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各取所需的劃算買賣
作者:舜君      更新:2021-09-28 17:53      字數:2072
  其實上次驍虎軍大敗而回之後,薛文一直讓魏王派人注意趙穆的動向,兩次交手的經驗,他清楚的認識到了趙穆是個奇才。

  如果可以將趙穆拉攏到朝廷這一邊絕對是一個助力,加上趙穆近半年來的實力擴充,讓薛文更加清楚的認識到了這一點。

  商人隻要有利益,他們什麽都可以賣。

  因為河東地區籌不到糧食,趙穆引起了各方勢力的注意,其中對趙穆最為關注的就是趙王周雍和魏王周斯。還有廣安郡雖然不是他們的地盤。但廣安郡卻在魏國和趙國之間的緩衝地帶。

  這裏突然出現了一個新的勢力,他們自然十分的關注。

  魏王便派孫仲,薛文等人時刻觀察著新安城的動向。不過慶幸的是,趙穆在這半年裏並沒有表現出親義軍的舉動,也沒有表現出對朝廷動武的舉動,隻是在剿滅周圍的土匪。

  而且薛文也從那些奸商的口中打聽到他們要把東西運到新安城,賣給新安君。

  薛文在使者臨行前,告知了他這些事情。所以使者到來的時候,才稱呼趙穆為新安君。

  而且還叮囑無論趙穆要什麽條件,隻要不是很過分就都應承下來。而且將新安周圍的龍溪,黎城,古陽三地分封給趙穆。

  薛文知道趙穆不會輕易的去攻打這三處無險可守的地方。不過要是把那裏冊封給他的話,那麽他不可能不要自己的封地。

  況且趙穆占據三縣封君已經成了既成事實,所以朝廷這次隻不過是順水推舟,用一張黃絹幾行字就換的救兵。

  大約一刻鍾之後,王佐捧著一個紫檀木的印盒走到了使者和趙穆的跟前。他身後還跟著一名侍女,侍女的盤中放著一頂五旒冕冠,一身黑色龍紋朝服。

  王佐和侍女走到近前,使者問道:“這是新安君私自篆刻的印綬?”

  趙穆從王佐的身邊接過來,放在了使者麵前的桌案上,他打開印盒,裏麵是一方螭鈕印璽。

  “前任縣令意圖謀反,這是私自篆刻的印璽,朝服等。而且他在縣衙之後私造宮室。還有私自紡織的印有‘新安君’等旗號的軍旗若幹。”趙穆不緊不慢的說道。

  之後王佐說道:“新安君的封號,並不是我等自封的,而是前任縣令留下的,我們不過是李代桃僵罷了。這印綬,朝服,冕冠,旗色都是現成的。之後隻要將印璽拓下,請使者大人送往神都宗正府存檔即可。剛剛下官已經請了新安城中的世族豪紳。下官也派出了傳令兵,召喚幾大軍頭。還請天子特使,為我主上加冕。之後幾大軍頭到達,我主上立刻發兵勤王。上差以為如何?”

  這是一套完整的流程,隻有一道聖旨,還有印綬的話,趙穆的新安君並不算被承認了。

  真正的封君,是要有封君大典的。

  封君大典必須由天子的特使主持。諸侯王國的大典由王上特使主持。

  大典的流程是這樣的,需要天子的特使在封禪台,焚香叩拜。之後供上祚肉。

  並且當眾宣讀天子敕令,之後親手為受封的君主帶上冕冠,然後將印綬親手交於他,這樣才算禮成。甚至還需要其他的周邊的幾個諸侯國的君主受邀觀瞻。

  使者想了想說道:“好吧,既然如此,不知道大典要籌備到幾時?隻是眼下天子蒙難恐朝不保夕,我看還是先營救天子為上,封君大典可以暫緩。待救出天子之後,再慢慢籌備不遲。”

  王佐笑了笑說道:“嗬嗬,不瞞殿下,封君大典,早在半年前下官就已經在為我主上籌備。那時將士們剛剛拿下三城,都想立一個從龍之功,都懇請我主稱君建國。但我主仁義,不願僭越我大周禮製,直至今日我主都不曾以君候自稱,而是自稱縣令。現如今殿下來訪,正可謂是萬事俱備。封君大典不宜再推遲。下官已經讓人去清掃封禪台,幾大軍頭也相繼趕來。而明日便是黃道吉日。今日下官便點齊兵馬。我家主公明日便受封,大典結束之後,我等立刻發兵勤王。”

  使者想了想說道:“好吧,本使這就去準備祚肉。不過縣丞大人是如何認出本使是宗室子弟?”

  王佐回答道:“下官祖上曾任朝廷司寇,殿下的印信,下官的祖祠之中也有供奉。而這天子印信,是不會交到外臣之手的,所以必然是最為信任的宗室親貴手中。於是下官便鬥膽猜測殿下身份,還望殿下恕罪。”

  使者點點頭,他說道:“既然如此,事不宜遲,本使這就去準備祚肉,沐浴齋戒。隻不過來不及邀請各國使臣國君觀瞻了。大禮雖簡,還望新安君勿怪。”

  趙穆站起身來說道:“如今身處亂世,不必計較許多了。還請殿下先回館驛休息,等幾大軍頭到達,臣馬上點齊軍馬。籌備物資。等大典結束之後,立即發兵。”

  之後王佐替趙穆將使者送回了館驛。

  雖然趙穆方顯得咄咄逼人,但是使者的心裏卻是非常高興地,沒想到這麽快就談妥了,趙穆不但願意出兵勤王,而且趙穆也沒有要糧,要餉,隻是要了一個封君的名分,而且明天就能發兵。

  這比使者預期之中要快得多,本來他打算許以厚利,然後換取趙穆發兵,而且他的父皇臨行前囑咐他,隻要肯發兵,聯姻都是可以的。

  而趙穆隻是要了一個子爵的君位,實在不多,這次使者前來求援,先到的廣安府。為了換取廣安太守杜冒的五千援兵,使者用天子印璽敕封杜冒為廣安侯,並且將廣安郡剩下的土地全都冊封給了他。還承諾事成之後,給予杜冒糧餉,甚至願意從宗室當中選出一名郡主嫁給他。

  因為這兩次冊封,整個廣安郡目前被一分為二,大的一半被冊封給了廣安侯杜冒,而小的一半被冊封給了新安君趙穆。

  相比之下,趙穆的要價實在是太便宜了。隻是要了個子爵,一卷黃絹,一場儀式就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