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頭疼顧頭,腳疼醫腳
作者:黃金菜      更新:2020-06-30 03:37      字數:3532
  第二百六十二章;頭疼顧頭,腳疼醫腳

  長孫無忌聽著房玄齡杜如晦兩人,一個當機立斷,頃刻間就把兵事,處理的妥妥當當,

  另一個,三言兩語,就把朝廷內部的危機,化解於無形之中。

  盡管三人同殿稱臣多年,心裏還是忍不住佩服至極。

  如今兩大能臣,都提了好的建議,也該自己出場的時候了,你們有手段,可我長孫無忌,也不是光吃不幹的草包……。

  “啟稟陛下,兩位仆射所言,都是治世之謀,處事之斷,臣欽佩不已。

  然,臣以為,還有重要的事情,也需仔細對待,若是將其忽略,後期必受其禍也。”

  “噢,無忌快快說來,是何等要緊之事?”

  “遵旨”

  “陛下容稟,若是災情到來,朝廷必定要安撫,倘若置百姓生死於不顧,必成大患。

  可這安撫百姓,首當其衝,要有糧食才行,天下萬民,耕種何止千萬畝,糧食也不會缺少,奈何卻要銀錢,絹帛,才能換來。

  所以這說來說,去又扯到了銀錢上頭,臣掌管戶部,最是清楚不過了。

  國庫裏,如今止有一十三萬六千兩百貫,這些家底別說安撫百姓了,流民,難民多的時候,一頓飯還不夠吃的。

  離開了銀錢,一切免談。”

  別說李世民了,就是房玄齡杜如晦都大點其頭,沒有了銀錢,說的天花亂墜,也是枉然。

  “不錯,無忌所言甚是,奈何新朝初立,天下萬民嗷嗷待哺,想要弄些銀錢絹帛出來,也是不易呀。”

  “陛下聖明,想要弄些銀錢,確實艱難,可這是普通人的想法。

  對那藍田縣子來說,卻是輕鬆至極,想要弄多少,無非就是出些點子,弄些個名頭,再上下忙活一番,就能大手筆的入庫了。

  陛下難道忘了,去歲,那李大郎一個手段,就從我等重臣手裏,弄走幾百萬貫的事了?”

  李世民也有些不好意思起來,說起來那幾百萬貫,他就拿走十之。

  真正留給李鈺做本錢的,不過一百多萬而已。

  這都是禿子頭上的虱子,明擺著的事,隻是大家都不說破,那就繼續下去吧。

  “嗯,對那李縣子來說,確實不是難題,這國庫充實的事,

  以朕看來,還是無忌你負責為好,畢竟你掌管著天下的錢糧的差事,行動起來,也能統籌兼顧。”

  我負責?朝廷窮的掉渣,就那十幾萬,我負責就能變出個花來?

  不過這話,長孫無忌可不敢當麵牢騷,辦法還要想,計謀還要繼續出,否則,皇帝叫自己過來,難道是敘舊的不成?

  “陛下,為今之計,就是極力促成,李大朗的計劃,叫他成功的將那些將世家門閥,前朝大戶,狠狠地挖出來一大筆。

  房仆射方才也說了,等他弄來銀錢之後,朝廷就要想辦法弄走一大部分,這也能充實國庫不是。”

  李世民假模假樣的接過話茬;

  “這支持是要支持的,銀錢也不能叫他一個孩童拿著,可是如何才能叫人心服口服,這才是重點中的重點呀。”

  李世民說道這裏,看著三個重臣,房玄齡,杜如晦,那是眼觀鼻鼻觀心,一副老僧入定的樣子。

  看來,是不想出頭,做這壞名聲的事兒了。

  也隻能落在長孫無忌頭上,否則,人人都不想去得罪人,這朝廷的事,還解決不解決了?

  長孫無忌,看著皇帝瞪著眼睛盯著自己,也心裏清楚,這得罪人的差事,還得自己去幹,誰叫你多說話呢?

  “陛下且放寬心,臣心中已有定論,陛下也不必憂慮。”

  “噢?那愛卿何不仔細道來,朕也好心裏踏實一些。”

  “遵旨,”

  “以臣看來,解決銀錢大事,可著落在李大朗的白酒上。

  其一,可用些手段,將他弄來的銀錢劃歸國庫,充實朝廷,

  那李大郎的書信裏,也提出來了,將陛下那半城份子,歸到戶部統一管理。

  他無非就是想,靠著朝廷的大樹,好方便行事而已。

  既然如此,咱們不妨順水推舟,來個互惠互利。

  將他手下釀酒作坊的兩個管事,提拔為戶部的正式官員。

  再派戶部郎官若幹,進駐釀酒作坊,協助其釀酒作坊行事。

  這以後不論售賣多少,戶部也能清清楚楚,直接了當的,將朝廷那半成拉回來,如此也能實現長久之利。

  不知陛下以為如何?”

