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李氏熟食店和刨食吃的道理
作者:黃金菜      更新:2020-06-30 03:37      字數:3293
  第二百二十五章;李氏熟食店

  “聽說了嗎,那老縣男的兒子,昨天從長安回來了,這換地的事兒,這回該是真的吧?”

  藍田新縣附近的,河道東北,四五裏處的趙家莊。

  趙四對門口端著陶瓷盆,正在吃飯的幾個鄰居,顯擺著,昨天打聽來的新聞。

  人群裏一個漢子,放下手裏的空碗,擦了擦嘴,這才不緊不慢的說道;

  “我說老四,你打聽的準不準,他們李家後頭那個莊子裏,有兩家都想來給我換,要換我河道邊的那一百多畝。

  起先我也沒在意,琢磨著,換了地,我以後還要多跑幾裏伺候莊稼,有些不劃算。

  可那兩家不死心,又一塊來找我磨了兩次,說一畝半換我一畝,還說一畝地再給我二十個大錢做補償。

  我當然要同意了,可他們又說,要等他家的縣子回來,才能進行,照我看納,都是哄騙人的,做不得準數,哪有這等好事?”

  “大兄您這次還別不服氣,大家都是一個趙家祖先,小弟還能哄你不成,換地的事絕對是真的,

  我啊姐的男人,就和李家本莊的林五郎家,對換了幾十畝。

  就是一畝半換一畝,我啊姐家換給他們四十九畝,一畝地還給了二十個大錢。

  這一家夥就是一貫啊,那兩天我去前頭莊子裏串門兒,

  我啊姐說起這事,還給了我十個大錢,叫我給兩個崽子,買些胡肉餅開開葷。

  此事千真完確,那林五郎的閨女,可是縣子身邊的大紅人,十幾歲就做了管事。

  林五的消息,可是靈通的緊,如今他們來置換田地,一畝二十個大錢,都成公開價了,

  你不信問問在場的老少爺們,小弟可曾說謊?”

  旁邊一個四十多歲的漢子,放下碗筷也湊了過來;

  “不錯,我表兄前兩天,也帶著李家的一個莊戶來找我,契約都寫好了,還是我表兄做的中人擔保。

  如今地也換了,那一畝地二十個大錢,就等他們縣子回來,兌現了給我送來。

  嘿嘿,我河道邊那六十畝破爛地,換他們九十畝熟田,已經不知賺了多少,

  那二十個大錢,給了也是個添頭,就是不給,我已經得了便宜,何樂而不為?

  我高興了,那些銀錢還可以緩緩,我不高興,他立馬就得給我湊出來,否則,白紙黑字,我去藍田衙門告他去。

  那契約還是請的前莊裏,白老先生來寫的,人證物證俱全,也不怕他跑了。”

  一個人婦人,忍不住插了一句;“也不知他們家的縣子,是如何想的,

  竟然要將田地都歸攏到一起,聽說是,以後都要種稻穀,咱們藍田又不比南方水多,

  還動不動就大旱,就是有河道裏的水,碰上旱災年,人都吃不飽飯,誰有力氣和空閑,天天去擔水澆地?這不是瞎胡鬧嗎。”

  “可不是嘛他嫂子,最近還在修造河道,說是要弄什麽水車,將河裏的水抽上來澆地呢。

  這得買多少牛來拉?要我說呀,那縣子還年輕,不知深淺輕重,

  定是有下頭人在教唆,那老縣男留下的家業再大,能經得起這般折騰?

  一畝地二十個大錢,都要縣男府裏出,老縣男留下的那些,這次怕是要敗個幹淨咯。”

  人群裏紛紛又開始討論,那老縣男一去,繼承家業的小郎君,恐怕不要多久,就能把家業揮霍個七七八八了。

  同樣的場景,在幾十裏方圓的莊子裏,相繼上演。

  快過年了,百姓們左右無事,這李家莊的莊戶們,置地換地,已經是整個藍田,最大的新聞了。

  李鈺今天依舊是雷打不動九點起床,梳洗打扮一番,才去了前院前廳,吃著豐盛的早餐,聽著李忠,李義匯報工作進度。

  李義昨晚被嗬斥了一頓,今日嚇的不太敢說話,站在一邊小心謹慎的伺候著。

  大管事李忠一句一句的報告;

  “啟稟郎君,昨日,李義使人通傳了幾個莊子,大家得知郎君回府,就要安排那一畝地一百錢的補償,都非常開心。

  下人們也都把話帶到了各家各戶,今日申時,就會來府裏登記造冊,領取銀錢,估摸著置換的事,三兩天就可差不多了。”

  “那,柳叔呢,去長安拉銀錢的車隊可出發了?”

