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九曲十八彎
作者:黃金菜      更新:2020-03-24 08:02      字數:2826
  第二十三章九曲十八彎

  等李鈺睡到了自然醒,已經次日巳時(九點多),美美的舒展了一個大懶腰,就被眾人伺候了穿戴整齊,

  秋菊在身後,給李鈺重新整理著發型,

  想到頭上依然還是要頂著兩個大包,李鈺也是哭笑不得,對於這種滑稽的造型,卻又無可奈何。

  秋菊知道,這家主不喜歡這個發飾,便柔聲相勸:“郎君無需著急,待過了元正,(正月元日,又叫大年初一)便到了束發的年齡,界時,郎君便可不再梳理,這種發式了”

  隨便嘀咕了兩聲,天知道李鈺表達的是什麽意思,左右不過都是掩飾尷尬罷啦。

  惹的秋菊在身後偷偷發笑。

  李鈺趕緊梳洗打扮,因惦記著鐵鍋的大事,匆忙吃了一個胡餅,喝了些許米粥,便帶著幾個丫鬟侍女,朝前頭趕去,這次身邊的幾個丫鬟,老李一個也不認識,想來是昨晚值班的那四個,已經下班了。

  待進了正廳,發現昨晚的候三郎,帶著幾個奴仆,已經規矩的站在廳裏等候,

  眾人見了禮之後,候三郎首先說話:“啟稟郎君,昨夜,小人就使人通知了所有莊子,鐵匠和木匠早已經在外院等候,鐵匠四十六人,木匠七十三人已經到了,此刻都聚集在府外,等候郎君招見,還請郎君吩咐。”

  李鈺忍不住又在心裏感歎,老爹真是英明無比,留下這諾大的家業,自己想做些事情,可真是方便的很:“哦,知道了,讓鐵匠們先進來,本郎君有事要他們做。”

  “諾,請公子移步前院偏廳。李二狗,你去傳那些鐵匠入偏廳等候,不可喧嘩。”

  旁邊一個長隨應聲而出,答應了一聲,便自離去。

  李鈺疑惑道:“怎麽還要去前院的偏廳?這裏不行嗎?某家看這裏挺大的呀,就是幾十個人也完全能夠容的下。”

  候三郎立馬回話道:“啟稟郎君,這是正廳,乃是待客之所在,那些莊戶…哪有資格進來,便是去偏廳招見,都是抬舉他們了。”

  李鈺這恍然大悟:原來這裏是招待貴客人的,這樣的話,那些鐵匠,倒是確實不能來這裏。否則將來秦瓊和程咬金,這種客人來了,怎麽辦,用這招待過奴仆,莊戶的正廳,再去招待當朝的一品國公,豈不是惹人笑話。也顯得怠慢了許多。”

  想通了此節的李鈺,便直接說道:“既是如此,汝等前麵帶路,某家這便去偏廳就是。”

  “諾”

  李鈺站起身來,以為又是像昨晚一樣,從正門出去前邊,誰知道候三郎帶著一眾長隨,從正廳的右邊穿梭而去,李鈺忍不住又心裏埋怨起來,終究沒有後世省心,一家人就三室一廳,閉著眼睛都能摸到各個房間。這裏五花八門的,沒人帶路還真沒有辦法。不出一柱香就找不到東南西北了,一個院子套著一個,也真是醉了。隨既又自己反駁了自己的想法。前世總是覺得房子太小,恨不得有一座十畝地的別墅…這會實現了,又來埋怨些什麽…

  跟隨著候三郎,這裏轉轉,哪裏晃晃,李鈺帶著四個三等丫鬟,拐進了另一個院子,來時的路李鈺已經忘完,徹底不知道該怎麽回去了,簡直九曲十八彎。

  說是偏廳,隻是個說法名字而已,李鈺發現,這個客廳和之前的正廳幾乎一模一樣,沒什麽不同之處嗎!大小也是如此,剛一坐下,就聽見外頭急匆匆的腳步聲,緊接著幾十號人在那個二狗的帶領下,走了進來,在二狗的指揮下站定,開始行禮,:

  “見過郎君。”“郎君安好…”

  聲音參差不齊,花樣繁多,但是禮節也算是到位,隻是一片亂哄哄的,有點慘不忍目,

  等眾人見禮之後,又恢複安靜,李鈺看著幾十個鐵匠農戶,穿著打扮都差不多,好多人衣服上補丁摞補丁,看來這就是大唐,最底層的人群了,過的還真不咋滴,不過雖然穿的破舊,精神方麵卻都非常飽滿,想來是都能吃飽飯的。

  李鈺的同情心加骨子裏的善良天性,又開始泛濫起來,扭頭就對著前邊的一個丫鬟說道:“某欲賞他們些布匹,做幾件衣服,汝看這事兒,該如何操辦?”

