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磁芯板(為盟主‘竹林一把火’加更4/15)
作者:三寸寒秋      更新:2021-10-25 05:56      字數:4109
  (ps:開始是十章,現在變成15章了,越加越多,今日萬更了,求訂閱月票。)

  一聽到組裝晶體管計算機還要很久,直播間裏麵的網友頓時就泄氣了。

  【啊,這什麽嘛!】

  【還要多久啊。】

  【好無聊,看又看不懂,天天就是造造造的。】

  【話說存儲器我知道,磁芯板?這是什麽東西?名字我都沒聽說過。】

  【聽主播剛剛說,應該是類似於電腦主板一樣的東西。】

  【晶體管計算機中有這種東西嗎?】

  【不知道,看主播造出來後是什麽樣子吧?】

  【用什麽材料?矽?塑料?銅】

  【有沒有UP主來再將主播的視頻講解一邊啊,他這太高科技了,我已經懵了。】

  ........

  從物理實驗室來到化學實驗室儲物間,韓元找出來一些材料,有樹脂、銅、鋁等。

  抬頭,他正好看到詢問的彈幕,笑著解釋道:“磁芯板並非是電腦的主板。”

  “如果要換種說法的話,用集成芯片的矽基底來表示會更合適。”

  “因為它串聯的是晶體管,起到的作用和芯片的矽基底類似,而電腦的主板則是串聯的CPU、顯卡、內存等各種零件。”

  “至於製造材料,磁芯板主體用的是絕緣的硬化電塑膠為基底,然後輔以銅、鋁這類電線當成橋梁,串通各個晶體管。”

  帶著材料,韓元進入化學實驗室。

  先製造磁芯板的模具。

  不同的晶體管其形狀,大小和功能都不相同。

  而且數千顆晶體管不可能安裝在同一塊磁芯板上。

  所以每一片磁芯板最終成型後,可能大小和形狀都不一樣。

  除此之外,他還需要考慮磁芯板的厚薄,免得後麵增加溝槽和銅鋁錫等觸點的時候燒穿。

  雖說如此,但磁芯板的製造比晶體管的製造要容易多了,思慮了一下後,韓元便確定了第一塊磁芯板的製造信息。

  模具的製造用樹脂就可以,找來木板量出需要挖空的位置,然後融化樹脂後倒入槽線中,再放入冷水中進行冷卻凝固。

  冷卻凝固後取出來,就是一個個大小不一的邊框。

  利用塑化劑調配硬化電塑膠,然後融化倒入模具邊框中,冷凝成型後將模具邊框拆下來,用車床進行打磨平整。

  這樣,一塊粗製的磁芯板基底就成型了。

  將需要的磁芯板基底全部製備出來後,韓元開口道:“粗製的磁芯板基底已經完成了,這一步很簡單,大家都會。”

  “不過接下來在磁芯板上刻畫電路圖和刻畫槽線就要複雜一點了。”

  “在此之前,我需要先將電路圖在紙上刻畫出來,然後才能轉移到磁芯板上。”

  說著,他從抽屜裏麵取出來一摞白紙,然後按照製備出來的磁芯板將其剪裁成對應大小。

  筆、紙、直尺、橡皮、圓規等小學生常用的繪圖工具就是韓元這次繪製電路圖的工具。

  一條條的直線代表著需要在磁芯板上刻出來的溝槽。

  一個個畫出來的圓點和矩形點代表著需要進行接入觸點的位置,不同的形狀也代表著放置的晶體管類型不同。

  ........

  忙碌了整整三個多小時,第一塊磁芯板上所需要的電路圖終於繪製出來了。

  這還是在他腦海中有這些知識信息的情況下,都花費了這麽長的時間。

  如果換個普通人過來,如何下筆都不知道,更別提繪製電路圖了。

  畢竟電路的設計從來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哪怕是普通家庭的布線,同樣也相當複雜。

  而設計到計算機芯片的電路圖,如果沒有專業學過的人,可能看都看不懂,更別提設計了,

  伸了個懶腰,放下筆,韓元將成功繪製出來的電路圖展示給直播間裏麵觀眾看。

  “這個就是第一張電路圖了,主要用於安置信號放大晶體管的,其功能主要是接入存儲器中的電信號並進行判斷。”

