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又踏馬加了開國兩個字!
作者:黃金菜      更新:2020-10-08 13:10      字數:4386
  第四百七十六章;又踏馬加了開國兩個字!

  “嬸娘,我可不可以戴著幹將去大殿裏獻寶?”

  “蠢貨,想都別想,朝會上除了南北二衙門的禁軍之外,隻有一個人能佩戴寶劍,那就是至尊陛下了。

  你戴著寶劍去見陛下那是做死的行為,所以想都別去想,平時你去哪裏都可以佩戴的,唯獨去宮裏的時候不行。

  就算陛下知道你無非就是想顯擺幾下,但是會留給別人口實,別人可不這麽想的,別人會說你是想要圖謀不軌,特別是那些言官禦史台的官員,鐵定要參你一本的,到時候至尊護你也不是,不護你又不對可有多麻煩?”

  “哦,兒就是隨口一問,可不敢想著帶劍去見陛下的,對了嬸娘我去了朝會上還需要注意別的什麽嘛,您早點教教我免得我又犯了什麽錯處,叫至尊訓斥我不學無術。”

  “要注意的禮節無非就是平時那些,你都會的又不是不會,就像平時你見至尊那樣恭敬就對了。

  不過該你說的你說,不該說的一句都不要冒出來,免得說錯什麽,少說少錯,不說就不錯。

  說完了你該說的至尊賞賜完畢,你就趕緊請退,不要在朝會上多呆,前頭你打廢那些世家子弟,除了範陽盧氏有那幾個英明的老人坐鎮,也沒人和你計較什麽,

  其他幾家可都一直懷恨在心的,我聽你叔父與我說過幾回,好幾家都惦記著要找你的麻煩,隻是沒有機會下手。

  若是你今日在朝會上有一點不對,或者對至尊不敬,那些人怎麽會放過這上爛藥的機會?

  所以嬸娘才叫你說完就走,莫要多留,那朝會上頭雜亂無章的很,各方勢力都在,文武百官懼全,

  就是你兩位叔父都是小心翼翼的應付,生怕掉進什麽圈套裏,你這乳臭未幹的娃娃又沒經曆過什麽,豈能知道裏頭的凶險?”

  “嬸娘放心,孩兒記住了的,絕不會多說一句。”

  “嗯那就好,嬸娘就放心了,時候不早了你趕緊去吧,免得耽誤太久讓陛下好等。”

  “是嬸娘,那我去了。”

  “去吧去吧,我今日因為你的事兒起來太早困的不行,還得回去補一覺才能恢複正常。”

  秦夫人說著話就帶著一群侍女下人離開了李鈺的院子,李鈺在李義的攙扶下上了馬車裏坐好,今天他要上朝給皇帝陛下獻寶,所以不能躺著亂了頭發。

  獻什麽寶呢?當然是走個過程把曲轅犁獻給皇帝陛下了,經過之前幾天的忙碌,那些購買五糧液售賣權的大小門戶都如數的把該交的銀錢拉去戶部裏清算完畢了,

  家家戶戶都拿回一份朝廷裏特別製作的契約文書,都是至尊落筆親自簽字畫押的。

  聽說皇帝陛下連著三天全部呆在倉部司裏,親眼看著家家戶戶往裏頭繳納銀錢,整個朝廷有了銀錢之後立馬快速運轉了起來,隻用了兩天時間就把天下各處要修造義倉,和購買糧食儲存的銀錢,分發完畢。

  皇帝陛下再次下命,兩個月之後哪個地方的義倉還修造不好,不論是縣令還是州官全部不問情由革職查辦。

  而且秋收之前所有義倉都要儲存足夠份額的糧食,以備不時之需。

  解決了大患的李世民非常輕鬆,從來沒有過的輕鬆,心情大好的皇帝陛下又給南方經常有水患,需要加固河堤的三十多個縣,

  每個縣都撥款四萬五千貫銀錢絹帛,至此困擾李世民許久的難題總算圓滿解決,停下手來的李世民也想起來了功臣李鈺,於是決定把獻給皇帝曲轅犁的事情提到了章程之上,這才有了今日李鈺天不亮就起床的事情。

  李鈺出行依然是十六個隴西出身的壯奴跟隨車馬左右,吱吱呀呀一路來到皇城門口,拿了腰牌進入宮門,早就有等待多時的內侍引著李鈺來到朝會大殿門外等候。

  李鈺聽著那內侍的聲音在裏頭響起,

  “啟稟皇帝陛下,時有藍田縣開國縣伯李鈺殿外等候拜見。”

  “宣他進來。”

  “諾。”

  “宣藍田縣開國縣伯李鈺覲見。”

  李鈺知道該自己出場了,費力的抱著鐵犁進入大殿,直到跟隨旁邊的內侍要求李鈺停下的時候,李鈺才把鐵犁放在腳下,整理了衣衫正式參拜。

  “臣李鈺拜見皇帝陛下,陛下萬福金安。”

  “免禮起身。”

  “謝陛下。”

  李鈺剛站直了腰身上頭再次傳來李世民的聲音;

  “你拿的是什麽物品,且說個詳細出來。”

  “遵旨!”

