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我的計劃就是暫時還沒有計劃
作者:黃金菜      更新:2020-09-23 18:54      字數:4278
  第四百五十章;我的計劃就是暫時還沒有計劃

  李鈺說的話在場的官員全部都是不停的點頭,其中一個像是找到了知音一般,看著李鈺自己排著大腿;

  “可不是嘛李縣伯,你說的太對了,還真是等米下鍋的,皇後殿下給您說的全是實話,我們這裏都快被那些要錢的逼瘋了都,這種日子再過個十天八天,我真是要少活好幾年的。”

  另一個官員不以為意的嗆了一句;

  “王員外,看您說的,咱們大家都是一個模樣,上到長孫尚書,下到各級官吏,個個都是被要債一般的,唉……”

  長孫無忌敲打著桌麵,有一搭沒一搭的回應著;

  “話都是實情,可是能多拉幾家大戶那是再好不過了,陛下缺的可不是萬貫,更不是幾千貫,當然是越越好了。

  大朗你看,我今天一直叫家裏的奴仆去打聽著倉部司的動靜呢,這會兒了還沒有來一家登記的,要不你看是不是明天再寬限一天的時日出來?”

  聽了這話李鈺刷了一下站直身子;

  “不行啊叔父,這可不行,豈能朝令夕改,越是那樣的話,那些大戶們還以為咱們怕他們不來呢,上趕著的買賣不好做的。

  既然告示都貼出去了,咱們就照著告示進行,我敢保證下午跟定會再來一些的,根據我的推測至少能再來個七八家吧,這會兒還早著呢,叔父您就耐心等待著吧,肯定會有人來的。”

  李鈺一邊說一邊還給長孫無忌捏肩膀,生怕這個大佬再出幺蛾子,長孫無忌一邊享受著按摩,一邊答應下來;

  “我就是順口一問,也沒說不按照你那告示進行不是,叔父又不是傻子,還能不知道顧全大局?

  對了大朗,你到底把各州,縣,的售賣權定好了銀錢數目沒有,明天的日子可是你決定下來的,你有沒有章程拿出來,說個大概也叫我們這些老家夥心裏踏實一點。

  都是幾十歲的人了,明天的差事若是給辦砸了去,先不說陛下的怒火,隻說這個臉麵就丟不起的,你好歹也給叔父通個氣不是?”

  長孫無忌一開口,下頭的官員立馬見風使舵起來;

  “是啊李縣伯,咱們這白酒的買賣都是縣伯一手操辦的,明日就要定稱了的,我等還是不知道具體情況,心裏沒個底子有些不太踏實啊縣伯?”

  “正是正是,王員外這話一點不假,這還是第一次辦這種沒有底子的差呢,我這心裏也是七上八下的!”

  “誰說不是呢……”

  李鈺撓了撓頭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

  “回叔父的話,侄兒這不是正在想著怎麽問的嗎,實不相瞞叔父,侄兒還沒想好天下各縣都定多少銀錢合適呢,今天來就是想問問叔父,各個縣都有多少人口戶籍,多少富貴大戶?

  平時各縣的其他買賣,那個縣做的好一些,哪個縣買賣差一些,說白了就是看看每個縣能有多少人吃得起五糧液,然後再算算大戶們買去一個縣,一年可賣多少五糧液,得利多少?

  假如收價一百貫一個縣,他們多久能把本錢弄回去,假如收價一千貫,又需要多久,再比如五千貫,一萬貫又要多久回本,弄清楚了這些才能對症下藥不是?”

  一群官員聽說李鈺明天要聚會了,這會兒還沒有確定下來,都開始搖頭歎息,有幾個還抽著冷氣,嘴上不好說,心裏卻在罵到:

  “果然他娘的嘴上沒毛辦事不牢,明天都要開始了,今天還是個糊塗賬一筆,這可如何是好?唉……”

  即便長孫無忌平時冷靜沉著,這會兒也被李鈺整得眉頭緊皺,出了一身的汗珠,隻是強壓著不動聲色,心裏可是比誰都著急的!

  白酒的差事在戶部放著,有功那不用說了,有缸自己第一個就是頂罪的,都這個節骨眼兒上了,還沒有個具體的計劃,能不著急嗎?

