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謀反
作者:指尖的墨      更新:2021-10-19 07:29      字數:2143
  終於,一個官兵跑了進來:“啟稟皇上,我們在那處院落中,發現了好幾萬套鎧甲和武器,還抓到了一個江丞相家的家奴。”

  “帶上來。”皇帝一下子來了精神。

  原本安靜的朝堂上,也開始嘈雜起來,所有人都開始跟旁邊人小聲地議論起來。

  很快,那個瘦弱的男人被押了上來。

  “江丞相,看看吧,這是不是你家的?”皇帝老神在在地問道,然後又對那個瘦弱男人說,“把頭抬起來,讓江丞相看清楚一點。”

  瘦弱的男人被迫抬起頭來。

  江領看著這個男人,滿臉的震驚,以至於一時間竟然無話可說。

  另一個大臣搶先說:“這人就是江丞相家的家生子,他家幾輩人都是江丞相的家奴。”

  “江領,你現在還有什麽可說的?”皇帝板著臉,十分嚴厲地質問道。

  江領急切地辯解道:“陛下,這都是栽贓陷害,微臣對陛下忠心耿耿,怎麽可能會謀反呢?請陛下明察。”

  “朕確實會明察,看看還有哪些人和你勾結,”皇帝冷冷地看著江領,“來人啊,把江領抓起來,江氏全族抄家,全部投入天牢中。”

  江家巷在京城可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裏麵居住著大部分江氏的族人。

  江氏,也就是江左丞相的家族。

  平常的時候,這裏嚴禁老百姓進入,就連多看兩眼都會遭到無情的嗬斥。

  現在,大量全副武裝的士兵,包圍了整條巷子,然後直接踢開了每戶院子的大門,把裏麵的人都鎖起來,然後帶走。

  這些人全都不明所以,還嚷嚷著“你們憑什麽抓我”“你敢抓我,我一定要你好看”這一類的話。

  這裏的變故也吸引了無數老百姓的圍觀。大家一邊看熱鬧還一邊議論。

  “這是怎麽了?犯什麽事了?”

  “不知道啊,這不是江左丞相的族人嗎?為什麽全都被抓起來了?”

  “這不是丞相府嗎,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為什麽也會被全部抓起來呀?”

  “丞相怎麽了?丞相犯了罪,就不能被抓起來嗎?”

  “你們什麽時候見過這些大家族整個被抄家下獄的?”

  “確實沒有,看來江家要完了。”

  “什麽叫要完了?這是鐵定要完了。”

  “不過,他到底犯了什麽罪,為什麽會整個家族都下獄了?”

  “看這樣子,應該事謀反吧。”

  “謀反?這怎麽可能,丞相已經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有什麽謀反的必要?”

  “這你就不懂了吧,越是位高權重的人,越是容易謀反。”

  圍觀群眾議論紛紛,最後也沒有討論出什麽結果。

  其實,不僅僅是江氏,此時所有和江領較好的官員,都是坐立難安的,生怕下一刻鍾,官兵就會出現在自家門口。

  皇宮之中,皇帝和董司南麵對麵坐著,正在聊天。

  或者,不應該叫董司南,而應該叫周宛柏。

  “總算是把這個大家夥弄倒了。”皇帝靠在寬大的椅背上,感歎道。

  “現在還不到放鬆的時候,江氏是底蘊最深厚的世家,朝廷中的大多數官員都是江氏的族人,我們現在萬萬不能鬆懈,小心他們再次改立新主。”周宛柏說道。

  “我知道,我已經把禁衛軍都派出去抓人了,”皇帝點了點頭,“幸好你把孫放搞定了,不然這件事沒這麽順利。”

  孫放,是禁衛軍的頭領,也是孫家的嫡長子。

  “不過,你到底是怎麽搞定孫放的?”皇帝很好奇。

  周宛柏卻隻是笑了笑:“這件事你就不要問了。”

  “好吧,”皇帝也沒有勉強,說了另一件事,“等這件事塵埃落地,就可以讓周毅回來了。”

  “不著急,還有最後一步。”

  “你真的要這麽做嗎?”皇帝看著眼前的發小,“其實,把江氏扳倒就可以了,其他世家都無所謂,他們很老實。”

  周宛柏卻不同意皇帝的看法:“這些家族不解決,遲早會有禍患,現在他們確實很老實,可是以後呢?”

  “我隻是……”皇帝的話沒有說完,就沒有再說了,隻是歎了口氣,“算了,不說這事。”

  皇帝換了一個話題:“我突然想起來,這一耽擱,小芸可就二十一周歲了,你這當哥哥的也太狠心了,哪有你這樣當哥哥的?”

  周宛柏沒有回答他的問題,隻是說了一句牛頭不對馬嘴的話:“記得你承諾的事。”

  “放心吧,我沒有忘記,我會信守承諾的。”

  周宛芸離開製作紙張的工坊,準備回屋。她剛剛從製作紙張的工坊裏出來,就見到一個人騎著馬過來了,因為距離有點遠,所以看不清楚來人是誰。

  她站在原地,等了一會兒。等到對方走近之後,才發現這個人是李大勇。李大勇見到她,翻身從馬背上下來:“周姑娘。”

  “你怎麽過來了?”周宛芸很驚訝。

  畢竟,這裏距離都護府也不算特別近,跑一趟也需要一些時間,這好i啊壞死李大勇第一次來自這裏。

  李大勇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想搬到你們這裏來,開一間鐵匠鋪,就是不知道你們這裏有沒有鐵匠鋪?”

  “你知道的,朝廷不允許普通人隨意開設鐵匠鋪,我們這裏也沒有鐵匠鋪。”周宛芸回答。

  鹽鐵專營,一開始的時候,確實是朝廷負責此事,但是後來嫌麻煩,就把鹽和鐵的專營交給了某個特定的大商號,每年隻負責收錢。

  隻不過,那些商家不願意來都護府這樣的荒涼之地開辦專營店,所以官府隻能在當地找個小鋪子,把這件事交出去。

  李大勇就是這樣得到的經營鐵器的權利。

  “那就好,我想搬到你們這裏來,在這合理開一個鐵匠鋪。”李大勇說。

  “那太好了,我們這裏正好缺一個賣鐵器的鋪子呢。”周宛芸真的很高興,並不是偽裝的。

  不過,她想到了官府的規定。

  官府雖然把專營鐵器的權利交給商人去做,但是對這些商人的限製還是很多的,比如隻能製作規定的鐵器,不能隨意更改鐵器的形製;店鋪的位置也不能隨意更改,必須要獲得官府的同意。

  “官府同意了嗎?”周宛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