  “回郎君,天不亮就走了,這會恐怕是已經到了長安。

  兩百多個沙場裏下來的老府兵,盡皆出動,連林管事的阿耶,都被調動去了。

  如此多的人馬,保管叫那銀錢馬車,安然無恙的歸來,家主不必擔心。”

  李鈺不屑一顧的表情滿臉;

  “不就是一畝地一百錢嗎,都以為府裏拿不出來?真小家子氣。”

  “都是些小門小戶的,鼠目寸光,家主不用和他們置氣,

  其實不說給錢,他們也就去執行了,這一說銀錢之事,又開始得患得失起來,

  就不想想,當初要不是上代家主發善心,他們早餓死八百回了,說到底,還是咱們家生子才靠譜。”

  作為家生子派係的代表人物之一,大管事李忠,無時無刻不在向著家生子說話。

  李鈺最喜歡喝小米粥,每天早上都得三碗,二管事李義,在旁邊十分有眼色,看家主吃好了第一碗,趕緊接過空碗去裝飯。

  把原本屬於伺候侍女的活搶著去做,弄得幾個侍女,有些不太適應,又不好多說什麽。

  “你這話,一半對,一半折中,咱們府裏的家生子,那是不用多說,不論忠誠上,還是聽話程度上,旁人都是不能比的。”

  李鈺接過第二碗小米粥,吸溜了一口,才不緊不慢的說著。

  李忠看自己的話,被讚同,心裏頗為高興,順口就道;“家主英明,自家人肯定是沒得說。”

  李鈺對百姓莊戶們的態度,心裏還是有數的。

  別說給一百錢補貼,就是不給,自己真的決定一意孤行,莊戶們還會一心一意執行,

  倒也不可能去使絆子,隻是李鈺有強迫症,做事總想做的盡善盡美才心裏舒坦。

  這會聽李忠說話間,看不上那些百姓窮人,就想替他們說幾句;

  “你們家生子的忠心,本郎君也清楚,不過,說話辦事,都要有個公道,才能服眾,

  倘若是一碗水端不平,如何叫旁人心裏舒服?

  那些窮人莊戶,也不含糊,忠誠上我是放心的,

  就拿燒磚的九老來說,他們可不是咱們府裏的吧。

  一把年紀了,被該死的歹人,折磨了半夜,拚著性命不要,也沒有泄露水泥秘法一個字去,這難道還不好嘛?”

  這話李忠,李義無可反駁,人家確實值得敬佩,李義小心的陪著笑;

  家主所言確實不錯,那兩個老人,還真是硬氣,都被折騰了半條命去,依然不說一句,小人也是很敬佩的。”

  李忠也不好意思的笑著;

  “家主說的是,小人也不是說他們那些外人,就靠不住,不忠心,

  小人的意思是,咱們自家人到底是方便使喚,也沒敢有其他意思,還請家主莫要誤會。”

  主仆幾人正說著話,吃飯的李鈺,忽然放下了碗筷,急忙問道;

  “對了,本郎君忽然想起來,之前叫你們去,四處收買的,雞崽兒,都落實下去沒有。

  說起來,隻顧忙這個白酒與河道裏的事情,都給忘到腦後了。”

  養雞的事一一直是由李義負責的,見家主問話,趕緊回道;

  ““稟報家主,之前按照家主的吩咐,買了許多雞崽回來,分發了下去。

  每家都分了幾十隻不等,如今都已經長成老母雞了。

  莊戶們吃起雞蛋,也能放開了一些,這日子過得,可是比以前好了太多。

  有些不舍得吃的,還拿到縣上的集市,換幾個大錢回去,估摸著開春就能抱窩了。”

  “得告訴大家,這雞要多養一些,將來弄些香料,配製上幾十次,

  總能積攢些經驗的,隻要鹵湯味兒正宗,再賣便宜點,也不怕賣不出去。

  在長安城各處,弄上幾十個鋪子,開些鹵雞店,將長安城的燒雞生意,全部壟斷。

  還可以製作叫花雞,搭配著賣,豬頭肉順風耳,都可以放進鹵鍋中,這種熟食鋪子,雖說不起眼,可勝在每日都要大量的消耗,做的好了,也能賺不少銀錢。”

  “家主聰慧過人,當真是厲害,這隨手一個安排,就能賺到銀錢,小人真是佩服的五體投地。”

  李義的馬屁拍的是啪啪直響。

  “得了吧,你橫豎就這幾句,本郎君都聽的膩歪了。”

  二管事李義,尷尬的笑笑;

  “家主,小人隻還是有些不明白,這養太多的雞,可是要浪費糧食的呀,

  人都不舍得多吃,這難道賣了銀錢,再去買糧食回來,給雞吃不成,這也太糟蹋穀米了些吧。”

  李鈺放下碗筷決定好好教育一下這李二管事;

  “說你蠢,你還不服氣,難道非要吃糧食?

  吃些糧食麩皮,麩康什麽的不行?

  再說了,那老母雞,不會去地裏刨食吃?

  勤快的鳥兒有蟲子吃,這道理你都不懂?

  你看見哪些莊戶,天天給老母雞撒糧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