  不過長孫無忌到底是經過風浪的人物,此刻想的不是埋怨,不是抱怨,而是如何在今天最後的一天時間內,幫助李鈺弄清楚天下各縣的情況,

  然後大家一塊參謀出來一個合理的標準,方便明天一錘定音的時候,叫那些前去購買售賣權的大戶們,覺得售賣權的價格合情合理,好安然接受。

  這樣才能叫參與進來的大戶們,把自家錢庫裏的銀錢絹帛,心甘情願的拉出來交給朝廷,解開陛下的燃眉之急……

  長孫無忌簡單思考了一會兒,開口說話:

  “大朗你是想把縣城,州城,郡城,都分開設置購買權的價錢對吧,還是你有別的想法?大可以仔細說來,今天咱們戶部什麽也不做,一定要把天下各道,州的價錢定好,明日你那個招商大會也就不用擔心再慌亂了。”

  李鈺抬頭看著屋裏的房梁,嚴肅的說道;

  “回叔父的話,侄兒是想知道所有縣,州,道的買賣情況,比如以往的幾年裏,所有地方的稅收情況,每個縣每年收了多少稅錢,至少要四年內的詳細情況,然後才能決定具體到某個縣,應該多少錢合適,大戶們能安心接受。

  叔父您不用擔心什麽的,我已經調了蕭統和劉琪前來長安,昨日就到了,想來這會正在倉部司裏和盧郎中會麵,不用多久就要過來了。

  他們兩人做事非常踏實認真,關鍵問題是,這件事上我一直和他倆細細商量過多次,大概的價錢已經心裏差不多有個數了,

  隻差最後查看天下各縣的稅收之後,一個縣一個縣的定價,一個州一個州的定價,一個道一個道的定價,就算忙到今夜不回家,也得把所有地方的價錢全部定好。

  這件事必須要有參與進來的世家門閥和豪門大戶,出幾家當家主事的族老過來,他們最有說話的權利。

  隻要他們能安然接受其他大戶就也能接受,所以我昨天就請盧郎中出手,分別邀請了十三家對咱們朝廷白酒買賣非常熱心的大戶,叫他們參與進來,共同決定最後的價錢,

  這樣就能定出合情合理的價錢,叫人欣然接受,但是他們都不懂各地的人口戶籍情況,也不知道以往的稅收底子,無法做的仔細,清楚。

  所以侄兒想來請求叔父幫助,把各縣過去幾年的稅收情況,與蕭統,劉琪,還有那十三家大戶公開一下,叫他們和叔父您這裏的能人一同參謀參謀,才好決定的。

  請叔父您盡量給些方便之處,侄兒才好踏踏其實的去給皇後娘娘請安。”

  李鈺使出殺手鐧,最後一句直接拿出還要去給皇後娘娘請安的事來,提醒著長孫無忌,咱們可是親戚……

  李鈺一口氣說完,也不去看一群官員精彩至極的臉色,隻看著長孫無忌等著這位戶部唯一的大佬,拍板決定,一群官員立馬開始不樂意了。

  “尚書,下官以為朝廷稅收之事乃是國之機秘,豈能隨便給一些不想幹的人查看,請尚書明鑒。”

  “啟稟尚書,下官也附議。”

  “啟稟尚書,下官附議。”

  “正是如此,請尚書明鑒,那蕭統和劉琪還好說一些,雖說不是負責稅收這塊兒的,也不是負責戶籍司的,可終究還是咱們戶部的官員,

  為了大事考慮,查看一番也算通融之策,可是那另外的十幾家大戶……下官以為此事非常不妥,懇請尚書千萬要仔細斟酌再做定奪。”

  長孫無忌臉色如常,不動聲色的舉起右手,場麵立馬安靜了下來;

  “諸位同僚且稍安勿躁,聽我一言再說其他,當今之急迫在眉睫,我戶部掌管天下戶籍與錢糧之事,最是清楚當今的局麵。

  雨季數月之後就要來臨,必須要在雨季到來之前加修河堤,這是每年都要進行的大事,重事。

  若是江河決堤水火無情,江南道的天下穀倉必然災情嚴重,又百姓流離失所,將來死於水災的不計其數,如此必然要動搖朝廷的根本,此乃十萬火急之事,一刻也不敢耽誤的,不知諸位同僚以為然否?”