  一切都是商量好的,李鈺無非就是來走個過場罷啦,聽見皇帝發問李鈺不緊不慢的說道;

  “啟稟陛下,這是臣無意中在魯班秘書裏發現的一些道理,又嚐試著製作而成的農耕利器,臣給它起名曲轅犁,用來代替以前使用的直轅犁。”

  滿朝文武都見識過這曲轅犁的,但是今天不同了,今天是正式寫進史冊的,負責記錄的舍人正在大殿裏的側麵記錄所有人的一言一行。

  李世民不急不慢的繼續發問;

  “你可有嚐試過這農耕利器,具體功效如何,可比得祖宗們傳下來的直轅犁乎?”

  “回稟陛下,臣已經在自家的土地裏嚐試了十幾天,功效比以往的直轅犁快速了十倍不止,堪稱農耕利器也。

  若是推廣天下,則萬民不再懼怕挨餓,每家每戶每年可多種許多土地,田產收獲也能大大的提高許多,

  不出十年咱們大唐的天下再不缺乏糧食,家家戶戶都會穀糧滿倉,糧食的價錢也會下降十倍,陛下若是推廣這農耕利器,盛世可期也。”

  “哦?那可有見證之人?”

  “回稟陛下,有金吾衛秦大將軍印證過的。”

  李世民看向武將陣營裏頭;

  “秦愛卿,果有此事乎?”

  秦瓊聽見皇帝發問立馬出班回奏;

  “啟稟陛下,臣先是派人去藍田印證,所派之人回報說一切屬實,

  臣還不放心於是拿來親自印證,耕犁了半日,所犁之田十九畝,其功效比藍田縣伯所說更加厲害了三分,請陛下明鑒。”

  “大善!有此農耕利器出世,我朝百姓往後再不懼怕糧食不夠吃的事情了,著工部效仿此物,多多打造,

  盡快推廣於天下,使百姓早日受益,此事需快速進行不可耽誤,秋收之後朕要這農耕利器傳遍天下百姓,使家家戶戶都有此物。”

  工部尚書聽到此處站出班子;

  “遵旨!陛下放心,臣當一心推廣此利器,秋收之時完成陛下的使命,叫天下百姓受益無窮。”

  “善。”

  等著君臣話音落地,程咬金立馬站了出來,洪亮的嗓門響徹大殿;

  “啟稟陛下,我朝一向賞罰分明,藍田縣伯李鈺,獻此農耕利器有功,堪稱一寶也,如此功勞不賞難以使天下人信服,臣懇請陛下賞賜藍田縣伯,請陛下恩準此事。”

  程咬金話一說完,還沒有推退下去秦瓊也跟著奏上;

  “臣附議。”

  接著秦王府的一大群老臣紛紛站出來請求皇帝賞賜李鈺,李世民點點頭;

  “準!”

  李世民終於有機會把想好了十幾天的爵位說出了口;

  “藍田縣伯李鈺獻農耕利器於朝廷,此事有功於社稷,惠及百姓黎民大功也,其爵位追加一等,封為藍田縣開國縣侯,從三品上,實封千戶,著戶部盡快辦理其食邑千戶之事。”

  文臣裏許多官員都是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尤其是和李鈺有仇的那幾家,臉上的肉都在抽搐抖動著。

  果然和以前一樣的情況,皇帝陛下對這個義子可真是照顧有加,每一次封賞都帶著開國兩個字兒,

  此等鐵帽子爵位整個朝廷也就那三兩個,這乳臭未幹的孩童竟然位列其中,真叫人羨慕嫉妒恨至極。

  以前他封的開國縣伯已經夠叫人詫異了,沒想到今天這堂堂縣侯竟然也能給個開國,許多人表麵上不吭聲,心裏已經開始憤憤不平了。

  縣侯和縣伯雖然一字之差,卻是大大的不同,那縣伯就是個四品,即便是個開國縣伯鐵帽子,許多人還是能接受的,

  這縣侯可就不一樣了,大大的不一樣,正式進入三品的功勳,其人長大之後,可以直接入仕為官了,而且等他成男之後,陛下就是給他個五品官,都是順理成章的事兒了。

  這三品開國功勳的兒子以後就能有資格兩人入仕,倘若是他日這李鈺再升一級,若是繼續加一個開國?

