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碳基芯片
作者:三寸寒秋      更新:2021-10-25 05:56      字數:2164
  看著虛擬屏幕上的二級任務獎勵,韓元的喉結動了動,情不自禁的咽了下口水。

  翻身,起立,他飛奔回書房打開電腦,從網上搜索著有關芯片相關的信息。

  【碳基芯片、仿生機器人、元宇宙、超時空音樂會……雲棲大會即將開幕,將重磅發布核心技術。】

  【碳基芯片成華威救命稻草,華威主動公開專利,引發華米碳基芯片對決。】

  【矽基芯片即將到達極限?台積電再傳好消息,我國早已布局。】

  【矽基芯片物理極限是七納米,為何台積電卻依然能做出五納米的芯片?】

  【矽基光電子與微電子單片集成研究進展.......】

  網頁上,一條又一條和芯片有關的信息映入韓元眼中。

  十餘分鍾後,他終於放下了鼠標,身體往後一倒,靠在椅背上。

  矽基芯片有另外一個名字,叫做‘矽基光電子集成芯片’。

  從命名來看,這個‘碳基集成電路板’幾乎可以確認屬於集成芯片中的概念。

  隻是不知道這個集成電路能達到一個什麽樣的地步?

  能不能突破矽基芯片極限?

  對於這個,韓元很是期待。

  要知道,傳統的矽基芯片是有極限的。

  這是物理極限,由矽原子和矽晶格的直徑決定的,矽原子的直徑是0.117納米,但矽晶格的直徑是0.5納米左右。

  當矽基芯片突破1nm之後,量子隧穿效應將使得“電子失控”,芯片就完全失效。

  準確的說,傳統的矽基芯片在5nm,甚至7nm以下,就已經存在量子隧穿效應了。

  但後麵科學家通過不斷的更換晶體管的材料來打破這個極限。

  世界上最小的晶體管是柵極長度為1納米的二硫化鉬。

  但無論再怎麽更換晶體管的材料,矽基底的物理特性擺在了哪裏。

  也就是說,矽基半導體材料的極限注定在一納米這個數字上。

  低於一納米,穿梭在晶體管中的電子會直接擊穿矽基底的晶格結構,從而造成電子亂串。

  這也就是所謂的‘量子隧穿效應’,亦是矽基芯片的極限。

  然而這也隻是理論,實際上由於物理所限,矽基芯片技術能做到兩納米幾乎是極限了,矽基管不能再小了。

  一納米,那幾乎就是黑科技。

  所以芯片如果想要再進一步發展,那麽尋找其他的材料來替換矽半導體這是必須的。

  有關碳基芯片的消息,韓元也是知道一些的。

  畢竟前些年的時候網絡上鬧的轟轟烈烈的。

  什麽碳基芯片彎道超車。

  什麽矽基芯片被強製壟斷,我國發展碳基芯片,打破西方全線圍堵。

  各種有關的消息在網上遍地都是,他又不是村裏剛通2G網。

  當時的他還沒有畢業,對於這種東西還是挺感興趣的。

  畢竟真要能研製出來碳基芯片這種東西,那華國的騰飛將是注定的,誰也無法阻止。

  真要說為國奉獻出所有他也做不到,但不代表他不能為國家高速發展而高興。

  但後麵偶爾在和學校的教授聊過這個話題後,韓元就放下這種想法。

  那名教授說的很直白。

  他說,碳基芯片早就不是什麽新概念了,早在二三十年前就有。

  但一直到現在,連理論都沒有完全解決,各大科杆上有關的論文灌水及其嚴重。

  對於這種連理論都沒有完全解決的東西,他是不抱什麽太大的希望的。

  縱然碳基半導體成本更低、功耗更小、效率更高,那也是未來不知道多少年的事情了。

  如果碳基芯片真要那麽容易解決的話,為啥現在的主流會是矽基芯片?

  對比起以前的學渣身份,現在的韓元的可以說是一個真正的學霸。

  腦海中的各種知識信息足夠支撐他來做一些分析和判斷了。

  且不說製取芯片的難度,光是從矽和碳這兩種元素的性質上來說,兩者就不在一個級別上。

  對比起矽來說,碳的性質活潑的不止一點兩點。

  雖然用碳基做導體並不難,甚至可以說非常簡單,他現在就可以動手弄出來,最常見的石墨就能導電。

  但要用碳基做半導體就很難了。

  因為半導體不僅需要導電,而且還需要可控電阻。

  碳基想要做到這一步可以,但製造難度超高。

  難度高就算了,最關鍵的是碳原子隻有兩層電子,它非常活潑,容易導致結構不穩定。

  而芯片這種精密度極高,晶體管極細的東西,穩定是必要的要求。

  在這方麵,矽的本征缺陷濃度極低,也就是說在穩定性上完爆碳。

  所以韓元根本就沒想過二級任務會出現這樣一個獎勵。

  而二級任務的獎勵,這還真是給了他一個驚喜。

  這個係統既然將‘碳基集成電路板’當做獎勵發放。

  那麽這就證明了在係統眼中,碳基集成電路板是一條可行的道路。

  現在就看完成任務後獎勵的這個碳基集成電路板製備信息能到什麽地步了。

  但即便是初級或者入門級的東西,也能給韓元和這個世界提供一大筆的幫助不是嗎?

  至少能讓他知道,碳基集成電路板這一塊的方向到底該怎麽走。

  其實對於後續的直播中必不可免會出現的一些科技,韓元也不是很在乎了。

  經曆了過去一年的發展,他現在更加享受在發展過程中自己一點一點的攻克難關,收獲成果的感覺。

  如果說要裝逼,他在直播間內進行研發各種科技,然後收獲觀眾的驚歎和各國研究人員的震驚。

  這種感覺也很不錯的樣子。

  甚至於到了後麵,比如碳基集成電路板製造出來時,這種在幕後引領整個人類文明發展的感覺會更讓人暗爽。

  想了想,韓元又起身打開郵箱給自己實驗室發了封郵件。

  讓實驗室主管安排人收集一些有關碳基芯片的最新消息和相關的科技信息。

  他還是想要了解一下人類社會在這方便的推進到了一個什麽進度。

  至少專業實驗室收集到的東西比起網上的各種亂七八糟的消息要靠譜的多。

  發完郵件,韓元打開了個人信息麵板。

  一級任務完成了,獎勵也到手了,個人屬性信息應該也有了一些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