看了看眼前的弓箭,盛長槐大概心裏有了譜,這四張弓箭,分別是五鬥,七鬥,九鬥,一石,盛長槐都試了一遍。

  自己這身體才十歲,雖然從小在戲班子裏麵鍛煉,但是力量方麵倒是練的不多,即便是自己的力氣較之同齡人大了許多,但也並非天生神力,這一石的弓箭僅能拉個大半,九鬥倒是能拉滿,但是吃力了一些,為了穩妥起見,便選了七鬥弓。

  這邊盛長槐正在試工,胡六郎不懂射箭,倒是不覺得什麽,反而覺得盛長槐挑順手的弓箭這很正常,劉大郎卻是驚呆了。

  軍中射手大多使用的是九鬥弓,還有部分使用七鬥弓的,能使用一石的弓手,在揚州廂軍營裏沒幾個,不過廂軍畢竟是廂軍,比不上禁軍。

  雖然如此,但都是二十多歲正值壯年的弓手,盛長槐才多大,剛滿十歲,一石的弓箭能拉個半圓,九弓直接拉滿,這代表什麽,代表盛長槐多練習幾次,九鬥弓不在話下,單憑臂力而言,盛長槐已經超過了大部分廂軍弓手。

  劉雲今年十二歲,自己也隻能是有七鬥弓,九弓還差點,再過半年差不多了,就這樣,劉父對他的未來都充滿希望,有望在二十歲的時候去爭取武狀元,最不濟也能考個武進士,所以才耗費力氣將劉雲塞進文官之後所在的淮南書院,並不是期望他考個文進士,自家兒子自己還是清楚的,頂天能過解試。

  “長槐,想不到你的臂力如此之大,現在就能拉起九鬥弓,待你成年之後,一石五弓必不是你的極限,一石七八的弓箭努力努力也是可以的,雖然比起傳說中的射雕手還差點,但是這個世界上,能夠使用兩石弓的神射手也就那麽幾個。”

  劉雲從小練習弓箭,對於各種弓箭手同年齡段的情況大概知道一二,雖然沒看到盛長槐真正的實力,但從平時的聊天中能看出一二,盛長槐也是對弓箭不是一般的了解,自有一番見底。有些見解,在谘詢了自家父親,自家父親也對盛長槐十分感興趣。

  對於盛長槐弓箭上的實力,劉雲從不懷疑,因而並沒有拿出小孩練習玩的三鬥弓,而是直接將莊戶老兵收藏的軍中弓箭一股腦的拿出來。

  本來還信心滿滿,以為自己勝券在握,劉雲現下也忐忑起來,雖然不是說力氣大的弓箭肯定就射的好,但是單就拉弓而言,這裏麵的技巧也是需要經過鍛煉的。

  盛長槐的力量,自己平日裏也大概能感覺到,力量較之同齡人是大一些,但也並非那種神力之人,能拉起一石的弓箭,可見平日裏也是有過苦練的,加上理論豐富,想必實力也差不到哪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