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後
作者:鵲上心頭      更新:2021-09-08 01:03      字數:3278
  用過早膳,馮秀蓮直接帶著她們去了百嬉樓。

  她們本就兩手空空進的宮,這會兒隻拿著自己進宮時的那身衣裳,打了個小包袱拎在手中。

  那衣裳本不值錢,卻是個念想,沒一個舍得扔。

  從這裏去百嬉樓走的還是當時來的那條路,同樣的路,卻是不一樣的心境。

  沈安如一直努力跟在付巧言身邊,她時不時擦擦額頭的汗,卻沒有放慢速度。

  付巧言扭頭看了看她,第一次覺得這個小丫頭也是大人了。

  半個時辰後,她們來到了百嬉樓。

  因著出來得早,她們進去後就站在了最靠前的位置,也不知是不是馮秀蓮特意安排的。

  付巧言、沈安如、孫慧慧都被馮秀蓮指著站在第一排,前麵空空蕩蕩,隻有繡著吉祥雲紋的帳幔。

  不多時,其他三所的人就都來了。

  她們剛一站好,百嬉樓外麵就傳來寒暄聲,可來人走近,她們卻幾乎聽不到走路的聲響。

  來的有宮女也有黃門,有的年紀大,有的年紀小,衣著服飾各不相同,隻一樣卻異常相似。

  那就是眼神。

  這些人目光如炬看著這一百位年輕的小宮人,目光裏有探究、有琢磨、也有無法掩飾的挑剔。

  這些人之中,看起來最氣派的是一位頭戴紅寶石榴釵的姑姑,她身穿淺紫的淮綢襖裙,外麵罩一件蘇繡紫藤織錦披風,端的富麗。

  她一來便站在了馮秀蓮身邊,輕聲言:“蓮妹妹,老規矩,還是你先選吧。”

  馮秀蓮站在她身邊,腰背挺直身形修長,衣裳還是那身衣裳,可頸間卻多戴了一串八寶瓔珞圈。

  那八寶瓔珞圈隻是銀造,卻手藝精湛,上用珍珠、瑪瑙、硨磲、玫瑰七寶等寶石,一看便是主子賞賜之物。

  她聽了那姑姑的話,伸手撥了一下瓔珞上的珍珠:“玫姐姐真是客氣,一月不在,坤和宮裏想必積攢許多雜事,妹妹便也承姐姐情了。”

  坤和宮便是正宮,是皇後王氏的寢宮。

  楚玫暗自攥緊手心,麵上卻語笑盈盈:“應該的,應該的,皇後娘娘的事最是重要。”

  她都這樣說,旁的宮人管事更是不會跳出來作妖,都默默站在後麵等這幾位打完官司,才鬆了口氣。

  每次小選都非要來這麽一出,何苦來哉?

  馮秀蓮自己是親自帶的繡春所,所以便跳過不看,直接往後麵三所的小娘子那走去。

  她看的很快,匆匆掃過每一所的第一排便回到前邊,挨個指人:“坤和宮選繡春所付巧言、王倩、沈安如及孫慧慧,勞李大伴記名。”

  原本就等在百嬉樓的老太監便拿出書冊,開始記名。他手邊還有一本冊子,已經登好每一位新進宮的小宮人的出身戶籍,隻消把人名再往坤和宮登記一遍即可。

  不多時他便寫完了,對馮秀蓮笑道:“姑姑辛苦了,且去吧。”

  凡是宮裏能做太監總管的,都要被稱一聲大伴,而娘娘們身邊的總管女官,也要被稱一聲姑姑。不管年紀不看身世,端看主子用不用得上。

  若是有本事,花甲老者稱弱冠青年大伴的,也不是沒有。

  她們這邊客氣完,那邊付巧言等四個小宮人便出了列,站在馮秀蓮身後等她。

  馮秀蓮同在場各宮管事都打過招呼,便領著她們四個往北邊行去。

  百嬉樓形製特殊,無牆無門,如果一樓的帳幔全部打開,整個一層便隻有二十四根柱子,用以支撐二層觀戲台。夏日裏最是清涼解暑,許多主子貴人都願意在這飲茶吃酒,十分暢快。

  百嬉樓雖稱樓,卻墊起三層石階,上有飛簷,簷上走獸為七,確確實實是一處皇家宮殿。

  因著沈安如腳上有傷,付巧言特地陪她走在後麵,一路都很用心盯著她,怕她一個不好摔倒。

  誰知這麽長時間都無事,卻在被選走之後出了岔子。

  原來百嬉樓的台階並不規整,有些凹凸的鑿痕,她們來時人多,付巧言是偷偷扶著她踩上來的,離開隻有她們五人,卻是不好扶著了。

  沈安如咬牙走到門口,剛一踩下台階便頓覺腳上一麻,尖銳的疼痛沿著脊背竄到頭頂,讓她的巴掌小臉一下子白成雪。

  她原本還想堅持,誰知高估了台階的堅硬,下一步就往邊上歪斜過去。

  說時遲那時快,兩雙細白的手都伸了過來。

  付巧言一把扶好沈安如,扭頭往另一雙手的主人看去。

  這位宮人不過二十幾許的年紀,卻梳著婦人頭,顯然已經是管事女官了。

  她站得這樣偏僻,想來主子位分可能不高,不便往前頭湊合。

  付巧言看並未引起他人注意,忙輕聲道謝:“謝謝姑姑,有勞了。”

