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無意間促成的正式家宴
作者:黃金菜      更新:2020-03-24 08:02      字數:3915
  第十六章無意間促成的正式家宴

  折騰了半天,李鈺看看天色已近黃昏,便催促道,:“那吃食何時能好,某家可是餓壞了。”

  王可馨聞言,立馬轉頭對夏竹:“吩咐下去,郎君餓了,準備些吃食。”

  “諾”

  看著夏竹離開,李鈺又開始頭疼,為何?這大唐哪裏都好,卻唯獨這吃飯的事讓人惆悵,飯菜品種簡單的嚇人,幾乎不是煮就是燉,而且除了鹽巴,什麽也不放,甚是乏味,卻不吃不行,總不能天天喝粥吧,

  還好有烤肉,不過烤肉也除了鹽巴啥也不放,但吃烤肉總比吃白水煮肉強上好多,再加上這具身體正是成長期最快的時候,一頓過去沒多久就又消化完畢,餓得快,所以李鈺一天能吃四五頓,不像大唐人一天兩頓或者三餐,

  自從李鈺想開之後,幾乎是餓了就要吃,也不論時間,這縣男府當然以他最大,最尊貴,所以現在前院的廚房,幾乎一整天都有人當值,隻要去交代一聲,就可以立馬開始做飯。倒也不會耽誤太久,

  幾個人一邊等待吃飯,一邊討論詩詞,李鈺驚奇的發現,這兩女竟然詩詞歌賦樣樣精通,自己根本不敢胡亂說話。

  這要是放在後世,那絕對是兩個教授級別的學者,正熱鬧著,見下人們,在夏竹的帶領下,一個一個的進來,開始擺放碗筷,

  老李的桌子上放著:胡餅八個,煮雞蛋八個,煮好的雞一隻,,煮好的鴨子一隻,生魚片一陶盆,烤好的羊肉一陶盆,粟米粥一陶盆,醋芹一份,胡餅就是最早的肉餡餅,粟米就是小米粥。

  王可馨和司徒雲砂二人的矮幾上,卻一無所有,為何,這就是封建王朝的真實規矩了,可不是前世裏的電視劇,很多人坐在一起一塊吃飯,那是純粹瞎掰,

  在這裏,家主吃完,才能輪到她們,古代一直就是這樣的,李鈺並也沒有立刻打破這些傳統和規矩,他考慮的是,一點一點慢慢來,以後慢慢改規矩,這樣大家都能接受,再說了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前世裏不遵守交通規則的人,就是是李鈺最痛恨的。也正是因為很多人不遵守各種各樣的規矩,才導致太多製度形同虛設,最後才妖魔亂舞,都成什麽樣子了?

  丈夫找小三,妻子出去亂來,各種各樣的騙子,不計結果的往自己口袋裏弄錢…這些就是嚴重破壞規矩破壞生態平衡的行為。

  所以李鈺很喜歡講原則,講規矩,有了規矩,所有人都緊守底線,那才是正經!

  兩女的身份再高,那是以前,如今在這府裏說好聽點,等著被收房納妾,說難聽點,就是府裏唯一的兩個一等侍女。

  家主吃飯用食,她們理所應當的要伺候,一塊吃?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兒,這不,老李桌上的食物擺放好,兩女就自動坐了過來,給老李盛粟米粥,分烤羊肉,等等雜活。

  別覺得不好意思,或者難為情,在這裏李鈺吃完了,下人再吃,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家家如此,所以別拿後世界的眼光看大唐,那會被看成是神經病。

  那種先進的理念在大唐這裏,簡直就是怪人一個。

  要不然為何上那麽多飯??那可是幾個人加一起的一頓,李鈺吃完了,輪到兩女吃,然後才是四個二等侍女。一共七個人的飯食,都放在李鈺桌子上。府裏其他的下人,對不起,請去吃大鍋飯。

  李鈺在後世裏可是吃慣了美食的,各種配料齊全,之所以還不習慣,那是因為起點太高而已,單說李鈺這夥食,在這方圓一百多裏的藍田縣,那是蠍子拉屎,獨一份,就是縣令都不敢天天這樣揮霍。

