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畫
作者:鵲上心頭      更新:2021-09-08 01:04      字數:3473
  付巧言做衣服的手藝普通,繡工也很平凡,也是因為沒從小跟對老師。

  雖說汪靜指點過她,畢竟也就那一兩個月的功夫,實在也是練不出什麽細膩手藝來。

  不過這兩身衣服要穿在裏麵,又不用給外人看,她也不講究那些,很快就拿桃蕊給的那塊桑棉裁出兩身略大些的料子來。

  這布比一般宮裏發的粗布要細密得多,明年也能穿得,因此她故意做得大一點,省得明年浪費了好料子。

  桃蕊的一手繡工,自然是沒得說。

  這不年不節的,她實在也沒什麽要忙,既不用做各宮主子們的節禮,又剛給娘娘趕製完冬衣,這會兒算是一年裏最閑的時候了。

  淑妃年紀越長,對衣食越沒年輕時那般講究。桃蕊在景玉宮十來年了,一直伺候她衣錦。

  尚宮局每年都會根據主位娘娘們的喜好,讓織繡局的繡娘們趕製四季新衣,繡娘都是頂尖高手,出來的衣服華美非常,無一不是精品。

  就連挑剔如王皇後,都對織繡局出來的衣裳揀不出大毛病。當然,能給皇後娘娘做工的,自然是織造居手藝最好的那幾位了。

  淑妃到底是二品主位妃,哪怕不受寵又無親子,也沒人敢怠慢她。

  不過主子們一年到頭大節小會的,每旬還要給皇後娘娘問安,光靠織繡局出來的那四身大小禮服和四身常服,根本鎮不住場麵。

  這還是因為淑妃是二品妃,下三位的小主們每季隻有一身小禮服和一身常服,連個換著穿的機會都沒有。

  即便是這樣,織繡局也趕製不出更多的衣裳了。她們不僅伺候宮裏大大小小幾十位主子,皇上的龍袍也是出自她們之手,正應如此,織繡局裏日日夜夜都十分忙碌,根本沒得空閑。

  因著娘娘們的衣裳不夠穿,所以尚宮局每年也會按例給各宮分發錦緞美帛各色繡線,以供娘娘們自己隨心而為。

  百年下來,各主位妃宮中便都會設立掌衣宮女,享大宮女的份例,專門伺候娘娘穿衣用布。

  能給主位妃做掌衣宮女,那手藝必不比織繡局的繡娘們差,就拿桃蕊來說,她自幼便跟著母親學織繡,後來進了宮,是先在織繡局苦熬了三年,才被沈福看中要到了景玉宮。

  她跟汪靜也是在織繡局認識的。

  正因為手藝好,自是見不得旁人隨心而做,一開始付巧言裁布時她沒說話,等她挑好棉花開始縫製,桃蕊終於忍不住了。

  她坐到付巧言跟前,拿了後片在手裏,低聲道:“看我的動作,仔細學。”

  都是一個屋住著,她又教的最簡單的縫片,也沒什麽好藏私的。

  就連一旁的雙生子也沒吭聲,兩個人老老實實坐在炕上,手裏飛快繡著繡活。

  冬日裏天冷,她們一般都在屋裏做些小件,腰帶香囊襪子摸額,不一而足。等到要開春了,便打開旁邊的繡屋,開始給娘娘做春衣。

  桃蕊是帶慣了徒弟的,兩個小丫頭就是她手把手帶會的,此刻領著付巧言學鎖邊繡,更是十分熟練。

  而付巧言本就有些功底,學起來也快,倒是讓桃蕊省心不少。

  因著次日要穿,桃蕊也沒催著付巧言趕緊熄燈安置,她幫著付巧言縫好了後片,又做好兩隻胳膊,付巧言自己才剛做好前麵交領。

  付巧言看了看桃蕊的手藝,臉上不由一紅:“桃姐,我自己做的太難看了。”

  桃蕊笑笑,聲音似摻了蜜:“多練練,明年這時候你也行的。”

  有高手從旁相助,這件夾襖做的很快,不過一個時辰便做完了。付巧言穿在身上試了試,確實柔軟又暖和,頓時就覺得日子有盼頭得很。

  人這一輩子,不過就求個吃飽穿暖,如今全都有了,旁的也沒什麽好求。

  上衣做完,下裳就更簡單了些。她拆了兩條裙子,把舊壞的棉花都挑了去,選了最軟的一條重新填棉,最後又細細密密蹦上針腳,這樣貼身穿便不會顯得臃腫。

  她這邊剛一忙完,那邊雙生子裏的雙蓮便放下手裏的撐子:“好了,明日還得趕早,安置吧。”

  付巧言忙把衣裳疊好放到一旁,低聲說:“勞煩姐姐們等我。”

  桃蕊沒講話,她正細細往手上擦桃花霜,雙蓮倒是爽快道:“一屋的姐妹,不興講那外道話,無妨的。”

  付巧言衝她笑笑,跟著吹熄了宮燈。

  一夜好眠。

  辰時初,付巧言不用旁人叫便醒了。她們不在主子跟前伺候的奴婢們,大多都是這個時候起身,半個時辰洗漱用飯,大約辰時正的時候便可以上工了。

  付巧言不知道她要做什麽,於是跟著屋裏三位姐姐吃過飯,便跟她們一起留在了屋裏。

  桃蕊正在披鬥篷,道:“要開春了,繡屋也得打掃出來,這是咱屋的鑰匙,回頭你出去記得鎖門。”

  付巧言雙手接過那把小鑰匙,仔細放入腰間的香囊裏。

  桃蕊說罷,便帶著雙生子走了,留付巧言坐在屋裏,也不知道做些什麽。

  不過寒煙也沒叫她等太久,一盞茶的功夫便推門而入:“走了,娘娘應快用完早膳了,正好有空見你。”

