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令
作者:指尖的墨      更新:2021-10-25 08:08      字數:2239
  周宛芸確定沒什麽事以後,就回居所了。

  第二天早晨,她還沒來得及吃早飯,魯斯就過來對她說:“郡主,他們已經準備好了。”可尷尬的是,周宛芸的律還沒準備好。

  “你領著他們再訓練兩天。”她說。

  魯斯倒也沒說什麽,乖乖地就離開了。

  周宛芸吃完早飯以後,繼續和兄長一起製定律。

  其實是周宛柏製定,她隻是在旁邊看著,偶爾和兄長商量幾句。因為是在原本的律的基礎上修改而成,所以隻花了兩天時間,就完成了律的製定。

  她把完成後的律謄寫了一遍,然後把其中一份交給了魯斯。

  不過,完成了律的製定,還有令的製定,這對她來說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哥,我們順便把令也一並製定出來吧。”周宛芸說。

  她對律沒什麽特別的想法,所以是完全交給兄長做主製定。但是她對令有很多想法,需要和兄長仔細地商量。

  周宛柏本來已經站起來了,準備出門,聽到這句話又坐了下來:“行,那就一並製定好。”

  “哥,我有一些想法。”

  “說說看。”

  周宛芸雙手托著腮:“還有,家裏人均的土地在三畝以下,稅收是十五稅一;如果家裏的人均土地麵積在三畝到十畝,稅收是十五稅三;如果人均土地麵積在十畝到二十畝之間,稅收是十稅四;如果人均土地麵積在二十畝以上,稅收是十稅六。”

  “也就是你這裏人煙稀少,沒有什麽家族和大地主,不然這條命令一頒布,肯定要出問題,”周宛柏說,“不過,你還是要做好準備,應對不願意服從規定的人。”

  “我知道了。”周宛芸說。

  周宛柏遲疑了一下,歎了口氣:“你要小心,那些土地多的人,會把多出來的土地畝數,分攤給普通人頭上,讓別人幫他承擔這高額的稅收。”

  周宛芸愣了一下,才明白這是什麽意思。

  這是她從來沒想過的。

  她想了想:“那就隻能加強統計和清查。”

  她接著說:“還有呢,關於沒有土地的匠籍,每年一百錢;還有商人的稅收,也是分幾個等級,正常的稅收是十稅二,但是不允許做官,不允許擁有土地,不允許進學堂,不允許……”

  她說了一大串限製。除了原本就有的限製外,還新增了一部分限製。比如,不允許宅子超過多大,不允許大門超過多少,必須穿不同色的鞋子,這些都是新增的。

  就連周宛柏都看了她一眼。

  其實,這些嚴苛的限製,是為了後麵高稅收做鋪墊。

  “不過,如果願意多交一成稅,就取消對宅子,服飾,還有進入場所的限製。”

  對商人的限製,是方方麵麵的。

  “如果願意再多交一成的稅,才有做官和進學堂的資格,”周宛芸說完,又問了一句,“哥,你覺得怎麽樣?”

  周宛柏想了想:“稍微改一下,交四成稅,就取消對宅子,服飾,出行,以及進入場所的限製。”

  不過,周宛芸又覺得,會不會有點狠了?

  “哥,我在想,要不要給每年交稅超過一定數額的商戶,一些特別的獎勵。”她說道。

  “你打算給什麽獎勵?”周宛柏問。

  周宛芸還沒想好:“我隻有個大概的想法。”

  “這個想法可以,但是就不用寫進令裏了。”

  令的製定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每一條都要反複修改和討論,可能造成什麽樣的後果,有沒有疏漏,等等。

  兩人在家裏宅了十幾天,才把令製定出來。

  等到令製定出來後,周宛芸才想起來,自己還沒有去看看李大勇製作的鐵器。

  她決定去鐵器工坊看看。

  走在城裏的主幹道上,看到了正在巡邏的兩名士兵。這些士兵早就開始幹活了,每天有兩個人在城裏城外巡邏,其他人則繼續訓練。

  很快,她就來到了鐵器工坊。

  鐵器工坊裏,李大勇正在和另外兩人煉鐵,見到周宛芸進來,也騰不出手來行禮,隻能嘴上喊了一聲:“郡主。”

  周宛芸站在旁邊看了一會兒他們煉鐵。

  他們煉鐵的方法是周宛芸從係統處得到的方法,如果不是係統,想要發現這種煉鐵的方法,至少還需要幾百年。

  對於這種煉鐵方法,李大勇三人已經比較熟練了,所以速度也比較快。

  很快,李大勇就完成了手上的這點活,準備停下來。周宛芸見狀,連忙阻止說:“你們繼續幹活吧,你就是來看看你之前做的鐵鎬,完成沒有?”

  李大勇還是暫時放下煉鐵的活,往另外一個房間走:“已經做好了,鐵鎬比較簡單,製作起來也比較快,所以很快就完成了。”

  周宛芸跟著李大勇,來到了另一個房間。

  這個房間裏,存放著已經做好的鐵鎬,還有一些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刀具和剪刀等物品。

  “都在這裏了,郡主你看看。”李大勇說。

  周宛芸隨手拿起一個鐵鎬,仔細地看了看。其實,她是在心裏詢問係統:“係統,這批鐵鎬的質量怎麽樣?”

  係統說:“在目前的生產力和科技水平下,這批鐵鎬的質量已經非常好了。”

  “那就好。”

  周宛芸得到了係統的答案後,這才對李大勇說:“我明天找人來帶走。”

  這批鐵鎬是給開采鐵礦和煤礦的人準備的。

  李大勇對此沒有任何意見,隻是問她:“郡主,你之前說的那個犁,我試著做了一下。”

  “然後呢?”

  “郡主,這種犁的模樣也太奇怪了,和我們平時用的犁完全不一樣,而且所用的鐵那麽多,價格肯定也會很昂貴,我擔心到時候沒人買。”李大勇說。

  對於這個問題,周宛芸也想過了。

  “那就少做一點,隻做幾個就可以了,他們不用,我自己還要用呢。”她說。

  “好吧,我知道了。”

  周宛芸又吩咐了一句:“你趕緊把我交給你的農具製作出來,要多做一些,年後我就要讓你製作其他更重要的東西。”

  說完之後,她就發現李大勇一臉糾結,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似乎是有話要說,又不好意思說,於是便對李大勇說:“想說什麽就說吧。”

  李大勇猶豫了一下,才開口說:“郡主,我們當初說好的,鐵匠鋪所得的錢財,我們六四分,你六我四。”

  “對啊。”

  周宛芸不明白李大勇為什麽突然說這件事。她又沒反悔,李大勇為什麽突然提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