  那可就是二品的鐵帽子功勳,那……真是不敢想象的,三品以上的爵位,帶著開國兩個字那和不帶的,可是雲泥之別了……

  李鈺一聽還真是就給個縣侯,雖然也早就有了心理準備,但立下汗馬功勞一堆的李鈺終究有些不太舒服,說話的口氣難免也帶著不滿的情緒。

  “謝陛下賞賜隆恩。”

  “免禮。”

  “啟稟陛下,陛下與重臣們還要商議國事,臣不敢打擾,這就請退了,請陛下恩準。”

  李世民哪能聽不出來李鈺不滿的口氣,不過最近心情大好的他懶得去和一個孩子計較,也就沒當回事,依然平靜的說道;

  “準。”

  “謝陛下,臣告退了。”

  李鈺也不多呆,朝會上的氣氛太過嚴肅了,他受不了這種正經,跟皇帝行過禮之後退出了大殿。

  看著李鈺從大殿裏出來,等候在外頭的迎香,惜春探春三女,迎接李鈺下了台階,迎香看著李鈺不太高興的樣子也不敢多說話,小心翼翼的說道;

  “啟稟郎君,方才皇後殿下派人過來通傳,說是郎君您出來之後叫您過去殿下那裏。”

  “嗯知道了,走吧。”

  剛要轉身離開的李鈺聽了這話答應了一句,就扭過身子又帶著三女朝著皇後的寢宮走去。

  看著家主的臉色不善,三個貼身侍女也不好多說話,跟著李鈺來到皇後的寢宮門前,被等待在門口的宮女直接引了進去。

  “拜見皇後娘娘。”

  “奴婢拜見皇後殿下。”

  “都起來吧。”

  “過來我的兒,坐到娘娘這裏,說說你在大殿裏頭可有沒有失了禮數?”

  李鈺噘著嘴坐到長孫皇後的身邊那咱就準備好了的小號椅子裏。

  “嗯?你這孽障又有什麽事兒了,這小嘴巴噘的,都能拴住個驢了。”

  “娘娘方才陛下升了兒的爵位。”

  “那不是好事兒嘛,你成天嚷嚷著要當個什麽王爺,這給你提升了爵位,還有什麽不滿意的?”

  “哎呀不是的娘娘,陛下就給我升了一級,給我封了個破縣侯而已,這算得哪門子提升,這才一級啊娘娘,我本想著這麽多功勞擱在一塊兒,能升個國公呢,結果就是個破侯爺,唉……”

  長孫皇後咱就知道李鈺這次隻能升個縣侯的事兒,說起來連長孫皇後自己都覺得這次陛下太摳門了,

  要說功勞真是不小了,起碼也給個從二品的縣公吧,再說又不是外人,可是皇帝陛下想的是慢慢來,

  不能給他升的太快,否則一個孩子封的太高,恐怕大臣們不太樂意,於是長孫皇後才沒再說話,不過這些話可不能對李鈺說的,否則他還不蹦躂起來?

  聽李鈺說國公的話長孫皇後目瞪口呆的數落著;

  “天爺,你這潑皮還真敢想啊,還想要做一品的國公?你仔細數數那些跟著陛下出生入死的大將軍們,可有幾個是封了一品國公的?

  人家那些大將軍們一身的軍功都是踏踏實實拿命換來的,也有一身的本事和一身的傷病,即便如此陛下都沒有封賞幾個,你一個乳臭未幹的孩子就想著封個國公?”

  “娘娘來問你,你上過幾次戰陣?”

  李鈺倔強的回答道;

  “兒還沒有成男如何上得戰陣?”

  長孫皇後不搭理李鈺的不服氣,緊追著又問了一句;

  “那你可有帶過兵馬兒郎,或是押送過糧草穀子?”

  李鈺垂頭喪氣的回答;

  “回娘娘的話,兒也沒有!”

  “那你可有破過賊兵的戰陣,或是殺過個賊人?”

  李鈺被追問的無地自容,還不服氣的回應著;

  “娘娘您這不是故意抬杠嗎,兒哪有這些個軍功,一個都不曾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