  “尚書此言當然是至理的。”

  “下官附議。”

  “下官非常認同尚書的論點。”

  看著一群官員點頭,長孫無忌才又繼續陳述要害;

  “去歲冬天無有大雪應景,今春少風,少雨,旱情已經是不可阻擋的事了,瞞不住天下百姓的,就看如今的穀糧沒幾天就要上升些許,

  雖說微不足道可是充分說明,糧市裏已經覺察到了旱情,而且那些商賈也在嚐試著朝廷的底線,一點一點的往上抬高價錢。

  陛下聖明早就知道了天災的危機,也有心去應付災情,這才定下死命,要天下各縣都去準備義倉,此舉就是為了應付將來的天災**。

  南方的地區,陛下也交代過,重點在水多,義倉之事可放緩腳步進行,其他地方就要當做重點了,這天災一來,我不說廢話,諸位同僚比誰都清楚。

  不是我誇大,而是天災來時比想象的或許更加厲害許多,我朝初立未久,沒有雄厚的根基去應付大災,一個處置不當,恐怕又要風雲再起了,這不是危言聳聽,這是以往曆史中的鐵血教訓。

  所以說這義倉之事比之江南修築河堤也不遑多讓,同樣的重要,再說那十六衛兒郎的兵器鎧甲,雖然我等皆是文官,可是身居戶部要職也要為天下大事多加考慮的。

  我敢斷言,隻要天災到來,一直勉強維持又蠢蠢欲動的周邊局勢,恐怕頃刻之間就能爆發,所以十六衛兒郎的兵器鎧甲更換之事,乃是國之利器大事,刻不容緩啊。

  然而這種種一切都需要銀錢絹帛來解決的,沒有銀錢絹帛我等就是舌綻蓮花,說的一口白沫也是枉然,朝廷是沒有多餘的精力來貼補這些大窟窿的。

  這些窟窿之大諸位心裏比誰都清楚,五糧液售賣的事兒大朗從去年就開始布局,陛下也是全力支持,剛開始的時候所有人都不看好的,隻有陛下和我們幾十家愣頭青,赴湯蹈火,如今總算有了一點眉目。

  前幾天的五糧液試賣,效果如何我也不在多說,誰也想不到吧,幾萬鬥美酒放出去,不過兩天的時間就被售賣一空,那些把酒拉去洛陽的大戶,若不是限製於朝廷的政令,恐怕就是售賣百貫一鬥,也是瘋搶的局麵。

  如今總算到了最後的關頭,很多參與進來的大戶看著瘋搶的局麵,都是開心無比,也有些人家已經準備好了銀錢明天要去購買售賣權。

  可是咱們這個時候還沒有決定好價錢,明日如何是好?總不能大家隨便商量出來一個價錢就拿去敷衍那些世家大戶吧,朝廷也不是惡霸,強買強賣,

  如何定價總要有個尺度章法,有個依據叫人心服口服吧,李大朗的想法我個人是讚同的,大戶們參與進來一些,一塊兒定價,他們更容易接受一點。

  他們容易接受了,才能心安理得的往這邊拉銀錢,朝廷才能解開燃眉之急,拿了銀錢趕緊去做要緊之事,義倉也能趕緊修造,然後購買糧食儲存以備不時之需。

  江南的河堤也能加緊修築,鞏固提防洪水無情,邊關的將士們才能更換鋒利的兵器將那些狼子野心之輩阻攔在長城以外,我等黎民百姓才能安居樂業,陛下的江山才能穩固下來。

  這種種的一切,這會兒都和定價高低是否合理,息息相關,大朗從去年籌備到現在,總不能因為不能通融就去胡亂作為吧?

  我提議同意李大郎的請求,準許那十三家大戶參與進來,查看詳情與咱們一同商量細節之處,爭取定出來一套大戶們能欣然接受的價錢,最後都一場皆大歡喜,做好這件事情之後,諸位的政績考核一事上,也能再添一筆濃墨,請諸位同僚再考量考量。

  便是陛下怪罪了下來,不該叫外人來查看國之機秘,我長孫無忌一個人承擔下來便是。

  等會兒你們在這裏商議,我一刻也不會停留,先去將此事稟報陛下知曉,我相信陛下的智慧浩如煙海,一定能想通此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