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小孩老人各十文
作者:黃金菜      更新:2020-04-09 02:08      字數:2403
  第七十四集小孩老人各十文

  剩下的,每日都有安排,一定人數護衛在每個莊子裏,輪流值夜,是以,請郎君放心,若有那宵小之輩,難有藏身之所,若是小毛賊,便會拿下,交於藍田縣衙,倘若是有強敵來犯,便可當場斬殺,

  從莊子修造之初,就定下了這樣的規矩,不過幾個莊子一直很安寧,從未有什麽強人來惹,所以不曾有過砍殺之事。”

  李鈺聽柳萬泉對府邸和莊子的護衛,都安排的滴水不漏,心裏比吃了蜂蜜還舒服,這可不是前世,法度森嚴,這裏的個人安全,全靠這些護衛,否則,一旦來了強盜,就會命喪黃泉,

  李鈺決定以後弄出來好鋼材,先將這兩百人武裝起來,即便有了事兒,起碼戰鬥起來,殺傷力會高出對方幾倍,安全上,也就多了些保障。

  倘若再用自己的後世界知識,弄些鎧甲出來那就更美了,將來敵人砍我一刀,沒吊事兒,我們砍你一刀,你見上帝了,想想都舒坦。

  李鈺感歎柳萬泉的忠心,和知恩圖報的仁義,忍不住在心裏讚美這個時代的人性和價值觀,還未扭曲,

  於是朗聲道;“某,使廚房做了一份宴席,願於將軍共飲,將軍可使小郎君們,也出來品嚐一番。”

  柳萬泉聞聽有鐵鍋所造的精美吃食,眼睛一亮,這鐵鍋所製作的吃食,自己也是剛開始的時候,去廚房要了一次,拿回來,與家人品嚐過一次,甚是美味,至今,仍然懷念,

  自己安守本分,嚐過一次就行了,奈何家人,都想再吃一次,尤其兩個孩子,和唯一的侄子,整天念叨,如今郎君拿來吃食,倒是剛好能給他們解饞,可是三個孩子還小,進來正廳,豈不是亂了規矩。故而,拿捏不住,就猶豫了起來。

  李鈺知道這時的規矩,除了一家之主,或者同族兄弟,其他人是沒有資格,出來陪客人的,尤其是貴客迎門。

  正在此時,廚房的幾個仆役,已經端著酒菜進來,開始擺放碗筷,

  李鈺靈機一動,對著仆役道;“汝可再拿些陶盆,將這些吃食,分開一半,送於柳叔內院,眾人分食之。”

  “諾”

  仆役正要去拿

  柳萬泉阻止道;“既是郎君盛情,某家也不推辭,先行謝過。這倒不必麻煩,某這裏,也是有吃食用具的。”

  於是安眾人,取來幾個陶盆,將九個菜,各弄出去一些,眾人退下後,

  李鈺陪著柳萬泉,開懷痛飲,隨著一邊喝酒,一邊聊天,兩人的感情也迅速升溫,

  李鈺對這刀疤臉,也是敬佩了起來,聊起行軍打仗之事,也很有一套,

  李鈺猜測,若不是那一次撤退不及時,恐怕此人,至少也是個朗將了,

  真可惜了人才,有時候,命運就是如此弄人,卻又無可奈何。

  柳萬泉也對李鈺刮目相看,這郎君有大才,不但精通詩詞,且對行軍之事,也知之甚深,

  自己這些年,用命和血換回來的經驗,竟然被這郎君,往往三言兩句,就說的通透。

  難怪老爵爺的書房,藏書那麽多,還是要四處搜刮,每每碰到書籍,就收藏了回來,

  其大半生的收藏,將幾間書房堆的滿滿的,如今看來,確實沒有白費力氣,恐怕這郎君,燒製紅磚和土法水泥的密法,都是從那些藏書中得來。

  李鈺如今的酒量,已經慢慢鍛煉了起來,和柳萬泉喝了半夜,搖搖晃晃的,由幾個丫鬟陪著,回去了後院。

  這一日,天氣晴朗,藍天白雲,是個出行的好日子,莊子後的廠房裏,也沒多人幹活了,燒磚九老,也抽空歇歇身體,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

  前頭莊裏的,米糧倉庫,卻是裏三層,外三層的堆滿了百姓,今天,是收租的第一天,

  按照慣例,先由府裏的家生子奴仆,將所種之地,留下一年半的口糧,其他的全部上交,

  這些奴仆家生子,不用怎麽操心,都是推著車,排著隊,一趟趟的運過來,搬進去,

  王可馨帶著丫鬟來轉了一圈,安排了先後順序,便回了府裏,柳萬泉帶著護衛們,在旁邊幫忙,司徒雲砂帶著凝翠,桃紅,和幾個賬房先生,坐在李鈺製作的八仙桌邊,登記,各家交了多少,

  眾人忙於活計,也沒人搭理李鈺,李鈺也清楚,這每年一次的收租,就是家主露麵,和奴仆下人,還有所有莊戶的,見麵日,

  自己需要做的就是,笑臉相迎,和每家人都熱情的打個招呼,說幾句家常裏短的常話,問問冷暖就行了,

  李鈺對這個差事,非常喜歡,走進群眾,能體察民情,還能和群眾打成一片,這種見麵越多,就越能讓莊戶們牢牢抱成團。

  是以李鈺這幾天,可不能偷懶,必須全程都在糧倉這裏呆著,李鈺今年別開生麵的,想了一個新點子,對於十二歲以下的孩童,和五十歲以上的老人,

  每人發個紅包,一個人發十文錢,就當眾人對將來修造房屋幹活的補貼吧,反正一共才不到兩千戶,

  就是小孩兒和老人占據一半,也就幾十貫的事。也算取之於民,用之於民了,

  不發紅包當然也沒人說什麽,可是發了,就不一樣了,收買人心的事兒,

  李鈺可是比誰都精明,自己一輩子都要靠這些人養活的,離開他們,自己狗屁都不是,這種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李鈺比誰都清楚,想要基層百姓,真心擁護你,不用任何花樣技巧,隻需要一樣,你真心對他就行。很簡單的。

  李鈺是這樣想的,莊戶們,可計算不出來花多少錢,隻知道,需要很多錢,這老爵爺收留他們,又給地種,這新家主又給修造房子,這種事兒,曆朝曆代就沒見過,遇到這種地主老爺,那是八輩子修來的福份,

  怎能不人人感激,這又給小孩和老人發銀錢,那這麽多人,得多少大錢往外拿?這如何使得?

  是以便沒人去要,不管是奴仆,家生子,還是莊戶,流民,難民,或者府兵,都不讚同家主這個安排,

  還是李鈺生了氣,命令所有人都得收下,五個莊子,誰家也不能少了一個孩子的份兒,更不能少了一個老人的份兒,倘若,不收就是嫌棄十個大錢太少,

  眾人才接受。不接受不行啊,這是郎君的命令,對郎君的話,沒人想著去反對,這也是封建王朝的好處了。再說了,府裏拿出銀錢,給大家,怎麽還能嫌少?那還是人嗎?

  於是,所有人奔走相告。到處都在歌頌家主的功德,就連柳萬泉都微笑的點頭,心裏不禁想著,這小郎君到是和老爵爺一樣,心地善良,自己帶著家族,過來投靠,真是明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