  付巧言趕緊撫了撫衣裳,跟著她出了屋。

  景玉宮地方不大,前後兩個院子,前麵的正殿以及兩側偏殿,正殿後麵左側一排偏殿都是屬於淑妃的,後麵的後殿和偏殿則是兩個小主居住。

  她們住的位置是後麵的一排偏殿,穿過垂花門,便到了前頭。

  正殿分東西兩室,東邊是淑妃的起居室,西邊則是書房。正當間是個小廳,昨天付巧言來過了,對這裏也不算陌生。

  這會兒淑妃正在小廳裏用早膳,付巧言這是第一次伺候主位妃,也是第一次見到她們的早膳是何種樣子。

  大越宮製,二品主位妃的早膳為八碟四碗兩屜,八碟有四涼四熱小菜,四碗為兩蒸兩煮,兩屜一般是細點,大多是主子娘娘愛吃的小玩意。

  比如今天的就是糯米紅糖糍杷和桃花千層酥。

  淑妃愛吃甜口,她的粥一般是八寶粥或者南瓜粥,但一旬裏也不會重樣。

  付巧言雖說心裏好奇,也是悄悄看了一眼就不再敢打量了。

  這會兒淑妃正好用完,見一碟子豌豆黃一口未動,便對寒煙說:“你愛吃,待會兒忙完了用吧。”

  寒煙笑嘻嘻應了一聲,轉頭說起正事:“小付奴婢領來了,原奴婢晌午是領著小丫頭們打掃正殿,這會兒既然讓她陪娘娘讀書,不如就讓知畫領她打掃書房,給娘娘歸置筆墨?”

  淑妃接過沈福遞過來的溫熱帕子,仔細擦手:“也可,知畫到底識不了幾個字,書房的書老是要讓阿福歸置,倒也勞累她。”

  沈福忙笑道:“娘娘哪裏的話,能摸到娘娘看過的書,這得是多大福氣,還得感謝我爹娘給我起的這名呢。”

  “你啊,調皮。”淑妃道。

  沈福在外人麵前一貫低調沉穩,輕易不會多說一句,到了淑妃這裏卻是什麽俏皮話都說得,可見是淑妃的知心人了。

  寒煙見這事定了,伸手扯了扯付巧言的袖子:“還不快謝過娘娘大恩?”

  付巧言這才反應過來,她以後就是正殿的宮女了,日日都能跟在娘娘身邊伺候,心裏自然十分歡喜。她趕緊跪下,給淑妃行了個大禮:“多謝娘娘賞識。”

  淑妃也笑了,衝沈福說:“你瞧瞧,這用詞都挺講究,倒是個懂事的。”

  若不是付巧言下午要伺候淑妃讀書,她這麽一個小宮人是萬萬領不到娘娘跟前布置活計的,管事的大宮女隨便分派一下便完事,哪有那麽多過場。

  淑妃一般上午要在起居室裏做些繡活,看看兒女近日的功課或者叫來他們身邊的大宮人或黃門問問近況,有兒有女的,忙活起來過得也快。

  這會兒書房裏隻有那個叫知畫的小宮人,她看起來跟雙胞胎們差不多大小,想來是同一年進宮的。

  知畫雖叫了這個文雅名字,卻是沈福後來給起的,她家裏小名叫二丫,實在是難聽了些才改過。

  像付巧言這種名字原本就好聽的,倒也省了管事姑姑的事。

  從坤和宮到永巷,又從永巷到景玉宮,也沒哪個管事姑姑嫌棄她名字不好聽要改的。

  淑妃這裏不像王皇後的書房那樣嚴密,她這裏大多都是話本和百事書,倒也放心讓新來的付巧言打掃。

  知畫是個高瘦個子,長得倒是普普通通,偏巧眉心一點朱砂痣,讓她整個人的氣質都變得溫婉起來。

  她見寒煙領了付巧言進來,先同寒煙問了好,這才衝付巧言點了點頭。

  寒煙同她講了講付巧言的差事,讓她們好好相處,轉身便匆匆走了。

  剩下付巧言忙跟知畫打招呼:“知畫姐姐好,我叫付巧言,姐姐叫我小付便是了。”

  知畫說起話來慢條斯理,語氣很是緩和:“恩,你好,那我們開始忙吧。”

  她領著付巧言看了看淑妃那一整屋的藏書,又領著她熟悉了一下黃花梨大桌上的筆具。

  雖來淑妃這裏時候不多,隆慶帝到底知道淑妃喜好,給她禦賜大多是文房四寶或者著名典籍,倒也顯出幾分不同尋常來。

  這幾分不同尋常,在宮裏卻難能可貴。

  書房裏的筆墨大多是禦賜之物,金貴得很。知畫給她講的時候付巧言聽得格外認真,也一一記下了要點。

  因為單獨隔出了一間書室,書房這邊就顯得沒那麽寬敞了,不過隻在左側擺了黃花梨書桌和一個小書櫃,右側靠窗位置布置了一條小茶案,倒也不十分擁擠。

  付巧言用半濕不幹的帕子擦拭書桌,微微一抬眼便能看到桌上青花瓷瓶裏立著一束紅梅。

  瓷瓶下麵,壓著一張灑金紙箋,寫得卻是王安石的梅。

  牆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那字筆鋒銳利,遠看似有磅礴氣勢,近了卻覺內斂含蓄,倒是一手好字。

  “那是咱們八殿下特地給娘娘做的詩箋。”

  付巧言轉過頭來,卻見知畫衝她淺笑,眉心一點朱砂痣,好似比紅梅更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