  她這一抬頭不要緊,那年輕姑姑倒是被驚了一下,轉念一想便有些了然:“無妨,趕緊跟上去吧。”

  付巧言怕馮秀蓮發現她們落後,連忙又說了聲謝,使勁撐著沈安如的腰跟了上去。

  在她身後,那年輕女官微微皺眉……這個節骨眼上,皇後選這樣四個人……

  她歎了口氣,把目光轉回百嬉樓,這事不是她和主子能管的,聽天由命吧。

  那邊百嬉樓裏諸位管事還在揣摩皇後娘娘的深意,這邊付巧言已經跟著馮秀蓮往長信宮中央行去。

  坤和宮是大越曆代皇後的正宮,說是一宮,實際上是位於中線上的一整個建築群。

  其內有正殿、配殿、後殿以及回廊配室,其外有一圈宮牆,宮牆的東南西北各開四門,稱為四鳳門。

  王皇後是隆慶五年封後,一直居於此,已有三十七年之久。

  這氣勢恢宏的坤和宮早已成為她的象征,又被她改變成了自己的安樂所。

  王皇後出身大越書香世家--臨安王家。父親早先為五閣臣之一,六十五時致仕,母親則是潮州章家的嫡長女。她的嫡親弟弟任戶部尚書,妹妹是隆慶帝堂弟安懷王的正王妃,可謂滿門皆富貴。

  她封後之後一改先帝惠景皇後的簡樸作風,把坤和宮布置得頗為奢華。宮中謠傳,也正是因此她才惹隆慶帝不喜。

  無論如何,這些看似還離付巧言很遠。

  此刻的付小宮人正跟著馮姑姑走在宮道上,前方坤和宮璀璨奪目的琉璃瓦閃了她的眼,宮牆外一水的錦緞宮燈在風中搖曳,流淌著細碎的光。

  直到這裏,才能真切感受到長信宮的富麗與堂皇。

  馮秀蓮腳步輕快,走了兩刻鍾也不覺得累,一直來到坤和宮西門她才鬆了口氣。

  剛才雖然付巧言等幾個小宮人沒怎麽抬頭,但那些管事們哪個都不省心,眼睛毒著呢,說不得一眼便能看出這次小選的端倪。

  雖說皇後這般行事無可厚非,但到底有些不好看。宮中長成的皇子還有六位,皇後此番動作實在是耐人尋味。

  可隆慶帝近年來身體每況愈下,國事繁重,他又事必躬親,眼看一日不如一日。

  皇後無嫡子,心裏著急,也在情理之中。

  馮秀蓮瞥見守門的黃門已經瞧見她,忙掩了心中的百轉千回,直接走上前去:“娘娘離宮否?”

  那黃門年紀不大,看上去卻很老實,聽罷忙衝她行禮:“回姑姑話,娘娘還在宮中。”

  馮秀蓮一聽,趕忙領著付巧言等走了進去。

  一路上碰到好些掃洗宮人,見到馮秀蓮無不行禮問好,馮秀蓮隻對少數幾個輕輕點頭,剩下的大部分是理都沒理,對方看似也不怎在意。

  她目前是宮中官職最高的女官,又是皇後身邊的管事大姑姑,整個宮中,就連貴妃身邊的楚玫輕易都不會招惹她,更何況是那些無品小宮人了。

  她心裏著急回話,走得便快一些。這可苦了沈安如,磕磕絆絆跟在後邊,還不想叫旁人看出端倪,一張小臉煞白煞白的,大冷天裏額頭還冒了汗。

  好不容易被付巧言幫著扶進了正殿,她才小心翼翼鬆了口氣。

  馮秀蓮讓她們等在外殿的西側玲瓏閣,徑自進了內殿答話。

  玲瓏閣裏擺設精細,靠窗的位置擺放了兩架多寶閣,上麵的器物珠光寶氣,付巧言是見都沒見過的。

  主子沒來,她們也不敢坐,四個小娘子都緊張地站在原地,就連囂張如孫慧慧都沒有說半句話。

  約莫一盞茶的工夫後,一位長相清麗的大宮女進來叫她們:“娘娘要召見你們,待會兒務必不要出岔子,娘娘問什麽便答什麽,老實一些便可。”

  四個小宮女連忙點頭,跟著她往內殿走。

  經剛才緩了一會兒,沈安如臉色好上一些,加之偏殿都鋪了厚厚的地毯,踩上去可比金磚地麵舒服得多。

  她們走過重重帳幔,穿過無數回廊,終於走入了坤和宮正殿的內室金玉堂。

  菩提花門扉應聲而開,付巧言跟在孫慧慧身後,躬身行禮緩步而入。

  堂內有些細碎的聲音,似乎是馮秀蓮在同皇後回話。

  大宮女把她們引到臥房之前,轉身道:“拜見娘娘,跪。”

  四個小宮人整齊跪了下去,她們雙手交握在膝上,上身微微前傾,頭輕垂,年輕玲瓏的姿態一覽無遺。

  “給娘娘請安。”

  付巧言跪在地上,心跳如鼓。

  “掀起簾子,讓娘娘瞧瞧。”是馮秀蓮在說話。

  付巧言心中一緊,隻覺得隨著紗幔挽起,一道異樣的視線掃過她的頭頂。

  “都抬起頭來。”

  那聲音隔著珠簾散了過來,語氣溫和,似有著無限繾綣,卻又蘊含金玉,擲地有聲。

  那是大越如今最尊貴的女人,隆慶帝皇後——王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