  唐朝的官員大都清廉,以俸祿和土地產出為主,王可馨和司徒雲砂以前家雖然庭優越,可也隻是隔三差五的,才這樣霍霍一頓,像李鈺這樣子,每天大魚大肉,也就是地主大老爺家才能支撐了,所謂的地主,就是有爵位的和那些世家的積累了。

  老百姓想吃這一桌??也就是等到過年的時候了,平日裏想都別想。能吃飽飯餓不死,那都是很不錯了。碰到災年,易子而食可不是開玩笑,那是血淋淋的事實,餓級了吃觀音土的比比皆是。

  否則為何人人願意拿命換爵位。有了爵位不但分給你幾百上千畝的爵位田,而且還不用納稅交糧,還有相對應的食邑封戶,這些封戶百姓還要把土地產出,交一部分給你當做課糧,一代一代的積累下去,根本就不愁吃喝拉撒,生活質量當然是普通老百姓不能與之相比的!

  雖然喜歡講規矩,可李鈺畢竟還帶著來自前世的思維,所以總是覺得給別人吃自己吃剩下的,確實有點太不禮貌,於是大手一揮:“夏竹,凝翠,將這些吃食分於你家娘子,今日同食。”

  本來李鈺是想讓幾個丫頭也一起吃的,可沒發現沒有多餘的桌子,想了想就沒說出口來,這幸好沒說出來,否則勢必要鬧出天大的誤會。

  其實李鈺是從來沒見過這倆美女吃飯,有點好奇,所以想留他們在這裏吃一頓,方便自己參觀一下美女用膳的樣子而已。

  卻不想兩女先是驚奇,然後又開始激動,各自就著跪坐的姿勢彎了下腰,先是兩手相合,左手在外右手在裏兩個大拇指相對,然後拜伏於榻上,以頭觸榻:

  傳來兩女整齊的聲音:“奴家謝過公子。”

  老李一愣,心想不就留下你們吃個飯嗎何必如此激動。

  嘴裏卻快速反應道:“快快免禮,”

  隻等李鈺說了免禮,兩女這才都起身,直起腰來。

  然後各自回歸原位,正襟危坐。自是由剛反應過來的夏竹,秋菊,和凝翠,桃紅,將李鈺桌子上的各種吃食,再分出兩份,端到兩女的矮幾上。

  至於四個侍女,則各自站在自家姑娘榻前,規規矩矩。雖然留下吃飯的是自家娘子,又不是自己,但是四個侍女向李鈺投去的目光卻充滿了感激之情。

  為啥?因為在這大唐,兩女的身份是一輩子不可能和老李一塊吃飯的,隻有正妻才能和家主一個屋裏吃飯,這還是在沒有客人的情況下才行。

  即便是收了房,被納妾了,也是一輩子在自己屋裏吃,若碰見那些較真的正妻,還必須在旁邊伺候主子吃完才能離開。不要問為什麽,規矩就是規矩,一代一代傳下來的。沒有任何商量打折的餘地。

  這裏可不是後世界,男女同桌用餐,一句話說不好就是當場翻臉,吵架什麽的,這是古代,規矩森嚴,人人都有自己的操守和位置。一點都馬虎不的。

  沒看兩女都正襟危坐在案幾前?要多正經有多正經。那樣子仿佛如臨大敵。

  這一切都因為李鈺讓二女留下在家主麵前一塊吃飯而起,這相當於和主子同時用食。這是大唐非常很少見的事兒,隻有哪家的老爺決定同意納妾的時候,才會這樣做的。在大唐老李這種行為等於是要收房納妾的正式家宴了。如果有正妻在場,此時還要給正妻行禮,而且也是大禮,這也是為何兩女拜謝的時候一定要等到老李說免禮才直起身子。

