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先帝賜的虎嘯令!
作者:蘇行歌      更新:2022-02-07 19:53      字數:2086
  今日她麵容冷凝,看起來便越發的冷冽。

  皇帝不動聲色的打量著她,又展開了笑容:“眾位愛卿平身,來人,給公主賜座。”

  他說話時帶著寬厚的笑,長公主卻並未坐下,隻是淡淡道:“多謝皇上。”

  皇帝頓時擺手:“皇姐若是有什麽事情,隻管差人來宮裏告訴朕就可以,這一大早,怎麽還勞動你親自過來了?”

  皇帝說到這兒,又掃了一眼長公主手中的令牌,眉眼中冷光一閃而過。

  那是……先帝賜的虎嘯令!

  先帝曾親製兩道令牌,一曰龍吟、一曰虎嘯。

  龍吟乃是他用來掌兵的,而虎嘯,卻是他賜予功高之臣,著其約束皇帝的。

  那塊龍吟令牌早就在他的手中,皇帝原本以為,這虎嘯是被先帝賜給了哪位有功的朝臣。

  卻不想猜來猜去,竟在趙青鸞的手中?!

  他壓製了那點冷意,唇邊又染上了笑。

  長公主欠身算做道謝,繼而淡淡開口:“本宮今日前來,乃是要狀告一人。因事關重大,故而親自前來,還請皇上準允。”

  她話說的不客氣,一時之間,朝臣們的臉色都各異。

  早在方才瞧見長公主的時候,他們心中便各自有了猜測,但大多數都沒有想到,她過來竟然是直接參奏的人。

  隻是不知,她要參奏誰。

  皇帝瞧著她冷淡的表情,心中有些不虞,卻還是溫和的詢問:“皇姐想要參奏誰?”

  “工部尚書,江川。”

  這名字一出,旁人還好,二皇子的臉色直接變了。

  從昨夜他囑咐過衛衡之後,心裏便覺得不踏實,今晨衛衡還沒回來,因他還要上朝,便隻讓下屬們前去打探消息,原想著等到自己下朝回去的時候正好知曉情況,誰知朝堂上便先來了這麽一幕。

  他不敢直接去看長公主,暗地裏卻將人罵了一遍,他這個姑姑是在五台山待久了,終於失心瘋了?

  朝堂上瞬間便響起些私語,更有人直接便站了出來,質問道:“敢問長公主,您身為女眷,又從不知朝政,今日突然站出來參奏一品大員,所為何故?”

  今日巧得很,那江川因著身體不適,如今正告病在家。

  但他不在,有的是人給他出頭。

  然而趙青鸞卻沒有理會他們。

  她的目光,自始至終都在看著皇帝。

  皇帝冷眼瞧著下麵亂了一瞬,這才開口詢問:“皇姐,江愛卿對北越盡忠職守,你今日參奏他,是以什麽罪名?”

  趙青鸞這才取出了奏折,雙手遞上,沉聲道:“欺行霸市,侵占田產,縱仆行凶,濫殺無辜。”

  聽到這罪名,眾人神情各異,更有人皺起了眉,覺得趙青鸞簡直是胡來,這叫什麽罪名?

  二皇子卻悄然鬆了一口氣。

  他方才一瞬間被嚇到,以為趙青鸞要狀告的是這次參與貪墨呢。

  不是這個由頭便好。

  隻是,濫殺無辜,這可大可小啊。

  他才想著,便見內侍下來,將奏折接過來重新遞給了皇帝。

  皇帝一麵翻看著,長公主則是一麵繼續道:“江川此人出身於寒微,卻在發達之後,將家中親眷養成了一幫水蛭,飲血吸髓,百姓苦江家久矣!”

  她曆數江川的罪證,皇帝的神情也漸漸凝重了起來:“皇姐又是如何得知這些事的?”

  對此,趙青鸞回答的幹脆:“遊曆時所見,因事態緊急,又恰逢中秋,本宮便回京來稟。隻是彼時人證尚且在路上,為怕暴露,方才隱忍數日,直到今日方才可上達天聽,也叫他們得一個清白。”

  趙青鸞說完,再次行了一禮,舉止行動裏,皆帶著屬於皇室的貴氣。

  皇帝深深地看著她,看來這些年在五台山的生活,並未讓趙青鸞丟了自己骨子裏的東西。

  良久,皇帝才沉聲道:“五城兵馬司何在?”

  兵馬司指揮使頓時便站了出來:“微臣在。”

  皇帝囑咐他去嚴查此事,末了,又重重道:“一定要給百姓一個交代。”

  刑部還在與二皇子一起追查貪墨案,趙青鸞說的這事兒其實在皇帝眼中不算什麽,但總要表個態的。

  否則,那不是被人抓住把柄,說自己不顧百姓的死活麽?

  皇帝自認不是這種君主,且五城兵馬司直屬於他管轄,屆時要如何處置,也是按著他的意思來辦的。

  兵馬司指揮使自然明白皇帝的意思,頓時便應承道:“微臣……”

  隻是話沒說完,先被人給攔下了。

  “等等。”

  說話的是長公主。

  她一開口,皇帝心中便隱約有些不好的預感,下一刻便聽得她道:“今日彈劾江川,此罪乃是其一,本宮還有其二未說。”

  皇帝心中的預感應驗,對長公主越發不喜,卻還得客客氣氣的請她講:“皇姐請說。”

  趙青鸞也不客氣,再次行了一禮,這才道:“近日京中流言四起,道是南大營貪墨。說來巧了,我來時遇到幾個苦主,一個南大營如何吃的下那麽多的餉銀?這裏還有工部的手筆。二者沆瀣一氣,中飽私囊,當蛀蟲當的十分膽大,將我北越律法拋之於腦後。江川身為工部的尚書,此事與他必有瓜葛。”

  她這話一出,工部的人頓時便不幹了,有人先與她辯駁:“長公主這是空口白牙便要定人的罪麽?江大人這些年兢兢業業,對我朝不敢有半分懈怠,這樣一個忠臣被您汙蔑,當真是叫忠臣良將寒心!”

  更有人直接給皇帝磕頭:“皇上,長公主多年未回上京,此番回來便要彈劾尚書大人,怕是受人蒙蔽。”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有挑唆的有起哄的,還有在一旁看戲的。

  偌大的金鑾殿內,倒是好一片熱鬧景象。

  待得這些人說夠了,長公主方才將虎嘯令呈了上去,沉聲道:“本宮一人耳目,的確不足以全知全信,但身為趙家之人,若是連這點為民之心都丟了,到了九泉之下也沒臉見老祖宗。本宮今日為的是本分,皇上才是北越之主,要如何肅清朝堂,得看您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