  聞言,直播間裏麵觀眾好奇的看向平鋪在銀白色實驗桌上的圖紙。

  無數支線和圓點占據了整張圖紙,宛如蜘蛛網一樣。

  每一根線條、圓點、矩形邊上都標注了一些數字,線條上的數字看起來雜亂無章,但圓點邊的數字看起來卻是從零開始迅速排列的。

  而且每一個圓點便都有三個數字,且連通著三條支線。

  密密麻麻的黑色線條和圖紙看的不少觀眾頭暈眼花的,上麵的數字更是不知道用來幹啥的。

  【ε=(′ο`*)))唉,又是日常看不懂圖紙的一天。】

  【好像一張八卦圖。】

  【這要能看懂,估計得研究生起步。】

  【這叫做複雜一點?】

  【研究生恐怕不行,別忘了這個是計算機裏麵的東西,估計得博士畢業。】

  【好家夥,主播這效率是真的高!從思考到設計再到繪製出來,居然隻用三個小時。】

  【那你是沒見過主播以前繪製發電機的圖紙,那麽複雜的圖紙厚厚一疊他兩個小時就搞定了。】

  【外星人吧(狗頭)】

  【上麵的數字是什麽意思啊?】

  .......

  展示一下圖紙後,韓元並沒有接著繼續繪製著其他磁芯板的電路圖。

  繪製圖紙是一個不小的工程量,即便是以他現在的能力能一次無誤的繪製完成,但花費的時間最少也要的一兩天。

  他現在需要按照圖紙將第一塊磁芯板製造出來,然後封裝晶體管,再進行測試確認沒有問題才能進行下一步。

  雖然他對自己繪製出來的電路圖有足夠的信息,但還是得先測試一下。

  不然他先花費了幾天的時間將所有的電路圖和磁芯板製造出來後,萬一發現用不了,到時候就坑爹了。

  帶著繪製出來的電路圖圖紙和對應的磁芯板,韓元直奔二軸車床。

  在之前的一級任務中,他就想過將二軸車床進行升級,但當時因為掌握的知識信息不夠,無法改動。

  後麵二級任務開啟後,他又沒時間管這個了。

  好在目前來說,二軸車床還勉強夠用,不過對它的升級是遲早的事情。

  磁芯板固定在機架上,不同種類的車刀不斷在上麵切割著,卷成絲狀的硬化電塑膠散落在車架上。

  安裝圖紙進行加工磁芯板雖然不難,但加工起來卻是很費時間,而且很耗費盡力。

  畢竟二軸機床雖然可以控製進給深度,但需要人工不斷調整。

  而電路圖上的線條和圓孔的深度要求很多都不一樣,所以基本每切刻出來一條線路或者一個圓孔既要進行調整刀具和給進,很是麻煩。

  第一塊磁芯板才加工到一半,時間就已經到了晚上九點左右。

  掃了一眼牆上掛著的鍾表,韓元停下了手中的工作,停止了車床的運行。

  今天差不多了,他還得留點時間給自己弄晚飯和記錄資料。

  和直播間裏麵觀眾打了個招呼,他便下了播。

  第二天,又忙碌了一上午,韓元才將第一塊磁芯板製造出來。

  原本米白色平整無比的磁芯板現在上麵到處都是各種槽線和孔洞,深淺不一,有些孔洞還打了個對穿。

  吹拂掉磁芯板上的灰塵和摻雜,洗幹淨後,韓元仔細的檢查了一下這塊加工後的材料。

  在確認沒有因為加工而出現裂紋和其他等缺陷後,他才帶著加工好的磁芯板、繪製的圖紙和之前準備好的材料來到物理實驗室。

  按照圖紙,韓元從存放碳化矽晶體管的箱子中取出來對應功能對應數量的晶體管,道:

  “晶體管電腦的核心是運算用的晶體管,但單一的晶體管肯定無法形成運算,所以需要將其組合起來。”

  “而磁芯板的作用就是將其串聯起來,形成運算電路。”

  “現在晶體管和第一塊磁芯板都已經製造出來的了,我需要先組裝一塊磁芯板後進行測試,確認電路圖沒有問題後,才會進行其他磁芯板的製造。”