  兩女都很激動,根本就沒有吃飯的興趣,都巴不得回自己的小院和各自的貼身丫鬟好好嘮嘮嗑,來慶祝和發泄一下。

  這可是正式納妾的家宴,馬虎不得,要是出了洋相,傳出去可大大的不好。所以兩女這頓飯,吃的也是非常辛苦,純粹就是走個程序。

  最激動的是王可馨了,伺候這小郎君三年多了,自從老侯爺請來的那個大儒回蜀中奔喪後,一直是王可馨接過接力棒,半陪讀半教導的整整三年了,自己又比郎君大很多,這一直是王可馨最大的心病,整天正正經經的嚴肅模樣,其實一大半原因都是自己的歸屬問題不好解決所致。生怕這年郎君抵觸她的年齡,如果不納她為妾,可就真要變成徹底的一等侍女了。

  如果那樣的話,留在府裏一輩子不出嫁還好,雖然這樣要孤獨一生,不過至少地位不會降低太多,且身邊還有兩個陪同的丫頭伺候,還有屬於自己的小院子居住,隻要自己謹守本分倒也沒人來打擾,如果是不被納妾又不讓居住在府裏,被家主指配給哪個奴仆或者莊戶,可就是大大的不妙了,

  不但以後世代都是奴仆的身份,還並不一定能嫁個如意郎君,廢話,府裏的幾百戶奴仆有哪一個是有身份有學問的?王可馨出身高貴,又飽讀詩書,當然不想真的去過那種低三下四,又窮困潦倒的生活。那樣的生活對她來說,還不如死了心靜!

  今日被家主公開肯定接納,又賞賜宴席,王可馨終於等到了這一天,也是暗自放下心裏的一塊巨石,哪裏還有心情吃飯,以後再也不用擔心了,不對,這還不算完畢呢。

  按照規矩還有一個正式的宴席,那就是納妾通常要全家慶祝一下的,就是說宴席全府一次,就等於正式收房,也相當於納妾的婚宴。

  納妾是不可能像正妻一樣三書六聘的,為妾得人都會經曆這兩關,第一次同屋而食相當於聘,第二次全家賜宴相當於娶。兩次家宴一過,就是府裏正式的女主人之一了。

  王可馨心裏琢磨著,也不知何時,家主才能通告全府舉行納妾的家宴呢?一邊想叫快快到來,一邊又暗罵自己貪婪,

  那邊司徒雲砂卻想的是,明晚郎君定會要我侍寢的。會不會就要了自己…家主還要幾個月才到十五束發,如果明晚…這不合規矩啊,我要不要抗拒?唉…真是惱人的抉擇。

  兩女倒也不是著急男歡女愛的羞人之事,主要是兩人年歲大了些,自然就懂事的多,肯定要為自己的將來考慮,不像李鈺吃喝不愁,家業豐厚,又是十四五歲的年齡,啥也不用想,不用考慮,自然有下人給他辦好一切。兩女都是經曆過家破人亡的心酸,如今即便家主對他們再好,也終究頂著個一等侍女的身份,若是自己不爭取,哪來的以後可言?

  是以兩人隻是惦記收房納妾的名分,至於這小郎君十四歲的身體,到底何時能行周公之禮,反而沒有考慮過,兩女的心裏都是如此想的,隻要身份名正言順,哪怕家主成長幾年再同房,也能安心等待了。所以這名分可是當前最重要的事。

  老李想看美女吃飯的願望算是徹底泡湯了,看兩女的樣子幾乎對著一桌食物不怎麽動手,大失所望下,自己就開始大塊朵朵,把一桌大唐的白水煮肉,吃出了一番國宴的姿態。待吃飽了肚子,看兩人還是慢慢吞吞,以為兩個人不習慣他在場,於是大方的揮手:“算了,兩位姐姐還是回房去吃吧。”

  兩女同時行禮,這次隻是稍微欠了下身子,“諾,”老李鈺又對著夏竹道,“夏竹,你陪本郎君去前院走走。也好消化一下肚子裏的吃食。”

  一邊說一邊站了起來,夏竹自然趕緊過來伺候穿鞋子。陪著老李去了前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