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3章 ;不給個交代幹翻他們
作者:黃金菜      更新:2022-04-15 22:23      字數:4167
  第九百一十七章;不給個交代幹翻他們

  “是啊,我哪裏知道啊,就連三房的阿弟也是才知道真相,否則他為何張大了嘴巴?”

  “可不是嘛,我看的心裏發抖,九房的族長,把妖師當做心頭肉的刺,沒想到居然是隴西李氏的大族長, 我能不吃驚嗎?”

  李鈺在屋裏繼續走動,遇到大事情他就喜歡這樣不停的走動。

  “我沒想到的是,他居然如此直接了當,如此爽快,毫不隱瞞一點半點的就把背景和故事全部交代了出來。”

  “算是個坦蕩的英雄人物,本來我還在猜測,刺殺我的人,恐怕他也有些叫人懷疑的地方,如此看來,不是妖師所為了。”

  大房的族長老頭也跟著站了起來,沒有了白天那種,行將就木的樣子,也是背著雙手在屋裏走動,氣勢和姿態都顯示出良好的素養……

  “我也覺得不會是他幹的,以他的性子和身份地位,不會那樣下做,我雖然跟他打交道不多,但是聽你阿耶提過他多次了,知道他是個有心氣兒的人,他想打敗誰, 一定是要正麵來的。”

  大房的老族長說著話還去看三房的老頭, 意思是你也說幾句,趁著機會把二房老弟對趙郡李氏的誤會解開,畢竟兩家都是大族,總保持一個敵對的心態,也不大好的?

  三房的老頭眨了眨眼睛表示收到了信息。

  “大兄說的有些道理,我對此人知道的甚少,雖說大家都是一個老祖宗,但是分家下來之後,也有千年之久,早不知出了幾服。”

  “別說是趙郡李氏了,就是咱們隴西李氏九房之間,也是八百年前分的家,門房之間的距離也很遠了。”

  李鈺從屋裏另一頭走回來的時候順口接應;

  “是啊,這個倒是事實,我與兩位兄長的輩分雖然相同,但是咱們也在秦朝老祖宗下頭,第二十六代上了,按照祖宗的規矩,五代以後就可通婚, 這個意思就是說,血脈已經很遠了。”

  “所以說呀,一個李字,並不能代表什麽,就是咱們隴西老窩那邊,沒有利益交接的話,誰也不會把誰當做一回事兒的。”

  “有利頭的時候,大家都是笑嗬嗬的念叨一個祖宗,但有所需,頃刻間就會翻臉無情,殺人滅口的事也不是十回八回了。”

  “阿弟你也知道我的,我是個沒什麽腦子的人,總想著簡單一點,把三房家族管好,交給下一代去,我就能下去見三房的列祖列宗了。”

  “兄長不可妄自菲薄,能想著安心守家,並且還把家族守的鐵通一般,兄長已經是很厲害的人物了。”

  “阿弟這是故意誇我來著,我幾斤幾兩我自己能不知道?”

  “阿弟你也別說我話多,我是本著兩個家族的事來的,知道你這幾年一直對趙郡李氏抱著很大的敵意。”

  “不錯!我也不來隱瞞兩位兄長,我早就查到了蛛絲馬跡,我道家門下徒子徒孫眾多,想要知道什麽,隻要肯下功夫,雖不得全貌,卻也能找到一點一滴的痕跡。”

  “我是早在一年半前,就懷疑趙郡李氏的大族長,就是那昔日叱吒風雲的妖師,他就是皇帝日夜惦記的人物。”

  “當年他隱蔽在長安城外的思念裏,我不經意的壞了他的大事,盡管我不知道他想幹什麽,但是我知道他一定很不痛快。”

  “當年,我帶著許多精兵強將,還叫他安安穩穩的撤退走人,我當時就知道那人很不簡單。”

  李鈺的話引的兩個老頭不停點頭,大房的族長聲音沉穩,其中還帶著一點點的擔憂;

  “還好阿弟當年沒孟浪,若是阿弟當年不收手,繼續追殺下去,我不敢想象會出現什麽局麵的,別的不說,我心裏明白,那趙郡李氏的大族長,絕不會不留後路。”

  “且他手下猛將如雲,徒弟一堆,個個都是能一方霸主豪雄,曾經在十八路諸侯爭搶天下的時候,那叫一個所向披靡,不可抵擋。”