  丫鬟聽完,立馬彎下腰:“回郎君的話,隻需通知一下庫房就成,按照每人所需,支取出來,分下去便是,隻是庫房的鑰匙,在司徒娘子身邊的二等侍女,桃紅姐姐手裏。若是家主要賞,奴婢這就是去司徒娘子處稟報,再由桃紅姐姐,使人領取。不過還得叫人去王家娘子那裏登記在冊。”

  李鈺沉思著:原來王可馨是管事的,類似後世的經理,司徒雲砂是會計加出納,進出都由司徒掌控。等於是財務室一把手。

  了解了情況,李鈺便抬手指著另一個丫鬟道,汝等兩人分別去辦,一人去王姐姐那裏,一人去司徒姐姐院子裏,再帶上幾個仆役,去庫房領取,”

  “諾,”兩人福了一禮,一起離開。那邊候三趕緊指定了三四個仆役跟了上去。

  廳中的幾十個鐵匠,瞬間就炸了鍋,都開始竊竊私語,本來老侯爺故去,所有莊戶都在擔驚受怕,不知道這小郎君要是繼承了家業之後,會不會收回土地,很多人都擔心,課租如果上漲的太多,讓人無法接受,可是啥辦法呢,所有的土地都是老侯爺的,讓你種你才能種,讓你交多少就得交多少。

  所以幾個莊子的人雖然不至於鬧起來,不過也是人人惦記此事,如今看這小郎君第一次招見,便直接要賞賜布匹,眾人的心終於放了下來,看樣子,這小郎君也和老侯爺一般的良善,估計不會漲課租吧,

  於是忍不住互相討論了起來,有說郎君心底善良的,有說老侯爺教導有方的,一時間整個偏廳全是哄鬧聲,

  府裏的丫鬟,仆役等下人,卻沒有一個人亂動,亂說話的,全都是規規矩矩的站著。

  高下立判,旁邊的候三郎立馬給二狗打了一個眼色,二狗會意,抬高著嗓門;“安靜,安靜下來,不得喧嘩。”

  眾人這才醒悟過來,這可不是村裏頭的曬場,想說什麽就說什麽,這可是縣男府裏的大廳。眾人連忙錘下頭,收聲憋氣。

  也不能怪這些人無禮,都是地道的莊戶人家,哪有那麽多規矩可言,好多人第一次進府,若是沒有二狗帶路,指不定迷路到那個角落去了。哪見過這等場麵。

  等安靜下來以後,二狗出聲提醒;“你等還不謝過郎君恩情?”

  眾人又紛紛行禮,這個說謝過郎君,那個說多謝賞賜,…

  李鈺笑眯眯的看著眾人行禮,心裏頓時像被十個燙鬥燙過一樣舒服,前世裏,自己的母親就是一個十分善良慈祥的人,碰到殘疾人,或者乞討的老人,母親都盡量多給幾十塊,並且從小就教導李鈺,做人,可以沒有太大的事業,也可以普普通通一生,但是要有底線,不論你在哪個位置,什麽身份,善良是做人第一要緊的事兒,所以李鈺從小就被前世的母親,養的一副菩薩心腸,

  對待窮苦百姓,李鈺也最喜歡大方了,這來了唐朝,又是土財主,是以就隨意了許多。

  待眾人謝過了禮。一個五十多歲的老鐵匠往前站了出來:“不知郎君要我等幹些什麽活計,但請吩咐,我等無有不從。”

  李鈺讚歎,終於有一個聰明人了,得了賞賜還知道問問幹活的事兒,看來此人是眾人推舉出來的頭頭,估計手藝也不會差勁到哪兒,

  於是問道:“汝乃何人,可會鐵匠的活計?”

  老頭回答,是十裏破小王莊的莊戶,張老實,又聽見問自己拿手的手藝,

  頓時露出自信的笑容;“小老兒自十五歲起,就跟隨祖輩們學打鐵如今已經四十年了。不敢誇口,單說這四十年的苦功,咱們這五個莊子裏,還真找不到第二個,郎君若想打出什麽物事,盡管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