  “善,無忌所言甚合朕心,那就封蕭統為五品下的員外郎,專司釀酒作坊一事。

  封劉琪為六品的主薄,也算是符合他原本擅長的事情。

  如此一來,這兩人就是朝廷負責監督作坊的正式官員了。

  也不必叫他們天天在戶部當值,可酌情處理。

  一月一次稟報詳情就可,至於還要調派何人,無忌你看著安排就行了。”

  “遵旨,”

  “陛下,那李縣子若是得了世家大戶的銀錢,咱們也可以用戶部本來就占據半成的借口。

  將其中一半拉入國庫,否則,朝廷四處需要用錢,還能去哪裏想辦法,請陛下明鑒。”

  李世民心裏就是這樣想的,隻是不好說出來,前一番已經拉過了人家的份子錢,

  這再來一回,即便是有半成份子做借口,也不好意思一而再再而三的去訛人。

  確實有些尷尬,人家弄一次你就趕緊去敲詐一次,未免有些太……

  可是朝廷又是如此這般的情況,又不得不為之。李世民也是無奈的很。

  “這,那釀酒的秘法,那是李大郎的,酒也是他釀造出來,

  人家售賣些份子銀錢,也是常事,再說,書信裏頭還說,要把諸位愛卿的那些份子錢抽出來,朕如何能下得去手?”

  長孫無忌知道皇帝心裏想要,麵上還在拿捏,隻得配合著表演;

  “陛下,若是沒有我大唐江山,他李大郎再有本事,能從亂世中賺錢乎?

  陛下這金子招牌,就是一句話不說,點個頭,也值他一大半的利頭份子,

  再分他一半也是天經地義,最多下次,他再想要弄誰的份子,咱們不分就是了,下次就全給他。”

  房玄齡心裏冷哼一聲,暗自想到,還下回?說的真輕巧。

  世家門閥,高門大戶,加上朝廷重臣,都給弄了一遍。下回弄誰的份子去?

  光麵話說的挺好,卻不過是個空筒子罷啦。

  杜如晦也和房玄齡想的一樣,這長孫無忌,當真不要臉至極,貪財都到這種程度了,難怪陛下讓他一手經營戶部。

  其實三個重臣也知道,是該自己表態的時候了,杜如晦心裏牢騷過後,第一個站了出來;

  “陛下不可優柔寡斷,此事關乎朝廷大事,豈能兒戲,臣請陛下當機立斷。”

  房玄齡也不是傻子,明擺著陛下還想要錢,還想想要名聲,一切都快說明了都,也趕緊表態;

  “啟稟陛下,傾巢之下焉有完卵,若是朝廷都朝不保夕,臣等就是要了那些銀錢,又有何用,陛下當以大局為重。”

  長孫無忌自己出的主意,再不讚同,豈不是成了笑話?

  “陛下,兩位仆射所言,都是至理,國之不保,這小家,又豈能盡如人意?

  再說,隻拉走一半而已,臣估摸著,還能剩下一些,到時候每家多少抽回來一點就行了。

  畢竟那後期的買賣,還是大有賺頭的,慢慢分就是了。

  以臣的猜測,恐怕也就是三兩年,就能把那二十萬全弄回來,無非就是個早晚而已。

  然這世家大戶的份子錢,卻是隻此一回,若是錯失良機,可就不會再有了,陛下可不敢猶豫。”

  “既然諸位愛卿如此堅持,朕也就不再推辭下去了,就依照諸位愛情的意思,由無忌處置就是。”

  “遵旨,臣還有一事,要稟報陛下。”

  “無忌慢慢說來,朕聽著就是。”

  這會大事都解決了,李世民也安下心來,說話又開始四平八穩,不徐不疾了。

  “啟稟陛下,根據微臣猜測,若是行事穩妥,那些世家大戶,就是來上一半,

  以上次臣等湊出的數目估計,也至少能有千萬之多。

  這次國庫又要拿走一半,也是巨資了,倘若拿了就走,一個交代都沒有,恐怕人心不服。

  臣提議,可將李縣子的爵位,提上一提,畢竟又不花朝廷一個大錢,還能安撫李大朗,何樂而不為,請陛下明斷。”

  杜如晦心道,總算你這匹夫還有些良心,人家辛辛苦苦弄回來的,你一句話就拿走一半,不給個說法哪能行?

  “陛下,臣附議。”

  房玄齡和杜如晦一個想法,就是真弄來千萬,你們就拿走了一半,

  他李大郎還要兌現諾言,把我等那二十萬都抽回來,

  這剩下的一半,恐怕都分了還不夠,想那李大郎,辛苦一場,到頭來卻是個白忙活,唉……也不知到時候,會不會哭鼻子?

  那也沒辦法,如今隻能頭疼顧頭,腳疼醫腳了,總不能眼睜睜看著,朝廷的危機,置若罔聞吧?

  算了,先應付了陛下再說,想到此處房玄齡朗聲說道;

  “陛下,臣也覺得可行,若是一點甜頭都不給,太也心涼。

  恐怕這以後,天下萬民都不敢和朝廷來往了。

  豈是陛下想要的,是以,臣也讚同長孫尚書的提議,還請陛下把那李大郎的爵位,提上一提吧。”

  “既是三位卿家都如此說,那就提升為開國縣伯,賜號忠勇吧。”

  “陛下聖明”

  三人立馬高呼萬歲,例行公事般的送上馬屁。

  李世民心情大好,吩咐錢德海交代廚房,要留下三個能臣,痛飲一番。

  又拿出自己一直不舍得吃的,五斤烈酒,來犒賞三個手下。

  四人吃著美酒佳釀,又說著朝廷裏的瑣屑小事,直到半夜才盡歡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