  大房族長的話並不是危言聳聽,李鈺也點頭承認這些。

  可這些話,並沒有嚇住在場的上三房族人,默默幹活的幾十個壯漢,個個都是不屑一顧,很不服氣的樣子。

  隴西上三房的族人,很是團結,絲毫不比清河崔氏和趙郡李氏的齊整,何況還有二房族長就是上三房頭腦的原因在擺著,所以李鈺的敵人就是隴西上三房共同的敵人。

  對於趙郡李氏怎麽強大,同樣生活在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的隴西李氏,對生活在北方的趙郡李氏很不服氣,哪一家更加彪悍,更能廝殺,一直是兩族最大的最敏感的話題。

  三房的老頭還是坐在太師椅裏一動不動;

  “大兄說的沒錯,趙郡李氏的大族長,當年可是風雲的很,隻是沒人知道他的根底在何處。”

  但是隻看妖師當年的魄力和本事,就知道不是簡單人物,手下的徒弟個個都能獨當一麵。

  就九房現在那些個大將軍,好些都曾經被妖師的徒弟打敗過,無敵猛將尉遲恭也被人家收拾過幾次,弄得灰頭土臉沒脾氣!

  “當年我們甚至推斷,有妖師在幫助竇建德,九房很難坐上朝廷,所以大兄和我積極勸阻二房叔父,退出爭霸不再廝殺下去,也因此被九房的李淵打聽到之後,很是仇恨我和大兄。”

  “是啊,所以我大族長的名頭,被九房給按住了,我也懶得和李淵計較什麽,說實話我從心裏看不上他的。”

  “從一開始我就看不上他,現在他死去幾年了,我還是不把他當個人物,此人心機太多太多。”

  “當年要不是叔父帶著咱們上三房支持他,又聯合隴西老窩的其他五房族人,憑借九房李淵的家業,想把十八路諸侯擺平,那是癡人說夢。”

  李鈺笑著插了一句;

  “他們不是也獲得過其他世家的支持嗎,又有聖人七十二賢後人家族,給他們籌謀劃策,特別是顏七娘的阿公上躥下跳的,四處聯絡能人誌士。”

  大房老頭一聽這話,立刻聳了聳鼻子,明顯很是不以為意;

  “那些頂個屁用?”

  “就是,別說大兄看不上了,連我都想分說幾句,阿弟你不知道內情,當年的事情非常複雜,天下大亂,世家門閥各自緊閉門戶,生怕惹火上身。”

  “咱們隴西老窩上下八房,也不想卷入紛爭的,奈何九房也姓李,不聽你阿耶的勸,結果輸得一塌糊塗,被打的鼻青臉腫丟人至極。”

  “然後他們就找到了我阿耶?”

  三房的老頭不屑一顧的點點頭;

  “沒錯!九房的李淵,跟叔父可是從小就不大對頭的,這事兒天下人皆知,可他一敗塗地,剛起兵,就被打的節節敗退,還被靠山王楊林圍困一角,差點就要被滅殺性命。”

  “於是李淵就叫大兒子帶著親筆書信,來求二房的叔父,信中寫的誠懇至極,還說得了天下,平分秋色,又用各種手段,還帶著激將法。”

  “他知道叔父的性子,喜歡廝殺,愛打抱不平,重視家族九房的一切,所以才拿捏了叔父的心思。”

  李鈺微笑麵對兩個兄長,繼續在屋裏不緊不慢的走動著;

  “他算準了我阿耶不甘寂寞的心,可是後來他做的那些,就叫人失望透頂了,這也是天下人詬病他的地方。”

  李鈺才感歎兩句,大房的老頭就不停的搖頭擺手;

  “對,阿弟你說的一點沒錯,沒有冤枉他一點的,當年他瀕臨死絕的時候,寫的聲淚俱下,口口聲聲要和叔父平分天下,結果呢?

  結果他背信棄義,不但沒有封叔父做靠山王,反而是連個爵位都不想給,還是他幾個兒子看不下去了,跪著求他才給叔父封了個,永遠不降世代傳承的開國縣男爵位。”

  三房的族長是個急性子,一口唾沫就吐到了地上;

  “我呸!什麽他娘的狗屁玩意兒,說的倒是好聽,還永遠不降?沒有咱們隴西老窩的族人全體出動,他李淵早就屍骨無存了,給咱們的是個最低的爵位,弄得好像咱們還欠他的一樣,我去他娘的狗屎一堆……什麽東西?”

