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可惡的儒生
作者:八寶琉璃      更新:2022-03-01 20:26      字數:2556
  平安酒館後院。

  秦夜又重新給嬴政診斷了一遍,然後便坐在那苦思冥想了一番,最後便邊拿者卷竹簡一邊寫著方子一邊囑咐道:“有些東西現在還沒有,先用這些壓製吧,等我找到那些藥的時候,再交予你。”

  說著,他將竹簡遞給嬴政道:“等下我在做一道固本培元的藥膳給你補補,回頭見好轉的話,就再多來幾次,不過要記住,千萬不能再碰水銀了,否則天王老子也救不了你。”

  再將竹簡遞給嬴政後,他甩了甩有些酸痛的手,又是嘟囔著吐槽了一番:“什麽破竹簡,寫個字也忒不方便了……”

  嬴政拿過竹簡,細細的看著上麵亂糟糟的小篆,頓時有些無語了起來。

  雖然這人話說的可以,但這字……怕是連三歲娃娃都比不上。

  “沒想到小子你還懂點醫術。”無奈瞥了瞥嘴,嬴政又是笑著說道。

  “我可不是懂醫術。”

  “那為何?”嬴政舉了舉手裏的藥方,奇怪問道。

  “隻是對水銀這個東西,特別熟悉罷了。”秦夜淡然的回道,但心中卻是傲氣說著:“沒有人比我更懂水銀。”

  “這……”嬴政啞然了會,不過又想起他在巨鹿說的對自己病症了解甚常的話,不由恍然道:“難怪你在巨鹿那會,信心滿滿的說一定能治好陛下的病。”

  “那是。”秦夜仰了仰頭道:“所以,老趙你就日後看著我賣貨帝王家,然後平步青雲吧!”

  “行行行,我等著等著。”嬴政似乎是被秦夜打消了心中的憂慮,這會也是開著玩笑道:“不過,看你這些日子過的也不怎麽樣啊,要不我跟陛下說說,推薦推薦你?”

  “別,千萬別!我可不想跟你一樣吃軟飯。”秦夜笑嗬嗬的挖苦道。

  “你!”嬴政當然知道這小子說的話意思,不就是因為他自己說自己是入贅的嘛。

  看著那副笑嘻嘻的嘴臉,嬴政輕哼了一聲,登時想開口反駁什麽,緘默了片刻,突然歎氣道:“唉,這軟飯也不是那麽好吃的……”

  話音陡然一變,秦夜也是瞬間收起了笑臉,試探道:“咋的?跟老嫂子吵架被趕出家門了?”

  “臭小子,滾一邊去!”嬴政登時怒氣大盛,嗬罵道。

  說著,嬴政竟突然舉起手指的藥方,毅然的作出了投擲的姿勢。

  驚的秦夜連忙起身安撫道:“老趙,玩笑玩笑,開玩笑呢。”

  “哼……”嬴政撇撇嘴,不滿的哼了一聲,終究還是沒有砸出那藥方。

  見老趙安靜了下來,秦夜又是迅速的接話問道:“老趙,說說唄。”

  “說啥?”嬴政玩味的看著秦夜。

  “說說咋的個軟飯不好吃,難不成變硬飯了?”

  “說個屁……”嬴政有些不屑,然後看著秦夜那張充滿著期盼的臉,頓了頓還是開口了:“唉,還不是因為山東那些大儒,仗著自己是孔聖人的同鄉,整天在那陛下麵前臭屁這臭屁那的。”

  “大儒?”

  秦夜心頭跳了下,忽然就想起了讓秦始皇附上暴君稱謂的一件大事:焚書坑儒!

  掐指算算時間,秦夜又是陡然一驚,似乎幾年之後便會發生了。

  難不成造成那段千古之悲的事因就在現在?

