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讓皇帝頭大的早朝
作者:淩雲軒66      更新:2020-05-21 22:57      字數:2253
  對皇帝徒步上朝提出質疑的,是當朝右首輔張道統。

  張道統大約五六十歲。

  是前代皇帝遺留下來的老臣。

  當年南山書院與宦官爭權,他曾站在書院那方。

  魏長安得了權勢,很快把他架空。

  得罪過魏長安,卻可以繼續做這麽多年首輔。

  張道統應該也是個善於左右逢源的。

  否則單憑魏長安不喜歡,就可以讓他告老還鄉,甚至客死路上。

  張道統拿鑾駕說事。

  江柳對皇帝不禁也有些佩服。

  還沒早朝,他就想到會有人因步行來到皇極殿而提出質疑。

  可見類似的事情,皇帝以前遇見過不少次。

  難怪一朝之君,提起早朝就會頭大。

  從江柳那裏學會如何應對,朱秀文看著用奏折封皮包起來春宮圖,漫不經心的說:“鑾駕隻是在宮內用用,每次使用,耗費的錢財卻不少。朕也知道,最近幾年,各地要麽鬧澇災,要麽鬧旱災,有的地方甚至還鬧起蝗災。哪個官府不需要用銀子?把銀子用在賑災,豈不是比臉麵上的虛套更有用。”

  皇帝臨朝,突然說出這麽些話,滿朝文武頓時瞠目結舌。

  最近幾年,皇帝貪戀女色,根本不問朝政。

  他從哪得知天下到處都是災情?

  看著春宮圖,朱秀文挪了挪身子。

  春宮圖把他看的渾身燥熱,散了朝,非得找幾個美人好好泄泄火。

  江柳交代的話沒說完,朱秀文也知道,這一把沒給大臣們治到位。

  放著他們不管,以後還得和自己搗亂。

  他慢條斯理的接著說:“不僅朕要厲行節約,你們也都要。所有大興朝臣,從今兒起,除自己辦喜事之外,不允許大宴賓客鋪張浪費。什麽兒子考個秀才,生個病,這種事,就不要再張揚了。丟人現眼,還耗費無數。”

  皇帝臨朝第一天,居然就下旨,整個大興朝堂都要厲行節約。

  朝臣們頓時懵了。

  尤其是那些老朝臣,他們兒孫滿堂,哪還會娶什麽新夫人?

  不是自己成婚,就不能大宴賓客。

  這道旨意下發,以往散出去的人情,豈不是全都打了水漂?

  皇帝下旨,而且理由冠冕堂皇,朝臣當然不敢反對。

  不過卻有一個人不知死活。

  此人正是大理寺卿羅以道。

  他出班問道:“陛下厲行節約,臣本無話可說。隻是自身紅事可以宴請賓客,萬一撞見白事,該不該辦?古語雲,百善孝為先,難不成老人去世,也不能熱鬧一下?”

  朱秀文皺皺眉,看向站在側邊的江柳。

  江柳麵無表情,什麽話也沒說。

  甚至沒給他個眼色。

  朱秀文隻能自我發揮:“紅事可以大操大辦,那是朕的恩準。至於白事,給先人選塊好墓地,風風光光葬了就成,要什麽熱鬧?你們辦的再熱鬧,他們能聽得見?做給活人看的事,就少鋪張了。”

  羅以道被皇帝懟了一場,低著頭退了下去。

  “陛下,臣有事啟奏!”朝臣中,有一人站了出來:“九千歲魏長安把持朝政、賣官鬻爵,在各地征收高額稅賦,利用南北二堂、青衣衛挾製官員,動搖大興根本,懇請陛下削奪職權,交由大理寺審訊!”

  江柳頭一天上朝,對朝臣還不熟悉。

  說話的這位,他並不認識。

  朱秀文在看著春宮圖,除了江柳交代過的事情,其他事情他都一概懶得多聽。

  “還有沒有附議的?”朱秀文沒有表態,而是問了句有沒有人附議。

  魏長安在朝堂上,養了不少人,同時也樹了不少敵。

  有人想要扳倒他,當然就有人想要維護他。

  在幾名朝臣附議後,當即有人出言反對:“九千歲憂國憂民,若不是他鏟除南山書院,任由那幫學究禍害大興,天下早就亂成一鍋粥。懲罰九千歲,你們什麽居心?”

  此言一出,也有不少人跟著附和。

  江柳冷眼旁觀。

  他已經看明白了。

  想要扳倒魏長安的,要麽是南山書院遺留,要麽就是厭惡宦官專權的大臣。

  至於維護魏長安的,當然是已經投靠門下的門生。

  大興朝廷,還真是亂的可以!

  兩幫朝臣吵的不可開交。

  朱秀文看著春宮圖,隻顧琢磨回頭怎麽照著裏麵的姿勢來幾下,哪有心思聽他們說什麽。

  等到朝臣們吵了片刻,朱秀文按按手:“都別吵了,朕意已決。”

  皇帝做了決斷,朝臣們當即不吭聲了。

  朱秀文說道:“此事容後再議!”

  還以為皇帝會說出什麽,沒想到隻等來個“容後再議”,朝臣們頓時懵了。

  容後再議?

  就是暫時不做處置,先放那放著。

  無論哪邊大臣都不樂意。

  有人想要說話,江柳給朱秀文使個眼色。

  朱秀文反應過來,站起身說道:“奏折呈遞給徐心海,朕回頭再看,散朝!”

  皇帝不打算繼續朝議,大臣們隻好山呼退朝。

  退朝後,朱秀文與江柳、徐心海往回走。

  他問江柳:“江愛卿都看見了?”

  “看見了。”江柳應道。

  “隻要上朝,就是這個樣子。”朱秀文說道:“吵的是煩不勝煩,一天的好興致,全都吵沒了。剛才要不是江愛卿使個眼色,朕都不知道該怎麽應對。”

  江柳回道:“臣並沒有使眼色,隻是眼裏迷了灰塵,是陛下想到了該怎麽應對罷了。”

  朱秀文身為皇帝,當然不蠢。

  他立刻明白,當著徐心海的麵,江柳不會承認什麽。

  看向徐心海,朱秀文吩咐:“你先去,給朕召幾個美人。早朝看了半天春宮圖,實在是憋的受不住。”

  徐心海答應了,告退離去。

  等到他離開,朱秀文又吩咐跟隨的宦官和侍衛不要靠近。

  他拉著江柳走到一旁:“江愛卿,實話說,魏長安的事情,你認為該怎麽辦?”

  “陛下認為該怎麽辦?”江柳當然不會輕易表態,他必須看看皇帝怎麽想。

  “朕要用他,可他的權勢確實太大。”朱秀文皺眉:“朕也在想,是不是該削削他的權了。”

  “萬萬不可!江柳趕緊說道:“樹大根深,牽一發而動全身,陛下不可向九千歲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