  “收收性子吧,你都快八十了?”

  “我收了兄長,我早就收性子了,我要是不收性子,當年你能攔住我?

  當年我要收拾他九房的時候,連叔父都沒有吭聲,要不是你出麵阻止,我早就聯絡天下英雄,把他李四郎給拉下馬來,斬殺性命狗頭了。

  要不是咱們上三房支持他,他能打敗三個兄長?繼承族長的大權?

  什麽忘恩負義的狗東西?說不算數的小人,老子早就看他不順眼,不是一天半天了。”

  “你看看你看看,越說你越來勁兒了,事情都過去多少年了,你還記恨在心裏忘不下,你二房連叔父一半都不如的,叔父都沒有埋怨呢。”

  “兄長你別老是說好聽話,叔父心裏能高興嗎?他老人家那是麵子上被逼迫的不好說話,總不能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吧,叔父那是被擠兌住了,不好意思出麵收拾他個狗東西,真當咱們上三房好欺負,怕了他們九房?”

  李鈺臉上的肌肉忍不住抽動了好幾下,冷笑了幾聲;

  “哼哼!”

  “阿耶沒有得到的,我會替他拿回來的,靠山王?不算登天之難,也是本來就屬於阿耶的名頭和榮譽。”

  “李唐朝廷給我個交代,就當還我阿耶的情了,算是把當年的事情做一個善果了斷結束。”

  “敢不給我?把我惹毛了,我就推翻他李唐的江山,把他們全部趕回老家種地,老子從新找個人來做皇帝,誰聽話了,就叫誰上去當那個九五之尊。”

  “皇帝的名頭再響亮,也得世家門閥支持他才行的,老子就是所有門閥裏最大的那一個,老子不支持,誰也別想安生的過日子。”

  “好!”

  李鈺的狂傲,引的屋裏幾十個壯漢心血澎湃,隴西李氏的族人,生來就喜歡廝殺,並不是隻有李鈺的阿耶,喜歡打仗,下頭的族人天天都盼著跟誰幹一架呢,隻要天下大亂,打醒了就能提升等級,就能掙來一個世代傳授兒孫的大管事位置,誰不念想是狗是豬!

  大管事多風光?

  家族裏傳了九百年的規矩,凡是大管事身份的,一等侍女兩人,二等侍女四人,三等侍女十六人,婆子,丫鬟一大堆,護衛隨從一大堆,月月都是拿著許多銀錢,穿的是綾羅綢緞,誰不想當大管事?

  可是現實很殘酷,所有大管事的差,都是祖輩傳下來的,隻要不犯死罪你就別想頂上去?

  隻有每次打仗的時候,立功的人才能有晉升的機會,其他時候隻能等家族產業擴大有需要的時候,才能有那一點點機會了。

  比如這幾年隨著二房族長的神奇思維,弄出來許多買賣,新增加了一些大管事二管事的差。

  可是這些有限的差,被各大姓裏的能人們惦記的肚子疼,誰家不是使盡渾身解數去搶奪?吃狗肉都沒有搶差事瘋狂呢。

  所以還是打仗的時候公平,誰的功勞就寫在家族記事裏,任何人也搶不走半分,一個人頭一份功,這是李氏九百年的鐵規矩,隻有打仗才能叫人人都有機會晉升,隻有打仗才是最公平的時候,所以上三房的族人一聽打仗,一聽要幹倒皇帝,身上的血都熱了!

  李鈺的豪邁和牛氣衝天,刺激的三房的族長跟著叫喊!

  “好!”

  “阿弟說話我喜歡聽,是個爺們,別看我老了七十多了,可我一點也不發怵,拉他們下馬雖然不容易,可也不是登天之難,更何況,阿弟現在把隴西八房收拾的服服帖帖,家家都跟在咱們屁股後頭吃香的喝辣的,再加上道家門裏幾千年的家底,哼哼……”

  一說造反的事兒,三房這老頭似乎比李鈺還要激動,大房族長實在聽不下去了;

  “哎呀行了行了!少說幾句吧,三句話就跑了題目。”

  “李老三你是吃錯藥了,還是得失心瘋了?叫你來勸解二房阿弟的,你可倒好,生怕他火氣上不來一樣,你都快八十了,能不能成熟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