  不過說實話,雖然秦夜對那段慘事也很是惋惜,但他對一些的儒家其實並不感冒。

  雖然極大部分的原因是因為董仲舒那廝諂媚獻上,提出那什麽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意見,甚至還搞出什麽偽儒之書,造假之說。

  但還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有些儒生,純粹就是讀了一輩子的書,把自己讀傻了。

  什麽事都不知道,整天就在那之乎者來、之乎者去的,除了拽文嚼字,剩下的就是天天誦讀聖賢之說。

  讓他們去當個官辦個事,連個知縣都做不好。還美其名曰的說什麽不同流合汙,清者自清。

  尤其是那些大義凜然的明朝東林黨,秦夜認為,大明滅亡的原因,有大一半出自這些人身上。而另外的一半,則是那年年的天災橫禍了……

  但是呢,雖然腐儒確實是深惡痛覺的存在。

  但另外的一些真正的大儒,秦夜還是覺得很佩服的。

  這其中就包括了陸遊、範仲淹、王安石、張居正等等……

  “儒生們惹到陛下了?”

  秦夜並沒有想為他們說話的想法,隻是有點好奇原因。

  “哼!”嬴政一想起那些儒生們,一下就來了氣,但還是低聲說道:“陛下最近想在泰山行讓封禪之禮,但苦惱不知儀式該如何舉辦,於是就召那些儒生想問問,但他們卻一直在反對。”

  “他們為啥反對?”秦夜有些好奇問道。

  這件事理應是好事啊,又沒侵害那些儒生的利益,相對的,還能讓他們在曆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呢。千古留名,應該沒有人會拒絕吧?

  “還不是那些儒生因為前兩年的時候,因為陛下沒有聽取他們意見,行使周禮的分封製度,所以現在就都一誌同仁的對陛下不理不睬,雖然迫於王法,整日都是裝著討論封禪之禮的樣子,但實際還不是一直再拖延,不肯辦這件事。”嬴政有些生氣的解釋道。

  雖然他上次已經怒斥朝堂了,也說了不按照那群儒生的想法。

  但禮法不可廢啊,嬴政也不想大秦剛開始運轉,就在天下中失去了禮製之心,所以還是在眾多的大成中勸說中,又將那群臭儒們召回來了。

  “這些酸儒們,分封製度對他們又沒好處,老這麽揪著不放幹嘛?”秦夜切了一聲,不屑道。

  心中卻又笑著暗忖道:“這些酸儒們,怕是整日煩於大秦的律法嚴苛吧,才會一直反對我政哥。看來沒了那些縱容酸儒的周禮,他們也是苦不堪言啊。”

  而一旁煩惱的嬴政,聽得秦夜這般數落那些儒生。

  登時好感又蹭蹭的往上漲了一段,好生欣慰了一番。

  在朝堂上的時候,基本所有人都是向著儒生說話的,就連自己的兒子,也是因為從小就接受著儒家的教育思想,也是身在大秦心在儒。

  可是讓嬴政被氣的腦殼生痛。

  若這小子真是自己的兒子……嬴政突然想到這一遭,於是心中暗自下令:“看來要讓那些人加快進度了。”

  “要不是陛下怕大秦沒有安穩下來,不忍使出那些手段,否則那些儒生們,怕早就被殺盡了。”

  嬴政回過神,又是怨恨了一番。

  不過也沒什麽法子,大秦全國上下三千多萬人口,識字率雖然不低,也有著百萬之數。

  但這些人,也都是僅僅會認字、寫字,述文一些信件罷了。

  而那些嬴政頒發的朝廷政令,和民間文書,要看懂、看明白,還是有著一定的技術要求。

  於是各地儒生們,就仗著自己的學識,在坊間到處口述與批判那些朝廷的政令。這就導致了,那些對大秦本就還不清楚認知的黑衣黔首,又在這些大儒們的言論下,對著朝廷的誤會又是加深了許多。

  那些六國餘孽至今還沒被剿完的原因,便猶是於此。

  全國上下的權力雖然都是在皇家的手裏,但嬴政還是認為,天下各郡的走勢,仍舊擺脫不了那些舊製的儒言周禮。

  一天不控製言論,那大秦便一天不得正權。

  這是嬴政深刻認為的事情。

  而一說起輿論,秦夜雙眼就陡然放亮,忽然,他想起了係統給自己的獎勵。