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作者:指尖的墨      更新:2022-01-09 09:21      字數:2149
  周宛芸卻無所謂。在她看來,實用最重要,因為沒有理會男人的顧慮,給負責建房的男人說:“你按照我說的去做就可以了。”

  負責建房的男人遲疑了一下,最後還是點了點頭:“我知道了,”然後轉身對正在製作窗戶的木工說,“這個房子的窗戶不用做了,就做一個窗框。”

  “那你們繼續幹活吧。”周宛芸說。

  書肆的房子已經封頂了,她的玻璃窗戶也要趕緊燒製出來,然後把任務獎勵的十萬冊書籍領取回來。

  係統在發布任務的時候,就把燒紙玻璃的各種方法都告訴了她,因此她不用費心去尋找會燒玻璃的工匠,隻需要雇幾個工人就可以了。

  她寫好雇人的告示,張貼在顯眼的位置,然後就趕緊去張羅燒玻璃的地方。可找來找去,也沒有找到現成的地方。

  她以前從來沒考慮自己燒製玻璃,也沒考慮過自己燒陶瓷,所以現在就沒有現成的地方可以燒玻璃。

  隻能趕緊搭一個燒玻璃的地方。

  幸好,這時候是農閑的時候,大家全部都閑著,因此她轉了一圈回到家裏,就看到家門口已經有人在等著了。

  不過,來做工的人的這幾個人裏麵,除了南城的人以外,還有倆個陪孩子來念書的女人。

  “郡主,我聽說你在雇人做工,我們想來做工,你看我們可不可以?”陪孩子念書的女人問。

  周宛芸對此是無所謂的,沒有猶豫,立刻就答應了:“可以,”然後問另外幾人,“你們也是來做工的嗎?”

  “對。”

  “對。”

  另外幾個人連忙回答。

  周宛芸說:“那我跟你們說一下工錢,所有人的工錢都是一樣的,都是一百錢一天。”

  剛來這裏的兩個女人聽到這個工錢,滿臉驚喜。

  周宛芸連忙補充道:“不過,這個活並不輕鬆,我先跟你們講一下,你們再決定。”

  隨後,她詳細講述了接下來要做的事情。講完以後,隻有一個人離開了。她便帶著留下來的人,去城外搭燒玻璃的房子和爐子。

  因為時間比較緊急,所以房子搭得比較隨便,也比較小。不過,爐子關係到最後燒製出來的玻璃,她還是比較嚴格的,沒有敷衍。

  這幾天,她一直都在忙著這件事,完全沒精力去關注其他事情。

  這一天傍晚,她從燒玻璃的地方回來,就看到一群人等在居所門口。走近後才發現,這群人裏隻有李大興是熟悉的,其他人都很陌生。

  “郡主。”李大興喊道。

  “你什麽時候過來的?”周宛芸問。

  她以為,李大興回老家之後,就不會過來了。現在看到李大興回來,真的很驚訝,也很驚喜。

  “我們是今天剛到的,”李大興回答,停頓了一下,“郡主,我們想把戶籍落在這裏,可以分到土地嗎?”

  周宛芸非常驚喜,指了指李大興旁邊的那群人,“他們都要把戶籍落在這裏嗎?”

  “如果能分到土地的話,我們就把戶籍落在這裏。”其中一個人說。

  雖然很高興,但周宛芸還是要解釋清楚:“把戶籍落在的這裏的人,每個人都能分到土地,但是數量有規定的,不能隨意開墾土地;但是,這個土地不是你們的,是官府借給你們種的,所以你們不能私自買賣土地,死後要把土地交回來。”

  一群人麵麵相覷,沒說話。

  周宛芸也沒有催促,安靜地等待這些人做出決定。

  其中一個人把李大興拉到旁邊,小聲地說:“李叔,你沒跟我們說這一茬呀?”

  “這一點重要嗎?”李大興說,“有土地種莊稼,還不用交租子,也不用東一天西一天地打零工,或者去給別人當下人,還不夠嗎?”

  李大興走回來,對周宛芸說:“郡主,我要把戶籍落在這裏。”

  “可以,你去都護府找馮年,我們這個地方是歸他管的。”周宛芸說。

  其他人湊在一起,小聲地討論起來。過了一會兒,那些人也做出了決定,紛紛表示願意把戶籍改在南城。

  “對了,”周宛芸對李大興說,“改好戶籍的事情後,就趕緊去造紙坊幹活。”

  李大興愣了一下,臉上浮現出一個大大的笑容,連忙說:“好的,好的。”

  李大興帶著他的同鄉離開了。

  周宛芸回到家裏,剛坐下來,還沒來得及休息,就看見翠珠走了進來。翠珠走到她麵前,跟她說:“郡主,李三娘說最近買衛生紙的人越來越多,現在衛生紙已經全部賣光了。”

  “怎麽這麽快?”周宛芸有些意外。

  就算附近幾個郡的人也過來購買,也不會這麽塊就賣光。畢竟這裏的人本來就少,再加上掙錢的渠道少,就更不舍得花錢買這種非必需品。

  翠珠說:“今天有一個商隊從這裏回去,把衛生紙全部買下來了,所以現在就沒有了。”

  “我知道了,我會讓工人趕緊造衛生紙。”

  第二天早上,她首先就去了造紙工坊,對造紙坊的工人說:“接下來一個月,你們都造衛生紙。”

  多製作一些來儲存著,避免頻繁地換來換去。

  一名工人站了出來,對她說:“郡主,李大興一家走了之後,我們造紙工坊的人就有點少,要不要再雇幾個人呀?”

  “他們一家已經回來了,這兩天去改戶籍了,過兩天就能夠來幹活了,你們再堅持兩天。”周宛芸解釋道。

  她不僅沒打算再雇幾個人,甚至在考慮,要不要減少兩三個人。等到王爺那邊也開始造衛生紙了,商人就不會來這裏買了。如果隻是供應附近的幾個郡,現在的造紙工可能稍微有點多。

  不過,現在還在考慮。

  一名工人頓時驚訝說:“他們要把戶籍改到這裏?怎麽想的呀,傻子嗎?”

  另外幾個工人頓時用看瘋子的眼神看著說話的工人。

  說話的工人也反應過來,有些後悔,連忙補救說:“我的意思是,他們沒必要多此一舉,去改戶籍,郡主又不會因為他們不是這裏的人,就不讓他們在這裏幹活。”

  “都幹活吧。”周宛芸說。

  離開造紙坊後,她又去另外幾個工坊轉了一圈,然後就趕緊去燒玻璃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