  一邊說,韓元一邊開始組裝材料。

  磁芯板固定在實驗桌上防止移動位置,帶過來的材料中有頭發絲細的銅線。

  這些銅線是布置在溝槽中形成電路的關鍵材料,按照圖紙繪線上的數字進行衡量裁剪,然後放置到磁芯板對應溝槽中。

  最後再熔化電塑膠,將已經放置了銅線的溝槽填充平整,起到絕緣和保護的作用。

  三根銅線為一組,圍繞著一個矩形點。

  矩形點是安置信號放大晶體管的位置,三根銅線需要確認三極點後再接到對應的銅線上。

  安置第一顆信號放大晶體管的時候,韓元隨口補充了一句:

  “布置晶體管到磁芯板上是個細心活,千萬不能弄錯三極點的接線。”

  他隻是隨口的一句話,卻引起了直播間裏麵觀眾的好奇,紛紛詢問接錯了會怎麽樣。

  看到密集彈幕,韓元笑著回道:“一旦接錯了,輕則出現運算錯誤,重則燒壞晶體管或者是燒掉整塊磁芯板。”

  “甚至直接燒壞整台晶體管計算機都是可能的。”

  “到時候,我這三個多月的努力就白費了。”

  “不過這個還是有解決辦法的。”

  說著,他將手中正要布置下去的晶體管在盡頭下展示了一下。

  直播間裏麵的觀眾可以清晰的看到這枚小小的晶體管的兩側寫著兩個小小的字母‘b’‘c’。

  “我製造出來的晶體管上麵都標有bc兩組字母,b組對應基極、c組對應集電極。”

  “這樣一來,通過字母,自然可以判斷出來三級中的兩極。”

  “而剩下的發射極也自然可以判斷出來,在磁芯板的接入上會方便很多。”

  “這就是我的解決辦法,不然同樣晶體管混在一起,根本就分辨不出來三極到底是哪個。”

  【這辦法不錯,簡單實用。】

  【對於我而言,沒用的知識又增加了,我又不組裝晶體管。】

  【這個到不是沒用,普通的標簽也可以用在日常生活中的。】

  【話說這主播還挺細心的啊,專門在晶體管上標記。】

  【他要不細心,他早就掛了(狗頭),你是不知道過去一年中這個主播造了多少危險物品。】

  【各種危險化學物質、火藥、硫酸、硝酸、乙醚、全都是一不小心就會被弄死的。】

  【樓上說到這個,我就想起主播第一次造電動機,差點將整棟房子都燒了。】

  ........

  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塊又一塊的碳化矽晶體管和銅線被接入到磁芯板上麵。

  晶體管的功能不同,形狀自然不一樣,比如信號放大晶體管是有些是扁平形、穩壓晶體管則是圓筒型、恒流晶體管則是立方體。

  這些形狀不一的晶體管通過對應的孔洞固定在磁芯板上後看起來宛如一座小型話的城市一樣。

  林立的晶體管就像一棟棟的高樓大廈和房屋。

  其實這樣說也沒錯。

  如果將一塊磁芯板比作一個城市的話。

  布置在磁芯板中的銅線就仿佛一條條的道路,三級就像十字路口的紅綠燈,專門控製著電子的出入。

  當第一塊磁芯板上的各種晶體管和導線全部布置完成的時候,時間又一次來到了夜晚。

  仔細的檢測了一遍,確認沒有遺漏、未連接、接線錯誤的地方後,韓元才麵向鏡頭。

  “花費了一下午的時間,第一塊磁芯板總算製造完成,它由鎢十八顆信號放大晶體管、三十一阻尼器、一十二顆穩壓晶體管、九顆信號縮小晶體管組成。”

  “這是個一個基因DCTCL腳本構建的晶體管板,可以通過之後設計的腳本約束文件來進行控製電流通過。”

  “當然,那個是後麵的工作。”

  “現在,我要對其進行檢測,測試它是否能正常穩定輸入輸出電信號。”

  “如果可以,這代表著這塊磁芯板製造成功,反之,我得耗費大量時間來檢查他到底出什麽問題了。”

  “希望能一次通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